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飲食對於身體健康固然重要,其實飲食也是一門學問,除了區分食物本身的利弊之外,同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身體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其報告顯示,根據對195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發現,全球約20%去世的人都是由於飲食不良問題所致。
這樣看來一日三餐和我們的壽命長短有著較大的關係,那麼什麼樣的飲食才是正確的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如何飲食才會更健康?
早餐要吃好:
吃到早餐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早餐要吃好,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時間忙碌或者是想要減肥,不僅沒有把早餐吃好,甚至有時還會放棄早餐,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胃部經過了一夜的消化,在早晨的時候處於空空如也的狀態,同時早晨也是胃部啟動的階段,此時膽汁分泌比較旺盛,不吃早餐不僅會促進胃液分泌,容易損傷胃黏膜,不是也不利於其他器官的健康,所以早餐不僅不能節食,而且還要吃好吃飽,這樣才有助於一天精神飽滿,身體健康。
午飯前喝湯,支持七分飽:
可能在很多人的意識當中,一直都是有著午餐,要吃飽這種說法,那這裡所謂的保並不是指的尺寸,而是胃部感到有一點飽腹感即可,而且建議在吃飯前最好要喝上半碗湯,這樣不僅能夠給身體補充營養,同時還能增強飽腹感,增強胃動力。
湯水攝入之後會佔據胃的一部分空間,自然食慾會有所下降,當然也就能夠保證在吃午餐的時候吃七分飽,午餐7分飽剛好滿足身體的營養所需,同時也不會讓胃部有太大的負擔,出現食物堆積的現象。
午餐可能並沒有什麼大的忌諱,按照平時飲食習慣攝入五穀葷素搭配就可以,但是還是要儘量避免吃那些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如果吃太多很容易會增加胃部消化負擔,而且還容易出現肥胖的現象。
晚餐要吃少: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晚餐都是特別豐盛的,忙碌了一天,終於有一個享受晚餐的時光,所以在晚餐的時候很可能會吃飽吃撐,但是從健康飲食的角度出發,建議晚餐還是要吃少,如果晚餐吃太多很容易會增加胃部消化負擔,同時還可能會影響到睡眠質量。
在晚餐的時候儘量少吃一些米麵等澱粉類的主食,儘量以蔬菜蛋類,魚肉,瘦肉,菌類為主,而且在晚上8點以後儘量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再吃食物。
以上就是小編對於一日三餐的飲食總結,不知道你還有什麼好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同時也可以點擊關注小編,了解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