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醫院昨開門試業 VIP病房可看無敵海景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無敵海景VIP貴賓病房面積超過百平方米。

醫院看上去像酒店一般。

文/記者鮑文娟 圖/記者軒慧

昨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正式開門試業,近百名深圳市民先飲頭啖湯感受港式醫療服務,其全面推行預約診療制度,全科與專科門診分離,打破了傳統醫院的服務模式。該醫院由深圳巿政府出資、香港大學託管,是香港與內地醫療合作的突破性進展。

該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35.2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現代化醫療建築群氣勢恢宏,是深圳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內地一次性投資最多的醫院。

港大深圳醫院實行與其他醫院不同的診療模式,到該醫院初診的患者,要先看全科門診,小病由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全科醫生處理,全科醫生處理不了的再根據其病情轉診到相應的專科。

感受港式診療模式

南山區市民鄒小姐是進入醫院全科門診診室的第一位患者。鄒小姐告訴記者,她本來是想來看內分泌科的,沒想到首診全部要看全科。

昨日上午8時37分,全科診室正式接診,鄒小姐第一個被護士帶進了診室。全科醫生詳細詢問了她身體的基本情況,問診約10分鐘,醫生評估她還需要到專科作進一步檢查,於是立即給她開了一個轉診到婦科的轉診單。

於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她來到二樓的婦科門診大廳,接受了護士詳細的婦科評估後,被帶入了專科診室,接受專科醫生更為細緻的問診和檢查。

130元全科門診打包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港大深圳醫院住院部由四棟樓組成,而最靠近濱海大道的一棟五層樓房則為VIP特需診療中心。雖然VIP服務目前尚未開放,但是記者昨日也率先探訪了住院部的VIP區。這裡雖然剛剛裝修好,且病床、儀器等設備尚未進駐,但仍可感受到VIP病房區的寬敞和豪華程度。在VIP病房,至少有一個陽臺可遠眺藍天白雲下的無敵海景,放眼望去心境隨即開闊不少。

而VIP病房中最豪華的套房,裝修工人將其稱為「總統套房」,裡面廚房、吧檯、書房、客廳、客臥、主臥一應俱全,且有3個洗手間和3個海景陽臺。整個房間通透明亮,由於目前尚未有醫療設備進駐使用,因而看上去更像是海景豪宅。

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樣板醫院,港大深圳醫院引入了香港公立醫院門診打包收費的模式,實行全科門診打包收費130元。全科門診打包收費項目涵蓋門診掛號費、診金、基本檢查費、非嚴重傷口處理費及七天內基本藥品費等。而基本檢查包括X光拍片、血常規等檢查。

對此,鄒小姐覺得130元還可以接受,「以前到其他醫院去看個感冒都要花上近200元。」而另一名患者周小姐昨天看完病只開了50元左右的藥,所以她認為:「如果是小毛病的話,真沒必要來這裡看。」

相關焦點

  • 港大深圳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開業 五星級病房緊盯「有錢人」
    原標題:港大深圳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開業 五星級病房緊盯「有錢人」 免費下載雲拍APP,對準上圖拍攝,即可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首創內地公立醫院諸多先河的改革樣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於5日低調開業了其「國際醫療中心」。該中心以外籍人士與高收入人群為目標客戶,病房豪華程度堪比五星級酒店,病人可以指定醫生,外籍病人有懂外語的導醫陪同,但患者不能用社保,需自掏腰包為這些昂貴的個性化診療服務買單。
  • 港大深圳醫院本月起擴大周六服務量
    &nbsp&nbsp&nbsp&nbsp周六擴大服務熱門科室加號記者獲悉,從8月份開始,港大深圳醫院將擴大周六的服務量,大部分熱門科室增加放號。發展兒科服務港大深圳醫院中醫科8月起將開放中醫病房,首先接受內部相關科室轉介的住院患者。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掛牌成立 管理人員以港大為主
    同時通過這家醫院為香港醫療界落實CEPA搭建可操作平臺,為解決港人內地看病作出新的嘗試,建立可行的模式,並為香港推動醫療、教育甚至創新科技醫療產業發展創造機會。  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與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籤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學關於合作舉辦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協議書》,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等在現場見證了籤約儀式。
  • 港大深圳醫院 開啟模擬培訓
    【深圳商報訊】(記者 趙鴻飛)手術室裡,手術正在進行中,麻醉設備突然出故障了怎麼辦?病房裡,患者突然厭世自殺怎麼應對?9月26日,港大深圳醫院「臨床醫學技能模擬培訓中心」正式揭幕啟用,該中心利用模擬手術室及模擬病房場景等全方位配套設施,為醫生、護士乃至輔助醫療人員提供臨床技能訓練、溝通技能訓練、在緊急情況下的決策及危機管理等。
  • 港大深圳醫院首診看全科被接受 慢性病門診可指定醫生
    全科門診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在深圳市率先開設,至今已運行一年零十個月。5月19日該院全科主管林露娟教授透露,目前全科門診每日放出的250個號源,有200~220個被有效預約出,佔總放號量的80%~88%,比去年有進一步提升。
  • 立足大灣區跨境醫療與合作,港大深圳醫院公布多個重點項目規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文 李博 通訊員 港深醫信/圖 時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正式運營八周年之際,7月15日,港大深圳醫院舉行了八周年媒體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醫、教、研、管四個方面的多個重大項目進展,以及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醫療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設病人關系科 投訴率不到0.5%
    香港大公報圖   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年前率先創新醫患溝通模式,在內地首設病人關系科專門處理相關事務。病人關系科試業一年以來,醫院整體投訴率不到0.5%。  據報導,病人關系科設在醫院門診樓大堂,院方並在各診區的公共空間擺放了意見箱。
  • 港大深圳醫院「非傳統體制」日子如何?
    有些病人甚至認為醫生對自己不夠重視,曾有病人在醫生看診時衝進醫生辦公室要求討個說法。在醫院財政方面,醫院管理層表示,儘管醫院有政府的財政支持,但是醫院剛成立的第一年並沒有盈利,甚至是處於虧損的狀態,而且這一年來醫院也接到了不少病人的投訴,醫院行政副總裁Raymond Wong表示:「我們一開始並不被看好。」
  • 幾大理由看好港大深圳醫院未來
    經深圳市政府批准,港大深圳醫院全科門診打包收費標準由原試行的130元/人次調整為200元/人次。此前,港大深圳醫院被曝運營成本高,不可持續。不少人由此懷疑港大深圳醫院的模式。本文作者是港大深圳醫院建設的參與者,他如何看待這個改革樣本的發展呢?2009年6月,香港大學正式向深圳市政府提出,依託正在建設中的深圳市濱海醫院,建設一家香港大學深圳教學醫院。
  • 港大深圳醫院VS北大深圳醫院,誰才是醫改樣本?
    港大深圳醫院、北大深圳醫院哪家模式更能代表醫改未來?誰更值得關注?21日凌晨,微博達人@燒傷超人阿寶發表一系列數據,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進行對比,吐槽北大深圳醫院不受專家與媒體待見。到底這兩家醫院,哪家模式更好、更值得學習呢?@燒傷超人阿寶是這樣說的:北大深圳醫院,床位925張;港大深圳醫院,床位2000張。
  • 沒有編制不設級別 港大深圳醫院以崗定薪高薪養廉
    明顯,傳統編制下的公立醫院並沒有完全獨立與合理的人事權,醫院員工也不需要清楚自己的合同職責。而港大深圳醫院全部實行了聘用制,任何人沒有編制,人員全部五險一金。公立醫院上述傳統的問題得到解決。  港大深圳醫院與員工每三年一籤合同,除了正常工資之外,醫院對員工有「約滿薪酬」的約束,即:契約滿3年時,一次性發放員工3年總工資的15%。
  • 港大深圳醫院市民開放月延長
    【深圳商報訊】(記者 趙鴻飛)港大深圳醫院自8月1日開啟四周年市民開放月活動,推出擴大預約服務不限號及深度體驗等福利後,惠及廣大市民,獲得眾多點讚。記者昨天從港大深圳醫院獲悉:開放月將持續延伸至9月。 本次開放月期間,醫院連續四場開放日每場均爆滿,令市民得以零距離接觸港式醫療管理。
  • 港大深圳醫院乳腺外科 「三名工程」項目揭牌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戴曉蓉 通訊員 彭蓓 許嘉瑜)昨天下午,我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又一重點項目落戶港大深圳醫院。該院攜手英國愛丁堡大學Michael Dixon教授乳癌及乳腺病尖端治療團隊,將在未來共同建設國內一流的乳腺癌診療中心。副市長吳以環、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等出席項目揭牌儀式。
  • 不收紅包不濫收費:港大深圳醫院是奇葩或曇花?
    更嚴重的是,這些日益盛行的醫風,使原本簡單的病人和醫生一對一式的醫療關係變得更複雜,醫院和醫生所追求的目標不再是「以病人為先」。  港大深圳醫院從一開始就肩負深圳公立醫院改革樣板的重任。在過去8個多月裡,港大深圳醫院通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創新對傳統的醫療陋習和弊病「對症下藥」,在深圳建立起一種新的醫療模式和醫療制度。
  • 港大深圳醫院二期要來了,計劃建設成亞洲最大的集成性科研中心之一
    港大深圳醫院二期建設2025年初投入使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7月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醫院二期建設項目進展。醫院二期工程經已啟動,預計於2024年底竣工,2025年初投入使用。根據規劃,醫院二期將新建1000張病床住院大樓,並大規模整合醫院功能,設置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內鏡中心等共享型醫技科室。
  • 香港被炒醫生深圳上崗?港大深圳醫院回應:已聘為顧問醫生
    1日,根據相關自媒體報導,吳國際被港大深圳醫院聘用。「健康情報局」也從醫院確認了該消息,吳國際已經被聘擔任港大深圳醫院肝膽外科顧問醫生,醫院指出「吳國際醫生的加入將有利於推動本院肝膽外科及器官移植服務的開展,以服務更多市民」。
  • 港大深圳醫院與復旦中山醫院:全科醫療的兩種實踐
    在電力企業工作的小孫,住在廣州,經常出差深圳。清明節前,因為「在老家騎電動車時吹風著涼」引起時好時壞的低燒(37.5度上下),他來港大深圳醫院看全科門診,護士分診後,接待他的是劉瑞紅醫生。I是idea(想法),就是你怎麼看,你覺得自己是什麼問題?你現在得了糖尿病,你知道糖尿病是什麼東西嗎?不斷尋求你與病人對現在這個狀況的理解。要達成共識。」在港大深圳醫院和澳大利亞接受過全科培訓的深圳桂園社康中心主任陳章解釋,「C是concern(擔憂),病人擔心什麼問題。E就是expectation,病人期望醫生為他做什麼?」
  • 港大深圳醫院推出「試管嬰兒」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深圳不孕不育群體約佔育齡群體15%,獲準開展 「試管嬰兒」技術醫療機構增至5家深圳又添一家「試管嬰兒」醫院。14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正式開業,由國際知名的生殖醫學專家何柏松教授擔任主管,為深圳帶來「試管嬰兒」等輔助生育服務。截至目前,深圳開展「試管嬰兒」技術的醫療機構增加到5家。
  • 港大深圳醫院推進大灣區跨境醫療與合作
    7月15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舉行了八周年媒體新聞發布會,首次面向公眾及媒體公布了醫、教、研、管四個方面的多個重大項目進展,以及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醫療、科研、教學等建設規劃。其中,醫院二期規劃、高水平醫院建設、臨床與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國際醫療中心發展等多個項目建設吸引了不少關注。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真的不一樣
    原標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真的不一樣   深圳新聞網訊 2014年4月16日,記者來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醫院),就港大醫院的自身特點、行醫現狀以及醫患關係等諸多方面,對來自香港的醫生曾敬賢教授、病房科主管關亞峰醫生以及耳鼻喉科助理主管卞英偉三位醫生進行採訪,從深港兩地不同視角解讀港大醫院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