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腐朽落後的清政府軟弱無能,西方列強紛紛露出了他們的爪牙,伸向了中國。我們都知道,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就是帝國主義,在1900年就有這麼八個帝國展開了對中國的侵略,他們分別是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俄羅斯王國和奧匈帝國,這八個國家組成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哪有他們自稱的文明國家的模樣?在這裡我就不詳細贅述了,因為每一個中國人民都不會忘記那段特殊的歷史。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百年過去了,這八個國家現狀如何?
首先是大英帝國,現如今的英國也早已不復曾經日不落帝國的榮光,隨著二戰結束後,全球大國的地位就被曾經的小弟美國所代替,原本廣袤的殖民地也紛紛獨立,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如今21世紀的英國無法再與19世紀相媲美,不過身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底蘊還是比較雄厚,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下一個是美利堅合眾國也就是美國,可以說一戰是美國的崛起點,二戰則直接奠定了其全球霸主的地位。在歐洲其他國家打得一團糟的時候,美國不聲不吭的發展,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國,正應了咱們那句老話「悶聲發大財」。不過,在21世紀,美國雖然在全球耀武揚威,但實則暴露出來它內部的軟弱,美國也逐漸的受到眾多國家挑戰,至於其霸主地位還能維持多久,你覺得呢?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因是法國第三個共和政府而得名,它在1940年因為德國入侵而倒臺,現在的法國按資排輩已經是第五共和國了。法國同樣是聯合國五常之一,與德國並稱為歐洲經濟發動機。不過因為曾經殖民非洲欠下的債,進入21世紀的法國不斷接收來自非洲和西亞的難民,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現狀安全成了法國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德意志帝國也就是德國,自二戰後歷經7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雖然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經濟增長比較緩慢,但其工業實力依然強勁,在全球都有著不小的名氣。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同是二戰戰敗國,但德國對二戰一直保持著反思態度,與接下來這個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日本咱們一衣帶水的鄰居,清末年間卻一直懷著對中國的覬覦之心。二戰之後,在美國的扶持之下,工業體系完善的日本一度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陷入經濟停滯期,經濟的裹足不前是日本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樣需要解決的是,日本對待歷史的態度,日本部分人將二戰的戰犯當作英雄看待,對歷史的抹黑歪曲,引起了中國人民和眾多在二戰中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憤慨,日本雖然經濟地位在全球位居前列,但實則在國際上的評價很差,所以一直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是想一想就行了。
義大利王國也就是如今的義大利,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我國有一些網民稱他為意呆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義大利在一戰和二戰中的表現實在不盡人意,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豬隊友。這裡曾經在地中海的暖風吹拂下,誕生了世界文明的羅馬文明,所以也有著豐富的藝術作品,和中國並列為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2019年,義大利決定歸還中國796件文物,在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時候,中國也派出醫療專家援助義大利,摒棄前嫌,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俄羅斯帝國作為雄踞西伯利亞的北方毛熊,可以說在清末侵佔了我國不少領土。19世紀50年代末,與清政府籤訂了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條約,割佔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等共150多萬平方公裡領土。隨著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偌大的俄羅斯帝國轟然倒塌,這個曾經20世紀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佔據亞歐大陸一半領土,近2200萬平方公裡的沙俄也隨之煙消雲散,成為歷史。
和俄羅斯帝國同樣命運的是我們要說的最後一位奧匈帝國,它曾是歐洲傳統的五大強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其國土面積在當時歐洲排名第二,約為68萬平方公裡,是僅次於沙俄的帝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四分五裂,很快便解體為眾多的國家,而奧匈帝國也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縱觀這八個國家,都經歷了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而中國也由曾經的積貧積弱,變成了如今的國富民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相信我們的未來仍有許多挑戰。那麼你覺得什麼才是國家發展的長久之道?對於未來我國還有哪些難題需要克服?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的別忘了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