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村醫「暴走」過春節 每天奔走為隔離人員測體溫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早6點,帶食物出門。晚8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一天在3個村莊奔走數十公裡,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體溫。疫情剛開始時,他還可以搭順風車,隨著更多的村民宅在家裡,他只能步行上門。從正月初三開始的1個多月時間,永泰縣赤錫鄉壽山村村醫陳文鍵如此為湖北返鄉的居家隔離人員測體溫。這個春節,52歲的他在「暴走」中度過。

昨日,記者聯繫陳文鍵時,他高興地說:「我負責的23名居家醫學觀察村民,已經全部解除醫學觀察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經排查,永泰赤錫鄉壽山村、溪門村陸續從湖北返鄉需要進行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及其親屬共有23名,其中有的人員住在玉錫村。得知這個消息,陳文鍵主動請纓,擔負起這23人的醫學觀察任務。

壽山、溪門、玉錫3個村,山路崎嶇,村落之間的居民較為分散。由於條件所限,沒有配備專門車輛,陳文鍵本人又不會開車,如何為分散在3個村的人員進行醫學觀察成了問題。

因為要往返3個村,路途遙遠,陳文鍵從今年正月初三開始,每天早上5點多便起床,6點剛過,即背著醫藥箱出發。剛開始時,駕車經過的村民看到他穿著白大褂多會搭他一程。隨著出門的村民越來越少,他只能靠自己多年來練出來的「鐵腳板」。

「請配合測下體溫,今天人感覺怎麼樣,有什麼不舒服的嗎?」每到一戶人家,陳文鍵在例行測量完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體溫後,總不忘多問上幾句。

陳文鍵(左)上門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受訪者供圖)

在疫情最為嚴峻、危險未知的情況下,有的村民勸陳文鍵:「這麼遠的路,你不用天天上門,讓他們自行測量體溫後告訴你,你就不用從早到晚在山路上走了,而且自身也安全。」陳文鍵聽後急了:「那可不行,我是一名醫務人員,遇上這麼兇猛的疫情,我不上誰上?自己上門測量才放心,這樣才能準確地掌握他們的臨床表現與體溫變化情況。」

上門為相關人員進行醫學觀察初期,陳文鍵還會帶上防疫宣傳手冊,叮囑大家要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洗手、少外出、戴口罩。有一回,他在午飯時間到了溪門村一戶隔離人員家,當時這家人正圍坐在一起吃飯,陳文鍵立即提醒他們:「眼下情況未明,儘管是一家人,但非常時期還是要實行分餐制。」

對於陳文鍵的提醒,大家都十分理解與配合。有一回,陳文鍵到壽山村一戶人家進行醫學觀察時,聽說村民為減少外出,家中生活必需品已快跟不上了。陳文鍵馬上讓村民提供需要購買物品的清單,回家後請妻子照單購買,第二天他上門時把生活用品一併帶去。

對這23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在每名人員的14天觀察期內,陳文鍵堅持一天上門兩次測溫。他說:「疫情來勢洶洶,大意不得,一天測量兩次體溫,有利於及時了解情況。」一天兩次上門陸續為23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醫學觀察,陳文鍵堅持了1個多月。如今,23人已全部解除醫學觀察,但陳文鍵卻落下了腳關節嚴重損傷的毛病。他說:「責任重大,我當時就想一定要堅持,一定要為村民守住這道防線。」

近日,「暴走」過春節的陳文鍵被市委文明辦推薦為「福州好人」候選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來源:福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最美村醫章小燕:芳花綻放健康路
    在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充分發揮「哨點」作用,同時基層醫務人員也充分發揮「哨兵」預警作用。近400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積極作為,救死扶傷,在守護居民家庭健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有「證」的村醫,與衛生院在編人員同工同酬!
    符合條件的村醫, 與在編人員同工同酬 據撫州市東臨新區政府發布關於《東臨新區管委會購買村級衛生健康服務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 沒有防護設備,切莫讓村醫上門為武漢回鄉隔離人員量體溫
    通報說,部分村村醫沒有上門給武漢回鄉的隔離人員量體溫,隔離人員自己量體溫後再電話報給村醫,要求村醫一天兩次,必須入戶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然而,截止目前,上級部門只給部分村醫一包一次性口罩,在沒有防護衣護眼罩的情況下,讓村醫上門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這就為疫情擴散埋下隱患。
  • 祖孫三代都是醫生,父子倆抗擊疫情春節無休
    「村醫」張益群從事村醫工作30餘年,曾參加過2003年非典的防治祖孫三代都是醫生,父子倆抗擊疫情春節無休「昨天是36.7℃,今天是36.9℃,我看了下數據,這8天你們的體溫都很正常,繼續呆在家不要出門,一定要等過了14天的觀察期。」張益群再三囑咐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戶居家觀察的村民家。 現年52歲的張益群是永和村衛生室的一名鄉村醫生,出生於一個「村醫世家」,從事村醫工作30餘年,曾參加過2003年非典的防治。
  • 芳花綻放健康路――記「2020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最美村醫章小燕
    在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充分發揮「哨點」作用,同時基層醫務人員也充分發揮「哨兵」預警作用。近400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積極作為,救死扶傷,在守護居民家庭健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官方:改變村醫身份,與醫院人員同等待遇
    推進村級醫療衛生人才管理機制改革,核定全區村級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員額總量和備案制員額數,並實行動態調整;建立入職招聘和系統招聘通道,將鄉村醫生逐步納入備案制身份管理;公立醫院備案管理人員按照與編內人員同工同酬的原則確定工資待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 網格員、村醫……他們在黑龍江築農村防疫「最後一公裡」
    一段時間以來,這是黑龍江省樺南縣閆家鎮城子嶺村網格員馬克明的「口頭禪」,每天他都會通過電話或微信向村民詢問情況。  春節前夕,大批人員從城市返鄉,農村的醫療條件相對較差,是當前防疫工作的薄弱環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城子嶺村網格員變成疫情防控員,對村屯人員進行網格化管理,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每戶每個人。
  • 春節寒假必玩遊戲系列-暴走大巴車:打殭屍遊戲這樣才好玩!
    今日好遊戲推薦:暴走大巴車關注我們,沐沐帶你發現好遊戲!很多同學已經迎來了自己的寒假,各大公司也陸陸續續準備放春節了,撐過這一周就還有一周就放春節了,還在上班的各位堅持住!春節現在的娛樂項目也越來越無聊了,今天開始沐沐會陸陸續續整理一些適合春節、寒假玩的小遊戲給大家,希望大家在春節的時候也很快樂!
  • 腳量山道手量體溫 四川廣安村醫感動鄉鄰
    入戶話健康孔虹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2月14日上午9時,村醫曾祥義背著藥箱,到同村村民陽小雲家,拿出體溫槍給陽小雲測量體溫。曾祥義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三古鎮草子村村醫,今年52歲。陽小雲是農曆新年前從湖北武漢返鄉的老鄉。陽小雲返鄉後,一直在家隔離,可周圍的村民看他一家的眼神都變了,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他。曾祥義每天準時到陽小雲家給他測量體溫,噓寒問暖,幫助他們一家採購日常用品等。有村民私下裡偷偷的問他:「你就不怕嗎?」
  • 村衛生室唯一的村醫:吃住都在衛生室,每天24小時值班
    新華網消息,今年42歲的毛紹瓊是重慶市黔江區正陽街道群力社區村民,1996年畢業於重慶三峽醫藥專科學校。1998年,毛紹瓊得知毗鄰老家的團結村衛生室缺少醫生,村民看病很不方便,便從當時的正陽鄉衛生院二門診部,來到團結村衛生室,成了村裡唯一一名村醫,一幹就是20年,從沒離開過團結村。團結村位於群山之中,村民散居、交通不便,毛紹瓊吃住都在衛生室,每天24小時值班。
  • 「獨手」村醫紮根深山26年 平安助力鄉村醫生做守護村民健康「120」
    別人都在家裡過春節的時候,他每天都忙碌在防控一線,排查返鄉人員、監測居家觀察人員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他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治病救人的工作也沒有落下。村裡有人生病了,只要一個電話,他都會隨時上門出診。在當時那個特殊時期,村民趙銀柏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其孫女又是外地返鄉人員。在接到求助電話後,胡彪沒有絲毫猶豫和退縮,立即出診。
  • 漢中:一超市兩周年慶典搞促銷活動,顧客盈門堪比過春節
    以前,我經過這裡時,也曾經去裡面買過東西,裡面的商品價格適中,說不上便宜,也不是很貴,對於遠距市區的附近居民來說,在這裡買東西挺方便的,因為周邊沒有稍大一點的超市了,雖說超市稍微有點偏遠,但是這裡的消費者還是挺多的。因為今天早上自已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辦,於是決定進店去轉一轉,順便了解一下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須品的價格。
  • ...戰士」|抗疫|基層|戰士|疫情|宋玉芳|汪文芳|防控|人員|-健康界
    記者:萬笑笑來源:健康縣域傳媒編者按:在整個抗疫戰場上,有衝鋒在前的醫務工作者,也有做好後勤保障的行政人員;有與病毒面對面的「幕後英雄」檢驗人員,也有轉運確診病例的救護車司機;有在卡點執勤的村醫,也有流調走訪的疾控人員。
  • 中醫專長證12800元包過 多名村醫上當
    近期,上當的基層醫生尤其是村醫非常多!萬元包過中醫專長班,醫藥代表中間擔保據河南廣播電視臺法治頻道報導,3名醫藥代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名為中華岐黃中醫藥聯合會的機構,該機構宣稱受國家衛計委中醫藥管理局相關部門委託,主要從事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考核培訓、保健調理師、健康管理師、中藥炮製師、藥物製劑師培訓。
  • 樂山夾江一名村醫的「萬步」微信運動
    在樂山夾江縣,王建康就是步數「超標」的那一個,作為木城鎮躍進新村的村醫,他每天都背著藥箱行走在村社間,為所有與湖北有過接觸的返鄉人員做體溫檢測,「每個人一天要測兩次,每天的『步數』都會破萬。」躍進新村是夾江縣行政區劃改革後合併了3個村子的大村,截至2月2日中午,村裡共排查從湖北或途徑湖北返鄉人員18人,遍布全村6個社。
  • 進一步落實好村醫職責和待遇有關政策解讀
    與鄉鎮衛生院籤訂聘用合同,成為鄉鎮衛生院的臨聘人員,為其購買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按鄉鎮衛生院職工進行管理。(二)鄉鎮衛生院派駐村衛生室的人員須按照「六不算」(沒有執業資格的不算,原單位不脫崗的不算,不開展診療服務的不算,不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不算,不會辦理醫保結算手續的不算,不全天候服務的不算)標準派駐,派駐人員可以輪換,但原則上至少服務滿半年。
  • 村醫是有證的鄉村醫生,不是農民!!!
    把村醫當作商品進行單方面購買,這種做法說得過去嗎?這不跟奴隸社會畫上等號嗎?就是進城務工的農民也屬於僱傭合同工。村醫怎麼就成了奴隸呢?!解放初期中國人均壽命30多歲,80年代統計人均壽命提高到74.5歲,提升1倍以上!這個數據是國家統計公布的難道會是假的嗎?這個功績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是全國數百萬基層衛生組織10年奮鬥的勝利!鐵證如山!難道不是鄉村醫生創造了「健康中國」!
  • 90後村醫尚曉梅:生活會獎勵有夢想的人
    兩周前,馬場村下過一場大雪,山路上結著冰,背陰路的積雪還很厚。妥新明今年45歲,有10年B肝肝硬化病史,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5月初,我借了親戚6萬多元去北京看病,治療好轉後,仍需後續治療。」妥新明告訴記者,東鄉族自治縣衛生健康局為他制訂了「一人一策」計劃。
  • 英國52歲「凍齡」辣媽年輕秘訣:每天塗防曬霜和椰子油(組圖)
    原標題:英國52歲「凍齡」辣媽年輕秘訣:每天塗防曬霜和椰子油(組圖) 今年52歲的帕梅拉的自拍。(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6日報導,來自英國利茲的一位52歲的媽媽擁有如同20多歲少女一般的「凍齡」容貌,而她的保養秘訣竟然只是塗防曬霜和椰子油。   這位媽媽名叫帕梅拉·雅克布斯(Pamela Jacobs),雖然她今年52歲了,但卻擁有著光滑的皮膚、勻稱的身形和濃密的黑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