北極星大氣網訊:為了更好地了解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方向,幫助相關從業者和企業發掘新的產業機會,和君環保觀察(和謹諮詢)聯合中華環保聯合會固危廢治理委員會,採用權威數據、專業視角,系統化解讀節能環保行業大趨勢。本文是系列文章的副篇——
節能環保行業十大趨勢分析系列篇副篇:中小環保企業如何競爭
李向群,和君諮詢資深合伙人,節能環保行業管理專家,為中國節能、首創股份等各類環保類龍頭企業提供持續服務
在環保產業化中,我們提到一個命題:強者恆強局面的產生,尤其是實現產業化的大型環保企業,對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因此有人提出來問題:在這種競爭格局下,中小環保企業應該如何去競爭?「強者恆強」潛臺詞就是說:按照你說的,大型企業佔據了絕對優勢,還要搞產業化,豈不是我們中小環保企業都沒有活路了?
這個我們需要聲明下,講宏觀產業趨勢,首先觀察的是主流產業力量的方向,但完全不代表主流產業力量佔據競爭優勢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就沒有了市場,所以我特意加寫本副篇,探討中小環保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生存並且發展起來。(順便說下,有人把我的前兩篇文章,關於環保產業化和產業環保化拼在了一起,重新起了個名字叫《何為環保產業化和產業環保化》,等我把十大趨勢寫完了,估計可以出一本專題的書了)
「強者恆強」下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
環保產業化的探討中,我們例舉了數個大型環保企業,比如光大國際、北控水務、首創股份等等,其業務領域、產業鏈等橫向與縱向的大力擴張,並由此給中小企業帶來的競爭壓力:一方面可供開拓的業務領域越來越少,另一方面配套的產業機會也在迅速萎縮。就目前仍在繼續的環保大建設來說,短期內還有生存的機會,倘若建設期逐步遠去,恐怕就只有苟且偷生一條路可以走了。
是否真的如此?我個人認為(這個不代表和君節能環保事業部觀點),如果沒有良好的戰略支持,中小企業的領軍人物無法帶領企業走出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仍然躺在過去成功的基石上沾沾自喜,那麼距離未來的苟且偷生可能真的不遠了:別忘了,這一輪的大起更多的是依賴於政策紅利,等到環保政策紅利逐步遠去的時候,等待你的就是大落。有識的企業家在這個階段必須要抓住有限的紅利期,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生存之道一:構建細分市場壁壘
即使在巨頭的產業化大旗之下,中小環保企業仍然有可供選擇的競爭策略,甚至不排除可以成為新的領頭羊。在策略選擇上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們也幫助不少中小企業制定了系統化的發展策略,總結了不少的經驗。在此,我們選擇其中具有一定代表的部分策略與大家共同探討。
比如細分領域錯位競爭策略,即:選擇合適的細分領域競爭。
環保產業總體規模巨大,同時可細分程度非常高,這是環保產業的基本特性,即我們常說的「大產業小行業」。2016年節能環保行業的產值達到5萬億,但是具體落地到每一個細分行業有多少呢?主要細分行業基本都是千億級別的,比如水處理等等,甚至有些行業剔除掉工程等建設產值以後只有幾百億的運營規模,比如主力的垃圾焚燒行業等等。
這些數據都反饋出一個客觀的事實:龐大的節能環保產業其實是由若干個並不那麼大的小行業組合形成的。這些細分行業之間的差距大不大?答案是相當大啊:技術、工藝、管理等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巨大。
環保產業總體規模巨大,同時可細分程度非常高,這是環保產業的基本特性,即我們常說的「大產業小行業」。
延伸閱讀:
乾貨 | 環保行業十大趨勢之環保產業化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