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喜歡把拆書稿創作視同一項體育競技項目,比如體操,就需要從日常的訓練當中規範標準動作,比如要突出重點,邏輯方面一定要清晰,在表達方式上一定要口語化(說人話),這些都是拆書稿創作的「規範動作」,不可以有個人喜好的改變,因為這是標準。
基本訓練動作1——先全局後細節
將核心主題明確,把結論拋給讀者,然後以上統下進行歸類,並且建立起縝密的邏輯關係。
這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創作訓練,就如同你跟領導匯報工作,一定是把結果先說出來,然後再對計劃或方案進行分解式的講解,這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讓領導有耐心並有興致的聽你把話說完,如果你開始就說方案的分解部分,可能會有兩種結果,一是領導聽不明白你要表述什麼,二是不會給你時間講完整個方案。
換成是讀者也一樣,我們把結論與利好的因素先拋出來,是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與關注,如果這些結論剛好是讀者感興趣的,那麼他們一定會堅持讀完你的作品。
這個訓練也很簡單,就是你把一本書讀完之後,快速的總結出它的核心價值,最好用一句話把核心價值講清楚。
基本訓練動作2——場景化描述
讓文字「活起來」,就是讓讀者看你的作品時腦海中能產生畫面。
很難嗎?其實一點都不難。
看到「國色天香」這個詞你會聯想到什麼?
女人、古典美的女人、雍容華貴的女人。
上述都會和「國色天香」聯繫到一起,讓人腦海中有畫面感!
所以你可以去網上收集很多類似讓人產生畫面感的詞語,把它們收集起來,想像一個場景,然後用它們把畫面感展示出來,這個訓練在於你平時詞彙的積累!
基本訓練動作3——只使用一層邏輯
什麼叫只使用一層邏輯?
舉例,我們要講的重點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一、二、三,這就是一層邏輯。
而什麼是多層邏輯呢?
舉例,某領導上臺,同志們大家好,今天的會議我想講兩點,第一點是......,這個第一點呢分為10個小點,我先講第一個小點......。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估計參加會議的人都要瘋了!
拆書稿一層邏輯訓練就是將每個章節之間的關係相對應,同時用簡單明了的手法表述出來,這個訓練很簡單,就是別在章節裡面再分出章節,因為讀者會隨著你的文字表述而感覺異常的混亂!
基本訓練4——運用知識串聯
通常一本書中會提及很多知識點,而有些知識點之前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但為了把拆書稿做的完整而通俗易懂,就需要我們把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並進行有效的融合。
是不是聽著有點暈呢?
其實這個很簡單,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學習用單詞來造句了,知識點的融合與串聯只需要你為它們找到一個紐帶。
那麼具體訓練什麼呢?
當然是把兩個不相干的事件聯繫在一起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