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孩子後悔一生,因為家長沒有做好這件事!

2020-12-20 雲校生

歷年6月23日至30日,被許多人稱為「第二場高考」,因為這一周是高考志願填報的日子。雖然只有短短一周,但一想到大部分人未來幾十年的前途都將在這裡分野,家長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焦慮,因為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高考大軍中後悔的那一個,雖然多達80%的家庭事後仍會後悔……

家長志願填報時的

「心路歷程」

在這焦慮的一周裡,很多不懂志願填報的家長大多都經歷過這樣一段心路歷程:

在出分數的當晚,你比孩子還要焦急地等待出分,結果分數出來還挺不錯。但是還沒高興多久你就傻眼了,因為志願填報指南太厚了!500多頁兩千多所大學,什麼提前批正常批平行志願,還有城市學校專業等等該如何選擇?此時你的孩子成績有多好,填志願的壓力就有多大。

作為一個成年人,很熟練地你拿起電話,尋找身邊懂行的熟人朋友……幸運地,孩子在他們的幫助下,做出了一份極具性價比的選擇。

但不知為什麼。

你卻總感覺有些心虛……

為什麼志願填報

大多數家庭都會後悔?

(1)無非說服自己的心虛

其實心虛,才是正常的,因為多數的家長們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要讓孩子這麼報。當因為不了解而導致缺乏掌控感,填報的信心全部仰仗對他人的信任時,那麼心虛就是必然的結果。

這份心虛就像建築地基裡暫時被掩埋的空殼,雖然可能被孩子順利升學的喜悅一筆帶過,但當在孩子隨後升學、考研、就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出現問題時,即使你知道當下的結果其實和當初的志願選擇沒多大關係,家長們都仍免不了吐槽一句:「如果當時沒那麼報就好了。」

這是因為,在信念中,心虛一直都在,它就是你為孩子構築的「人生建築」裡,那個最容易坍塌的點,一個總容易事後後悔的回憶。

(2)志願填報缺乏對自身的考量

其次這樣一份經專家指點得到的填報方案,合理性也值得質疑。這裡不是質疑專家的專業能力,恰恰相反,聽取專家的分析,對於幫助孩子「不浪費一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問題的關鍵是,家長和孩子能不能配合好專家才是重點。要知道高考志願填報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遊戲,不是你考多少分就上哪個大學的問題,家長和孩子仍然需要結合對自身的考量,給專家準確劃定幾個期望的專業方向——這也是志願填報最大的難題!

一方面我們要照顧到孩子的興趣志向。這一條許多家長都知道,但是做不到。我們不可能指望一個孩子,在短時間裡搞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因為這種短時間內缺乏思考的決定,大多是在外界信息暗示和內心情緒影響下一時興起的。孩子也許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專業會學什麼,將來會做什麼,在哪裡工作。

而這恰恰是家長們可以花心思,去幫他搜集資料,輔助思考的過程,一個只有在高考前下功夫才來得及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很花時間,但卻是對的路。

另一方面家長也要考量自己的家庭實力。舉例來說,對於一般的工薪家庭,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很多名人都是哲學出身,就讓孩子報哲學。要知道哲學的另一個身份是統治學,別人家的孩子畢業了是回家繼承祖業,而你家的孩子畢業就失業。所以在家庭能力範圍內,選擇一個能給孩子搭橋鋪路的專業,也是家長需要認真下功夫的地方。

提前做志願填報

家長們都需要做什麼?

一、研究自我,做到知己

志願填報需要做到與知己知彼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孩子的情況與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情況高度匹配,門當戶對。而這就要求我們首先研究和把握自身情況:

二、研究目標,做到知彼

我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全面情況後,就要研究志願目標,選擇與自己情況相適應的目標院校和目標專業:

三、預約專家,尋求幫助

由於志願填報涉及的信息十分龐雜,涉及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十分豐富,而且涵蓋許多策略和技巧。

所有這些都不是我們家長短時間內所能把握和掌握的。我們不妨尋求專家的幫助,比如可以向專業機構、專業人士諮詢,還可以直接向專家預約,提供志願規劃服務。

雲老師相信,當家長們做到以上幾條的之後,哪怕事隔10年20年,您和孩子也不會後悔,因為你們知道,自己是根據什麼而做出了這些選擇,而不後悔的選擇就是好志願。

相關焦點

  • 照顧沒有滿月的寶寶,家長做好了這4件事,孩子可能沒那麼難帶
    照顧沒有滿月的寶寶,家長做好了這4件事,孩子可能沒那麼難帶現如今生一個孩子是越來越普遍了,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媽媽都是新手,不怎麼會照顧孩子。特別是如何對新生不久的孩子,更是認知上的盲區。要知道新生兒就像一個玻璃娃娃,非常容易受傷害,稍微不注意就得生病,一生病醫院得待好多天,孩子受折磨,爸媽也得被折騰。但其實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只要我們悉心照顧,完全是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下面我們就來教教寶媽們,在孩子最脆弱的時期,我們應該如何照顧他們,孩子能健康度過新生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照顧沒有滿月的寶寶,家長做好了這4件事,孩子可能沒那麼難帶。
  • 高考成績公布前,家長務必做這三件事,不做後悔
    北京時間7月20日,隨著高考成績公布時間的推進,相信不少家長和高三考生都開始躁動起來。最近幾天時間,王老師每天都要和大量的家長打交道,從與這些家長的交流中,王老師發現不少問題,直到現在為止很多家長依然對志願填報一無所知,更令人費解的是這些家長依然不慌不忙,稱等成績公布了再說!對於這樣的家長,王老師可謂心急如焚,難道孩子十二年的努力不值得提前準備嗎?真是為這些家長心累!
  • 班主任支招:家長和孩子做好這幾件事,新學期一定行!|
    第二件事:常抓不懈是關鍵做好了開學第一周,下面的任務就是持之以恆的堅持了。這裡的堅持,既是孩子的堅持,更是家長的堅持。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自從我的女兒開始學鋼琴,我就一直有要放棄的念頭,我總覺得孩子不是這塊料,要不就算了吧。
  • 大學期間,做好這3件事很關鍵!輔導員:影響畢業可不要後悔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學期間,做好這3件事很關鍵!輔導員:影響畢業可不要後悔。2、交齊學費我們都知道,在大學期間,學費的方式,是採取學年制的(即:1年交1次,1次是兩個學期),通常都會在每一年的9月份,學校就會要求大學生繳納學費,學費一般有住宿費、學雜費等,大一時期還有軍訓費,不同的專業,學費也有高低,不過,有的大學生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未繳納學費,若學校沒有催得很緊,那還是可以拖一拖,一旦到了畢業季
  • 大學期間,做好這3件事很關鍵!輔導員:影響畢業可不要後悔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學期間,做好這3件事很關鍵!輔導員:影響畢業可不要後悔。,但違紀的行為,已經嚴重破壞大學的正常秩序,其中,很常見的違紀行為,就是學習方面的違紀,比如:替別人考試、考試作弊等,像這種違紀行為,是學校決不允許發生的,一旦被發現,輕則通報批評警告,重則會被記入檔案,影響未來的一生,還可能會被開除學籍,所以,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遵守校規,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最好不要違反紀律,否則的話,影響畢業可不要後悔。
  • 家長們看過來,這幾件事避開孩子做,孩子受益一生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打破規則。要想孩子聽話懂事,以身作則是最好的辦法。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快要遲到的時候遇見了紅燈,而此時沒有違章拍照設施時,選擇闖紅燈就是違背了規則。因為時間原因,父母闖了紅燈,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無形中給孩子植入了偶爾闖一次紅燈無可厚非的概念。那麼這樣就相當於告訴孩子:你可以不遵守規則,因為你的父母也沒有遵守。
  • 想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做好這1件事
    開學前,很多家長總問我許多有關孩子入學的問題。現在,我把這些交流內容整理成《想孩子上好小學,幼兒園的家長要做好這些事》文章集,與大家分享。我常常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想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做好的第1件事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學習最需要的是專心。
  • 老師坦言:開學第一天,做好這3件事的學生,都是因為家長教得好
    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專注度特別高的學生;下課後能夠自己整理書桌、收拾書包的學生;在學校裡主動幫助其他同學的學生;好的習慣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其實,能夠做好這些簡單的事,學生大部分在暑假時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培養,家長教得好,學生才能在開學後表現好,老師才會更多地關注你。那麼能做好這3件事的學生,在暑假的時候,家長都是怎麼教的呢?
  • 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
    如果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是不愛做家務孩子的15倍,犯罪率卻只有十分之一,而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和心理患病的機率更高。讓孩子分擔一部分的家務活,會鍛鍊孩子「找活幹」的能力,對孩子手眼協調、手腦配合等動作技能,以及認知能力,家庭責任感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做家務這件事,千萬別縱容孩子!
  • 做好這4件事,給孩子打造一副聰明的頭腦!孩子將受益一生
    導讀:做好這4件事,給孩子打造一副聰明的頭腦!孩子將受益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做好這4件事,給孩子打造一副聰明的頭腦!孩子將受益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這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
    孩子從出生開始到10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黃金十年,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這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一、為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1、給孩子獨立的閱讀空間。有很多爸爸是網遊高手,很多媽媽是追劇女王,父母自己都不喜歡閱讀,怎麼要求孩子去主動閱讀,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有什麼能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呢?作為父母,最好是跟孩子約定個時間, 陪孩子一起去閱讀,這也可以很好地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 寶寶3歲之前,家長要「狠心」做好這3件事,孩子將來更有本事
    對於每一個家長來說,孩子都是上天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而家長對於這些孩子也都是充滿了無限的期望,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對此也是不斷努力著,但是由於絕大多數家長,都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因此並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這導致很多幾張都會錯過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期。
  • 智慧的家長都在用心做好這幾件事,因為關乎到孩子未來是否優秀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如何做一個正確的家長,如何做一個對於孩子成長有利的家長,我苦苦思索,想到一個智慧的家長,會注意做好這四件事。今天的學校對家長提出更多的要求,陪孩子讀書,和孩子一起學習,甚至和孩子一起成長。作為一名老師,我努力配合學校,做好女兒的教育工作。
  • 國慶出遊,4件事家長不要做,另外4件事要做好,關乎孩子安全
    但是,就在幾分鐘之後,郭先生慌了,因為他和自己的妻子在討論好目的地之後,問孩子的意思,結果發現坐在後排的孩子沒有絲毫的回應,坐在副駕駛的而妻子回頭一看,後排哪裡還有孩子的身影?孩子不見了,這對郭先生夫婦猶如晴天霹靂,但是孩子怎麼可能不見呢?於是,郭先生的妻子就打電話報了警。
  • 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要做好這四件事
    可是,孩子的「閱讀」,並不會因為你開始得早,或是買的書多而平順,故而,在閱讀一事上,家長的「十萬個為什麼」就如同「彈幕」一樣噴湧而出:為什麼我家孩子只肯親子閱讀,不肯自己看書?為什麼家裡買了很多書,孩子就是不愛閱讀?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書,寫作還是很差?為什麼……作為家長之一,我自己也有很多疑惑。閱讀和愛閱讀之間到底差的是什麼?
  • 父母做好這4件事,對孩子的一生都有益
    曾教授說:「家庭教育其實只做四件事,一是父母替子女做些什麼;二是父母教孩子做些事情;三是父母陪孩子做些事情;四是父母讓孩子做些什麼。」1.替父母替孩子做些什麼,這個很重要。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不管他,他活不下來。
  • 孩子英語學不好,那是因為家長沒做好這3件事!轉給家長群
    回到我們家長這裡來看,我們現在的孩子是怎麼學英語的呢?孩子如果剛開始學不好,很多老師、家長都還很有耐心。但是如果一直都讀不對、寫不對,其實我們也會喪失耐心,因為我們畢竟是普通人。但是在我從教多年,以及結合自己之前的學習經驗來看,孩子在克服挫折、恐懼稍微有些進步的時候,更需要我們的鼓勵和支持,給孩子信心,他自己就會變得不一樣。不要小看我們的鼓舞,孩子學習英語過程中,往往就是因為這一點點鼓舞,才最終堅持了下來並取得一定的成績。
  •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品德也反映了自己的家庭狀態,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還是經常接到學校老師的問候。
  • 家長做好這6件事,順利陪伴孩子度過初三關鍵期!
    因此,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就會後悔,尤其是初三、高三這些關鍵期。 孩子進入初三,面臨中考,家長要協助孩子做好學習計劃,當好信息部長,做個明智的點撥者。
  • 對於孩子的性格教育,教育孩子這5件事,家長必須自己上
    很多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成了老師的全部事情,我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老師就要負責了。其實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技能知識,但是對於孩子的性格教育,老師的確無能為力,教育孩子這5件事,家長必須自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