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陰曆四月初四。
天上,有一層灰濛濛的雲兒籠罩著。太陽穿越雲氣照過來,日光便很是曚曨。
但畢竟是春末的氣候了。四周雖是一片陰沉的模樣,卻依然能令人感覺出許多臨近夏日的溫熱來。
昨天的那些瘋狂的風兒,已經離去了。海棠樹兒,一動不動地佇立著。它那無數靈巧的葉片,此時,正極其馴服地懸掛在每一根枝條上,——只要風兒不來驚擾,它們,也許會一直紋絲不動地持續下去,直到秋來凋零。——雖然它們的葉柄是那樣細軟;只要有一點風兒,便會讓葉片搖若風鈴。這就是平衡了的物體的表現吧。
只是風兒總是要來的。因為大地是運動的,天上的諸多星兒也是變化的,而大地承載的遼闊的喜歡奔騰的海洋,更是片刻也不願寧靜,風與浪相互作用,動蕩不已。——當然,到底是狂風吹起的浪,還是巨浪掀起的風,這則是某些具體科學去研究的問題了;也許還會把地球與日月都納進來,去一同考察呢。
而此時,我所關注的,只是這些在風兒吹來時會抖動不安的小巧的葉片了。
今年,在那些不期而至的疫魔突然侵襲的日子裡,我曾對那惡魔的風一樣的奔襲速度甚是驚訝。
那傢伙隨著人的腳步,蠻橫地,從高速、高鐵和鳥兒都飛不到的高空去恣肆地雲播四方。人到哪裡,它們也便跟到哪裡,如影子一樣,糾纏著善良的人們。
也便在這樣的魔怪面前,我們華夏子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去發起了阻擊疫魔
的人民戰役。當大多數人的腳步停下來時,那些怪物們的步伐也便同時止住了。眾多的民族的勇敢者們一躍而上,將這些討厭的傢伙迅速擊潰。
這是我能用眼睛看到的真實了。
但就在這重新恢復生存自由與活力的時刻,我卻為在遼闊的大地上,能有如此多的,鬆散的,可以在危難之際,去安然躲藏的小小的生存天地,而慶幸了。
像我,便是在一個自然村落裡的,一處單獨的小院裡度過的。那裡有著一塊不大的,生長著許多蔬菜的菜地。
雖然冬天,那些菜地裡,並不可能立即提供什麼生活的必須;但在那冬季以前,由它所產出的白菜、蘿蔔什麼的,便已經被收藏起來,成了過冬的常備了。至於糧食,那更是充足,小麥玉米,即使幾年也是足夠的。
這樣的相對獨立的空間和一些自產的豐足的食物,便應該構成了一個相對可以自給自足的小小的生存單元了。
當為了阻斷那些怪物們的泛濫,而不得不停住我的腳步時,我也便能夠憑藉這樣的生存空間,去長期蟄伏在日月風雨都有的天地裡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小院裡的那些蔬菜是立了功的;而這個相對來說寧靜的獨立的小小村落,也是功不可沒。至少,它們是可以在特殊的風月背景下,給生命提供一處安全的不受襲擾的生存空間的。
在這樣的空間裡,一段時期內,是絕對不需要外界多少補給的。你去看它的作用時,便盡可以認為,那就是一塊猶如彈簧一樣的,在外部突遭危難之時,為生命準備的一處伸縮自如的避風港了。
而無數這樣的緩衝區域,連成一片,便是足可應對所有難堪的民族危難的。
只要人能夠活下去,樹兒便會照樣泛綠,花兒也會照樣盛開;也便沒有什麼激流不可以趟過的了。
只是,在那樣封閉的時刻,我卻是為城裡的同胞們深深地擔憂了。倘若沒有充足的儲備,一旦所食用之物得不到有效補給,那樓房裡的情形會是怎樣。
好在,這怪物的能力,還不足以完全扯住我們的腳步;只要口罩戴上,在各種自我小心的情形下,我們還是可以去超市裡推一推購物的小車,並將一大堆的食用之物帶回家的。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充滿憂慮的。因為那裡的生存方式,太過於剛性了。
也便是在經歷了這樣的處境後,我終於深深地感知到了,華夏大地能夠在五千年的風風雨雨,及無數的磨難裡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
除了有著一群敢於擔當,逆風而行,不畏犧牲的英雄人物之外,還因為有著這樣廣闊的,無數的,布局相對勻稱的自然村落了。它們是有著相對自給自足的具有緩衝某些外來衝擊的功能的。——它們也就是人們生存環境裡的,並不能一下子便被人們意識到的人類生態的「青山綠水」了。
有時,從某些現實存在裡,只要你去用心觀察,是能夠尋見一些真理的影子的;——
這是身在影子裡的人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並必須返顧的。
雲兒更加濃了,天色愈加黯淡。遠處的雞鳴之聲,又響了起來。在那雞兒的鳴叫聲裡,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些千年以前,雞犬村落相聞,田野小路縱橫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