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鬧現金荒。印度多個州的自動取款機再次告急,無現金可取。雖然政府爭相查明危機的原因,但總理莫迪在2016年11月的「廢鈔令」再次成為焦點。
由於最近幾周ATM機一直處於現金荒狀態,印度多個州正在經歷現金緊縮。
雖然現金短缺看起來不像波及整個印度的現象,但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特蘭加納,中央邦,北方邦,比哈爾邦北部以及馬哈拉施特拉邦一些地區以及德裡的一些州已經報告貨幣供應量(貨幣穩定的關鍵指標)受到嚴重打擊。
這些州共同擁有不少於3億公民。
聯邦財政部表示,短缺是由於過去幾個月對貨幣的「不尋常需求」造成的,但並沒有將原因歸咎於任何特定因素。
印度儲備銀行(RBI),也是印度央行,遵循計量經濟模型,以根據GDP增長預測來監測貨幣需求,但也未能提供可靠的情況解釋,但承諾儘快為自動取款機「補貨」。
圖片來源:路透社
「廢鈔令」後果
政府和利益相關方仍在努力查明危機的原因,這引起了對總理莫迪2016年11月扔出的「廢鈔令」炸彈的擔憂。
莫迪此前宣布,印度當時價值最高的500盧比(7.5美元)和1,000盧比(15美元)面額紙幣將不再流通。經過最初幾周激烈的混亂之後,政府試圖通過推出新的2000盧比和200盧比法定貨幣注入現金鈔票,並引入新的10、50和500盧比鈔票。
但是,這些新鈔還沒有完全流通以匹配早期的流量,而且隨著對更多票據需求的增加,這又變得更加複雜。印度擁有豐富而充滿活力的非正規經濟,完全依賴現金交易,自廢鈔令措施以來這已經受到巨大打擊。
「政府將向所有人保證,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足夠的紙幣供應滿足全部需求,政府還希望確保提供足夠的紙幣來滿足更高的需求,如果這種需求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個月內持續下去。」財政部在一份報告稱,在印度許多地區出現現金短缺的幾天後發表聲明。
至少有兩名知情銀行員工透露,這些設施的現金流入有所下降,但堅持其高級官員正在處理此事。
雖然沒有確切的理由說明最新的現金短缺,但各種解釋 —— 包括投機和推理 —— 都被誇大了,例如現金機器未經過重新調整,以免發放新鈔票,農業帶來的季節性需求,中央銀行的後勤挑戰,選舉民意調查,供不應求的估計,更重要的是銀行體系,已經癱瘓了價值2100億美元的不良貸款。
當局陳述的另一個特殊原因是可能囤積現金,作為對執政當局的陰謀的一部分,但政府沒有人能夠證實這些說法。
主要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主席拉胡爾·甘地在Twitter上寫道:「現在你明白廢鈔令的欺騙了吧,恐怖又回來了。」他還說,「我們的自動取款機再次是空的,看看我們銀行的狀況。」他強調了銀行體系日益增加的公眾不信任感,這得益於近期醜聞的增長和貨幣政策。
許多城市和農村都有相當多的軼事證據表明銀行因為沒有足夠的現金而拒絕顧客。
現金荒的問題也引發大量印度網民在網上吐槽。其中有一名網友寫道:「如果裡面沒有錢,那ATM機要來何用呢?莫迪說要打造數位化印度,推廣無現金交易。但現在在網上每一筆交易卻都收取額外的費用。」還有人說:「當人們既沒有工作又沒有錢的時候,ATM機要來做什麼呢?」
推動數位化
2016年廢鈔令的目標之一是印度全國範圍內對數字支付的積極推動。然而,由於人們對熟悉非現金交易的速度緩慢,這也是政府的挫折。
2018年4月的貨幣流通 —— 在廢鈔令18個月之後,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支持數字交易的活動持續不斷 ——數字為18.4萬億盧比,而廢鈔令之前為17.98萬億盧比。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等因素,這個數字仍然相當低。
據美國CNN報導稱,2018年的前三個月印度就出現了「不尋常的急劇上漲的現金需求」。僅在4月份的前兩周,印度國內現金需求就高達4500億盧比(428億元人民幣)。
特別是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令金融分析師和銀行機構困惑的情況下,現金流量急劇上升。自2017年10月以來,自動取款機的取款水平,也是當局密切關注來監控不斷變化的現金習慣的另一個指標,也回到了預先數位化的數字。
移動錢包在最初數月的非貨幣化進程中獲得了驚人的增長,但還沒有完全被消費者所接受。
然而,印度央行已經注意到,隨著更多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卡和支票,支付習慣穩步上升。
RBI在其關於追蹤數位化交易後分類的報告中指出:「這三種工具在非貨幣化期間的使用量增加在非貨幣化後期也持續存在,這表明印度經濟的支付習慣正在發生根本變化。」
有些地方也有人猜測,印度經濟為了增加在線支付的做法而故意提供更少的現金。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