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華教授:想法走在現實前面,我們才有實現的方向

2020-11-27 良醫匯腫瘤資訊

35under35首次線下沙龍在廣州圓滿結束,我們很榮幸採訪到本次沙龍召集人梁文華教授,一起聽聽他對本次活動的精彩總結!

梁文華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導/博後合作導師

國自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之名醫」青年新銳,青年珠江學者
2020年阿里青橙獎,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畢業於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現就職於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要從事肺癌的綜合診療及轉化研究,建立了完善的肺癌早篩及精細化診斷體系,包括全球首個血液高通量甲基化肺癌早診工具、被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引用的肺癌預後模型、多個國際廣泛認可的肺癌診療標準等。2012年至2020年間發表BMJ、J Clin Oncol、Lancet Oncol、NEJM、JAMA Intern Med、J Thorac Oncol等國際權威論文120餘篇,20分以上9篇,累計總影響因子700分以上,總被引次數1200+,H指數27。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秘書長及免疫治療專委會主委,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肺癌學組副組長。CSCO青年委員,肺癌專委會、人工智慧專委會委員,CSCO肺癌指南專家組成員。ASCO Merit Award獎獲得者,2018年CSCO「35 under 35」最具潛力青年腫瘤醫生,Transl Lung Cancer Res副主編(IF 4.8)。作為完成人之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等。


作為本次沙龍召集人,請您對本次活動做一下總結

首先非常感謝腫瘤資訊召集我們,35under35的小夥伴們一起開了一次座談會。

我們希望作為年青的醫生,能夠談一下對未來的設想。我們都是腫瘤科醫生,我們對腫瘤將來診療的藍圖是怎麼樣的,這是我們想聽到的。我的導師何建行院長,經常教育我們做事情要懂得異想天開,所以剛好與本次話題不謀而合。就是說我們要打開自己的思路,Idea一定要走在現實的前面,我們有idea,我們才能有實現的方向。

其實在一個多小時裡面非常的精彩,我非常希望我們同行們能夠看到我們的思維的碰撞,我們小夥伴的一些奇思妙想,而且非常深入,從具體怎麼操作到整個醫學哲學上面,我們怎麼思考人與疾病的關係這些都包含了。所以應該說這一次活動超出了我們一開始的預想,也因為這一次的成功,我們歡迎更多的小夥伴能夠加入這樣的活動。

談談本次沙龍的亮點

來自何建行院長的指導,就是異想天開,往往大家覺得想不到的,或者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前進的一個動力,也是我們腫瘤對未來藍圖的核心思想。何院長有一個金句,把別人嘲笑或者非議我們的事情把它變成現實,這個其實是對異想天開的一種實現。

通過本次沙龍,對青年醫生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年青醫生是我們的未來,我也是年青醫生當中的一員,我們通過今天的討論可以看到,我們的年青一代非常有想像力的。那麼我們想像出來的東西,就像我們經常看到電影裡面出現的東西,就是我們能夠想到的,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就是能夠實現的,年青醫生的想法,尋著今天何院長對我們的指示,我們要堅定到底,把別人覺得不可能,別人非議的東西最終實現,就是我們的大成果。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馬維英:智慧醫療中國有巨大優勢 未來可能走在美國前面
    未來該領域將會有怎樣的產業發展?中國在該領域又有怎樣的優勢?在「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上,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講席教授、首席科學家馬維英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知識分子》主編魯白給出了他們的答案。馬維英教授認為智慧醫療領域是中美合作的機會。中國在智慧醫療領域有巨大的優勢。
  • 你所有的想法,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做什麼都多想一想「跟我有什麼關係」,比起遠方的想像,多關注近處的問題。02《貧窮的本質》在宏觀層次下總結了窮人難以擺脫惡性循環的五點原因,第五點特別值得普通人借鑑:人們不管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最終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 ​必讀:英語考試迎來重大改革,我們一直走在最前面!
    打破年級限制,真切實現因材施教,最大限度開發青少年語言學習的潛力,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超前學習。IAS分為學術預備體系(1-2年級)與學術核心體系(3-12年級)學術預備體系—適合學前至2年級的預備階段學生。分為核心、聽說、閱讀和綜合四大板塊。每個版塊設置1-8級,全體系共32等級。
  • 小學生作文《我有一個想法》,老師沉默: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導語:小學生作文《我有一個想法》,老師沉默: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人突然間都會冒出各種想法,好多想法都是依靠現實產生的想法,有的時候想法很好,可是實現起來是有很大難度的,或許可以說是殘酷,最起碼最近十幾年實現的可能性很小,可是,以後萬一實現了呢?
  • 跨過5G「硬上」6G,美國其實是異想天開,北郵教授看得透徹
    因此,美國正欲繞過5G,硬上6G實現彎道超車。為此,集結了全球頂尖科技力量的美國Next G聯盟成立,愛立信、三星、蘋果、高通微軟等,都已經加入了該同盟。Next G同盟為拿回北美領導力而努力,這給我國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不過,美國跨過5G直接實現6G的想法可謂是異想天開,近日,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延傑便道出了其中緣由。
  •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劉若川:有勇氣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劉若川潛心數學研究——有勇氣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科技自立自強·青年科學家)核心閱讀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劉若川多年來堅持不懈,探索算術幾何與代數數論。在他眼中,數學如同百看不厭的風景。「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做出來。」堅定目標,沉潛鑽研,他說自己有勇氣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山峰。
  • 鍾南山團隊梁文華斬獲阿里百萬大獎,累計影響因子超650分
    鍾南山團隊的梁文華是本屆青橙獎獲獎者之一,也是首個來自醫學領域的獲獎者。能夠成功斬獲青橙獎的醫學第一人,他的履歷可以說令人嘆為觀止!梁文華——畢業於中山大學,臨床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就職於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橫跨醫學、大數據兩大學科。
  • 走過去,前面有片天——涅槃重生的凱宏故事
    殷少良回憶,當時他找到許多老部下,談論重振凱宏的想法,大家聽完後一拍即合,並動用自己的資源,為組建新公司籌集「第一桶金」。另一邊,「凱宏又活過來了」的消息不脛而走後,很多此前因公司破產待業的工人們開心極了,紛紛來找殷少良,表明自己想回來幹的想法。
  • 李宗盛推新歌《山丘》 劉若英:他總走在我們前面
    李宗盛推新歌《山丘》 劉若英:他總走在我們前面 李宗盛日前談及這首新歌時說,其實旋律早在10年前就寫好,但詞是到前兩個月才真正完成。    對於很多歌迷聽出的悲傷,他就解釋說:「這是我人生的經驗、生活感受,一點都不悲傷。2003年我初抵上海,大環境有SARS(非典),一個旋律進入腦海,我花了10年不停想,終於在兩個月前寫完。」所以李宗盛說《山丘》是10年的生活體驗:「我想用音樂傳達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
  • 光明時評:不走尋常路的00後,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你咋不上天呢」這句針對「後浪」們的戲言,也被這位00後瀟灑變為了現實。人們不難發現,這屆年輕人中,選擇不走尋常路的越來越多,他們有著自己的活法和態度。所謂有「錢途」、高「性價比」等帶有消費主義邏輯的專業選擇觀,在他們這裡似乎越來越不奏效了。
  • 兩院院士李德仁:5G中國人走在前面,6G不可麻痺大意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論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主旨演講中表示,5G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能電網等領域可以有非常廣泛的運用。我們可以有很多行業,如果要聚攏起來,可以利用視頻、VR、AR、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 總有一個錯誤在我們前面
    >1、總有一個錯誤在我們前面如果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比我們分析成功的原因更有益處。這看起來像是個過於奢侈的測試,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當真正的行情開始時,這點虧損立即就賺回來了,只有抓住機會正確行動才賺得著錢。我已講述了我做交易的系統方法。只在贏的時候才下大注,而錯的時候只虧一點探測性的賭注非常英明。如果按我說的方法去交易,他就總可以持有有利潤的頭寸,賺得豐厚回報。職業的交易商總是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系統,其建立在他們對投機的態度上。
  • 為什麼網絡中的我們,往往和現實裡判若兩人?
    從這種意義而言,其實網絡上的我們,可能才是更加真實的自己。比如前陣子被挖出來的湖北大學梁老師,平時我估摸著是個溫文爾雅的人,結果敲起鍵盤來就是各種詆毀國人的話語。顯然,她自以為不會被現實裡的人發現,結果一不小心聲援了汪主席,被賣隊友了。
  • 【Stu·學術】化生方向教授答疑
    圖:陳鵬教授接受採訪左一:曾志煒 左二:陳鵬教授 左三:任子傑化學生物學是一門化學與生命科學交叉融合的新興學科,吸引了同學們極大的興趣。陳鵬教授作為化學生物學導論課程的主講人,接受了學生會學術部的採訪,對同學們所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答,並對有意向參加化學生物學研究的同學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 有讀博想法的你,這幾個現實問題你不得不考慮!碩士生:我慫了!
    但是在追求高學歷的路上,你會很明顯的發現,有很多碩士研究生有讀博的想法,但是當考慮到這幾個現實問題,很多碩士研究生表示:我慫了,我沒有勇氣。因為這些現實問題,想通過人為的努力解決或許是難上加難,甚至是無解!第一,婚姻問題。
  • 女的方向感差,是有原因的!
    女生方向感差,真的不是柔弱。不知你們平時和女生出去陌生的地方玩或者去旅遊,有仔細了解下她們的行為嗎?每當分開自由活動的時候她們總會跟著大隊一起或者跟姐妹們一起,或者你看到這情況你以為她只是害怕陌生地方又或者自我保護意思強不想出現什麼突發危險。
  • 走對的方向很重要-黃露博士課程設計分享【四】
    少兒美術課程的研修堅持走對方向是一個修仙過程,要「羽生俱來」的「才氣十足」,還需要「板藍根」來醍醐灌頂,持續到底。我們團隊今天主要分享的是6~7歲的孩子課程,在寒假我們學習課程設計的時候,就這個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才設計的這個課。再次感謝黃博給我們明確了課程設計的方向。
  • 什麼叫年少有為?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阿里達摩院1000萬元獎金
    第一要有活力,像青橙一樣;第二,要有純粹的科研精神,研究成果在未來也能找到產業化應用;第三,要有樂觀開朗的形象,能打破大眾對於科學家群體的刻板印象。」趙保丹說。 梁文華團隊還建立了AI圖像分析模型,可以鑑別新冠肺炎和普通病毒性肺炎,準確率高達99%。 「我對自己既往工作的評價是科學工作者,將來我希望成為一個醫學科學家,作為一名臨床大夫,從我的經驗以及靈感中找到解決醫學問題的一些方法。」梁文華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青年人:科學並沒有我們想像當中那麼遙遠,其實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