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國聯軍鳴槍放炮地殺進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好像抓螞蚱的土地爺,一下子就慌了神,她領著光緒皇帝等人一口氣逃到了西安。
偌大的紫禁城就成了八國聯軍的菜園子,三大殿的寶貝,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後,聯軍的頭目們一見沒有抓到慈禧太后,沒有給死去的德國領事報仇,他們就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拿死去的清朝皇帝出氣。
1900年9月17日,一隻精銳的八國聯軍開到了位於遵化的清東陵。清東陵的護陵大臣是光裕和壽全,這兩個人手下也有千八百名護衛,可是這些人最厲害的武器是鳥銃,這樣落後的武器,怎麼能和八國聯軍的馬克沁機槍,還有克虜伯開花炮PK?
兩個人一琢磨,與其開戰後被俘處死,還不由自己「壯烈」一次更乾脆,他們就手拉著手跳井自殺了……正所謂樹倒猢猻散,那些護陵兵一見護陵大臣都先走一步了,當即做鳥獸散,基本上都跑沒影了。
可是有一個生病的護軍張子山沒有來得及逃走,就被八國聯軍抓了俘虜,為了保命,他就成了這隻聯軍部隊的嚮導,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來自張子山的回憶:
這隻八國聯軍沒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清東陵,摧毀這片龐大的地面建築的心就更爆棚了,這隻軍隊的軍官們首先召開了一次會議,經過研究,做出了一個駭人的決定——摧毀的次序從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
清孝陵是木石磚瓦修建的大殿式建築,對付這種建築最省力的辦法不是拆扒,而是燒毀。當年英法聯軍曾經用此法毀掉了萬園之園——頤和園。
八國聯軍一人準備了一隻火把,可是火把剛剛點燃,東陵地區就「呼呼」地颳起了大風,要知道風借火勢,火助風威,只要一處點火,大風可以迅速讓火蔓延,也就是說,孝陵變成火海的時候,八國聯軍毀掉東陵的第一個任務就算完成了。
這夥聯軍的軍官們正要下令燒毀孝陵,就見一片烏雲從西北方向湧了過來,幾分鐘之內,整個陵區電閃雷鳴,瓢潑的大雨就「譁譁」地下了起來。
聯軍那些高舉的火把先後熄滅,放火的計劃也就擱淺了。
大雨滂沱中,八國聯軍的軍官和士兵全都被淋成了落湯雞,他們只得找地方避雨,等雨停後,再幹放火焚燒的勾當。
張子山心裡一個勁地念阿彌陀佛,他雖然期盼這場雨別停,但老天爺哪裡會聽他的。
大雨一連下了兩三天,到了第四天的時候,天空烏雲散盡,終於露出了青天,張子山的一顆心又懸到了嗓子眼,生怕那幫聯軍又要放火燒掉孝陵,可是事情出現了轉機,北京的聯軍司令發來了電報,命令他們燒毀清東陵的事情可以暫緩——這道理很簡單,八國聯軍一開始是為了仇恨而來,他們的目的是攻入京城,殺掉慈禧太后,可是佔領北京後,聯軍司令瓦德西和清朝的官吏一接觸,他這才知道「殺掉」慈禧太后是不明智的。因為慈禧太后一死,清國必然大亂,天下一亂,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那麼他們索要的高額戰爭賠償就沒有著落了。
既然「殺掉」慈禧太后的方針可以改變,那麼就不能燒毀清東陵,將事情做絕,如果幹了毀掉人家祖墳的勾當,在談判桌上就不好談了。
這夥八國聯軍的軍官覺得此行任務沒有完成,不過癮,他們就拉出了一門克虜伯的開花炮,對著孝陵的大殿連開了三炮。可是因為接連下雨,彈藥的底火受潮,這三炮全都成了啞炮。
這夥八國聯軍悻悻然地離開了東陵,世傳是清東陵的好風水,還有清朝列祖列宗
「威猛」的靈魂「合力」,才讓八國聯軍在風雨中吃癟,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讓八國聯軍離開的原因是貪心、是金錢更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