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是什麼?六足四翼,翱翔天地

2021-02-19 動物世界

昆蟲在分類學上屬於昆蟲綱(學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超過100萬種。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


昆蟲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而蜜蜂採集的蜂蜜,也是人們喜歡的食品之一。


但昆蟲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蟲和白蟻。


而有一些昆蟲,例如蚊子,還是疾病的傳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


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英文 chitin)構成的殼。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冑。昆蟲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蟲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蟲解剖圖


A- 頭部 B- 胸部 C- 腹部

1.觸角 2.單眼(前) 3.單眼(上)

4.複眼 5.腦部(腦神經節)

6.前胸 7.背動脈 8.氣管 9.中胸

10.後胸 11.前翅 12.後翅

13.中部內臟(胃) 14.心臟

15.卵巢

16.後部內臟(腸,直腸和肛門)

17.肛門 18.陰道 19.腹神經索

20. 馬氏管 21.爪墊 22.爪

23.跗節 24.脛節 25.腿節

26.轉節 27.前部內臟(嗉囊)

28.胸部神經節 29.基節

30.唾液腺 31.咽下神經節

32.口器

頭部

頭部有著各種感覺器官。觸角除了有觸覺外,有時還會傳遞氣味信息。在某些雄性蚊子中,觸角甚至有聽覺,藉助觸角,它們才能聽見同類雌性蚊飛行震動時的聲音,以利於交配。而在另外一些昆蟲,比如蝗蟲或蟋蟀,它們的聽覺器官長在身體其它部位,如下體或者是腿上。


昆蟲的眼大多是複眼(ommateum)。複眼有上千隻單眼(ommatidium)組成。每隻小眼會獨立成像,總體合成一副網格樣的全像。很多昆蟲此外還會有兩到三隻單眼(ocellus),它們的作用並非成像,而是通過光調節自身作息生物節律。另外昆蟲的視覺對紫外線敏感,但它們並不能看到紅光。

在頭部還有口器(trophi)。它們的上顎是有力的嚼咬工具。下顎主要是穩住和進一步細嚼食物。

但口器也可以有其他形態,如異翅亞目的昆蟲有一個薄薄的尖型嘴,而蜂則有一長軟的吸管。而蜻蜓的幼蟲具有臉蓋mask,「是由下唇特化形成的捕食器官,非常靈活,能迅速伸展,捕獲獵物,其末端裝備著一對能活動的鉤子,鋒利異常,當臉蓋伸向獵物時,這對鉤子迅速鉗住獵物,臉蓋縮回,鉤子將獵物送進口中。」

胸部

胸部由三個體節組成,由前向後依次稱為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後胸(metathorax)。每個體節都帶有一對附肢,稱為胸足。胸足分成幾節,分別為基節(coxa)、轉節(trochanter)、腿節(femur)、脛節(tibia)、跗節(tarsus)和前跗節(pretarsus)。跗節通常分為5個跗分節,有時還帶有成對的爪子。胸足通常會特化,以更好地完成如挖,跳,遊泳或是捕捉等任務。第一胸節的背部被稱為前胸背板(pronotum),通常會特別加固。另外的兩個胸節的背面通常會各帶有一對翅。在甲蟲的前對翅膀之間有一塊三角形的甲片。


翅膀中有分支複雜的血管系統,稱作翅脈,其走向和分布可作為分辨昆蟲種類的特徵之一。前翅比後翅窄而有力,有時會加固,如鞘翅目,其前翅就特化為較堅硬的構造,稱為翅鞘。

在雙翅目昆蟲中,只有一對翅膀發育正常。而後面另一對翅膀則成為平均棍。許多無翅昆蟲應該是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翅,而成為寄生蟲,如跳蚤和蝨。但是在蝗蟲裡面也會找到許多沒有飛行能力的種類。一些古老,構造簡單的古昆蟲也飛不起來,它們應該是從沒有飛行能力的祖先演化而來的。

腹部

昆蟲在腹部有著重要的器官,如管狀的心臟,梯形神經系統,胃腸系統和生殖器官。部分器官會延伸至前方,如神經中樞--咽上神經節或是腦部,和其他動物一樣位於頭部。在軀體中還藏著分支的氣管,會直接把氧氣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去。粒線體位於器官開口附近,可以更快的利用空氣。昆蟲在體側壁具有氣孔(trachea),直接與外界大氣接觸,可透過肌肉的收縮而關閉,為一種開放式循環系統。

消化系統

前腸

前腸的功能在於取入食物、貯存、磨碎食物,將食物送到下一個區域。 通常前腸被分為口、食道和嗉囊。口的唾液腺提供液體與酵素,可以潤滑並分解食物。嗉囊主要的功能為貯存食物。前胃或稱砂囊具有齒用以磨碎食物。

後腸

水分、鹽類及其他有用的分子則於糞便經由肛門排出之前的吸收。 具有迴腸、結腸和直腸,都用來吸收水分和鹽類。馬氏管作為排洩器官,從血液腔中移除含氮廢物。有毒的氨進行化學反應,轉換成尿素,再轉換成尿酸。以排遺顆粒排出體外。而直腸墊幫助水分再吸收的速率。

生長和發育

堅硬的外殼使得昆蟲的生長受到限制。昆蟲要突破這個生長限制,只能通過蛻皮這一方式。這一過程其實就是昆蟲將舊的外殼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大的外殼。昆蟲的一生大概要蛻皮5到15次,其次數因昆蟲而異。褪皮後,舊外殼被褪去。但有許多昆蟲,如蝗蟲,會吃掉這一層舊外殼。

有些昆蟲其幼蟲和成蟲從外部形態比較僅體型較大,此種稱為無變態,如衣魚,但其成蟲生殖器官發育成熟,具有生殖能力和幼蟲不同,也是從外部形態無法觀察到的改變,而有些成蟲的外形會與幼蟲相差極大,其間的形變被稱為變態發育。


如果成蟲與幼蟲生長的地方不一樣,那麼它倆之間的形態差異會非常顯著,如蜻蜓和蜉蝣。相反,當兩者生活的環境相似,則他們的形態差別就沒那麼明顯了,如蝗科和臭蟲科的昆蟲。

如果幼蟲直接發育成為成蟲,會被稱之為不完全變態。相對於此,若在這兩種活動狀態之間還存在著一個靜止狀態--蛹的話,則會被稱之為完全變態。


在這種發育中,昆蟲會經過一個吐絲結繭,在繭內化蛹的過程。也有昆蟲的發育類型是界乎於這兩者之間的,如薊馬,其最後一個幼蟲階段即是靜止狀態。或者是蛇蛉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它們的蛹在成蟲破繭而出之前是活動的,而且在最後一次蛻皮之前,它們會另覓他處。

昆蟲的幼蟲階段,其實就是不斷進食的階段,而成蟲的任務通常只有一個,就是生育繁殖,很多時候甚至不再進食。因此幼蟲期通常會長於成蟲期。



最好的例子是蜉蝣,它們的幼蟲期長達幾年,而成蟲期只有一天。金龜子的幼蟲期為3年,成蟲活不到幾天。

許多昆蟲的生命周期少於一年,但它們擁有一套內在調節機制,使得其成蟲在每年的同一個季節出現。這對它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有些昆蟲的幼蟲需要依賴某種特定植物,通過這種調節機制使得它們可以在每年同一時候找到合適自己生長的地方。例如某種蜂,它們需要專一收集某種花的花粉和花蜜,以提供其後代幼蟲發育所需的營養。因此對於它們來說,採蜜期與花期同步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昆蟲在靜止期會經歷一系列的構造變化,而靜止期可以發生在不同的發育階段。許多蜜蜂和野蜂在蛹期前9個月就會以飽食狀態靜閉在造好的繭中,而且可以就這樣過上幾年,才成蛹蛻變為成蟲。許多昆蟲可以在一年之間交替幾代。在地球上非常成功生存的家蠅甚至可以在一年之間交替15代。相反,一些蝗蟲和蜻蜓種類,則需要5年的發育期。

常見的昆蟲


蝗蟲


蝴蝶



蜜蜂


蜻蜓


蒼蠅


蟑螂


步甲


螞蟻



螽斯[zhōng sī]


蟋蟀


螳螂


天牛


瓢蟲

它們不是昆蟲


蜘蛛


蠍子


馬陸


蜈蚣

重要特徵再次強調:

昆蟲是無脊椎動物,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其中大部分種類的胸部長著三對足和兩對翅並且可以飛翔,正可謂:六足四翼,翱翔天地。

感謝大家的支持

讓我們做得更好 走得更遠

Thank you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

相關焦點

  • 山海經:四兇之一的混沌是帝鴻本人,還是其子?為什麼會擁有六足四翼
    —阿諾德 關於上古四大兇獸,窮奇與饕餮都有所涉及,但混沌一直令人感到迷惑,因為在古代典籍中,關於它究竟是善是惡,呈現出兩極分化的不同聲音,而其本身的身份問題也是撲朔迷離,是帝鴻還是其子,它形象中的六足四翼又藏著什麼秘密?
  • 意志為翼 逆風翱翔
    意志為翼 逆風翱翔意志為翼 逆風翱翔義和莊中學九三班同學正式加入第五屆赤鷹班級
  • 「一核四層四翼」關係揭秘
    其中,「一核」為考查目的,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 引導教學」,是對素質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為什麼考」的問題,「四層」為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回答「考什麼」的問題;「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回答「怎麼考」的問題。
  • 昆蟲的特徵有哪些?
    5、胸部上方通常有兩對翅膀,而下方通常有三對腳(足)。如果所有的條件都符合上面的特徵時,我們可以說:它是一隻昆蟲!但是,這並不表示所有昆蟲都具備了這些特徵,還是有許多昆蟲少了其中某些特徵的,例如,有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或甚至根本沒有翅膀、有些昆蟲沒有眼睛、有些昆蟲少了一對腳或是完全沒有腳、有些昆蟲的身體軟軟的等等。
  • 世上昆蟲千萬種,為何偏愛蟬一個
    那麼,蟬在歌唱什麼呢? 很多同學都讀過法布爾的《昆蟲記》吧,在《昆蟲記》中,法布爾以三個章節的篇幅介紹蟬:有關蟬的詩歌和寓言、蟬的生活和形態的演化……從《昆蟲記》中我們看到,在西方傳說中,蟬是熱情似火的歌手,卻也是一個缺乏遠見的借糧者——一個簡單卻有些滑稽的形象。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蟬,向來被視為純潔、淡泊、清高、通靈的象徵。 關於蟬在中國古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很多考古發現可得以證實。
  • 辨識昆蟲:蜘蛛為什麼不屬於昆蟲?
    大家知道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是什麼嗎?答案是那些生活中「不起眼」、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小」昆蟲。到目前為止,人類所知道的昆蟲種類已經超過100多萬種,它們形態各異、種類繁多,分布面比其他綱的動物都要廣泛,幾乎遍及整個地球!雖然「到處」是昆蟲,但是你看到的可不一定是昆蟲哦!比如蜘蛛就不屬於昆蟲。
  • 奇妙的博物館故事系列二:昆蟲
    昆蟲 講解員:馮曉明 視頻原文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昆蟲。昆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特別常見,蒼蠅、蚊子、蟑螂、蝗蟲、蝴蝶、蜜蜂、蜻蜓等等都屬於昆蟲。
  • 六小科學雲課堂— 三下5 —昆蟲
    課程所需材料:課前搜集昆蟲圖片等資料,找到一些昆蟲。
  • 武夷山中國昆蟲學第一營地科考之旅(四)
    1.光幹擾假說:夜行性昆蟲適應較暗的環境,進入燈周圍的亮區時,刺眼的光線幹擾了其正常的飛行行為。另外由於暗區的亮度較低,昆蟲無法返回而繼續活動,而導致趨光前進的行為。昆蟲複眼在明亮光源刺激下觀察環境所需的亮度需要高於環境亮度,而複眼內色素無法進行合適的調整,導致正常行為活動受到強光幹擾所致。2.光定向行為假說:夜晚活動的蛾子等昆蟲都是靠月光和星光來導航。
  • 樂高創意:高手網站上來自作者Rafs的投稿《後院昆蟲集合》
    隨著《動物森友會》電子版在日本下載量再創新高,感覺全球銷量過億也不是什麼難事。司桃作為島上一顆果子自然沉浸其中,釣魚、抓蟲、種花、讓小島蓬勃發展,每天都快樂充實。至於看到創意高手網站上來自Rafs的投稿《Backyard Insects: The Set》(《後院昆蟲集合》)時, 第一反應是:我的捕蟲網呢?也沒覺得奇怪。作者Rafs在2019年就上傳了這組投稿,單純為了紀念這些填滿童年的昆蟲。畢竟即使是如今包裹在各種電子產品與網絡中的孩子們,仍然喜愛回歸自然,與昆蟲一同玩耍。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翱翔回憶|攜恩前行,逐夢翱翔——「翱翔計劃」化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第七批翱翔學員劉恬
    (來源:選自2015年結業材料) 那時剛上高中不久,什麼事在我眼中都還很新奇。一天,年級公告欄中貼出了「翱翔計劃」招第七批學員的通知,許多學生都擠在前面看。看著擁擠的人群,我知道一定有什麼重要的公告,於是等人群散去後,我來到了公告欄前。那一天,「翱翔計劃」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那時的我還不知道,一年半後,這四個字會深深銘刻在我心中。
  • 自然科普:長這麼多條腿,小昆蟲走路會絆倒自己嗎?
    擁有一雙又直又長的美腿是許多人的心願,而在昆蟲界,腿長已經不是優勢,腿多才是硬道理。腿這個說法,對於昆蟲其實不太準確,在昆蟲學上應稱為昆蟲的足,而且根據生存環境的不同,昆蟲足的功能與形態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 乘翼翱翔全記錄,解碼機長煉成術!
    乘翼翱翔全記錄,解碼機長煉成術!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乘翼翱翔全記錄,解碼機長煉成術!》
  • 了不起的昆蟲:昆蟲比恐龍出現得更早?
    而且我們絕不能忘了生活在鵜鶘(pelican)喉囊裡的蝨子,還有終其一生都用六足划行在開闊海面上的海黽。昆蟲也許很小,但它們的成就是絕對不容小覷的。遠在人類踏足這個星球之前,昆蟲就已經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業了:白蟻(termite)培養真菌作為食物,而螞蟻則將蚜蟲(aphid)當作奶牛圈養起來。
  • 深圳博物館主辦昆蟲標本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鮑文娟)昆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是生物界中種類最多的類群
  • 自然科普:昆蟲不大六條腿,上天入地水中遊全可以靠它
    站立行走是對於人類而言的,對於昆蟲,前進這個動物可能是爬、跑、走、跳、遊、飛……這就讓昆蟲既能足行陸地,又可暢遊四海。傳統出行模式:地上行對於幼蟲而言,腹足是它們的爬行工具。尺蛾的幼蟲尺蠖貌似小樹棍,是昆蟲界的擬態高手。爬行時一屈一伸,像極了我們用大拇指和中指丈量路程,又像一座拱形橋,非常有趣。而舟蛾科的幼蟲特別遵守紀律,行走時喜歡列隊前進,最多有好幾百隻毛毛蟲排隊爬行。
  • 姬翼的詩有哪些?姬翼的詩詞全集21首
    金童捧露盤 - 元代·姬翼夢幻閻浮,舍故趨新,倏忽化機潛換。天地一丘墟,會心冥衝漠,野雲舒捲。寄跡虛舟,鑑形止水,風激遊絲斷。空玉宇無塵清澈,混物我冤親,相忘鵬*。鎮樗散。此際*食鶉居,逍遙遊宴。聞乎無聲,視無色,罷金*去膜,作空花觀。窗戶有餘清,泯人牛蹤跡,素華明煥。
  • 深圳博物館「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開幕
    10月27日,由深圳博物館主辦的「穿花點水飛——走進繁盛的昆蟲世界」展覽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展期將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結束。本次展覽以昆蟲的繁盛為線索,以「演化」為主題,通過展示108盒標本,清晰地解讀了昆蟲繁盛的秘訣,展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展覽分為「什麼是昆蟲」「繁盛的家族」「繁盛的秘訣」「昆蟲學史」4部分。記者在現場看到種類繁多的珍貴標本,包括阿波羅絹蝶、藍鳥翼鳳蝶、歌利亞鳥翼鳳蝶、金裳鳳蝶、極樂鳥翼鳳蝶、陽彩臂金龜等。
  • 詩詞:夜幕飄來星閃爍,翱翔國產大飛機
    翼下無遙路,天涯若比鄰!孫桂潤《展翼翱翔》銀鷹展翼騰九霄昂首穿雲萬裡翱霓虹閃爍群星繞天涯海角任逍遙詩配畫.國產大飛機!夜幕飄來星閃爍,翱翔國產大飛機。麟山行者每日題詩·飛行鵬翼摶風藐雪山,騰雲駕霧享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