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關於壽司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在高句麗臣服中國後的公元200年即後漢年代,中國已開始流傳鮓這種以鹽、醋、米及蒸熟的魚段腓制而成的食品。有時採用炸脆魚條和飯糰拌在一起,做成橄欖球的形狀。但大多數時候沒有固定形狀,或是用熟米,和粉蒸魚排、米蒸魚排一起,可以加熱使用,也可以和熟魚冷拌。宋朝戰亂時期,用作充飢時則衍生更多的種類,菜蔬類,魚類,肉類等各種食材組合捏制而成,因為沒有固定形態,因此和日本壽司有所差異。
日本也根據對漢字的解讀,將日本的一些食物用與之意義相近或相異的漢字來替代,於是日本的"絲烏西"就變成了"鮓"。後來日本也出現了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國的鮓要小得多。這便是後來日本壽司的祖宗。奈良年代,日本的壽司最初是被當成節日食品來使用的。後來逐漸普及為日常的食品,尤其是一些漁夫把醃製過的飯糰,加上魚類和肉類,壓成小塊放到木箱,作為沿途的糧食使用。鎌倉幕府時代,壽司已廣泛流傳,成為一種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
日本壽司分兩大派別:一是江戶派,握壽司;二是關西派,箱壽司。握壽司,全靠壽司師傅手工握制而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米的顆粒圓潤,同時有效地保持米的醇香。箱壽司,則是採用鯛魚、星鰻、蝦等高級水產為材料,同米飯一起在模具裡,經過壓緊成形來製作的。這種工藝複雜的凝聚人們智慧的"箱壽司"就被人們稱為"大阪壽司"。握壽司和箱壽司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種類去品嘗。
吃日本的生魚壽司時,我們看到有些人用手拿著吃,也有的人用筷子夾著吃的。其實用筷子或用手吃壽司都是正確的,用手可以隨時掌握拿取的力道,食用更加的方便。用筷子則顯得比較衛生,不過,用筷子的力道如果掌握不好容易把壽司夾散或使壽司掉落。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怎麼方便怎麼簡單,來選擇吃壽司的方法。朋友們,現在你對壽司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