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巾幗不讓鬚眉,回國教書育人40載,讓中國詩詞享譽世界

2020-12-17 源董說教育

2019年5月,一條「95歲葉嘉瑩女士再捐1711萬「的消息悄悄出現在了熱搜榜上。之所以是「再捐」,是因為2018年6月,她就向南開大學捐贈了1857萬元。大愛無疆,善心永恆,葉嘉瑩女士的突出成就與人格,值得我們敬佩;她兩次捐贈巨額資金給教育事業,設立獎學金,值得我們稱讚!

葉嘉瑩女士一生漂泊、半世艱辛:初中時,日軍佔據北平,父親南下,從此杳無音訊;17歲時母親因病離世;婚後,轉臺灣。20世紀60年代,葉嘉瑩赴美國講學,將中國詩詞之美介紹給了世界;1969年,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8年,54歲的葉嘉瑩在學校訂閱的《人民日報》上讀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消息,她立即給中國政府寫信申請回國講學,1979年得到批准。此後,她兩地奔波授課,開始了長達30餘年「候鳥」般的人生旅程。其實,做這一決定並非突然,早在1974年中國和加拿大建交不久,葉嘉瑩就迫不及待地回國探親,並寫下一首長達1800多字的長詩《祖國行》。這首詩感情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歌行體第一長詩。

回到祖國的葉嘉瑩受到了熱烈歡迎。她白天講詩,晚上講詞。她還受邀到全國的各個名校講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一生憂患不斷,卻依然樂觀處世,成就斐然卻仍舊心思純淨,如今鮐背之年,葉嘉瑩依然是中國古典詩詞最堅定的傳播者和傳承人

愛國情懷,老而彌堅,葉嘉瑩早已定居國外,但時刻想著祖國。為好地傳播中華古詩詞,她兩地奔波授課。她老而彌堅,90多歲高齡仍然堅守古詩詞傳播,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不忘初心,傳播文化,葉嘉瑩不僅在南開大學教課,還應邀到國內各個大學巡迴講學,舉行古典詩詞專題演講數百場。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傳承人,飽受苦難卻笑傲人間,造就了詩樣人生,讓中國古典詩詞走向世界,讓世界知道中國詩詞。

相關焦點

  • 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對話
    因為通過這個節目能夠看到現在我們國內這麼多人都喜愛古典詩詞,這真是一個文化振興的現象。不但是我自己,而且我在日本的侄子、遠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學生們也常常通過手機和電郵紛紛給我傳來節目的訊息。這個節目辦得非常好,對於推廣我們中國的古典詩詞、引發大家閱讀詩詞的興趣確實是很有幫助的!
  • 葉嘉瑩:「除了詩詞,我別無所長」
    葉嘉瑩說,自己的一生都很被動,唯有回國這件事例外。  40年前,54歲的葉嘉瑩正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在學校訂閱的《人民日報》上讀到中國改革開放和恢復高考的消息,她立即給中國政府寫信申請自費回國講學,不要任何報酬。次年得到批准,此後,兩地奔波授課,她開始了長達30餘年「候鳥」般的人生旅程。  這一決定並非突然。
  • 葉嘉瑩《中華詩詞之美》41 中國語言文字的特質與詩歌傳統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嘉瑩教學與研究領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葉嘉瑩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用英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中國學者之一,葉嘉瑩一邊孕育桃李,一邊與哈佛大學亞洲系主任海陶偉先生合作從事研究工作,出席了一些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如今這些成果已被哈佛大學出版。這一時期,由於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長期隔絕,葉嘉瑩的教學研究活動,為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 葉嘉瑩詩詞的女兒
    這是一次特別的聚會,從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中國等八個國家和地區趕來的海內外百餘位專家學者,既是為了交流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吟誦、教育等方面的心得與新知,更是為了前來慶賀他們心目中共同的師長——在講臺上傳薪育人已近70年的著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的九十壽辰。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專門致信,並親書葉先生一首舊作《浣溪沙·為南開馬蹄湖荷花作》為之壽。
  • 詩詞大家葉嘉瑩:清廉自守,你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2019年5月,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向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已經累計捐款3568萬元。畢生積累的所有財產,都將做傳播詩詞之用。名和利,沉與浮,終究不是她所追求的東西。自小便埋下詩歌的種子,此後先生一輩子難以丟棄的便是藏匿在書本裡一首首美妙的詩詞。浩瀚縹緲的詩歌世界中,來去自如,談笑皆有鴻儒。高中畢業之後,葉嘉瑩先生考入輔仁大學中文系,由於輔仁大學的招考在北大醫學之前,所以先生便沒有報考北大醫學院,這也促進了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造詣。
  • 詩詞之外的葉嘉瑩:用大半生時間走完返鄉之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宋宇晟)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正在上映,影片的主角是葉嘉瑩。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2分。很多人知道葉嘉瑩,是這兩年,她將畢生積蓄3568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她畢生研究中國古典詩詞,人們稱她為先生、「穿裙子的士」。
  • 詩詞大家葉嘉瑩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上映,被贊「中國女性版《百年...
    他表示:「創作這部電影最難的是怎麼把葉先生 『中國女性版的《百年孤獨》』濃縮在影片裡。這部電影像是織錦,是一種亂線穿針的方式,經緯之間在交織,可是我又減針瞞線不希望大家看到……葉先生是這部電影裡最重要的,她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詩的女兒。」
  • 葉嘉瑩連生2女丈夫冷漠出走,她絕望地癱坐地上:愛詩詞心滿意足
    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從此,葉嘉瑩帶著兩個年幼的弟弟寄居在伯父家。葉嘉瑩把所有的悲痛埋在心裡,發奮讀書,考上了輔仁大學國文系,開始受業於詩詞大師顧隨先生,專讀古典文學。冷靜下來,葉嘉瑩看著自己喜愛的詩詞,重新找回了希望。1966年,葉嘉瑩受邀到美國講學,將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化推向了世界。後來,葉嘉瑩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聘請,成為了終身教授,在溫哥華定居下來。
  • 曾昭燏,巾幗不讓鬚眉的曾國藩後人
    即使外放留洋者,也紛紛回國,願為抗日救國儘自己畢生精力。作為名門之後的曾氏第四代後人,亦是不甘後人。他們紛紛用自己的學識拯救自己的祖國,堅守文正祖先的訓導「吃千般若,讀萬卷書」,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絕對相信知識就是力量。
  • 葉嘉瑩:我這一生幾經苦難,幸好還有詩詞相伴
    可是,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誦讀古典詩詞,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溫哥華教小朋友在加拿大,大學上課必須要用英文,並不精通英文的葉嘉瑩經常需要備課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就趕去用不太好的英文講中國詩詞,好在學生們都十分喜歡她講課
  • 疫情之下,致敬巾幗不讓鬚眉的她們!
    疫情之下,致敬巾幗不讓鬚眉的她們!她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不平凡,踐行著巾幗不讓鬚眉的使命擔當。02「我將勇往直前,絕不退縮」。——中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馬莉她每天都是最早到崗,對崗樓進行消毒、對電子屏、廣播播放的內容進行檢查核對、安排當天每個隊員上班的崗位、檢查隊員們的身體狀況。
  • 巾幗不讓鬚眉 LGD-GIRLS女子戰隊正式成立!
    巾幗不讓鬚眉 LGD-GIRLS女子戰隊正式成立! DOTA2 178DOTA2 ▪ 2013-07-23 15:08:37   巾幗不讓鬚眉,LGD-GIRLS女子戰隊正式成立!
  • 葉嘉瑩:詩書藏於心,歲月不敗美人
    先生艱辛的一生,是詩歌給予她精神上的磨練;先生坎坷的一生,是詩歌給了她以力量、勇氣、寄託、慰籍,就像她曾說的「詩歌的最大的作用,是要讓我們有一顆不死的不僵化的心靈」。04為中國的古典文學傳承燈火先生在耄耋之年,毅然申請回國,為中國的古典文學傳承燈火。
  • 96歲葉嘉瑩:一起去認識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好
    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楊絳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紅星新聞特別策劃「讀書打卡周」,特邀十餘位文化名人作為「領讀人」,在本周與大家分享,他們正在讀什麼書?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每日,一位大咖,一本好書,與你的偶像,共赴一年一度的閱讀之約吧!
  • 世界各國女兵閱兵風採,巾幗不讓鬚眉
    其實在二戰期間,就有很多的女兵出現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之中。最有名的就是蘇聯女兵了,這些女兵曾經在戰場上英勇地和德軍作戰,並且其中有很多人都立下了不少的功勳,不過這主要是因為蘇聯男性比例急劇下降後的緊急措施,在戰爭結束後這些女兵大部分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後來的時候,各國在常規時期也開始徵召女兵了,並且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女兵們也有不少人進入一線作戰部隊中。
  • 最後的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她復活了詩詞,詩詞拯救了她
    古典詩最後的大家、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附著在葉嘉瑩身上的光環有許多,卻無法囊括她一生的成就。10月16日,葉嘉瑩為主人公的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公映,影片對她所獲得的成就淡然描摹,以溫潤沉靜的日常展現了一個女性的百年孤獨。
  • 91歲葉嘉瑩獲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發展網 吳軍輝、賀家豪、記者王敏報導 10月18日,著名中華古典詩詞大家、91歲華裔女學者、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從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董事會主席道格拉斯·高斯手中接過學位證書,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這份最高榮譽用以表彰葉嘉瑩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教學和中西交流所做的傑出貢獻。
  • 新京報:葉嘉瑩和她的詩詞王國
    彼時中國,因社會動蕩之後,傳統破壞、隔離嚴重,而葉嘉瑩帶來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  ●她說,自己體會到了古典詩歌裡邊美好、高潔的世界,而現在的年輕人,他們進不去,找不到一扇門,她希望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裡面來。  ●她謹記顧隨的教誨:一個人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過樂觀之生活。也或許因此,有人使用「意暖神寒」來形容她。
  • 葉嘉瑩:如果有來生我還做教師 仍教古典詩詞
    這是一次特別的聚會,從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中國等八個國家和地區趕來的海內外百餘位專家學者,既是為了交流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吟誦、教育等方面的心得與新知,更是為了前來慶賀他們心目中共同的師長——在講臺上傳薪育人已近70年的著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的九十壽辰。   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專門致信,並親書葉先生一首舊作《浣溪沙·為南開馬蹄湖荷花作》為之壽。
  • 葉嘉瑩編給孩子的古詩詞:中國古典詩詞絕不會滅亡
    葉嘉瑩編給孩子的古詩詞:中國古典詩詞絕不會滅亡 葉嘉瑩 2015-10-12 14:37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