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曾令統 文/圖
讓孩子直播賣衣服,讓孩子在鏡頭前不斷進食……這些孩子背後的家長,從照顧孩子的父母變成了被孩子照顧的「啃孩族」。
但對家長來說,他們的想法是,賺錢並非主要目的,培養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才是主要的,一切還是為了孩子。但不可否認的是,引發的爭議已成事實。
【線上:娃娃網紅走到鏡頭前,能歌善舞又要吃】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不少孩子被自己的父母推到鏡頭前,小小年紀便成為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粉絲網紅。
這裡邊,很多孩子因為童真可愛而獲得觀眾喜愛,但一些也因為過度商業化和行為怪異,而惹來爭議。
隨著動感的音樂,在短視頻平臺擁有404萬粉絲的豆豆,在鏡頭前盡情展示舞姿,有模有樣的學起了「逮雞舞」,6歲的豆豆一會兒緊張地左顧右盼,一會兒又「謹慎」地踏出一步一步,滑稽的表演深得網友喜愛。該視頻獲得269萬的點讚量,借著視頻熱度,豆豆被貼上了「小網紅」的標籤。
今年6歲的真真在短視頻平臺上也擁有將近74萬的粉絲,每晚她都會進行直播,在直播的濾鏡中,她有著誇張的大眼睛和尖尖的下巴,除了唱歌外,有時候還會穿著露臍裝跳扭胯舞。「今天我給大家演唱一首《荷塘月色》,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能不能幫我點點小紅心,謝謝你們啦!」
3歲女孩「小佩奇」,爆紅主要靠吃。面對鏡頭,一邊是「小佩奇」對父母擺手「不要了,不要了」,一邊父母卻給「佩奇」的空盤子裡放各種漢堡、紅燒肉等食物。
該視頻引來不少網友指責:「這怎麼當父母的!孩子這麼小,能吃的了這麼多嗎?」
面對彈幕中不斷的質疑聲,「佩奇」爸媽一邊為孩子添加食物,一邊慌忙地喊著「感謝xx送的禮物,小夥伴們,喜歡看佩奇吃東西的,關注愛心點讚走一走。想要購買佩奇同款零食的,也會給到連結。」
【網紅家長:賺錢不是主要目的,一切為了孩子】
很小的年齡就貼上網紅的標籤,甚至要在直播鏡頭前,不斷吃東西或「討好」觀眾帶貨,這些會不會對當事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網紅兒童的家長又如何看?
在短視頻平臺擁有34.9萬粉絲的「四個孩子的媽咪」,每天總會進行線上直播,甚至是「直播在線學習」。
「這種直播式學習,孩子真的能學進去嗎?」面對記者的疑問,作為媽媽的主播回復稱:「當然可以,毫不影響,自家孩子一直在用。」
該主播稱,自己開直播就是為了傳播更新學習知識的方法,分享自己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其他家長少走彎路,「對,賺錢並不是主要目的,和大家溝通和交流才是主要的,一切為了孩子。」
隨後主播又一邊向觀眾展示孩子用的練習冊,一邊介紹:「大家看到的這本習題就是我家寶平時用的,不誇張地說,孩子用起來成績提升快……有小夥伴想要大寶二寶同款習題的,都在櫥窗裡,大家可以購買。」
在主播商品櫥窗中顯示21件各類兒童書籍,銷售數量達2.9萬。
【不讓孩子過多參與直播,網紅媽媽稱主要擔心孩子失去童真】
和眾多兒童網紅不同的是,擁有404萬粉絲的豆豆,很少在直播間露面。雖然也有售貨的連結,不同的是,大多數出鏡的是豆豆媽媽。
為什麼點讚的視頻表演者是豆豆,豆豆卻沒參與直播售貨?豆豆媽媽回應河南商報記者稱:「過早讓豆豆接觸這些商業活動或者和網絡上不同的人進行互動,家長還是不放心,擔心會對豆豆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影響。」
她表示,賺錢只是副業,因為平時會有粉絲問豆豆視頻中穿的衣服以及零食的購買方式,所以才推薦。但售賣宣傳過程,還是避免孩子參與進來比較好。
豆豆媽媽稱,網際網路環境很複雜,不想讓孩子過早接觸一些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東西。「他當務之急,就應該好好學習,開開心心生活,而不是賺錢。我覺得太多的直播會對他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
豆豆媽媽稱,因為視頻的原因,總會在路上偶遇「粉絲」,孩子也很開心。但是開心的同時,作為父母,他們也是擔心的,擔心他因為「過早被關注」而發生心理變化,「有時候我就會很刻意去引導他,讓他還能清楚自己角色與定位,自己是一個學生而不是一個職業的網紅。」
目前,現在兒子成績依舊很不錯,平時周末也會和同班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短視頻並不是他們的全部。
【線下:兒童網紅產業的興起,學表情管理代替了學鋼琴、書畫】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興起,小網紅的示範效應出現,兒童網紅產業也在興起。
「以前時興的學鋼琴、學書畫、學毛筆字和跆拳道等,對一些家長來說,已經過時了。」一家幼兒模特的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道,「現在流行教小孩子怎麼走T臺,怎麼塑形、化妝,培養唱歌的甚至連動作表情管理都有。」
河南商報記者觀察發現,這家幼兒培訓機構的內部,大多接受培訓的小孩年齡在5歲左右,她們學著舞臺上模特的腳步以及冷酷的表情,有模有樣地走著模特步。略顯拘謹無措「小模特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很快就適應了角色以及早已安排好的姿勢。
「現在拍視頻多火啊,學鋼琴的代價太大,郎朗只有一個,我覺得還是學些在社交上能表現出的會比較好,以後孩子出席活動,就可以凸顯氣質。」在舞臺旁看女兒走T步的涵涵媽媽介紹。
職業是教師的李女士坦言,自己是很牴觸網紅直播,「我現在就擔心我的孩子會不會受到其他看直播的小孩的影響。」
談到兒童網紅化直播帶來的影響,喬先生顯得很激動。喬先生的兒子,正值上初中的年紀,卻變得沉默寡言脾氣暴躁,而且想打遊戲為生。
喬先生說,自己開始覺得挺不可思議。「直到我關注了他看的那個主播,年紀跟他差不多,就天天講一些打遊戲也能賺錢等偏激的話。然後他就覺得主播說的對,自己也不願意上學,就一心想打電競。」
喬先生稱,兒子停學一個學期,在此期間,從出門散心到「家法伺候」,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直到最近,孩子才願意從家走出來了和父母交流。「小孩子,特別是對於同齡人的話特別容易接受!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厲懲罰那些錯誤的傳播觀念!」
【律師觀點:靠孩子直播帶貨賺錢,收入是否合理合法?】
不少家長藉助孩子直播帶貨賺錢,或靠著孩子表演才藝得到打賞,這些收入是否合理合法呢?是否存在變相的僱傭童工的現象呢?
對此,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秦明律師介紹: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了《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該通知明確提出了切實保障未成年人權益不受侵害,嚴禁未成年人擔任主播上線直播。因此,各直播平臺,在進行直播資格審查和巡查的過程中應當嚴格審查主播是否為未成年人,發現未成年人進行網絡直播的應及時進行制止,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而對於使用兒童進行直播是否屬於「僱傭童工」?
秦明律師稱,僱傭童工指的是,單位或者個人僱傭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或者從事個體勞動的行為。一般我們見到的未成年人直播多是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因此很難認定為僱傭童工。但如果直播機構為了謀取利益,通過支付一定勞動報酬的方式僱傭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進行直播活動,則可能涉嫌使用童工,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非法僱傭童工罪。
針對網絡主播的低齡化,尤其是兒童做網絡主播的社會現象,上海市協力(鄭州)律師事務所的劉棒律師則認為,雖然《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限制14歲以下兒童開直播、發視頻,僅允許其在父母同意情況下。目前,只要直播的內容合法,那麼兒童單獨作為網絡主播也並不違法。
【專家觀點:避免「成人化」過早介入孩子生活】
父母作為孩子的直接監管者,過早的讓孩子接觸商業化的活動,是否就是鍛鍊孩子?
「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體責任,要注重孩子的身理心理健康的培養。」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表示,過分的曝光會讓孩子隱私過度暴露,孩子過早借直播短視頻等參與商業活動也會造成價值觀扭曲,形成「有錢就是王道」、「出名要趁早」「讀書無用論」等錯誤觀念。
「父母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為一己私利,讓孩子過早接觸商業活動。」孫雲曉認為,孩子在未成年時期最需要的是學習,從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編輯 吉倩倩 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