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這位勇敢的女教師:視頻舉報評職稱不公平:總分排名第2卻落選!

2021-03-03 微課本教育

據媒體報導,河南焦作17中一女教師在短視頻平臺爆料稱,學校在高級教師職稱評選上存在不公平。

當事人姚老師教師稱,參加職稱競選的有17人,入選名額一共6個。

而自己個人成績是第二,沒想到經過一輪不透明投票操作之後自己落選,而倒數第2的老師卻成功晉級。

對評選結果不理解,她找到了校領導要說法,校領導很直白的告訴她:「大家都不投你票唄」。


焦作市山陽區教育局發布情況說明

區紀委派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介入

聯合各科室成立調查組

開展調查工作

姚老師認為:

一、個人總分起不到任何作用,晉級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領導投票。

二、投票無依據,質疑不會搞人際關係就無法晉級。

三、投票不唱票,存在暗箱操作。

四、公示結果不規範。

很多一線教師建議:取消職稱,將職稱工資改為教齡工資,定能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很多人擔心:一旦教師取消晉升職稱,教師會繼續努力工作,還是等待退休沒有了進取心呢?見仁見智。

前段時間,某媒體做過3萬多教師參加的調查:是否贊同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結果:54.6%的教師認為職稱評審不合理,贊成取消職稱評審;37%的老師認為評審職稱大部分內容需改進、完善;68%的老師認為職稱評聘不能夠反映出教師的真實水平;其中對於最受職稱評審影響的職業,73.2%的人選擇教師職業……通過數據及我們接觸的老師反映的情況,教師職稱評審已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

之前,中科院院士沈巖曾建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

老師對職稱有看法:強烈建議取消職稱,為何?高級教師基本不教課或課時量不足!年輕語數外中教師就是累死,工資也就高級教師的一半!不公平!

同一所學校的老師,差不多工作量,有的工資相差3000以上!同工同酬呢?職稱制度早該取消啦!沒評上的老師被壓制的無法呼吸啊!很多晉升了高級職稱的會說自己身體不好,要請假,少教課、不教課。要求調到後勤!職稱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教師職稱評定不合理:很多造假、拉關係!職稱評審太多的人情關係!評審教師職稱從開始就走人情關係:報名、講優質課、申報課題……只要賦分就要走關係,一直到最後晉級成功!教學能力是次要的,評審不公平、不實用!職稱晉升跟老師幹不幹活、幹多幹少、幹好幹差半毛關係沒有!

職稱評定不能促進老師努力教書,倒是促進老師絞盡腦汁,投機取巧想法兒晉升,獲取高級職稱之後又開始考慮不努力教書了,到是職稱低的教師認認真真,任勞任怨工作。

校長、書記、副校長、副書記、中層、中層副職逐漸成為高級職稱!一線教師難於上青天!

所以自然晉升,利大於弊!取消職稱,教師不再為晉級的事操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有人擔心:沒了職稱評定,自然晉升職稱,職稱工資改為教齡工資,工資隨著教齡增長而提升,大家還會努力工作嗎?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人還會努力工作!到是現在的職稱制度讓很多一線老師失去了工作動力!天天生活在抱怨中!好似拿一顆糖果,小孩子努力跳也夠不著,小孩子跳過幾次就放棄了努力,還是吃自己的爆米花吧!

看晉升職稱賦分內容:

1.學歷、教齡……是一個教師的基礎、成長過程(個別地市在職學歷取消了年限限制,通過提升學歷增加賦分,鼓勵教師不斷學習)。

2.綜合獎勵,這是成績體現,只不過有時候會有貓膩,普通教師很難斬獲。

3.教育教學業績:級別越高、證件越多越好。越是教育主管部門的權重越高,鼓勵老師們參加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分數也是封頂。

4.論文,教學經驗的提升。論文有最高限制,超過了不賦分,近幾年一直淡化論文。很多一線老師感覺沒有用,很多有時候,花錢交版面費買論文。

5.教科研,是一個高水平教師的體現,一般教師就是上好課,可是誰也不樂意做一個普通老師…

看這些內容:很多內容不是課堂上用得著的!且這些東西真得容易造假啊!

晉升職稱很折磨老師:一旦進入晉升職稱的通道之後,朝思夜想如何晉升職稱?哪個證書該如何取得?哪個優質課該如何獲得?走那條關係更有把握?讓書生教師難以忍受!很多人真的做不到!

學校職稱名額太少了!有學校已經10幾年沒名額了!你表現再優異也沒名額啊!

退一個補一個!職稱詬病越來越多!

到時農村教師有了盼頭:農村專項職稱,農村20、30年直接晉升高級職稱!這些農村教師的工作狀態:挺高興!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努力教書,勤能補拙!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幹到退休,調動積極性了!

 寫在最後:

小編認為取消職稱短時間內還很難落實,但是可以改為直接晉升!將農村專有職稱擴大到城區教師!

當然直接晉升職稱也要採取措施,解決出現老師晉升職稱之後,積極性降低的問題!建立一個考核評價體系。

以教齡為主的工資制度,設置教學業績、班主任、教學工作的底線條件,防止鬆懈、等、熬的現象,連續3年突破底線,予以解除聘任!對於付出多、業績優的老師,從績效考評加大獎勵。

最後願一線教師夢想成真!

相關焦點

  • 女教師8分鐘視頻舉報學校評職稱:操作有黑幕,四個不公平
    近日,一則「中學女教師舉報職稱評選有黑幕據媒體報導,河南焦作17中一女教師在短視頻平臺爆料稱,學校在高級教師職稱評選上存在不公平。當事人姚老師看上去很時尚漂亮,還開了個人自媒體帳號,可想而知,這種老師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是相對活躍、高調的。
  • 中學女教師舉報職稱評選有黑幕什麼情況?事件始末詳情真相曝光
    據媒體報導,河南焦作17中一女教師在短視頻平臺爆料稱,學校在高級教師職稱評選上存在不公平。當事人姚老師稱,自己個人總分第2名落選了,而個人總分第16名的老師加上各種投票卻成功晉級。 據透露,目前,山陽區教育局已成立專項調查組,並進入學校調查,後續調查結果將予以公布。 網友表示,竟然還有這樣的事。
  • 女教師視頻實名舉報學校評職稱:操作有黑幕,四個不公平!評職稱多少教師的痛
    近日,一則「河南一中學女教師舉報職稱評選有黑幕」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
  • 女教師舉報評職稱不公,不要讓職稱評定成為一線教師心中的痛!
    ———— 女教師舉報職稱評定不公 「我以個人總分第2名加上各種投票成功落選,而個人總分第16名的老師,加上各種投票成功晉級。投票定生死,投票無依據,投票不唱票,公示結果不夠數。」
  • 「女教師舉報學校評職稱有黑幕」,暴露職稱評審過程中的一個瑕疵
    該女教師在錄製的視頻中稱,其所在學校今年有6個晉升高級教師的名額,共有17人符合評審條件。 在17人當中,她排名第2。 沒想到,在最後的投票環節,該教師被最終淘汰,排名第16名的老師卻成功晉升。
  • 高校高級職稱評選,該不該設置「教授學術委員會」的投票環節?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河南焦作17中女教師舉報學校職稱評選有黑幕,教育局:已入校開展調查》,說的是一個中學語文女教師,聲稱自己在高級職稱評選過程中受到了許許多多不公平待遇。她在社交網絡平臺上爆料說,個人以總分第2名晉級高級職稱的名額爭奪,但卻在最後「群眾」投票環節被刷下來。這次跟她一起參與高級職稱評選的老師總共有17名,高級教師的指標是6個,晉級的概率大約在3:1,而個人總分第16名的老師加上最後群眾投票卻順利晉級評上。
  • 教師職稱現兩難:評,難以做到公平;不評,又沒有更好的激勵機制
    教師工作對象就是學生,而學生考分不能用來評價教師,那麼還有什麼可評價教師的呢?三,看看現在用來評教師職稱的條件,你就知道其中的道理。為了搞好教師職稱的評聘工作,對教師職稱的評聘條件,專家和教育部門應該是想了很多辦法的。特別是對於其中最核心的條件,作了好些改動。
  • 動態|「活埋母親」案判了;女教師舉報學校職稱評選有黑幕;墜車司機被救出時竟在打呼
    11時45分許,國家管網集團北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鐵山港區的LNG接收站碼頭2#罐罐前平臺管線在施工時發生著火事故,火勢隨後被控制撲滅。2、教師舉報職稱評選:近日,河南焦作17中一女教師在短視頻平臺爆料稱,學校在高級教師職稱評選上存在不公平!當事人姚老師稱,自己個人總分第2名落選了,而個人總分第16名的老師加上各種投票卻成功晉級。
  • 為了職稱,女教師起訴教育局,一句話戳中太多教師的心坎!
    就是在多項考核中名列前茅,但卻最終落選了教師副高級職稱評選。  於是,便把自己的質疑錄成了視頻,傳到了網上。  說實話,只要是牽扯到教師職稱評選的話題,一直都挺受關注的。  尤其是當姚老師把矛盾的焦點對準了「人際關係」時,更是很容易讓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感同身受。
  • 焦作女教師職稱評選有無黑幕,別急著下結論丨光明時評
    當下的職稱評定,把決定權過度交由學校當局有限的一撥人,則必然會摻雜並加重人為操弄的權重。一個工作量排名前兩名的老師年年被刷下,並不正常。姚老師參加副高級職稱評選8年,年年剛剛好被刷下,顯然太過於蹊蹺。有一兩次「巧合」不難理解,但若說8年都「巧合」,未免有些侮辱公眾的智商了。當地理應本著對教育、教師、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坦坦蕩蕩,直面姚老師質疑,徹查此事,給公眾一個交代。一味迴避問題,矢口否認存在黑幕,甚至把政府權威和公信力拿來背書,並不是一個好的處置方式。
  • 職稱評選「比關係」?教育局回應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慕宏舉)河南焦作一名語文教師公開舉報學校職稱評選不公平,引發關注。11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焦作市山陽區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專項調查組已進入學校開展調查工作,發布舉報視頻的教師仍在正常上課。10月下旬,焦作市第十七中學一名語文教師在其社交帳號上發布信息,質疑學校職稱評選的公平性。
  • 公平不公平 ——從姚老師評職稱事件說開去
    公平不公平——從姚老師評職稱事件說開去河南焦作市某中學競評高級職稱,姚姓女老師幾項硬指標初始得分較高,排在17名候選人中的第二位
  • 河南姚老師舉報職稱黑幕後又起訴教育局,法院已受理:不計代價堅持到底!
    2020年10月姚老師在個人綜合評分第2名的前提下,經各種人為投票竟以總分第7名落選,而個人總分第16名的老師加上各種投票卻成功晉級。再來看看,讓姚老師衝冠一怒,死磕到底的「職稱」到底是何方神聖?一說教師這個職業,立馬招來大部分人的羨慕嫉妒恨,雙休寒暑假,補課收禮吸金……可是誰又知道,那壓在教師身上的一座大山——職稱。現行教師職稱評聘制服始於1986年,其本質是為了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能進一步調動大家的上進心和積極性。
  • 教師評職稱很麻煩,對於公平你怎麼看待
    當老師的麻煩事也挺多,別說你微課、說課、教學示範課比賽、基本功大賽次次獲獎前三名,那你也帶不了快班。帶不了快班就出不了成績,這個只要是老師都知道。特快班是一個老老師帶,一直準備評副高職稱,兩個普快班是比小蕊早來2年的人帶著。這三輪高一到高三一直是他們三個人在帶快班。今年老老師評到了副高職稱,不再帶快班,也不當班主任了,做了普通老師。帶普快班的兩個人,其中一個考了公務員,離開學校了。
  • 詳細版:吉省吉市老教師張昌莉網絡實名舉報職稱評聘中校長違規
    2021年2月5日,前幾天本號發了一篇有關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漂河鎮青背九年制學校老教師張昌莉抖音實名舉報職稱評聘中校長違規導致自己直到退休也未能評上副高職稱的一些圖片和視頻,有讀者反映只有圖片和視頻,看不懂,今天小編就結合張老師在頭條號的詳細文字舉報,按時間順序再次整理,有文字、有圖片
  • 教師高級職稱怎麼評?看看你中招沒
    如何評上教師職稱?看看你中招沒教師職稱評審問題一直就是一個老毛病,很多老師腦袋都大了,那面對職稱評審有哪些準備方法?第1, 看清文件,對症下藥一旦出了職稱評審的信息,教師們就一股腦的衝衝衝當我們拿到職稱評審的文件的時候,應該認真的研讀,注意是研讀不是閱讀。對文件上的每一個要求每一句話都要仔細的研究,如果發現不符合要求就要及時更改,不然肯定出問題。對照每一項要求,看看自己是否有缺失的文件或者是不滿足其中一條要求,在準備材料的時候要充滿耐心,如果差一點滿足的儘快儘量去完成,如果實在相差有點多,那就選擇來年再參加評審,免得浪費時間。
  • 入職3年即評教授,評職稱不唯論文是公平還是「暗箱操作」?
    前幾日,成都中醫藥大學職稱評審結果公布,今年33歲的章津銘入職3年就拿到教授稱號。據了解,章津銘成為該校入職3年即評教授第一人應該與該校推進的職稱評審制度改革有關。這次改革的重點在於破除「五唯」: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好多網友表示:評職稱不唯論文難道只唯領導?這個職稱改革的是否公平?
  • 女教師因為沒有評到職稱,導致精神疾病發作,看後感慨萬千
    看到一個故事,一個五十多歲的女教師因為沒有評到職稱,導致精神疾病發作。看後感慨萬千。教師們社交圈子窄,每天面對的主要是學生和同事。他們要面子,尤其女教師,喜歡攀比,喜歡八卦,追求公平,更喜歡爭強好勝。她們把職稱看得太重,一方面因為確實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方面認為這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職稱沒評到,他們顏面盡失,在別的老師面前抬不起來,自己心裡過不去這道坎。我一個朋友是教師,她沒有評上高一級職稱,心裡難受。同時沒評上的老教師安慰她,沒關係的啊,我們每天努力鍛鍊身體,保持心情愉悅,比他們評上職稱的多活幾年就賺回來了。
  • 教師評職稱很難?到底有多難?
    所以評職稱的過程可以用「殘酷」二字來形容。有的學校還有暗箱操作,這就更麻煩了。不少教師年紀很大了都無法解決職稱問題,本人在做說課評審組長時就遇到過比我年紀還大的老教師評高級,很是難啊!聲音二: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 用民主投票來決定評優評先評職稱太主觀,建議取消,評選應該客觀
    前不久焦作一個女老師在評審副高級職稱時遇到了這樣一個遭遇:在最後一個民主投票環節之前,她的總分排名是第二的,但是卻在民主投票之後,總分排名跌落到第七名落選。大家紛紛質疑:為何職稱評審這麼重要的事情最後卻要用民主投票來決定勝負,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