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體重增長慢
寶寶體重增長標準到底是怎樣的呢?雖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在生長發育上有的可能會長得快一點,有的可能會長得慢一點,但是歸根結底,孩子的體重增長還是會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孩子的體重有增長緩慢的情況,就需要家長及早找出原因了。
寶寶體重增長標準
寶寶體重增長標準,家長可以根據下面的計算公式來計算,比較自己的寶寶是否在正常的體重範圍內:
1~6個月:出生體重
7~12個月:出生體重
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
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恆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範圍,我們把這個數值範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以內的範圍。超過這一範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
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0%就是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50%就是重度肥胖。低於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5%就是輕度消瘦,低於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5%就是重度消瘦。輕度肥胖和輕度消瘦屬於輕度營養不良,重度肥胖和重度消瘦屬於重度營養不良。
標準體重的「標準」各國所制定的並不完全一樣。一個國家不同年齡組的標準體重通常是本國經過群體大樣本的調研所得到的,根據人的年齡、身高所計算出的各年齡組人的體重大體範圍,並規定其上下界限。
為什麼寶寶體重增長緩慢?
1、正常因素:嬰兒每次稱出的體重往往與他們過磅前飲食及大、小便的時間有關。這個可屬於誤差範圍,當寶寶前後兩個月稱重的相差比較遠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2、疾病因素:嬰兒4個月以後,從母體中帶來的各種免疫物質及營養素(鐵、鋅等)已基本耗盡。因此,6個月以後的孩子容易患病。腹瀉及呼吸道反覆感染是影響6個月以後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原因之一。因此,為了減少孩子半歲後患病的機率,需要增加孩子的戶外鍛鍊及營養的攝入。
3、餵養因素:餵養不當是半歲以後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主要原因。孩子半歲以後,輔食添加不及時、不足可以造成孩子餵養困難,營養素攝入不足,從而體重增長緩慢。輔食添加方法不當,如:過早地添加某一食物種類、初次添加輔食的量過大,也可使孩子胃腸道難以適應,導致消化不良。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較多,會造成孩子體重增長緩慢,甚至體重不增或下降。因此,添加輔食時,不論從量上還是從種類上,需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是保證孩子正常攝食,獲取營養的必要方法。
新生兒身高體重增長標準每天
嬰兒在出生之後,每個嬰兒的身高體重增長情況是不一樣的。嬰兒期是生長體重的高峰期,而且處在一個非常複雜的動態變化過程中。因此家長們要密切的關注。那麼嬰兒每月身高體重增長標準是什麼?
在最初三個月,嬰兒每周體重正常增長200~300克。足月兒每周體重增長可達1~1.7千克,按倍數計算的話,出生3~4個月約為出生時體重的兩倍。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因為性別,以及在宮內的營養情況不同,體重身長是不一樣的。嬰兒在出生後的增長速度也是不一樣的,跟營養疾病都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家長要注意一點,嬰兒在出生之後,可能在前一周因為水分丟失,攝入的營養不足,糞便排出等,會出現體重稍微下降的情況。但是慢慢的會有所回升,7~10天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家長們要提前了解這些,不要過度的擔心。
嬰兒的身高標準,和嬰兒的性別也是有關係的。在出生時男寶寶的身高在45.2~55.8釐米之間,女寶寶的身高範圍在44.7~55釐米之間。隨著月份增加,寶寶的身高也發生了變化。一個月男寶寶的身高在48.7~61.2釐米,女寶寶在47.9~59.9釐米之間。在寶寶滿月之後,每個月都要進行身高體重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