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養樂多,有孩子的媽媽們和喜歡乳酸奶的女生們一定不會陌生,在各個超市的奶品專區,養樂多一直都是引人駐足的風景線。除了「養樂多」,各位知己是不是還聽說過「益力多」和「益菌多」呢?
「養樂多」、「益力多」、「益菌多」,如此之「多」,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
其實養樂多和益力多都是「Yakult」的音譯,即酸奶的意思,可以說兩個品牌是同出一門,均為益力多本社旗下的產品商標,只是銷售的地域不同。
而「益菌多」與它們之間卻是山寨與被山寨的關係。
故事還要從兩者之間的官司說起。
今年年初,「養樂多」和「益力多」的商標權利人益力多本社將浙江果然食品公司告上法庭。原因是益力多本社享有「益力多」和「養樂多」的商標專用權,以及享有「益力多」和「養樂多」單瓶容器和五連排包裝裝潢的著作權,而果然食品使用相似的包裝和近似商標「益菌多」,涉嫌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但是果然公司則認為,「益菌多」商標是通用名稱,單瓶容器系行業通用容器,且與被上訴人的產品形狀存在顯著區別,不會導致相關公眾產生混淆。
小知經過查詢發現,「養樂多」與「益力多」早已經註冊了商標,還實現了商標的全類別註冊,進行了商標的全方位布局,而「益菌多」商標則均被駁回。在外形的包裝上,眾網友也紛紛表示兩者有些「似是而非」的像。
最終,經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審、二審判定,果然食品停止侵害益力多本社註冊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停止使用與「益力多」、「養樂多」產品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近似的五連排包裝、裝潢,並賠償益力多本社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70萬元。
聽完小知的解釋是不是已經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下次去買養樂多一定要多看幾眼~~~
其實,不光是養樂多與益菌多的商標糾紛,在一些較大的知名品牌之間也存在山寨或相似的現象,比如去年,伊利集團推出的QQ星飲品,就因蒙牛的未來星飲品在包裝上極為相似而將其告上法庭。可見,品牌的爭奪和競爭越來越成為市場主體之間搶佔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而訴諸法律手段也成為解決爭端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商標侵權的糾紛是屢見不鮮,一些企業為快速謀求經濟利益,故意通過「蹭名牌」和「擦邊球」的行為來混淆公眾的視聽,以此爭取市場、獲取品牌知名度,而最終的結果終究是得不償失。
與其模仿別人,不如做好自己。小知表示,企業模仿和抄襲只能獲得一時的利益,只有建立自主品牌才是長久發展的大計,當然更需要做好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工作,有了法律的保障和保護,在遭受侵權的時候,才能進行強有力的回擊。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無他意。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