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山區兒童播撒藝術的種子 西北師大暑期社會實踐助力藝術教育精準扶貧

2020-08-05 蘭州新聞網
為山區兒童播撒藝術的種子 西北師大暑期社會實踐助力藝術教育精準扶貧

志願者教孩子舞蹈 耿睿 攝

美育教育能夠幫助留守在農村的孩子們感知美好,以更加樂觀自信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暑期到來,來自西北師大11個學院的學子組成的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愛在遠山·體育美育夏令營」實踐團,走進臨夏東鄉縣龍泉學校,雖然只有短短10天的授課時間,但這對於孩子們和志願者來說都是難忘的記憶。

10天時間、5門課程,為了充分調動當地學生學習藝術的熱情,實踐團隊卯足了勁,使出了「真功夫」。為做到藝術教育的全覆蓋,來自西北師大的同學們開設舞蹈課、體育課、美術課、書法課、普通話課等課程,儘可能「投其所好」。同時,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喜好將他們分別編入不同的班級,於是「草莓班」「蘋果班」「花兒與少年」「小飛象班」等充滿童趣和想像力的班級應運而生,實現了每個班各有側重,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的有機統一。而與此同時,「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計劃」赴會寧縣大溝鎮中心小學支教小分隊也在老師帶領下開展著社會實踐活動。

西北師範大學舞蹈學院2019級研究生康琦說:「第一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了『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身份的轉變讓我興奮而忐忑,不變的是作為一名藝術傳播者的責任。雖然在這短短的十天裡,我無法改變他們目前的現狀,但我相信只要能對他們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那便不虛此行」。

龍泉學校校長汪生術稱,年輕的藝術類大學生的到來,她們的青春朝氣、她們的陽光自信、她們的舉手投足間展示的專業性,給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激發了孩子對美好的嚮往,藝術在他們面前變的更加具象,對於他們的未來發展將會有一個很好的導向。

而今夏的「火熱」,只是近年來西北師大依託「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開展體育美育實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西北師範大學依託學校高水平體育、藝術學科優勢,統籌學校各類體育藝術教育資源,整合舞蹈、音樂、美術、體育等專業,建立部門與學校、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會多位一體的體育美育協同育人機制,深入開展「愛在遠山」甘肅深度貧困地區留守兒童藝術教育精準扶貧活動、貧困地區「頂崗支教」教育實習、貧困村對口幫扶教育實習等活動,形成了一支以「體育美育教育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大學生志願者」為主體的「體育美育浸潤行動幫扶團隊」。

活動開展以來,實踐團師生先後多次前往天水、隴西、隴南、會寧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累計組織西北師範大學4000餘名師生深入省、市、縣、鄉鎮以及村落400多所中小學進行體育藝術教育普及活動,捐贈樂器、美術用品及舞蹈道具200餘萬元,建立了中國青年報「雛鳥伴飛愛心圖書館」一個,與會寧縣大溝鎮中心小學開展共建「甘肅省中小學美育課程試點學校」,受益留守兒童達4萬餘名,形成了《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學校美育工作的推進與實踐研究》等研究報告數篇,為農村地區藝術教育提供策略和研究依據,推進了當地校園體育美育以及文化建設,切實提高了對口幫扶學校體育美育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成為助力文化扶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擔當。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耿睿

相關焦點

  • 為山區兒童播撒藝術的種子
    暑期到來,來自西北師大11個學院的學子組成的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愛在遠山·體育美育夏令營」實踐團,走進臨夏東鄉縣龍泉學校,雖然只有短短10天的授課時間,但這對於孩子們和志願者來說都是難忘的記憶。10天時間、5門課程,為了充分調動當地學生學習藝術的熱情,實踐團隊卯足了勁,使出了「真功夫」。
  • 西北師大商學院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西北師大商學院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每日甘肅網8月10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範寶強 鞏倩穎)日前,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組織相關專業師生20餘人,在定西市隴西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調研電商扶貧
  • 火熱時節 愛在遠山 西北師大學子赴東鄉、會寧開展教育部體美浸潤計劃
    為做到藝術教育的全覆蓋,他們開設舞蹈課、體育課、美術課、書法課、普通話課等課程,儘可能「投其所好」。同時,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喜好將他們分別編入不同的班級,實現了每個班各有側重,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的有機統一。與此同時,赴會寧縣大溝鎮中心小學、由30名西北師大學子組成的支教小分隊也在老師帶領下緊張有序地開展著社會實踐活動。
  • 關愛山區的孩子 西北師大學子在東鄉、會寧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
    同時,「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計劃」赴會寧縣大溝鎮中心小學支教小分隊也在老師帶領下緊張有序地開展著社會實踐活動。而今夏的「火熱」,只是近年來西北師大依託「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開展體育美育實踐的一個縮影。
  • 估嗎回收助力花田支教公益 播撒知識的種子
    他們希望通過助力花田公益活動,來增進大學生對鄉村的認識和對鄉村文化的了解,同時推動藝術介入鄉村的進程,培養鄉村孩子的藝術思維和文化素養。他希望,白馬鎮的孩子能夠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課堂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積極進取,學有所獲,長大後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隨後,四川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賈秀娥在致辭中強調了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也指出了「STEAM」教學模式的前瞻性,希望此次支教活動能夠真正託舉孩子們的夢想,助力他們樹立高遠的人生追求。
  • 華南師大:組合拳扶貧鄉村學校外語教育
    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師生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以新穎的教學設計理念,幫連州中學把傳統的英語課堂轉變為生動高效的多模態教學活動。近年來,華南師大外文學院選派優秀本科生、研究生,通過組建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等形式,到連州中學等學校開展初高中英語聽說訓練營。
  • 華南師大:組合拳扶貧鄉村學校外語教育
    近年來,華南師大外文學院選派優秀本科生、研究生,通過組建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等形式,到連州中學等學校開展初高中英語聽說訓練營。他們通過豐富多彩的外語幫扶活動,幫連州等欠發達地區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學會用外語講述家鄉故事,提升對本地優秀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湖南省文化館精準文化扶貧計劃在新化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陽家友 卿躍飛 陳斌)7月15日,湖南省文化館「播撒藝術的種子」精準文化扶貧計劃——2019年湖南貧困山區留守兒童藝術幫扶文化志願行動在湖南省新化縣白溪鎮戴冠村小學啟動。
  • 暑期實踐如何既「識國情」又「做實事」——廈門理工學院圍繞社會熱點開展暑期實踐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等社會熱點,組織廣大師生持續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結合專業特長與優勢,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砥礪青春,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關於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研行學堂」赴一帶一路國貧縣開展支教活動與扶貧調研項目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瑤寨薪火」教育扶貧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華北電力大學 「綠色電力進鄉村,探索扶貧新途徑」精準扶貧社會實踐項目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匠心·匠新」探究產教深度融合模式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清華大學 「吾童計劃」偏鄉地區女童衛生用品與性教育幫扶項目
  • 甘肅大學生社會實踐「投其所好」鄉村學校添「藝術分」
    圖為實踐團成員教孩子們寫毛筆字。王玉豐 攝本次社會實踐活動7月25日啟動,共10天時間、5門課程,為了充分調動當地學生學習藝術的熱情,做到藝術教育全覆蓋,實踐團開設舞蹈課、體育課、美術課、書法課、普通話課等課程,儘可能「投其所好」。康琦說,實踐團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喜好將他們分別編入不同的班級,實現了每個班各有側重,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有機統一。
  • 【西師新聞】讓美育浸潤生命之花——西北師大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計劃實踐服務團赴東鄉、會寧開展工作
    來自西北師大11個學院的學子組成的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愛在遠山·體育美育夏令營」實踐團,在臨夏東鄉縣龍泉學校開展為期10天的體育美育普及活動。為做到藝術教育的全覆蓋,他們開設舞蹈課、體育課、美術課、書法課、普通話課等課程,儘可能「投其所好」。同時,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喜好將他們分別編入不同的班級,於是「草莓班」「蘋果班」「花兒與少年」「小飛象班」等充滿童趣和想像力的班級應運而生,實現了每個班各有側重,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的有機統一。
  • 假期去哪兒(一)|清華學子暑期社會實踐在路上
    精準扶貧」調研聯合支隊湘西分隊(以下簡稱「I·溫度」湘西支隊)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16名隊員在10天的實踐時間內,共完成兩所學校15臺太陽能熱水器搭建、1間藝術圖書室設計改造、15間教室美化任務,並開展「精準扶貧」專項調研,舉辦了「I·溫度」湘西實踐支隊五年總結交流活動。
  • 廣東醫科大學:山區裡的大愛情懷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朱俊文巡視員一行在茂名化州山區調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開展情況,在聽取了相關匯報並與廣東醫科大學支教服務隊成員親切交談後,對廣東醫科大學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予以高度評價。他寄語青年學生多了解社會,培養家國情懷,提升社會實踐效果和自身收穫。
  • 廣東醫科大學:山區裡的大愛情懷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朱俊文巡視員一行在茂名化州山區調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開展情況,在聽取了相關匯報並與廣東醫科大學支教服務隊成員親切交談後,對廣東醫科大學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予以高度評價。他寄語青年學生多了解社會,培養家國情懷,提升社會實踐效果和自身收穫。
  • 福建師大:研讀原著躬身實踐 探索教育扶貧路徑
    研習結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線下+線上」「個人自學+集體研討」「理論研究+專題宣講」「社會實踐+觀察調研」等多種形式,讓廣大青年學生研讀原著、領悟真理,躬身實踐、感知光芒,掀起「大學習」熱潮。自7月中旬以來,以研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以及《習近平在福建》等系列採訪實錄內容為重點的主題讀書分享會,在福建師大學生班級團支部、學生社團黨團支部中廣泛開展。
  • 西北師大附中2020年「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弘遠班招生簡章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和甘肅省教育廳、省扶貧辦《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給我省貧困家庭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更好發揮教育在推進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依據省教育廳、省扶貧辦《關於做好西北師大附中2017年「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招生工作的通知
  • 我校三下鄉團隊獲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日前,根據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公布的《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報》,我校「鋪前路•雲創富」三下鄉團隊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指導老師:許素美「鋪前路•雲創富」團隊由管理學院、美術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的10名同學組成。8月4日—15日,該團隊在廣東省河源市埔前鎮雙頭村開展了以「探索雙創雙贏路,助力脫貧攻堅戰」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推進教育精準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日前,廊坊師範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暑期實踐小分隊利用假期時間開展愛心入戶精準扶貧扶智活動,旨在用教育凝心聚力,真正做到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以教育幫扶助學築夢。本著踐行「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精準扶貧,教育先行」的原則,「大愛社發」暑期實踐團隊向我市脫貧重點地區進行精準幫扶,詳細了解各家庭情況及生產生活情況後,為當地孩子進行教育宣講,全方位關注與分析孩子學習、生活、心智、情感與心理、品德等方面,以師範專業能力為依託,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為我市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助力。(通訊員 陳皓琪 記者 劉寧 編輯 李雨穎)
  • 暑期實踐如何既「識國情」又「做實事」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等社會熱點,組織廣大師生持續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結合專業特長與優勢,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砥礪青春,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