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遞】杭師大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團隊在PNAS上發表兒童學業作弊行為研究成果

2020-08-01 杭州師範大學

近日,我校教育學院(心理科學研究院)趙立、傅根躍教授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簡稱「PNAS」,2019IF:9.412)上在線發表了關於兒童學業作弊行為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Moral Barrier Effect: Real and Imagined Barriers Can Reduce Cheating」。

【科研速遞】杭師大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團隊在PNAS上發表兒童學業作弊行為研究成果

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團隊在PNAS上發表研究成果

傅根躍教授領銜的「兒童道德行為發展研究」為我校心理學科的優勢和特色研究方向之一,趙立教授為該方向的青年學術帶頭人,團隊圍繞「學業誠信行為發展」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學業誠信研究往往「只把大學生作為學業作弊主要研究對象」,而該研究首次從作弊行為習慣形成的起源著手,以學前兒童為研究對象,探索作弊行為的發生機制和學業誠信的助推機制。研究中,作者在幼兒園隨機抽取了350名五至六歲兒童進行「無人監考」的數學測試。通過四項實驗表明,在缺乏任何形式的物質或精神獎勵的情況下,五歲兒童就會為獲得滿分而做出偷看、抄襲答案的作弊行為。然而,若將考試環境加以巧妙布置(例如,在兒童周圍設置一道真實或虛擬的「三八線」),其作弊行為就會明顯減少。

該研究打破了當前國際上「以問卷法為研究作弊行為主要手段」的局限,將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實驗方法相結合,創設獨特的實驗範式,在真實、自然的考試情境中研究兒童實際表現出的作弊行為。研究結果不僅是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泰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助推」(Nudge)理論的有力拓展和補充,也從實踐角度給予廣大教師以重要啟示,即教師需充分重視和利用物理環境信息,通過科學的教室環境設計來減少乃至預防兒童作弊行為的發生,使之在幼兒時期就養成不作弊的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業和社會誠信品質。上述成果將為學業誠信教育乃至社會主義誠信教育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和技術支持。

該項工作是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Kang Lee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Gail Heyman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的結果。趙立教授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傅根躍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發表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項目經費的支持。

個人簡介

【科研速遞】杭師大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團隊在PNAS上發表兒童學業作弊行為研究成果

趙立教授

趙立,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杭州市131人才。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兒童道德行為發展及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項。獲浙江省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省教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3篇發表在國際心理學/發展心理學頂級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Developmental Science上。擔任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理事會理事,國際SSCI期刊Cognitive Development 編委。

【科研速遞】杭師大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團隊在PNAS上發表兒童學業作弊行為研究成果

傅根躍教授

傅根躍,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發展心理學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 5 項,國際合作及省部級課題14項;發表SCI/SSCI 收錄論文 80餘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論文近50篇),獲得浙江省哲社優秀成果一、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8項省部級科研獎。擔任浙江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編委。

來源:教育學院、科研院

排版:朱鎔華玲 責編:田盛

出品:校黨委宣傳部 HZNU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杭師大一項研究聚焦學前兒童學業誠信行為
    而日前,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等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Kang Lee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Gail Heyman教授團隊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道德邊界效應:真實和虛擬的界線可以減少作弊》則聚焦學前兒童,引起同行關注。
  • 首都師大教育學院石鷗教授研究團隊的教科書研究成果走出國門!
    近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收藏了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石鷗教授研究團隊的多項教科書研究成果,包括《新中國中小學教科書圖文史》《百年中國教科書論》《百年中國教科書圖說》《百年中國教科書憶》等。從事教科書、課程與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多年來針對教科書方面的研究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力。任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教材研究院院長、課程教學論博士點負責人、課程教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文物研究會理事長、全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 名師離職驚呆教育圈 小學名校長辭職當杭師大教授
    ,跳槽至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擔任教授。昨天,記者分別聯繫上了王崧舟和杭師大教育學院院長童勇富,他們都證實了這個消息:王崧舟將於年後以教授身份前往杭師大教育學院報到。據介紹,王崧舟的到來,杭師大實施教育部2014年起部署的"小學卓越全科教師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改革項目的重要一步。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讓小學名校長成了大學教授小學校長也可以被大學聘為教授?
  • 名師離職驚呆教育圈!小學名校長成了杭師大教授
    ,跳槽至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擔任教授。昨天,記者分別聯繫上了王崧舟和杭師大教育學院院長童勇富,他們都證實了這個消息:王崧舟將於年後以教授身份前往杭師大教育學院報到。據介紹,王崧舟的到來,杭師大實施教育部2014年起部署的"小學卓越全科教師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改革項目的重要一步。小學校長也可以被大學聘為教授?王崧舟要去杭師大的消息傳出後,非教育界人士不必說,連不少小學教育一線的老師都在感慨:原來小學老師還可以走得更遠。
  • 科研| 徐驍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發表肝移植受者代謝病研究
    科研 | 徐驍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發表肝移植受者代謝病研究 2020-04-05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口述鄉村 杭師大人文學院這樣開展「四史」教育
    戴村鎮沈村村成立的;1928年,蕭山區瓜瀝鎮鳳升村村民和周邊民眾,在蕭紹平原海拔最高的航塢山上植種中山林,修建中山亭;1940年,蕭山南鄉最後一道防線就在河上鎮下門村的星拱橋(當時叫『白燕橋』)見證了中國軍民抓日軍俘虜的故事,巍巍青山依稀還有『明恥教戰』的字樣……「8月14日,剛從蕭山調研歸來的杭師大人文學院歷史系
  • 杭師大成立創業學院
    杭師大成立創業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日前成立創業學院,並開設「創業精英班」,從具有強烈創業願望的在校生中招收學員40名,為創業教育
  • 亞洲最古老化石森林——北京大學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科研成果入選...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亞洲最古老、泥盆紀面積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通過20多次的野外工作,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從安徽省廣德市新杭鎮的上泥盆統法門階(距今3.72—3.59億年)五通組地層發現並研究了一個出露面積至少250,000m2的原位森林。
  • 湘潭大學劉平樂教授團隊連續在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今年1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連續發表了2篇論文。今年4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化學類頂級期刊《綠色化學》(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9.405 )上發表題為「萘一步催化胺化高收率製備萘胺(One-step catalytic amination of naphthalene to naphthylamine with exceptional yield)」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作者是郝芳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杭師大:存在抄襲,調離教學科研崗位
    網友心匠爆料稱,郭某某於2019年10月發表的論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圖左),涉嫌抄襲自己於2017年11月8日發表於豆瓣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圖右)8月1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杭師大了解到
  • 女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日前,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教授湯豔清和王菲團隊建立了基於深度學習的精神疾病診斷決策平臺,為精神分裂症臨床表現的異質性提供了生物學解釋,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及Schizophrenia Bulletin等發表。
  • 杭師大教師被取消人才資格後又爆抄襲!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杭州師範大學對近期關於其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存在抄襲現象的發布通報:經學校調查認為相關情況基本屬實,其行為違反學術道德,經研究決定給予郭彥努記過處分,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取消其職稱晉升資格及各類評優評先資格3年;同時杭州智慧人才平臺發布通報,取消杭州師範大學論文抄襲女教師郭彥努的E類人才資格!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8-20  瀏覽:
  • 口述鄉村 杭師大人文學院開展「四史」教育
    作為蕭山區文旅局與杭州師範大學合作的「蕭山鄉村文化基因解碼」項目,人文學院調研小分隊把戴村鎮沈村村、瓜瀝鎮鳳升村、河上鎮下門村列為「試點村」,開展「學『四史』,文化基因解碼團隊」口述調研。  「您的名字是?家裡幾口人?出生後對於下門村最清晰的記憶是從幾歲開始的?
  • 西南交大孟濤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權威期刊封面發表
    近日,國際化學領域權威期刊《Green Chemistry》(影響因子9.480)報導了西南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孟濤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Hollow colloidosomes with an enzyme confined in a porous shell as 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ts
  • 杭師大通報「教師抄襲豆瓣文章」:基本屬實,記過並調離教學科研崗位
    通報稱,對近期關於該校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論文署名單位非杭師大)存在抄襲現象的反映,經學校學術道德委員會調查,認為相關情況基本屬實,其行為違反學術道德。根據國家及學校相關規定,經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給予郭彥努記過處分,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取消其職稱晉升資格及各類評優評先資格3年;同時提請上級有關部門撤銷郭彥努高層次人才資格。杭州師範大學表示,學校將以此為鑑,全面開展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教育活動。
  • 陝師大黃春長教授團隊學術成果在《科學》發表—新聞—科學網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2017年第355卷第6332期)在「RESEARCH : TECHNICAL COMMENT」欄目用4頁篇幅,刊登了我校(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黃春長教授研究團隊學術成果
  • 這 很杭師大!
    這份溫暖,很杭師大!這份精神,很杭師大!還有2019級醫學院博士生李靜參與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工作奔波在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教育學院黨員心理學專家傅素芬教授和她的團隊從正月初二開始就在熱線和平臺上接受抗疫心理諮詢
  • 西安交大邊燕傑團隊就疫情期間人類社會行為發表系列科研成果
    防疫社會資本的理論框架圖 自疫情暴發以來,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實證所教授邊燕傑,副教授郭小弦以及博士生組成研究小組一方面,團隊通過微信進行了「防疫行為和生活狀況」的代表性樣本調查;另一方面,團隊對中國、韓國、美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七個國家的疫情數據、行為數據、心態數據進行實時抓取。
  • 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陳凱傑教授團隊在《Science》雜誌發表重要科研...
    該論文也是繼6月22日西工大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團隊以西工大為通訊單位,在同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3篇論文之後,我校2019年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第4篇研究論文,彰顯了西工大在基礎研究領域接連取得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