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區,潮汕信奉的「神明」非常之多,有的是神話人物,有的是歷史人物等等,潮人也因此被人貼上迷信的標籤,而那些會這麼說的一般都不是很了解潮汕文化的人,潮人信奉「神明」,而西方人信奉「上帝」,潮汕需要祈福,而西方人需要禱告,所以潮人信奉的神明跟西方人信奉的上帝是同樣的,同屬於一種信仰。在眾多的潮汕「神明」之中,「公婆神」跟每個潮汕人有關,而且家家戶戶都有供奉著,在其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在潮汕民間,「公婆神」就是孩子的保護神,在潮人一生中記錄了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時刻,一個是孩子出生的時候,在舊時,醫療技術落後,加上生活條件差,新生兒很容易就夭折。所以潮汕父母在新生兒降生後就會去祭拜公婆母,以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另一個是在孩子到15歲(虛歲)的時候,有「出花園」的儀式,也是潮汕孩子的成人禮,在這一天也是要準備豐厚的供品祭拜「公婆神」,感謝「公婆神」這一路上保護孩子到成人。這也體現了潮汕人懂感恩,有恩必報的品德。
「公婆神」在潮汕一些地區稱為「床腳婆」和「公婆母」,公婆神的神位並不是一尊神像,而是用一個瓷碗作為香爐,放在房間裡的眠床(舊式四角眠床)的床上的木架或者床底,或者床頂上。而且家裡一般不止有一個神位,而是在潮汕人在分家之後,成立了若干個家,那麼一個家也要設立一個,即使還是住在同一屋簷下,父母也會自己供奉一個,等到百年歸西了才會撤走「公婆神」,從此也不用再祭拜。
在祭拜的時候是在眠床上,為了不弄床,一般會放一個「大筐葫」,而爐和供品都會放在裡面。供品一般是果品,飯和三碗菜。然後家中的主婦會帶頭祭拜,祈求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成長,然後把紙錢火化了,也算祭拜儀式完成了。到今天的潮汕地區依然會祭拜公婆神,但是祭拜上誰帶頭沒什麼講究了,但供品依然是一樣的,沒有改變過。潮人一般在一些「歲時節日」都會祭拜,在農曆七月初七也會祭拜,因為這一天被潮人稱為「公婆生」,這跟在民間流傳的傳說有關。
據說在舊時,有一位丈夫長期在外打拼,而妻子卻在家中偷情,被丈夫發現後一怒之下殺死了這對姦夫淫婦,擔心被人發現,就把屍體埋在床底下的土中。自己也再娶了妻子,但是妻子所生的孩子都夭折了,覺得是自己的前妻從中作祟,最終丈夫就設立了他們的神位後,虔誠拜祭,這一天剛好是農曆七月初七,之後妻子所生的孩子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長。潮人見此家家效仿,最終也沿襲成俗。「公婆神」也不僅僅在家中有,也有一些廟宇供奉著,那種免於一般叫做公婆壇或者公婆宮,而且神位就不是一個香爐了,而是一座雕像,供品也沒那麼講究,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前來祭拜。
很多人覺得這種迷信的行為應該廢除,但在潮汕文化中,這種是屬於信仰,信仰是可以廢除的嗎?一個人沒了信仰,沒了心靈上的寄託,那麼這個人該有多可怕、樂哥覺得這種只要在形式上別太奢華,別鋪張浪費,是可以延續下去的,至少每個人心中都需要信仰,你們覺得呢?
文章屬百家號「樂哥說潮汕」原創,關注我,獲取更多潮汕民俗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