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1-8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2020-09-05 翔驛小屋


統編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二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第一單元  

大青樹下的小學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壩」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晨」等13個字和「早晨」等21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結合資料袋和插圖,一邊讀一邊想想課文描寫的畫面,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幾個畫面,是什麼樣的畫面,了解課文內容;能找出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地方的語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感受邊疆民族小學的學習生活的美好。

  3.能按照提示場所和開頭,仿照課文,選自己學校一個場景說一說。

  4.知道什麼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能找出這樣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主要語文要素:

  1. 能正確認讀「壩」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晨」等13個字和「早晨」等21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說說描述場景的自然段意思,能根據提示仿照說說自己學校的一個場景(即學習概括自然段中心意思和圍繞一個中心意思說一段話)。

  3.能按照要求提取有關文字信息,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4. 知道什麼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能找出這樣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註:根據課後和「語文園地」交流平臺提供的例子,「有新鮮感的詞句」是指運用比擬、比照、比喻等等修辭手法的有關詞句,使用修飾限定方法寫具體形象的有關詞句,以及進行細緻描述的細節的有關詞句。「和同學交流」可包括兩個方面:(1)找到的是不是「有新鮮感的」詞句;(2)這些詞句表的是什麼情,達的是什麼意。)

  花的學校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荒」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假」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讀寫「落」等13個字和「陣雨」等13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通過課文的具體例子,繼續了解什麼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並能在說說想像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情景時嘗試用上這樣的詞句。

  4.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樣子,參照提供的提示寫一句「有新鮮感的」話。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荒」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假」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讀寫「落」等13個字和「陣雨」等13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 知道什麼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並嘗試運用(閱讀和表達)。

  不懂就要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誦」等11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背」「圈」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能默讀課文;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和複述課文大意。

  3. 繼續了解什麼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並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和同學交流。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誦」等11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背」「圈」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知道「粗知課文大意」的評價標準:用簡單的句式,如「誰幹什麼」「誰怎麼樣」概括表述。)複述課文大意(「複述課文大意」如從概括歸納的角度,可稱作「把握主要內容」;從內容角度而言,可比「把握主要內容」沒那麼簡練。)。

  3. 繼續了解什麼樣的詞句是「有新鮮感的」,並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和同學交流。

  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

  教學目標:

  1.能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暑假裡自己經歷的新鮮事,與同學分享。

  2.先試著給家人講一講,然後根據他們的建議改一改,再與同學分享。

  3.在分享的過程中,能用普通話把自己的經歷講清楚,注意說話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適中;能藉助圖片或實物,讓別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講的內容。

  4.在別人分享的過程中,能認真留心聽,了解別人講的內容。

  5.在別人分享後,能就別人分享的內容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沒聽明白的內容提出詢問;分享人能做出恰當的應對。

  習作《猜猜他是誰》

  教學目標:

  1.能參照題目提供的寫法例子,選擇班裡的一個同學,用幾句話或一段話寫一寫他。

  2.選擇這個同學讓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兩點寫,讓同學讀了你寫的內容,能猜出寫的是誰,感受習作的樂趣。

  3.習作書寫要符合格式要求(例如:開頭空兩格;標點符號佔一個,位置要正確。)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明確「有新鮮感的詞句」定義內涵,了解其表情達意作用,學習摘抄。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了解「搖頭晃腦」和「面紅耳赤」這兩類成語的構詞特點。(身體部分或器官和一對近義詞構成)

  2.能根據自己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能與同學交流為什麼這樣讀。

  3.能根據學習夥伴提供的取名要求(1.能體現活動特點;2.使用有個性的詞語。)給班裡的興趣小組取名。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誦讀和背誦《所見》,通過圖文對照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歌意思,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第二單元 

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徑」等10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挑」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能正確讀寫「寒」等13個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山行》。

  4.認識「注釋」,學習藉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大意和詩句的意思;能提取詞句說說是從哪些地方發現三首詩寫的是秋季景色;感受秋天的生活和美好,感悟詩人思鄉情懷,激發觀察了解秋天的興趣。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讀寫「徑」等10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挑」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能正確讀寫「寒」等13個字。

  2.學習藉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大意和詩句的意思。

  3.能提取有關信息,有根有據地闡述觀點。

  4.誦讀和背誦課文,默寫《山行》。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窪」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鋪」等13個字和「金色」等17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能找出有新鮮感的句子,藉助課後練習,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感悟秋雨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然後把句子抄下來。

  3.參照課文和「閱讀連結」的片段,把自己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的景色或場景,用幾句話寫下了。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窪」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鋪」等13個字和「金色」等17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提取文字信息;品讀詞句,理解詞義,感知詞句表情達意的效果,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3.仿照例子用幾句話寫一景色或場景。

  秋天的雨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鑰」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盒」等13個字和「清涼」等14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以及「五彩繽紛」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

  3.學習梳理課文條理,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說說課文從哪三方面寫秋天的雨,能與同學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說說對有新鮮感的詞句的理解;說說了解到秋天的什麼;……)。

  4.展開合理的想像,想像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然後照提供的例子樣子寫一寫。

  5.閱讀「閱讀連結」文章以及閱讀有關秋天的文章,與同學交流閱讀所得。

  主要語文要素:

  1. 能正確認讀「鑰」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盒」等13個字和「清涼」等14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以及「五彩繽紛」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

  3.學習梳理課文,學習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4.能就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的語句理解,內容信息等與同學交流,感知語句表情達意的效果,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5.根據要求展開想像,照例子把想像的內容寫下來。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抖」等9個生字新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遍展開想像自己聽到秋天的哪些聲音(「聲音」是指秋天的各種物象。),與同學交流。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抖」等9個生字新詞。

  2. 能根據文章內容和一定的要求展開想像,把想像到的內容與別人交流。

  習作《寫日記》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題目提供的日記例文,知道寫日記的格式、日記的內容和寫日記的好處。

  2.能按照格式要求,寫一篇日記;並準備一個日記本,開始寫日記。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通過交流討論,了解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了解積累形容不同季節特點的詞語。

  2.與同學說說用什麼方法理解在具體句子中的詞語「憧憬」「忐忑不安」的意思。

  書寫提示

  教學目標:

  1.學習用鋼筆寫字,做到姿勢正確,把字寫規範、端正、整潔。

  2.複習寫字橫平豎直的要求,能把「狂」等8個字在田字格裡寫平穩、端正和整潔。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讀記「秋高氣爽」等9個關於秋天的四字詞語。

統編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四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第三單元

  去年的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融」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切」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正確讀寫「冷」等13個字和「寒冷」等16 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能給同學和家人講這個故事。

  4.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鳥兒心情的變化;聯繫課文展開想像,猜想並說說故事結尾中鳥兒的兩次內心活動,感悟故事主題,能與同學和家人交流讀文的感受,初步體會童話的特點(具體見「交流平臺」)。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融」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切」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讀寫「冷」等13個字和「寒冷」等1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並聯繫上下文,展開合理想像,猜想角色內心活動。

  4.能講這個故事,知道童話故事豐富想像等特點。

  (註:根據課文和「語文園地」交流平臺,童話故事主要特點有:1.人格化寫法;2.豐富的想像,具有神奇的情節;3.在童話故事中一定能找到現實的影子,給予人們啟示。)

  那一定會很好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縮」等7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默讀課文;學習略讀,粗知課文《那一定很好》大意;通過梳理課文條理,能說說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歷程。

  3.通過與《去年的樹》比較,進一步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縮」等6個生字新詞。

  2. 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

  3. 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複述課文大意。

  4.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在牛肚子裡旅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咱」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答」「應」「骨」「幾」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讀寫「旅」等13個字和「旅行」等19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體會和說說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相應的語氣。

  4.學習梳理課文條理,畫出紅頭在牛身體裡旅行的路線,能講這個故事。

  5.能默讀課文,至少找出三處內容來說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好的朋友。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荒」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答」「應」「骨」「幾」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讀寫「咱」等11個字和「旅行」等19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相應的語氣,繼續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4.學習梳理故事條理,能講講這個故事。

  5.能提取一定量的文字信息說明問題。

  一塊奶酪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宣」等9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處」「稍」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能默讀課文;學習略讀,粗知課文《一塊奶酪》大意;通過梳理課文條理,能複述《一塊奶酪》的大意,進一步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3.能在課文中找出理據說明自己對螞蟻隊長的看法。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宣」等9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處」「稍」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複述故事大意。

  3. 能提取有關文字信息說明自己對故事角色的看法。

  習作《我來編童話》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題目提供的角色、時間、地點以及提示,展開想像,編寫一個童話故事。

  2.寫完以後讀一讀,把不通順的句子改一改,努力做到語句通順。

  3.能在小組內分享自己寫的故事,相互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後修改自己寫的故事,把自己想像的故事寫清楚。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通過交流討論,了解童話故事主要特點:1.人格化寫法;2.豐富的想像,具有神奇的情節;3.在童話故事中一定能找到現實的影子,給予人們啟示。(建議:在本單元四篇課文學習後,在習作教學之前教學。)

  識字加油站

  教學目標:

  藉助漢語拼音和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通過讀、比、認,能正確認讀「申」等7個字以及它們構成的詞語,激發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的興趣。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通過讀以及和同學交流,了解口字旁構成的三類字:(1)表示吃的動作的;(2)表示發出聲音的;(3)模擬聲響的。進一步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作用。

  2.學習表示改正、增補和刪除的三種修改符號,試著運用修改自己的習作。(建議:在本單元習作教學之前學習。)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讀記「燈不撥不明,理不辨不明」等3句名言,了解其說的道理。

  快樂讀書吧《在那奇妙的王國裡》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次「快樂讀書吧」的閱讀要求和提示,能根據課本提供的書名以及提示在課外按要求開展閱讀童話的活動。

  2.在交流課上,能與同學交流閱讀童話情況:或朗讀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講講自己讀到的童話故事;或說說自己是讀的是哪本童話,有哪些感興趣的故事;或者向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或童話故事書,或者講講自己讀的是什麼童話故事和得到什麼啟示……分享讀書的快樂。

  第四單元

  總也不倒的老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暴」等8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洞」等13個字和「變成」等13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能複述《總也不倒的老屋》大意。

  3.能與同學交流讀課文過程中有沒有猜猜後面會發生什麼。

  4.藉助課後提供的例子和資料,了解「預測」和怎樣進行預測,能照樣子說說旁批的其他預測是怎樣得出來的。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暴」等8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洞」等13個字和「變成」等13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 學習梳理故事條理,能講講故事大意。

  3. 了解「預測」和怎樣進行預測,能照樣子說說文中旁批的其他預測是怎樣得出來的。

  (該單元出現的術語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猜測:憑想像估計;推想:推測;預測:預先推測;猜想:猜測;推測:根據已知道的事情來想像不知道的事情。根據這些解釋,這個單元重點語文要素是培養想像能力和想像思維,把想像到的表達出來。)

  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蘿」等5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默讀課文;學習略讀,粗知課文《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大意。

  3.根據課後學習夥伴的提示,預測後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並與同學交流自己這樣預測的依據;對照老師講的故事,看看和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4.對提供的文章或書的題目進行內容的預測,與同學交流。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蘿」等5個生字新詞。

  2. 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

  3. 繼續了解「預測」和怎樣進行預測,嘗試進行預測。

  不會叫的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討」等11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嗎」「擔」「壓」「中」「彈」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能默讀課文;學習略讀,粗知課文《不會叫的狗》大意;通過梳理課文條理,能複述《不會叫的狗》「結局」前的大意。

  3.能預測《不會叫的狗》故事的幾種結局,並說說預測的理由並與同學交流預測理由的合理性。

  4.對照老師講的故事結局,看看和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選一個同學不熟悉的故事讀給他們聽,在某些地方停下,讓他們猜猜接著可能會發生什麼。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討」等11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嗎」「擔」「壓」「中」「彈」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複述故事大意。

  3. 繼續了解「預測」和怎樣進行預測,嘗試對故事結局進行預測。

  口語交際《名字裡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選擇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義或來歷,講給同學聽,與他們分享。

  2. 能用普通話把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義或來歷講清楚,注意說話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適中。

  3.能認真留心聽,了解別人講的內容。

  4. 能就別人分享的內容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不理解的內容提出詢問;分享人能有禮貌地做出恰當的應對。

  5.口語交際後,能給家人說說從同學講述裡知道的新鮮事。

  習作《續寫故事》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題目提供的三幅圖畫的故事情節,展開想像,補充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情節圖畫;然後根據這些圖畫,寫一個完整的故事。

  2.寫完以後讀一讀,用學過的修改符號把明顯錯誤的地方改過來。

  3.能在小組內分享自己寫的故事,說說自己喜歡誰寫的故事及喜歡的理由。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藉助課文例子,通過交流討論,了解「預測」和怎樣進行預測。(建議:在《總也不倒的老屋》後教學。)

  識字加油站

  教學目標:

  通過運用部首查字法查帶點的字,了解讀音和意思,能正確認讀「典」等7個字以及它們構成的詞語,激發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的興趣,培養自主識字的品質。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詞語,讀準「假」等4個多音字的讀音。

  2.知道有些成語由數字構成,照例子說說這類成語。

  3.通過具體的例句,了解書面表達原文引用話語的三種情況(說話人提示語在前,說話人提示語在後,說話人提示語在中間)以及引號等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能照樣子寫句子,正確使用引號等標點符號。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讀記「人心齊,泰山移」等4句諺語,了解其說的道理。

統編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八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第五單元

  搭船的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父」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搭」等13個字和「母親」等11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啦」在本課的讀音,能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3.能與同學交流作者對哪些事物(雨景和翠鳥)作了仔細觀察,並說出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初步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

  4.朗讀翠鳥捕魚的句段,注意描寫翠鳥捕魚的動詞,通過想像,感悟翠鳥捕魚的敏捷,初步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

  (注意:根據本單元的「初試身手」和「習作」,本課學習後,要布置學生〈可參照「習作」的插圖提示〉觀察某一事物或場景,提示作必要的記錄。)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父」等4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搭」等13個字和「母親」等11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啦」在本課的讀音,能據詞定音。

  2.學習梳理故事條理,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3.品讀有關語句,感悟語句表達的目的(在這篇課文裡具體的是:雨大;翠鳥樣子美麗,動作敏捷),初步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在這篇課文裡具體的是:1.感官:眼睛看、耳朵聽;2.觀察動物的樣子、活動)及其意義(對事物有了了解;寫具體)。

  金色的草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蒲」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蒲」等13個字和「鄉下」等18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想像課文描寫的場景和現象,能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感悟草地給「我」倆兄弟帶來的快樂。

  3.通過填空的形式,能說說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其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緻。

  4.根據提示把自己觀察到的某一事物變化的情況和同學交流。

  (注意:根據本單元的「初試身手」和「習作」,本課學習後,提示學生繼續觀察某一事物或場景,並作必要的記錄。)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蒲」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蒲」等13個字和「鄉下」等18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學習梳理故事條理,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3.繼續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在這篇課文裡具體的是注意事物的變化)及其意義(有新發現和了解;寫具體)。

  4. 能把自己觀察到的某一事物變化的情況和同學交流。

  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

  教學目標:

  1.結合單元的課文和「初試身手」的例子,進一步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

  2.用幾句話把自己觀察的事物或場景寫下來,與同學交流分享。

  語文要素:

  1.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

  2.用幾句話把自己觀察所得寫一寫。

  習作例文和習作

  教學目標:

  1.通過習作例文的學習,進一步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知道在觀察中要注意發現事物或場景的特點(例如:翠鳥樣子美麗,動作敏捷;小狗淘氣可愛;楊梅形狀顏色,味道酸甜),並抓住特點細緻觀察。

  2.能把自己仔細觀察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

  3.能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同學聽,展示自己觀察所得。

  4.交流分享後,參照教科書提供的例子,與同學分享觀察感受心得。

  第六單元

  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亦」等5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抹」「磨」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能正確讀寫「斷」等13個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望天門山》。

  4.結合「注釋」,了解詩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指定詩句的意思;通過想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描繪的景色,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亦」等5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抹」「磨」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能正確讀寫「斷」等1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望天門山》。

  3. 結合「注釋」,了解詩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指定詩句的意思;通過想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描繪的景色,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

  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富」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富」等12個字和「群島」等27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參」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概括各自然段意思,知道一個自然段講一個中心意思,講這個中心意思的句子叫關鍵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別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4.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

  5.在教科書中選一幅圖,寫幾句話。

  主要語文要素:

  1. 能正確認讀「富」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富」等12個字和「群島」等27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參」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學習梳理故事條理,概括自然段意思,知道一個自然段講一個中心意思,講這個中心意思的句子叫關鍵句子。

  3.能按照要求提取有關的語言文字信息。

  4.能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複述課文。

  5.看圖寫幾句話。

  海濱小城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濱」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濱」等13個字和「海濱」等19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臂」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能找出關鍵句子,概括各自然段意思。

  3.能說出課文寫了海濱小城哪些景象,用上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說說這些景象是什麼樣子的。

  4.在課文中劃出有新鮮感的句子,抄下來和同學交流。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濱」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濱」等13個字和「海濱」等19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臂」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能找出關鍵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3.能按照要求提取有關的語言文字信息,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複述課文。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側」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腦」等13個字和「東北」等1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興」「舍」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讀好長句子,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把握課文內容要點,感知課文是圍繞著一個主題(或中心)寫的。

  3.在了解小興安嶺各季節優美景色的過程中,學習感悟指定句子帶點詞語的用詞精美貼切。

  4.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自己選擇哪個季節去小興安嶺旅遊的理由。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側」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腦」等13個字和「東北」等1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興」「舍」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學習梳理課文條理,把握課文內容要點,感知課文是圍繞著一個主題(或中心)寫的。

  3.能提取語言文字信息說理。

  習作《這兒真美》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美景,選擇其中一個,仿照例子,圍繞一個意思寫下來。

  2.寫的時候,注意用上在課內外學到的詞語,讓語句具有新鮮感。

  3.寫完後讀一讀,改正錯別字和有問題的地方,然後把習作讀給同學聽,交流分享發現的美景。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藉助課文例子,通過交流討論,了解什麼叫關鍵句子及其在讀寫上的意義。(建議:在《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後教學。)

  識字加油站

  教學目標:

  藉助漢語拼音和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通過讀、認,能正確認讀「蝌」等7個字以及它們構成的詞語,激發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的興趣,培養自主識字的品質。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讀一讀「懶洋洋」等8個ABB詞語,想像它們描繪的畫面說一說,然後選擇一兩個寫句子。

  2.用指定的關鍵句子做開頭說一段話。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誦讀和背誦《早發白帝城》,通過圖文對照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歌意思,感受長江景色的壯美,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第七單元

  大自然的聲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妙」等7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妙」等13個字和「美妙」等22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呢」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能按照題目的提示填空,說說課文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學習把握內容要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和「閱讀連結」,品讀有新鮮感的語句,抓住描寫聲音的詞語,體會大自然聲音的美妙,。

  4.能說說自己在哪裡聽到過課文描寫的大自然的聲音,根據提示寫幾句「美妙的聲音」,與同學交流。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妙」等7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妙」等13個字和「美妙」等22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呢」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學習梳理故事條理,藉助關鍵句子把握文章內容要點。

  3. 學習品讀有新鮮感的語句,感悟文章主題(中心)。

  4.能圍繞一個意思寫幾句話。

  父親、樹林和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蘿」等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朝」等13個字和「父親」等19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條理,把握內容要點。

  3.能默讀課文;能對父親的六個判斷做出同意與否的判斷,並依據課文有關內容說說判斷的理由;說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的原因

  4.對指定句子中加點的修飾限定詞語說說自己的感受,選擇一句抄下來。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蘿」等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朝」等13個字和「父親」等19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學習梳理條理,把握內容要點。

  3.能在文章中提取相關的文字信息支撐自己的判斷。

  4.進一步在具體的語境中了解偏正短語修飾限定部分的作用,能在實踐中運用。

  帶刺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棗」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刺」等13個字和「紅棗」等2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扎」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能找出描寫刺蝟偷棗內容的語句,感悟刺蝟偷棗本事的高明;以「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說說刺蝟是怎樣偷棗的。

  3.能通過「我」對刺蝟前後稱呼的不同,體會我對刺蝟情感的變化。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棗」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刺」等13個字和「紅棗」等2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扎」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 能按要求提取語言文字信息,轉換成自己的語言,用關鍵句子為開頭創造性複述相關內容。

  3.品讀有關語句,體會其表情達意。

  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

  教學目標:

  1.藉助插圖的提示,能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發現的影響我們生活的「小事」及清楚表達自己的看法,與同學交流分享。

  2.能認真留心聽,了解別人講的內容。

  3.在小組中就同學談的「小事」和看法,或提出問題,或作出補充,或說說自己的看法;談的同學對提出的問題應給予回應。

  4.在小組交流分享時,適當做做記錄,能匯總小組同學談的「小事」及看法,在班級交流分享。

  習作《我有一個想法》

  教學目標:

  1.參考題目提供的例文,為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根據在口語交際課上自己和同學列舉的現象,選一個寫一寫,把這種現象和自己的想法寫清楚;也可把改進辦法或建議寫下來。

  2.寫完以後讀給同學聽,看看他是否明白自己的想法,詢問他對這種現象的看法,然後修改自己的習作。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小結摘抄的基本方法,激發主動摘抄的興趣,提高積累語言的意識。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藉助具體的句子了解補語在表情達意上的功能,並仿照造句,能在實踐中運用。

  2.通過具體的例子,了解頂真修辭手法(註:教學中不應出現這個名詞術語),感知其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並仿照接續說句子。

  書寫提示

  教學目標:

  複習撇和捺的書寫要點,能在田字格上寫好「英」等8個帶有撇捺的字。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誦讀和背誦《採蓮曲》,通過圖文對照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歌意思,感受古人採蓮的愉悅,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第八單元

  司馬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司」等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司」等7個字,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通過跟讀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確做到詞句間的停頓,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藉助注釋和結合生活實際,讀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司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4.通過和同學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與現代文的不同(以單音節詞為主,有的詞的意思與現在的不同。)。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司」等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司」等7個字,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學習正確流利朗讀文言文。

  3.學習藉助注釋了解文言文句子意思。

  4.創造性複述課文,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掌 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默」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掌」等11個字和「掌聲」等1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落」「調」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條理,能複述課文大意,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3.能默讀課文;能找出英子前後的變化和變化原因的語句,並完整通順地說一說。

  4.學習通過描寫英子的句子體會英子當時的心情,並能在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句子,與同學交流。

  5.在課文中的第2至4自然段中選一段,學習轉換成第一人稱「我」複述。

  6.能說一說課文題目用「掌聲」的理由,了解恰當起題目的要求。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默」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掌」等11個字和「掌聲」等16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落」「調」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學習梳理條理,能複述課文大意,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3.能在文章中提取相關的文字信息,完整通順複述。

  4.學習通過人物描寫的句子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

  5.學習轉換成第一人稱「我」進行複述。

  6.知道給文章恰當起題目的要求。

  灰 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寧」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雀」等12個字和「郊外」等12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角色的語氣;學習梳理條理,能複述課文大意,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3.默讀課文,能根據上下文,猜想列寧和小男孩對話時各自心裡想的是什麼。

  4.能找出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讀一讀,與同學交流是怎樣知道「喜愛」的。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寧」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雀」等12個字和「郊外」等12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角色的語氣;學習梳理條理,能複述課文大意,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3.能根據上下文,猜想人物對話時各自心裡想的是什麼。

  4.品讀有關語句,體會其表情達意。

  手術臺就是陣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棒」等11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鬥」「大」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學習略讀,粗知課文《手術臺就是陣地》大意和複述故事大意;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3.默讀課文,聯繫故事的背景,說說自己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感悟白求恩大夫的高貴品質。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棒」等11個生字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鬥」「大」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學習略讀,粗知課文大意和複述故事大意;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3.學習聯繫故事背景,品讀人物的語言描寫,感悟人物品質。

  口語交際《請教》

  教學目標:

  1.藉助題目的例子,能就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好解決的問題向同學請教;注意有禮貌,清楚表達自己的問題。

  2.能認真留心聽同學的請求,了解別人講的內容,如不清楚,及時追問,然後給出建議。

  3.請教後要向別人致謝。

  習作《那次玩得真高興》

  教學目標:

  1.參考題目提供的圖畫,也可藉助照片或與一起玩的人聊一聊,回憶玩的過程,然後寫下來。注意把過程寫清楚,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寫完以後讀一讀,看看習作能否表達出自己高興快樂的心情,並進行修改。

  3.修改完後讀給同學聽,分享自己的快樂;如有同學不明白的地方,嘗試修改,是別人更明白。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總結默讀的基本方法和目的,能在實踐中運用。

  識字加油站

  教學目標:

  利用形聲字構字特點,藉助拼音,能正確認讀「眨」等5個目字旁的字以及它們構成的詞語,激發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的興趣,培養自主識字的品質。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句子中,辨析「陸續」「連續」「繼續」三個近義詞的意思,選擇其中一個造句。

  2.學習分類整理購物清單,感知分類列清單的好處,能在實踐中運用。

  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通過一定的形式,誦讀和背誦「愛人若愛其身」等四句待人接物的名言,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名言的意思、道理,能在生活中踐行。

相關焦點

  • 教學目標丨統編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1-8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2.這兩個單元教學目標是依據培訓用書制定,請以最後定稿教科書為準。)  1.能正確讀寫「毯」等8個字和「綠毯」等19個詞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3.能一邊讀一邊想像草原迷人的景色,說說想像到的草原迷人景色。  4.通過感情朗讀例句,能分清句子中哪些是具體描寫的和哪些是寫作者感受的,感悟寫景中融入感受的表達效果;能在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後抄下來,體會作者喜愛草原的情感。
  • 統編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1-8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統編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二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說明:1.根據課程標準目標與內容的規定,「粗知課文大意」,「梳理課文條理」「把握主要內容(把握內容要點)」「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等目標,課文的閱讀教學一般都需要進行學習訓練的。
  • 統編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1-8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故這些目標沒有在課文教學目標中呈現出來了,但不等於不進行這些學習訓練,例如課文《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課後練習有這樣的學習訓練需編制教學目標的除外,例如課文《普羅米修斯》。2.這兩個單元教學目標是依據培訓用書制定,請以最後定稿教科書為準。)
  •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說明:1.課文教學目標是學習一篇課文後的終結性教學目標,承擔著評價學生學習該課文後應達到的課程標準,所以,只能根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制定,即必須遵循標準性原則制定,與學情無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檢測學生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學習標準
  •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摘要: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一、四、七、八單元的編排思路如下:引導 學生感受人物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藉助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 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培養學生根據童話特點閱讀童話的能力。
  • 識字教學丨淺析統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策略
    (文末附有操作步驟)淺析統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策略張琴    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該教材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學段目標要求,細化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訓練點,將目標落實到各個單元,努力做到「一課一得」。
  • 統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
    統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摘要:統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科書在保持第三學段整體風格的基礎上,又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在編排內容和編排形式上都體現了向中學的過渡與銜接。六年級下冊各部分內容的安排,鮮明地體現了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與方法的綜合運用。
  • 教師為什麼要用心梳理統編版教材各單元「語文要素」
    後來,筆者在一邊思考、追問的同時,花了不少時間將統編版小學十二冊教材中的單元語文要素進行了分冊梳理,並且有意識地對某些專家缺乏邏輯的「梳理」進行糾偏(在教材解析和單元說明中,將指向閱讀的單元重點目標稱為語文要素,而將指向習作表達、口語交際等方面的不稱為語文要素)。做完這項工作之後,筆者發現,即使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將每冊教材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梳理出來,認真研讀一番,也當慢慢心領神會。
  • 語文教學應當輕裝前行——統編教科書使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我想這是基於兩個方面:一是能夠基於學情,考慮到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難點在哪裡;二是對全套小學語文教材、年段特點、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和這篇課文的編排意圖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準確地把握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教材從四年級開始,安排了「抓住關鍵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學習內容,在五年級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訓練點,而六年級《七律.長徵》練習題的設計,主要是鞏固之前語文要素的學習。《狼牙山五壯士》課後思考練習第3題「課文第2自然段既關注了人物群體,也寫了每一位戰士,結合相關內容說說這樣寫的好處」,落實單元語文要素;第1題是遷移運用「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 小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1-8單元單元教學目標及各課文語文要素
    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  教學目標:  1.結合單元的課文,了解把事情寫清楚的基本要求:按一定順序,寫清「六要素」,經過寫具體。  2.仔細觀察圖畫,發揮想像,把圖畫的內容按一定順序說清楚。  識字加油站  教學目標:  藉助拼音和生活中識字的方法,正確認讀「韭菜」等8個詞語和「韭」等8個字。  詞句段運用  教學目標:  1.參照示例,能說說「打頭陣」等8個動賓短語應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答疑與教學參考資料(九)
    四十九、搞定一個語文要素容易嗎?必須要走的路——從語文要素到單元學習目標自從統編版攜著語文要素玉樹臨風地來到廣大一線語文教師 面前,它就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有人說,語文要素,好啊!有了語文要素,單元教學就有了方向, 就有了抓手,教學就能有的放矢了。可也有人說,到底怎麼解讀和運用語文要素,總也想不明白。
  • 統編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1-8單元單元說明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之一:積累並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此學習重點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體現了本套教科書按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的特點。3 篇課文中的動詞用得準,用得巧,增強了表達效果。比如,《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甩、迎、追、披、露、鼓、蹬、跳、蹦」,《我是什麼》中的「穿、披、落、打、飄」,《植物媽媽有辦法》中的「告別、乘、掛、炸」。
  •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的習作單元與綜合性學習單元應該怎麼教
    統編語文教材為了凸顯讀寫同等重要的定位,將閱讀和寫作緊密聯繫,專門編排了習作單元。四年級到五年級均安排在每冊書的第五單元,四年級上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包括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四年級下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包括按遊覽的順序寫景物;五年級上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寫說明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描寫人物。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習作單元的編排均按照這樣的體例進行:兩篇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到最後的單元習作。
  • 戴曉娥︱義務教育統編語文教材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單元教學中,技術不再是單獨的工具,而是革新了學生及其學習環境之間的作用關係,建立和維護了一種創新性的生態圈和學習文化。[1]在技術支持下構建的真實的語文學習場景,成為與內容、目標、情境、任務、評價一樣的要素之一,超越工具,融入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
  • 落實語文要素,達成學段目標
    (二)選文比對與教學建議1.比對結果1)兩套教材都採用雙線組元,統編教材從三年級開始,這一形式表現得更清晰。統編教材以語文要素為主線和明線貫穿全套教材,從閱讀與表達兩個角度指出每單元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 把語文要素擦亮
    「雙線組元」是語文統編教材單元設計的最大亮點,即每個單元不僅有鮮明的「人文主題」,更有明確的「語文要素」。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人文主題」創設閱讀情境,打通文本內容,開展主題閱讀,更要聚焦語文要素,清晰閱讀目標,找準語文要素的落腳點,讓閱讀過程從有效走向高效。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共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
  • 關於統編教科書閱讀策略單元的解讀及教學建議
    縱觀統編教材,不難發現,統編教科書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從三年級開始,在上冊中選取了四種閱讀策略來編寫策略單元。具體安排如下:三年級上冊——預測,四年級上冊——提問,五年級上冊——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級上冊——有目的地閱讀。這四種閱讀策略由淺入深,逐步推進,呈階梯式序列化分布。
  • 教材教法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編寫說明
    只有了解學習對象,才有助於開展三年級的教學,掀開一個新學段的新篇章。  二、如何把握三年級的課程教學目標?  統編教材是以2011版的課標為依據來編寫的,所以這一版的課標依然是需要認真學習的重要的綱領性文件。  教師要牢牢把握住課標中第二學段的目標,去思考如何達成,以及和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關聯起來開看,去想如何達成。
  • 統編教材研究|巧用資料袋,優化語文學習活動
    【關鍵詞】統編教材   語文資料袋   學習支架   閱讀素養   活動策略統編教材注重雙線組織單元內容,加強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不管是封面、插圖,還是篇章頁、課後題,又或者是園地裡的交流平臺、詞句段訓練等等都滲透了濃濃的語文元素。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一)統編教材難不難的問題 近期有教師反映三年級上冊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比較難。我想這是基於兩個方面:一是能夠基於學情,考慮到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難點在哪裡;二是對全套小學語文教材、年段特點、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和這篇課文的編排意圖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準確地把握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