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芥末,相信絕大多數的朋友第一個聯想到的食物便是壽司,而提到壽司,又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日本,於是對於多數朋友而言,覺得芥末醬是日本所創造,便成為一種很自然的邏輯。說到咖喱,很多朋友會覺得它是印度所創造的,而其實咖喱是英國人在殖民印度的時期所創造,這種誤會也出現在了芥末醬身上,它並非日本人說創造,芥末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
芥末醬在古羅馬時期被創造,因為它的核心香料是芥末籽,因而得名。所謂芥末籽,指的是雙子葉植物黑芥菜、油芥菜和白芥的種子,因為種子的顏色不同,製作出來的芥末醬便出現了黑芥末醬、黃芥末醬和褐芥末醬三種。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說的芥末醬使用的都是芥末籽,而現在我們國家市面上的芥末醬很多都不是用芥末籽製作的,於是在風味上便有很多差異。
最初的古羅馬時期,芥末籽用於製作芥末醬是沒有去殼,這樣到底它的風味並不能完全釋放,這種情況到了十七世紀左右,英國人將芥末籽去殼使用,芥末醬的風味才算是被完全釋放。三種芥末籽的風味也在這一時期被規範,黑色芥末籽因為香氣最為獨特,被列為三者中的上品,而白色芥末籽因為風味較為詭異,開始漸漸淡出了舞臺,而褐色芥末籽雖然風味也較為不錯,但是帶有苦澀的口感,成為了略遜色黑色芥末籽的存在。
因為我們現在接觸到的芥末醬多數以辣根來代替,因此芥末醬在我們印象之中,往往只剩下辣和嗆鼻。真正的芥末籽製作的芥末醬,在風味上還是比較獨特,它雖然辣度較高,但是香氣也是一點也不含糊。芥末籽的香氣源於其中的酶成分,這種成分遇到水分之後,便會快速化為辣味,而香氣則是需要一些時間才會產生,所以使用真正芥末醬時,需要化開之後放置一點時間才使用,這樣它的風味才能得到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