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越是在科技和交通發達的今天,反而我們越來越忙碌和焦慮了。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總是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浮躁的人,浮躁的心,整個人就陷入了看起來很努力的焦慮怪圈。拆解稿其實是在搶佔用戶的一個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因此拆解稿也被稱為領讀稿或是共讀稿,像我們平時接觸的比較多的十點讀書會,慈懷讀書會,有書,365讀書,熊貓書院等等共讀或是領讀活動。
第六天:了解拆書稿的底層邏輯,如何寫出價值千元拆解稿
01
什麼是拆書稿?
為了讓小夥伴們更加清楚的了解什麼是拆書稿,就從產品形式、產品內容和產品使命這三個維度來闡述下,這樣咱們可以了解得更清晰透徹一點。
從產品形式來說:
拆書稿是精讀萬一本書後,將書拆成5-10個小部分,每個部分1000-3000字不等,各有一個小主題。
從產品內容角度來看:
拆書稿是一部電視連續劇。一集一集的組成,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內容。一篇好的拆書稿就像一個導遊,帶著你遊玩一個六天五晚的麗江之旅。
從產品使命來講:
拆書稿是幫助激發讀者的興趣。帶領讀者有場景化地完成一次線上學習。
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已經被科技馴化了,大多數人從紙質閱讀遷移到屏閱讀,但是大家的價值判斷沒有變,「看書是上進的,玩手機是墮落的」道理小夥伴們都懂,包括我也一樣,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是把書的內容搬到手機上,大家又可以通過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就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大眾心理。
其實啊拆書稿的底層邏輯就是:線上讀書會,一個好的讀書人能讓一本書枯木逢春,把一本書進行二次創作,讓內容有趣有用和有料。符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對拆書稿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02
拆解稿的寫作要點和結構:
1、一本書用6-10篇文章來解讀
2、每篇正文數字在2500字左右
3、每一篇都有開頭導語、正文、結尾結語、今日話題
4、導語一般是回顧上一篇的主題,開啟今日主題
5、正文一般再分為兩到四個小話題來闡述
6、引用或改編原書佔全稿比重不能超過5%,最多10%
拆書稿的閱讀場景有可能是你邊做家務邊聽書,也有可能是在你上下班的地鐵公交上戴著耳機聽書,又或者是邊跑步邊運動的時候聽書,就是這些碎片化的時間,跟很多對閱讀有熱愛並且想進步的人一起10天左右共同打卡讀完一本書。
03
拆解稿的寫作格式:
1、標題:《書名》|標題內容,題目要與文章相符同時有吸引力,引起人的好奇心
2、開篇語:引入或是引導期待,引題或是破題(故事/親身經歷/數據等)
3、主內容:每篇文章文稿內容控制在2500-3500字以內。為了方便讀者對全文的理解,每篇文章至少分成四部分,標註小標題。每部分標題再進行細分1/2/3/4.....
拆書,你要在你讀的這本書的基礎之上,你加進了你自己對這本書的深刻的理解,同時,你深入淺出的用特別有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來激發讀者的興趣。所以你在創作一個拆書作品的時候,必須要同時主動啟發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說既要乾貨滿滿,同時還要有詳實的案例,就是做到夾敘夾議。
04
拆解稿常見的邏輯框架:
總分總:並列法-首段點題-用1、2、3方式布局-並列講述三個核心要點-尾段總結(三個觀點+案例講解;三個方法+案例講解)
總分總:遞進法-首段點題-用1、2、3方式布局-三個要點是層層深入的關係-尾段總結(為什麼重要,怎麼做,有什麼收益。3W原則:Why,How,What)
關於如何訓練寫作邏輯,也推薦了幾本書再次也一同分享給大家吧:《結構思考力》、《金字塔原理》、《從零開始學寫作》。有空小夥伴們也可以去拜讀下,我也準備下單好好去品讀下咯。
05
優秀領讀稿的特點:
從拆書稿的寫作要點、結構、寫作格式和寫作邏輯分析了如何寫拆解稿,那怎麼樣的拆解稿才算是一篇優秀的創作呢,優秀的領讀稿都有哪些特點呢,在這裡也羅列下:
1、爆款標題
2、吸引人的開頭,在開頭引發讀者的興趣
3、文章結構清晰,一目了然
4、文章乾貨滿滿,讓讀者真正學習到新東西
5、案例豐富,讓讀者能夠聯繫自身經歷
6、文章基於書籍,又超越書籍,讓讀者真正讀懂這本書
7、引發讀者思考和討論
8、激發讀者點讚評論和轉發
拆書稿他最終的目的,是讓讀過這本書的讀者,能收穫到新的東西,讓沒有讀過這本書的讀者能夠產生興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非常優秀的拆書作者。
梳理一遍之後,我的思路清晰多了,有沒有跟我一樣想寫作的小白,如果你也是的話正好我們可以一起行動起來,開始學習,開始動筆,讓自己業餘的時間更加充分利用起來,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筆,還會有賺稿費的機會哦,同時擁有柴米油鹽以及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