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文/冉月
壽司我們都知道是日本的美食,現在流傳於世界各地,而且壽司的歡迎程度是十分濃烈的,壽司不僅美味,而且還能用米飯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所以用他的外觀也可以吸引不少的顧客,但是我們只知道壽司,那麼壽司的起源我們並不知道,作為資深的吃貨就是要了解它的起源和各種歷史背景。那麼壽司究竟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他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淵源?
壽司不僅是世界美食之一,他還有著上千年的古老歷史,而且一直都受人的追捧,但是追究壽司真正的起源是中國,在東漢末年,壽司就已經在中國流傳了,到了公元700年壽司才真正的流傳到日本。壽司在中國的雛形是一個郎中研究出來的,他用醋泡上各種海鮮,然後再用米飯搓成團,起初並不是為了好吃,就是單純的想要讓米飯保鮮,古代又沒有冰箱,所以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古人可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後來發現這樣的製作方法還是很好吃的,所以在民間流傳開來。有一種成為定論的說法,就是一位士兵簡化了壽司的做法和吃法,並且名字都是「與兵衛壽司」,這就是壽司在中國的由來和名字的由來。
古代人們對於食物的保鮮方法就是發酵,有一種魚和米飯的吃法,他們每年春天就大量的捕魚,然後把有卵的鯽魚掏肚,用鹽醃製幾個月,再把米飯填在鯽魚的肚子裡,再繼續的醃製,這一醃製時間就長達一兩年,經過發酵的魚和米飯有一種乳酸菌的味道。在中國的古代,對壽司還沒有命名之前,叫做鮓,白居易的古詩中就有記載,還有《齊民要術》中也有記載關於鮓的做法的記載。壽司是在日本才得以完善和發展,那麼手撕在日本是怎樣發展的呢?
在日本日本人常說有魚的地方就有壽司,日本的壽司還是由專門的壽司店製作的和出售的,日本人的服務是相當好的,他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製作顧客所要求的壽司,所以壽司的形態各異,在日本壽司也是一道和烏龍麵一樣著名的美食,現在壽司店在中國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而且十分的受歡迎。壽司的做法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就是把大米蒸熟,然後把需要的食材切成條狀,塊狀,用竹簾把這些材料卷在一起,然後切成小塊就可以了,當然不同種類的壽司放的原料就有所差別。
壽司的種類也很多,有細條的等等,現在作為日本的美食正在發展,而很少有人還記得這是中國的美食,這種說法並不是沒有依據的,在許多古籍中都有明確的記載,這就讓我想到了為什麼既然起源於中國,那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而是在日本發展的這麼好,還成為了屬於日本的名牌,說起壽司就能想起日本,而想不起中國。這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覺得可以分析一下。
壽司和烏龍麵一樣都是起源於中國,但是流傳到日本之後就都變成了日本的美食,而且傳到中國後,作為我們中國人竟然天真的認為這就是真的,就是日本的美食,沒有一點點的反思之心,為什麼就不能讓原本就屬於中國的美食還讓他繼續是中國的呢?我覺得就是因為自己我們中國人缺乏創新意識,只知道一貫延續古人的做法,所以才讓屬於中國的美食變得是日本人的美食,不是中國人的了。
現在社會上就要求我們要萬眾創新,這是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的,不僅僅是科學家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就會說創新肯定是科學家的事情,管我們老百姓什麼事情,這種觀念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就像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所有的新事物不一定就是科學家發明的,有很多都是老百姓創造出來的。如果有這種跟我有什麼關係的想法,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沒有自信,所以要對自己有責任心,創造舌尖上的美食。
你心中舌尖上的美食是什麼呢?歡迎點讚轉發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