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都不陌生,發燒之後孩子會非常不舒服,渾身發燙、無力,所以退燒藥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藥物,但是市場上的退燒藥種類很多,有口服的,有外用的栓劑,到底哪種效果好,副作用小呢?
遇到發燒我們通常會給孩子口服藥物以控制發燒,很少使用栓劑。雖然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減退的效果,但副作用的大小,我們很少會去考慮。
目前使用最多的退燒藥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臨床使用的時間最久,安全性最高,所以是目前最安全的解熱劑。
對乙醯氨基酚有兩種不同的劑型,口服和栓劑,經常有家長會問:「為什麼對乙醯氨基酚可以在直腸給藥栓劑。為什麼它有口服劑型?栓劑是不是比口服更好,副作用小,不是說它不傷肝臟嗎?「
其實有這些問題很正常,口服吸收的對乙醯氨基酚的在進入全身血液循環之前通過靜脈首先到達肝臟。大多數藥物在通過肝臟時代謝失活,導致藥物藥效減小。
栓劑如果插入的過深是通過門靜脈到達肝臟,進入全身血液循環,其中大部分藥效也會失去,這一點與口服藥物是相同的。如果插入的部位較淺,藥物主要通過下直腸靜脈和肛門靜脈→髂內靜脈→下腔靜脈進入全身血流。
由於沒有通過門靜脈,所以不會通過肝臟。藥物會直接到達作用部位以發揮其作用,然後它將通過血液循環代謝到肝臟,這是我們經常說的肝臟解毒的效應。
因此,過量使用栓劑也會導致肝臟損害。從安全性的觀點來看,栓劑和口服給藥之間的差異不大,副作用相似,按說明書推薦的劑量使用是安全的。
儘管使用退燒藥很安全,但是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只有當孩子的體溫大於38.5度且一直不退,才應考慮使用退熱藥物。比如孩子今天早上有39度發燒,給他吃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退燒。在這種情況下,無需每小時吃一次藥。
2.使用退熱藥,一定要讓孩子多喝水。
3.根據孩子的體重確定用量而不是年齡來給予退熱藥,因為現在的孩子體重差異比較大。
4.服用咳嗽和感冒藥時不用再吃退燒藥,因為這些藥物通常含有相同的解熱成分,同時服用可能導致用藥過量。
5.服藥一定要按照劑量服用,不能靠估計。
6.由於現在的退熱藥口味大多是水果味的,孩子們比較喜歡,所以很多孩子會把藥當糖果給吃了,所以一定要放到小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一定對口服和栓劑兩種退熱藥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其實兩者的藥效、安全性、副作用都差不多,關鍵在於用量問題。
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吃藥時的用量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這樣就會非常安全,不會產生副作用和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