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可思議的歷史》,我找到了歷史啟蒙的正確姿勢

2020-09-13 琛琛媽咪

夏日的清晨,你左手豆漿,右手油條,走在上班的路上。突然,天空飄來5個字,「當心,水來了!」

譁啦一聲,你被淋了個底朝天,整個人泛著淡淡的臭味。

對,你沒感受錯,那不是水,是人體排洩物。

這不是故事,是真真實實的歷史,只不過沒有豆漿和油條。

中世紀的時候,人們夜裡使用便壺方便。第二天起床,他們會把糞便從窗口倒出去。倒之前,他們會大喊,「當心,水來了!」

這樣處理糞便的方式,導致街上到處都是齊腳深的汙物,傳播疾病也成了必然。

像這樣有趣的歷史還有很多。

比如,中世紀,國王死後要被分成兩半,埋藏在不同的地方。

比如,18世紀,你可以購買一種廁所服務,當你使用廁所時,會有人提著水桶和鬥篷來為你服務。

這樣一個個有趣的小歷史,皆出自我手中這套歷史繪本——《不可思議的歷史》。這套書一共有四本,分別是《歷史上的廁所》《歷史上的葬禮》《歷史上的神秘地點》和《歷史上的鬼屋》。

作者是英國的伊莉莎白·紐伯裡,她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從英國貝斯大學的視覺藝術專業畢業後,開啟了自己的兒童繪本創作生涯。她也為博物館、畫廊作畫,製作教師用書及兒童引導讀物。

伊莉莎白在這套書裡,用臭臭、神秘地點、葬禮、鬼屋這些點,給孩子搭建了初步的歷史概念。字裡行間充斥的幽默,讓孩子覺得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01 歷史不遠,近在身邊

《歷史上的廁所》從我們最基本的排洩需求入手,幽默風趣的演繹了一場臭臭喜劇。

人類最初是隨地排洩,為了解決臭臭越來越多堆積如山的問題,羅馬人發明了不分男女的公廁。廁所沒有門,座位之間沒有隔板,上個廁所可以並排坐著聊天。

住在城堡裡的守衛者,把廁所建在厚厚的牆體上,讓糞便流入護城河。他們不僅要考慮排汙通道的開口問題,還要考慮廁所的守護問題。因為入侵者會通過廁所爬進城堡,佔領城堡。

直到1850年之後,富人才用上了衝洗廁所,而窮人在100年之後才用得起的這樣的設施。

我們習以為常不覺奇的馬桶,在歷史的長河裡遊走了很久很久,才與我們相遇。

歷史從不遙遠,近在你我身邊。

而古時候的人是怎麼擦屁股的呢?

最早的時候因為是隨地排便,於是就近取材,抓住手邊的樹葉、青苔、石塊就把屁股擦了。

中世紀,修女用布條,其他人用牡蠣殼、陶盆碎片,而有錢的貴婦們則用柔軟的鵝毛。

直到1880年,英國的一家公司才開始出售廁所用紙。

作者以臭臭為點,把我們拉入歷史的長河裡,讓孩子深切的感受到,歷史並不是遠在紙上的知識,而是近在我們身邊。而我們身邊的一事一物,都是歷史演變的結果。


02 主線副線並行,打造多維度知識體系

主線把孩子引入跌宕起伏的故事裡,副線是對主線故事的延伸,讓孩子了解到課本上沒有,學校不會教的小知識點。

比如,《危險的糞便》,主線是講城堡需要設計合理的通道,以便及時把糞便運送出去,防止疾病的傳播。

那順著通道流出去的糞便去哪裡呢?副線一就給了答案。糞便流進護城河成了魚兒的食物。

副線二延伸到了科學啟蒙,尿液中的氨可以用來處理皮革,人們收集尿液賣給皮革製造商。

這套書,除了歷史知識外,還延伸出了地理、文化、建築、民俗、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的知識。

每冊書後面都有一個「探索與發現」部分,將書中提到的歷史事件,在現代的真實地址羅列出來,讓孩子感受歷史的真實,體味歷史的樂趣,引領孩子探索世界。


03 彩蛋、幽默隨處可見

什麼東西的頭上是一個屁股?

腿。


如果笑破了肚皮怎麼辦?

那就一直咧著,直到縫好為止。


人死後最不希望發生什麼事?

重見天日。

像這樣幽默簡短的問答,每兩頁就有一個。除了這些英式小幽默,書裡還隱藏了彩蛋。

《歷史上的葬禮》這本書,隱藏了11個骷髏圖標;《歷史上的神秘地點》隱藏了9個鎖頭圖標;《歷史上的廁所》隱藏了15個馬桶圖標;《歷史上的鬼屋》隱藏了9個小幽靈圖標。

這個找圖標的彩蛋,增加了孩子與書本的互動,也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

翻到每本書的第26頁,你會看到一個「動手做」。通過讓孩子做手工,感受歷史的風趣。

作者一環扣一環的巧妙設計,文字和圖片的雙重幽默,把看歷史書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04 從「點」入手,開啟孩子歷史啟蒙

談起歷史,就想起來學校裡規規矩矩的歷史課本;想起來圖書館的書架上,那一排排發黃的厚重的歷史書。

讀之無味,棄之可惜。

年代和歷史事件,總是被混淆,談歷史色變,有時真想問一句,「學歷史有啥用?」

臺大歷史學博士呂世浩說,為什麼讀歷史沒有用,因為你本來就不是以「有用」的方法來讀歷史。並非歷史無用,是我們學錯了。

從第一次拿到歷史課本開始,我們被教育的就是死記硬背。為了應付考試,老師還會編一些順口溜幫助我們記憶歷史事件和時間。長長的問答題,要求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背誦歷史事件的意義。

學歷史的興趣就是在一次次的強制背誦中,被消磨殆盡。

古羅馬政治學家西塞羅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出生以前的歷史毫無所知的話,這個人就等於沒有長大。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讀史使人明智」......

我們心裡深知歷史很重要,可枯燥讓我們望而卻步,更別說給孩子做歷史啟蒙了。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

對於7-10歲孩子來說,這套《不可以思議的歷史》正是為孩子開啟歷史啟蒙的一套好書。它更像一位引路人,帶著孩子去觸摸歷史,感受歷史的趣味性,從而愛上歷史。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歷史興趣,歷史啟蒙這樣做,讓興趣成為主導
    事實也確實如此,不過學齡前的啟蒙教育是有必要的,關鍵在於不以應試教育為直接目的,通過廣泛的學習來發掘孩子的愛好,這樣反而會對未來的學習有所幫助。啟蒙教育中大可不必接觸正兒八經的歷史,不過依舊能找到適合啟蒙的歷史讀物,比如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不可思議的歷史》,光聽名字就會覺得很有趣,這套書的「歷史」切入點恰恰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 被「逼上梁山」的小學歷史啟蒙,我總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如果你的傳統文學不好,那麼高考的作文題目是看不懂的。 看到這裡,我算是徹底明白了為什麼大家這幾年開始說「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將成為拉分最大的科目」,原以為是製造焦慮,殊不知,語文的改革真的開始了。
  • 歷史雜談: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看完長見識了!
    因而對歷史人物進行正確評價,在現實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是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是咱們歷史教師應盡的責任,歷史教學在人格塑造方面本身有著無以倫比、得天獨厚的優勢,人文精神最可貴的求真、求善、求美就在歷史課堂中凸現,其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
  • 這本「博物館奇妙夜」繪本,才是歷史啟蒙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直到最近發現了這套堪稱「博物館奇妙夜」的系列繪本——《國寶帶我看歷史》。對,行之有效的博物館啟蒙方式,就是「玩」這個字,而不是「教」。相信這套繪本,也能幫你的孩子,找到打開博物館的正確方式。小狐狸呼呼的爸爸是博物館管理員,他有講不完的歷史故事。他經常說:「明月照古今,每逢月圓之夜,博物館就有奇幻的事情發生」。
  • 給女朋友道歉的正確姿勢 看完給跪的邪惡動態圖
    給女朋友道歉的正確姿勢 看完給跪的邪惡動態圖時間:2017-04-22 19:19   來源:縢牛健康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給女朋友道歉的正確姿勢 看完給跪的邪惡動態圖 在日常生活中,女朋友生氣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女孩是用來疼的,如果你惹她生氣了,應該說些什麼話來哄她開心呢?
  • 《不可思議的歷史》:廁所、葬禮、鬼屋、神秘地,古人是這麼幹的
    作者將豐富的史料和不可思議的冷知識巧妙地安插在書中。就像在大海裡投了小炸彈一樣,砰的一下,就激起了小浪花。或許,孩子或因此而想要探索更多,那麼長長的歷史會給他帶來數不完的主題。豐富的史料結合最逗趣的表達,寓教於樂,孩子就會這麼愛上歷史啦。
  • 誰說學歷史就得死記硬背?不可思議的歷史,孩子輕鬆就學會
    但主流的歷史教材充滿了要背誦的時間、事件、人物,大人學起來都覺得枯燥,孩子們更會心生畏懼。要說能讓孩子輕鬆愛上歷史,那就少不了兼具趣味與知識性的歷史繪本。比如這一套針對7-10歲孩子的歷史繪本:《不可思議的歷史》。
  • 給孩子看的歷史書,就該不可思議
    但現在的出版業,真的是為兒童的這種心理做出了考慮,如今,有很多這方面的歷史書籍。比如說,我最近正在讀的系列書籍《不可思議的歷史》。 這正是《不可思議的歷史》系列書籍,讓我感到最可貴的地方。雖然歷史不可能都是有趣的,但啟蒙還是應該更貼近孩子的生活,更便於孩子的理解才行。 《不可思議的歷史》系列叢書,並沒有局限於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而是從主題的角度,來揭開一個橫截面,讓人們看到歷史的不同側面。
  • 一秒get讀歷史的正確姿勢!原來歷史也能有血有肉
    雖然總說歷史乏味,但一直以來,卻都有「以史為鑑」、「以史為鏡」,「讀史使人明智」等等說法,這似乎又讓歷史自帶光環,總是有著不容小覷的神奇作用。事實上,如果你覺得歷史枯燥無味,那一定是你選錯了讀史的姿勢和方法!
  • 很少誇歷史啟蒙書,但這本真的可以
    ,歷史啟蒙這塊可以提上日程了。看過那麼多歷史啟蒙的書,關於這本,我最想表揚的是:它時間線非常明確。每次和叮噹看這書,光是地圖這一頁,我就能講到口乾舌燥。這地圖吧,每個時期還不一樣。這些都是能在前面的大地圖裡找到的呢。叮噹在看這書時,最喜歡的就是翻回地圖,找找找。
  • 這個暑假不宜遠行,我就來套「重口味」歷史漫畫,讓孩子長長見識
    小屁孩最近迷上了歷史,每天翻來覆去地研究,從盤古開天地到民國,可算得上是如數家珍。只要一有時間,立馬就撲到書裡去,如痴如醉。中國歷史搞明白了,又開始向世界歷史進軍。今天我給他準備的小禮物就是一套五彩斑斕的《不可思議的歷史》系列。
  • 認拼音識漢字學歷史——只需要這本書來啟蒙
    可是聲律啟蒙只要押韻和對仗。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和後來幾千年的詩歌文明作為鋪墊。聲律啟蒙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把這些都融合了起來。聽《聲律啟蒙》認漢語拼音——韻律。韻是指拼音的韻母嗎?讀《聲律啟蒙》懂成語歷史——典故。說到學歷史所有人反應過來的一定是一堆的年代和人名。可是中國的歷史,其實一堆好玩的小故事串起來的。說起歷史故事,首先想到成語,成語是歷史故事性的極致體現。
  • 不可思議的歷史趣事知多少:冷知識大集合,段子也能開啟通才之路
    即使不用死記硬背歷史很多年,我依然記得那些枯燥背誦的痛苦時刻,在各種相似度極高的時間,地點等信息量裡摸爬滾打,那些閃著人類智慧精華的高光時刻的歷史故事,也不再吸引人,轉化為了程序化的5w1h——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怎麼樣,為什麼。所以我毅然決然選擇了看起來更考驗思維方式,而不是記憶力的理科。
  • 歷史書單| 跟高中老師聊完歷史考試後的一點心得
    還有就是想想看,如果你遇見兩個人在談論你熟悉的人,是不是更願意留心多聽兩耳朵呢?因此,我先用的是《我們的歷史》這套書,讓她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脈絡有個大概的了解。這套專為4-8歲孩子打造的漫畫版中國歷史繪本,用漫畫把枯燥的歷史故事,人文知識寫得栩栩如生,生動有趣又好看。這套是原故宮副院長主編,內容權威準確,讀完這套書,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孩子心中就全部生根發芽了。
  • 《聲律啟蒙》知識擴展4: 白犬、蒼鷹與中國歷史上的戰神
    今年2月初,我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加群請關注本公號),初始目的是家長自雞《聲律啟蒙》中的各種典故,後來發展到覆蓋整個國學常識,也就是眼下所謂的
  • 小學生的中國歷史啟蒙,請從一部打通時間線的通史開始
    小學階段,並沒有開專門的歷史課,為什麼要進行歷史的啟蒙呢? 我國五千年輝煌文明,讓孩子對自己的國家、民族、文化產生深厚的感情和自信;世界歷史精彩豐富,讓孩子不出家門,就穿越東西,對外面的大千世界有客觀的認識;讀史使人明智,古今中外,無數歷史人物的智慧讓孩子進步。
  • 《我們與世界》:給孩子全面的歷史啟蒙,一本就夠
    歷史是什麼?其實歷史就是一個坐標,我們就生活在這個坐標上。歷史上有故事,有文明,有科普,有科技,給孩子讀歷史的好處就在於歷史是真實發生過的。讓孩子通過歷史,找到人生的一些答案,讀史使人明智,讀歷史可以學習前人的智慧,歷史為鑑,我們可以看到興衰。
  • 國學啟蒙怎麼做?看完這篇終於一目了然
    這還只是一部分,不愧是超級接地氣的國學啟蒙「實操媽」。來,今天的版面就交給她啦。大家好,我是刀媽。感謝丹媽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聊國學的話題。有點小惶恐哈,丹媽讀者都藏龍臥虎,真怕一開口就鬧笑話。不過丹媽說,別怕,都自己人,你大膽寫,我們大膽看。哈哈。
  • 讀完一遍,相當於看了100部歷史紀錄片,幫孩子打開眼界!
    2018年,曹婧怡成為北京人文學院713入學考試的高考狀元,據她自己的說法,她從小就一直是「歷史迷」。在以前的採訪中,她曾經說過:我的歷史啟蒙始於歷史漫畫,這種興趣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而且還幫助了我的研究。
  • 8歲兒子的歷史書單:多讀歷史,還能促進"大語文"學習!
    把大中華的歷史和語文融為一體,沒點歷史知識儲備以後怕是很難拿到語文好成績。現在已經不是簡單背點古文、背背唐宋八大家的時代了。再說現實一點,看過很多名人傳記會發現,他們小時候都喜歡研究歷史啊。美國歷史不長,但是小學就有歷史課。為什麼呢?研究歷史,很多時候就是在研究人。時代在發展,很多事情卻依然在重複,人性還是一樣的人性。學學歷史,有點宏觀的概念,將來孩子鏖戰江湖心裡總能有點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