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石善偉攝影楊勤)姓名雅號、花鳥蟲魚,只需一把刻刀,盡入方寸之中。住在廣州老西關的項頌秋,祖傳三代金石篆刻,入行五十載,雖然遠近馳名,如今卻一月接不到一單生意。電腦刻章遍布街頭,一個印章一分鐘便可搞掂,便捷的同時,也讓假公章泛濫,防不勝防。手工篆刻具有不可複製性,卻鮮有人問津,這門傳統工藝面臨失傳。
入行五十年刻公章成名在荔灣區和平西路,看到路邊一個「秋記刻章」的招牌,沿著窄梯步上二樓便是項頌秋家的客廳,牆角一方木桌便是他的工作檯。
63歲的項頌秋是項家篆刻的第三代傳人,木桌印床就是祖上傳下的。他的叔公項信南是清朝光緒年間著名的金石篆刻人,父親項少南也是小有名氣的金石匠人,從藝80多年,給不少名人政要刻過章。項頌秋1960年1月1日進了當時廣州的紅印刻字廠學藝,入行整整50年了。
「牛角、象牙、玉石,梨木、黃楊木、筆木……全都可以拿來刻章,但不同的材料要用不同的刻刀。」談起這門手藝,項頌秋滔滔不絕。
不但業內知名,項頌秋還接受過多家英文媒體採訪,英國、德國的駐穗領事也來找他刻章。和前輩相比,在刻閒章時,他還會將生肖、花鳥蟲魚刻入其中。曾有一人問遍廣州,想將自己的名字刻入一幅畫中,同行都說刻不了,最後找到項師傅,這枚印章也成了他的得意之作。
入行50年,項頌秋最拿手的是刻公章。改革開放前,廣州的多家銀行、公安局派出所等機關部門都指定他來刻章。「刻章這門生意也能反映出經濟的起落,上世紀80年代就是刻章的黃金歲月。」項頌秋回憶,最多時他一個月曾接下上千單的刻公司公章生意。
電腦刻章「助長」假公章詐騙但是,上世紀90年代末,電腦刻章開始興起,因為價格低速度快,迅速佔領市場。項師傅的生意銳減,如今「秋記刻章」門可羅雀,最慘時一個月都接不到一單生意。
「電腦刻章千篇一律,容易仿冒。」項頌秋說,手工刻出的章具有不可複製性,假冒的章看一眼便知。項頌秋計劃和一家電腦刻章店合作經營。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