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人回憶,1900年發生這事,讓八國聯軍燒毀清東陵計劃落空

2020-12-18 歷史店

1900年八國聯軍鳴槍放炮地殺進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好像抓螞蚱的土地爺,一下子就慌了神,她領著光緒皇帝等人一口氣逃到了西安。

偌大的紫禁城就成了八國聯軍的菜園子,三大殿的寶貝,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後,聯軍的頭目們一見沒有抓到慈禧太后,沒有給死去的德國領事報仇,他們就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拿死去的清朝皇帝出氣。

1900年9月17日,一隻精銳的八國聯軍開到了位於遵化的清東陵。清東陵的護陵大臣是光裕和壽全,這兩個人手下也有千八百名護衛,可是這些人最厲害的武器是鳥銃,這樣落後的武器,怎麼能和八國聯軍的馬克沁機槍,還有克虜伯開花炮PK?

兩個人一琢磨,與其開戰後被俘處死,還不由自己「壯烈」一次更乾脆,他們就手拉著手跳井自殺了……正所謂樹倒猢猻散,那些護陵兵一見護陵大臣都先走一步了,當即做鳥獸散,基本上都跑沒影了。

可是有一個生病的護軍張子山沒有來得及逃走,就被八國聯軍抓了俘虜,為了保命,他就成了這隻聯軍部隊的嚮導,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來自張子山的回憶:

這隻八國聯軍沒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清東陵,摧毀這片龐大的地面建築的心就更爆棚了,這隻軍隊的軍官們首先召開了一次會議,經過研究,做出了一個駭人的決定——摧毀的次序從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

清孝陵是木石磚瓦修建的大殿式建築,對付這種建築最省力的辦法不是拆扒,而是燒毀。當年英法聯軍曾經用此法毀掉了萬園之園——頤和園。

八國聯軍一人準備了一隻火把,可是火把剛剛點燃,東陵地區就「呼呼」地颳起了大風,要知道風借火勢,火助風威,只要一處點火,大風可以迅速讓火蔓延,也就是說,孝陵變成火海的時候,八國聯軍毀掉東陵的第一個任務就算完成了。

這夥聯軍的軍官們正要下令燒毀孝陵,就見一片烏雲從西北方向湧了過來,幾分鐘之內,整個陵區電閃雷鳴,瓢潑的大雨就「譁譁」地下了起來。

聯軍那些高舉的火把先後熄滅,放火的計劃也就擱淺了。

大雨滂沱中,八國聯軍的軍官和士兵全都被淋成了落湯雞,他們只得找地方避雨,等雨停後,再幹放火焚燒的勾當。

張子山心裡一個勁地念阿彌陀佛,他雖然期盼這場雨別停,但老天爺哪裡會聽他的。

大雨一連下了兩三天,到了第四天的時候,天空烏雲散盡,終於露出了青天,張子山的一顆心又懸到了嗓子眼,生怕那幫聯軍又要放火燒掉孝陵,可是事情出現了轉機,北京的聯軍司令發來了電報,命令他們燒毀清東陵的事情可以暫緩——這道理很簡單,八國聯軍一開始是為了仇恨而來,他們的目的是攻入京城,殺掉慈禧太后,可是佔領北京後,聯軍司令瓦德西和清朝的官吏一接觸,他這才知道「殺掉」慈禧太后是不明智的。因為慈禧太后一死,清國必然大亂,天下一亂,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那麼他們索要的高額戰爭賠償就沒有著落了。

既然「殺掉」慈禧太后的方針可以改變,那麼就不能燒毀清東陵,將事情做絕,如果幹了毀掉人家祖墳的勾當,在談判桌上就不好談了。

這夥八國聯軍的軍官覺得此行任務沒有完成,不過癮,他們就拉出了一門克虜伯的開花炮,對著孝陵的大殿連開了三炮。可是因為接連下雨,彈藥的底火受潮,這三炮全都成了啞炮。

這夥八國聯軍悻悻然地離開了東陵,世傳是清東陵的好風水,還有清朝列祖列宗

「威猛」的靈魂「合力」,才讓八國聯軍在風雨中吃癟,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讓八國聯軍離開的原因是貪心、是金錢更是利益!

相關焦點

  •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百姓為什麼願意主動給八國聯軍送梯子?
    1900年,英法等八國開展了對華的侵略戰爭,史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因為是舊曆庚子年,也稱庚子之戰。戰後,清政府被迫與八國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淪為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1900年:八國聯軍為什麼侵華?
    聯軍大舉進犯,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隨著義和團運動在直隸和京津地區的迅猛發展,外國列強多次脅迫清政府予以鎮壓。1900年4月,義和團剛在北京近郊發展起來,俄國公使就提出鎮壓。美、英、法、德各國公使也奉本國政府密令,聯合照會清政府「剿除義和團」,並將艦隊聚集大沽口進行威脅。
  • 1912年清朝就亡了,為何清東陵一直有守陵人?誰給他們付錢
    這其實是最起碼的基本禮儀和社交禮貌。不僅如此,人們對於身後之事也是非常的注重。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在自己身前就開始著手為自己修建陵墓,這樣的可以在死後永享子孫的贍養與供養。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傳統的墓葬習慣中,死者死後家人也會將他生前喜愛的物品,或者是一些家中有價值的財物隨之一起下葬。
  • 清東陵守陵人後代的彩繪人生[組圖]
    彩繪人生  李志軍說:「普陀峪定東陵是清東陵唯一使用金龍合璽彩畫之處,慈禧生前之奢華由此可略見一斑。」 本報記者董鈞 攝  正因為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歷久彌新。這裡生活著部分「守陵人」的後代,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志軍——一名從事古建築油漆彩繪維修工作的守陵人後代,16歲師從叔父入行,至今已有33載。談起彩畫,李志軍如數家珍:金龍合璽、清式旋子、雅伍墨、雄黃玉……彩畫專業術語滔滔不絕。經他設計修復的文物彩畫,清麗渾厚,風雅逮古,曾多次榮獲省、市級優秀工程獎。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溥儀沒能享受到歷代皇帝的殊榮,無論是清西陵還是清東陵,他都沒能挨上邊,華龍皇家陵園雖稱「皇家」,但其實跟真正的皇家沒有太大關係。不過即便末代皇帝如此尷尬,清朝已亡國108年,清東陵卻依然受到了守陵人的悉心照料,這讓人不禁疑惑:他們為何這麼忠心?他們的薪酬又從何而來?
  • 再重複一遍:火燒圓明園的並不是八國聯軍
    文史知識常見的錯誤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意踐踏中國主權,其時圓明園已是廢園。著名大作家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竟然也寫出了:「何況在時間上,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中華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
  • 清東陵景區:揭秘守陵人神秘生活「視頻」
    國慶黃金周,清東陵景區正在舉行的「守陵人家滿族風俗文化展」吸引了不少遊客。這是我國明清皇家陵寢景區首次展陳與守陵人生活習俗有關的文化展覽。來看記者劉洋、周鵬的報導。守陵官兵的「標配」馬鞍、弓箭,滿族人冬天的必備火鍋、冰滑子,守陵人家的土坯牆、大火炕,1000多件守陵人使用過的物品和文物仿佛一下子把我們帶進了這個神秘的守陵人群體。
  • 1900年清軍幾乎打贏大沽保衛戰:俄軍一名中尉阻止了八國聯軍敗退
    1900年6月16日夜間,八國聯軍艦隊在大沽口向清朝守軍發起武裝進攻。大沽守將天津鎮總兵羅榮光奮起反擊,擊傷多艘敵艦。炮臺經過一夜的激烈戰鬥,最終在6月17日上午陷落。這也是羅榮光、封得勝等犧牲將士被西方軍隊所尊敬的根本原因。1900年6月,英國、德國、俄羅斯、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和奧匈帝國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理由,集體向中國的京津地區派出了大批軍艦和士兵。這些軍艦包括了戰列艦、裝甲巡洋艦、驅逐艦和炮艦在內的各式艦種。6月16日,八國聯軍艦隊首先派出先遣艦隊進抵大沽口,準備伺機攻打炮臺。
  • 史海鉤沉:1900年北京是這樣被八國聯軍突破的
    190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略使北京的古城牆和城門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有一些城樓在戰火中遭到完全或部分的摧毀。但是北京這樣高大厚實的城牆、城門究竟是怎麼被八國聯軍攻破的,以及守城的十萬清軍又是如何抵抗敵人的,中文史料大多語焉不詳,且前後矛盾。相比之下,西方史料對此卻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 清朝已遠去百餘年,清皇陵為什麼還有守陵人,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的皇陵大體分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兩個,清入關之後的九位皇帝都埋葬在這兩座陵墓內。除了這兩個最主要的皇陵之外,還有一個關外三陵,主要包括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著名的努爾哈赤就埋葬在清福陵陵墓之中。清東陵、清西陵這兩座陵墓規模宏大且保存完整,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守陵人經歷了什麼變化?人家現在是國家公務人員
    清朝皇帝在關內有兩座皇陵,分別是清東陵和清西陵,一座在北京東面,一座在北京西面。清東陵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以及慈禧;清西陵安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和光緒。另外說一下嘉慶的陵墓還是乾隆給他修的,父親給兒子修陵墓也算歷史上的頭一遭。仔細想來乾隆也確實有錢,反正有一個和珅在給他找錢,不如就把兒子的陵墓一起修了吧。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861年,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在給他的朋友、參加過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嚴厲地譴責了英法聯軍在圓明園犯下的罪行:「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圓明園,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諸一炬。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掠奪,勝利者盜竊了圓明園的全部財富,然後彼此分贓。這一切所作所為,均出自額爾金之名。」
  • 清朝已亡100多年,為何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支付工資
    在山村中有著守陵人的存在,那麼在繁華的都市中有沒有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繁華的大都市中,也是由守陵人所存在的,比如說清東陵,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了100多年的時間了,但是如今依舊有人為他們進行著守護,而且人還特別的多,其實這一點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因為畢竟這是皇室的陵墓,是不可能放著不管。
  • 東陵大盜孫殿英挖斷了清朝龍脈 但他的兒子用一輩子當守陵人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孫殿英父子,東陵大盜孫殿英他挖了很多滿清皇帝的陵墓,毫不誇張地說他把清朝的龍脈都挖斷了。而他的兒子孫天義卻做了一輩子的守陵人,但是他守的不是清朝的陵墓,而是軒轅黃帝的陵墓。首先還是說說東陵大盜孫殿英,孫殿英在1928年的時候盜挖了清東陵。
  • 當年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都混得怎麼樣了?他們是否還能一戰!
    中國近代史上首都第二次被外國洗劫,就是八國聯軍幹的,第一次是英法聯軍,那麼八國指的是哪些呢?1900年5月28日,以當時的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奧匈帝國、義大利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 把聖誕節和八國聯軍「捆綁」,是愚昧?還是愛國?
    昨晚是所謂的「平安夜」,可是,一覺醒來,卻發現有一則消息充斥在網際網路上,那就是「平安夜」、「聖誕節」、「狂歡夜」被重新定義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則消息中,「平安夜」成為八國聯軍出發前的紀念,「聖誕節」成了八國聯軍佔領圓明園的象徵,而「狂歡夜」則成了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後的寫照。
  • 頤和園圓明園英文簡介避而不提八國聯軍暴行
    中新網北京5月14日消息:頤和園和圓明園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遭到了搶劫和焚毀,這是不爭的史實。但兩個名園的英文簡介竟與中文簡介不同,對這段歷史避而不提,令人不解和氣憤。  一位遊客在發現上述怪現狀以後,投書媒體,質疑園林方面此舉是否為侵略者諱?
  • 聖誕節起源於八國聯軍侵華?洋節日可以不過,但歷史不能瞎編!
    這張圖片在小編老家被很多人轉發,因為本人歷史知識有限,我特別查詢了一下八國聯軍侵華的具體信息。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以軍事行動侵略中國清朝;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
  • 大清已滅亡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是誰給他們支付薪酬?
    而作為清代帝王們的陵寢集聚地,清東陵的15座陵寢從1661年(順治十八年)首建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營建活動延續了
  • 清朝滅亡108年仍有專人看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你可能不信
    導語:在清王朝走向衰敗後,「皇室守陵人」存在的意義也逐漸產生了變化。一開始主要是會派一些朝廷不和諧的大臣去守陵,斷送他們在朝政上的威信。後來,守陵人變成了一種對皇親國戚的懲罰,當你在宮中犯錯時,就會將你送到皇陵去面壁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