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獲悉,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CBTC(基於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示範項目交流活動將於今日在渝舉行,來自全國城市軌道行業專家將參觀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測試驗證平臺,現場觀摩全局調度系統和列車跨線運營情況等。
9月18日,我市地鐵環線、4號線互聯互通直快列車上線載客試運營。作為全國首創的直快列車,其運營區段為重慶圖書館-民安大道-唐家沱,停靠環線重慶圖書館站、沙坪垻站、冉家壩站,環線、4號線換乘站民安大道站以及4號線重慶北站北廣場站、頭塘站、唐家沱站共7個車站,發車間隔為30分鐘。
由於直快列車停靠車站少,乘客無需換乘,從圖書館到唐家沱單程節省約13分鐘,乘客出行效率及體驗大大提升。
「直快列車開通後,我到重慶北站北廣場方便多了。」家住重慶圖書館附近的市民鍾曉表示。她經常出差,需乘地鐵到重慶北站北廣場,「不用換乘,省時又方便,建議在更多線路上推廣。」
據介紹,目前,直快列車工作日每天開行20列次,雙休日每天開行24列次。
新聞縱深>>>
城軌互聯互通,難在什麼地方?
互聯互通項目作為重慶軌道交通第二輪建設的創新點,它的成功試運營,得益於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以及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
據介紹,由於軌道交通行業內不同線路之間的信號系統採用的技術標準常常是不一樣的,線路都是單線運營,相互獨立,因此互聯互通一直是一項難題。其中,最主要的難點在於實現整個CBTC產品鏈條的標準化和規範化。
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積極組織業內實力廠商,經過數年攻關,制定了互聯互通系統各環節、各層面的標準規範,並率先攻克了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CBTC技術難關,為實現國內外不同廠商間互聯互通接口、功能、數據的測試驗證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了解,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成功應用,實現了軌道交通自主技術的重大突破,也大大提升了我國城軌交通裝備製造領域自主技術的競爭力。「該技術不僅服務於重慶,還能服務於全國乃至全球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形成富有生命力和發展力的產業鏈。」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楊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