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酒醉大睡,醒來以後寫了一首詩,寂寞中自有一種灑脫

2021-01-09 老張侃詩詞

古典詩詞當中,喝酒和寫詩很多時候都是一回事兒。不要說李白蘇軾等人喜歡飲酒作詩,就是南宋才女李清照,還時常在寫詩詞之前小酌一番。

這些詩人們為什麼喜歡飲酒?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在尋找另外一個超脫的空間。熟悉的生活並不如意,也找不到詩詞創作的靈感。而飲酒之後個人的性情、思維、所看到的世界都會發生變化,自然也更加有助於解題發揮抒發情感。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宋代詩人唐庚的《醉眠》,詩人喝完酒之後呼呼大睡,醒來之後寫下此詩,比李白的唐詩讀來還要瀟灑。

詩歌以開始就是詩人醉酒的感受。「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山中寂靜好像太古時候一般;日子清閒得令人覺得漫長,過一天就好像度過了一年。一個人獨處的日子。確實比較難熬。而且此地非常偏遠,在今天的嶺南惠州。詩人為了打發時間而喝酒,卻不料醉酒之後覺得時間過得更緩慢。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這樣酒醉的境界,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雖然現在已經是暮春時分,但是依然有很多的花朵開放,讓他可以借著醉眼朦朧觀察。鳥兒在天空中嘰嘰喳喳,卻也並不影響詩人酣然入夢。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今天的詩人被貶嶺南就如同被遺忘了一般,他已經看透了世間所有的人生百態。他也要把這世界、人生關在門外,一杯酒,一間屋,一個躺椅,就可以讓他過得非常舒服。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經常在夢中想起一兩句優美的詩句,可惜到了拿起筆的時候就忘了。

詩人是被貶來到嶺南惠州,但在我們看來不亞於一個隱居的詩人。他喝酒是為了擺脫寂寞,大睡也是為了擺脫寂寞。但是在酒醒之後,卻發現一無所獲。即便是夢中出現的佳句,他也已經想不起來了。

雖然此時的他是寂寞的。但這種隱居的心境,讓今天的我們還是羨慕那一份瀟灑。

相關焦點

  • 宋代詩人蕭立之的一首夏夜納涼詩,詼諧的話語,表達沉鬱的寂寞愁
    ——宋代:詩人《夏夜納涼》詩人簡介蕭立之,宋末詩人,理宗淳祐十年進士。南宋亡後,隱居不仕。在宋末詩壇上,蕭立之的詩歌被譽為「南渡以後之高品」,有著獨特的藝術造詣。作品大多爽快峭立,自成風格。長知識竹夫人竹夫人又叫青奴、竹奴,中國民間夏日取涼用具。是一種圓柱形的竹製品,長約一米,中空,四周有竹編網眼。
  • 韋莊夢中驚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字字入心
    關於孤獨的詩詞有很多,柳宗元看著空山和孤舟,寫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李白坐在山石上感嘆人生,寫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宋代的蘇軾在貶謫之地含著淚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你只有學會面對孤獨,理解孤獨,享受孤獨,你才能夠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千年前的一個夜晚,唐代詩人張繼落榜了,他在姑蘇城外的一艘客船上寫了著名的《楓橋夜泊》。其實在唐代像他一樣難以入睡的還有韋莊,韋莊不是因為落榜,而是因為漂泊。韋莊在夢中驚醒,寫下一首詩,將孤獨之美寫絕了。
  •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事顯而情隱,富有禪意。醉眠宋代:唐庚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有一次醉眠醒時,山上竟鴉雀無聲,路上更是杳無人煙,好像太古時候那般寂靜,日子清閒得令人覺得無比漫長,詩人也變得有些懶散。詩人有感於此,便信筆揮灑寫下這首詩。首聯交代醉醒後的感覺,「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山林環抱、不聞人聲,宛如置身於冥寞的太古時代,一切都仿佛靜止和凝固了。
  • 最能體現詩人釋然灑脫情懷的五首詩
    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詩可以分為很多種,按內容可以分為敘事詩如《琵琶行》《木蘭詩》等,邊塞詩諸如《從軍行》《關山月》等,抒情詩像《天問》《離騷》等,懷古詩《後庭花》《蜀相》等。按音律分,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 寫了很多詩,你卻只記得住他一首詩的詩人
    今天,我們翻閱古籍,一塊來看看那些寫過很多詩,但你只背過他一首詩的詩人。唐代:駱賓王、孟郊「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如果列一個七歲兒童必背詩清單,定少不了《詠鵝》,一同上榜的還會有《靜夜思》《登鸛雀樓》《春曉》《憫農》等作品。
  • 宋代詩人徐俯一首《春遊湖》,靠這兩個字寫活春天
    詩歌經過歷代發展,至唐代而步入鼎盛時期,到宋代之時,已經少了唐時之氣韻。就像我們今天時常感嘆少有人能夠寫出流芳百世的古詩詞一樣,當宋代詩人們要寫詩之前,大概也常常面臨思考:珠玉在前,前朝詩人們差不多已經將時節物華寫得差不多了,咱們還怎麼下筆?
  • 宋代才子酒醉酣眠,一首五律信手拈來,盡顯風靜日閒,歲月悠然
    王維生活在終南山時,經常在月下獨坐,彈琴長嘯、茶酒自娛,何等的閒情雅致,又是那般的灑脫超逸。北宋也有一位詩人,雖然不如蘇軾聞名遐邇,卻流傳了一首優秀作品。下面介紹的是宋代才子酒醉酣眠,一首五律信手拈來,盡顯風靜日閒,歲月悠然。
  • 宋朝最「懶」的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卻流傳至今
    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蘇麟,公元969年出生,宋朝時期杭州的一個縣巡檢。
  • 宋代不入流詩人,回鄉途中遇大風停留,詩興大發,竟成為千古經典
    比如寫花、寫雨、寫雪,其中「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崔護曾經寫「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裡的春風是美的,也是遺憾的。但是今天小編和大家介紹的,是一首別樣的寫風的詩。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沒什麼名氣的詩人。但是他創作的這首詩,卻是驚豔了世人,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作品。
  • 這個古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僅寫一首詩就冠絕古今,讀完才知道多牛
    這個古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僅寫一首詩就冠絕古今,讀完才知道多牛中國古詩在歷史上有著璀璨的歷史,而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詩人名家,他們給後世留下的豐富的古詩詞遺產,而詩詞創作的高峰還要數唐宋兩個時期,唐代把古詩推到了高峰,而宋代的詞更是空谷絕唱,兩座大山人傑地靈
  • 雨過天晴看到南風吹來,詩人寫了一首詩,最後兩句詼諧而又有創意
    詩人就是如此善於用美麗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亮點。他們的觸覺都非常的敏銳,能聽得到花開的聲音,能聽得懂鳥兒鳴叫的語言,也能夠品味得出風吹過的味道。對於這些詩人來說,只需要注重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就能夠創造出精彩的詩句來。
  • 一首《春詞》詩,把少女的憂愁寫得委婉新穎,別出蹊徑
    「怨」是一種微妙的心理,常常和「恨」字搭配在一起,組成一種更強烈的感情「怨恨」。但它的本質是愛,愛到心裡發痛了,不免「別有幽愁暗恨生」,這幽幽的愁,暗暗的恨就是怨。所以在唐詩中用到怨字,總會把情緒最大化的弱化下來,變成了暗暗的幽怨和不滿,帶著鮮明女性氣息。
  • 古人大多寫詩讚美牡丹,但宋朝有一位詩人卻寫了一首貶低牡丹的詩
    牡丹作為中國的國花,一直以來都是深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在古代,很多的詩人都寫過詩,高度讚美的牡丹,例如王維、白居易、李商隱、元稹等等,這些偉大的詩人,那都是在自己的詩作中,專門寫過牡丹這種花。可是到了宋朝,卻是有這麼一位詩人,他卻是寫了一首貶低牡丹的詩,當然在這裡所說的貶低並不是真正的貶低,他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反人們喜愛讚美的心態,通篇都是在描寫牡丹劣勢。那麼寫詩貶低牡丹的這位詩人,便是宋朝的王溥,他還是宋朝有名的宰相,他所寫的詩作,便是他的《詠牡丹》,從這題目的字面上來說,這是在讚美牡丹,可是通篇卻把牡丹描寫的一無是處。
  • 宋代高僧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其實無論是唐詩,還是後來的宋詩裡面,那都有無數的詩僧,他們也都寫過了諸多經典的名篇,而且這些作品像偈語,我們只要能夠真正地讀懂這些作品,對於自己也是有幫助,特別是一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很普通,可是那份意境卻又是無人能及。筆者要向大家推薦宋代詩僧道潛的這首《臨平道中》,那這首詩也是一首經典之作,而且通篇看上去寫得很普通,可是卻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
  • 宋代詩僧外出賞景,寫了一首詩,最後14個字表達了獨特的感受
    古代優秀的詩人首先非常善於觀察大自然的秀麗多姿,其次也能形象化地描寫出山水之美,最後還加上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寫出獨特感受。這樣的作品才不至於刻板,而會有一種飛動而傳神的靈性。宋代詩僧春雨濛濛時外出賞景,寫了一首詩,最後14個字表達了獨特的感受。
  • 大唐詩人一首詩,讓古老的文化再興輝煌!
    大唐之前的詩歌,最出名的就是樂府詩,它地位崇高,血統高貴。但在歲月的流淌中,因為形式和內容的嚴格而被束之高閣,到了大唐,能寫樂府詩的人已經不多了。即便能寫,也因為水平不行,成為笑料。這時,一位詩人寫了一首樂府詩,讓文人重新認識了樂府詩的魅力,並讓這種要消失的體裁重新開始流行。
  • 清代一詩人夜晚見河中漁燈,突發奇想寫下一首詩,竟成千古名作
    在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有這樣一位詩人,雖然史書工筆留給他的筆墨並不多,但憑藉著一首詩,他開始了自己留名青史的歷程。這位詩人就是查慎行,這首詩就是《舟夜書所見》。關於查慎行《舟夜書所見》這首詩,其實還有一個故事。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月下獨酌,本是寂寞的,但詩人卻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湊合成了所謂的「三人」,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於驅遣寂寞的放浪形骸、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當然,這正是詩人對世俗厭倦、對現實失望的反映,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終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自己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情感。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邀月對影,千古絕句,表面看來,詩人似乎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悽涼。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
  • 李賀「鬼詩」中最經典的一首,寥寥數語,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李賀,字長吉,唐朝著名的詩人,也可以說是天才詩人,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卻同樣的創造出了奇蹟,特別是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鬼詩」,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而且很多的作品裡,自有一種鬼魅飄飄的感覺,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人們往往把他的這一類詩稱為「鬼詩」,然而他本人,也是被後世稱為「詩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