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少不了。一日三餐怎樣吃對身體好其實是一門學問。早餐要吃好,因為一日之計在於晨,吃得好與不好直接關係到一天的精神狀態。中餐要吃飽,是因為吃了中餐還有一下午的活兒要幹。那麼對於晚餐,很多人並不清楚要怎麼吃,吃多吃少均不利於健康。事實上,晚餐對一個人的健康有重要的影響,吃的對不對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壽命。記住這3點,健康相伴一生。
1.晚餐的搭配要合理
一般來說,到了吃晚餐的時候,食物搭配跟午餐和早餐必然會有些差別。為了減少食物給腸胃帶來的負擔,晚餐的搭配應該滿足一個原則,即:三分葷,七分素。也就是說,晚餐不要吃得太葷,應該是素食為主。具體來說,晚餐可以這樣搭配,用粥代替米飯,用清炒小白菜、雞蛋湯代替大魚大肉,用涼拌黃瓜、西紅柿代替爆炒青椒肉絲。這樣的搭配葷中有素、素中有葷、葷素搭配、有湯有粥,既有利於腸胃消化,又有利於食物吸收,可謂是最健康的搭配。
2.晚餐的飯量要控制
俗話說吃飯要吃七分飽。由此可見吃得太飽對身體不好,凡事都得留一些空間,晚餐也是如此。因為過了晚餐時間基本上就到了休息時間了,身體需要的能量不多,所以飯量也必須有所控制。正常情況下,晚餐的量應該適當節制,且不說要七分飽,吃個五分飽就差不多了。如果到了晚上還覺得有飢餓感可以稍微加一點量,保證六分飽就差不多了。總得來說,晚餐不要給自己飽腹感,這樣既影響睡眠,又不利於腸胃消化。
3.晚餐的時間要注意
有的人吃晚餐不喜歡講究時間。其實,一日三餐的時間搭配是最需要注意的,最好養成規範的飲食時間。一般來說,過了晚上六點以後就不要有吃晚餐、吃零食的習慣了。晚餐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在下午五點左右,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又可以保證飯後適當的散步消食,不耽誤運動和休息,而且還有助於睡眠。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關於晚餐的這3個常識,大家要多去學習和理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夠更好的延年益壽。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