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2020-12-20 澎湃新聞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2019-12-25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但24日一張圖片刷屏了朋友圈:

圖片的主要內容是:平安夜、聖誕節和狂歡夜,起源於一百多年前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人如果過這些節日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

提倡中國人過中國節,沒有問題。

但短短數百字,事實漏洞卻不少。

文 | 崔赫翾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圓明園是誰燒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

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18日,英軍指揮官、八世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卜魯斯下令,將圓明園付之一炬。「一個也不留,一棟房屋也不剩,讓這裡再無宮殿的痕跡吧。」

圓明園在大火中灰飛湮滅。

1861年,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在給他的朋友、參加過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嚴厲地譴責了英法聯軍在圓明園犯下的罪行: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圓明園,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諸一炬。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掠奪,勝利者盜竊了圓明園的全部財富,然後彼此分贓。這一切所作所為,均出自額爾金之名。」

大文豪雨果都在怒斥英法聯軍的惡行,「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到咱們這裡怎麼就忘了?

2

八國聯軍是什麼時候的事?

既然燒毀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那麼八國聯軍又是怎麼一回事?

八國聯軍打著鎮壓義和團起義的名義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但那是1900年(清光緒26年)的事情——

1900年5月28日,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了對清王朝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8月16日,八國聯軍的各國司令官「準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北京城陷於空前浩劫之中,這是中國首都數百年來首次為外國佔領軍洗劫。

此前英法聯軍攻至北京西北郊、火燒圓明園,變故並未波及紫禁城內部,北京城也無太大損傷。然而八國聯軍的這次搶劫,令紫禁城劫數難逃。與紫禁城同時遭到洗劫的,還有天壇、三海、頤和園、六部九卿、翰林院、錢法堂、太堂寺、光祿寺、內務府等清廷政府各機構。

各王公府邸、巨富私宅等等,也被擄掠一空。

3

聖誕節是怎麼來的?

12月25日最初只是古羅馬人的一個節日,與基督教毫無關係。但到了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盛行,他們便將這一當地節日(一說農神節)加以吸收,納入了基督教體系,用於慶祝耶穌的降生。4世紀時,教會官方正式宣布,將12月25日確定為耶穌的生日,稱為「聖誕節」。

聖誕節前一晚被稱作平安夜,這天晚上,大多數歐美家庭會選擇在家中,共進晚餐,圍坐在熊熊燃燒的壁爐旁,共敘天倫;或者舉辦派對,通宵達旦地慶祝。這有點像我們的春節,充滿了幸福祥和與團圓。

至於12月26日,在大英國協部分地區被作為節禮日來慶祝,大家會將禮物送給那些頭一年曾提供過服務的人們。這一天,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觀看體育比賽或是玩棋牌遊戲,狩獵也是當天最受歡迎的慶祝活動之一。

參考資料:

1.晉夫《火燒圓明園》丨《文史參考》 2010年19期;

2.史文軒《送走冬至日,迎來農神節》丨《博物》雜誌2010;等等。

原標題:《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狂歡夜……利川人,你信了嗎?
    我們銘記歷史,更應該尊重歷史 而不是隨意捏造歪曲歷史 更不能以愛國的名義道德綁架 1 八國聯軍是哪八國
  • 再重複一遍:火燒圓明園的並不是八國聯軍
    文史知識常見的錯誤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意踐踏中國主權,其時圓明園已是廢園。著名大作家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竟然也寫出了:「何況在時間上,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中華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
  • 把聖誕節和八國聯軍「捆綁」,是愚昧?還是愛國?
    昨晚是所謂的「平安夜」,可是,一覺醒來,卻發現有一則消息充斥在網際網路上,那就是「平安夜」、「聖誕節」、「狂歡夜」被重新定義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則消息中,「平安夜」成為八國聯軍出發前的紀念,「聖誕節」成了八國聯軍佔領圓明園的象徵,而「狂歡夜」則成了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後的寫照。
  • 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德國率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恬不知恥
    清朝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擋住洋槍大炮的轟擊,侵略聯軍很快直逼北京城,鹹豐皇帝帶著皇后和貴妃等人一起逃亡熱河。同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完全佔領北京城,他們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將近50天,皇家園林如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等都被英法聯軍洗劫,並且還將圓明園和靜宜園燒毀,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當年法國作家對此予以強烈的譴責,稱英法聯軍的行為是「兩個強盜的勝利」。
  • 你知道英法聯軍敢燒圓明園,為什麼不敢火燒故宮嗎?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奇恥大辱,有的人可能問,既然英法聯軍攻打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為什麼當時沒有燒故宮?首先我們先談一談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一八五四年,英、法、美三個國家提出要修改南京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
  • 聖誕節起源於1860年八國聯軍侵華?別轉發了,聖誕節起源於這一天
    在當今的中國,聖誕節已經越來越流行,特別是一些商場超市,為了刺激人們的購買慾望,大肆宣揚聖誕節,當然,這也無可厚非,聖誕節早已不是某一個國家的節日了,聖誕節也是屬於世界的節日。聖誕節的流行,必然招致許多人的反感,因為他們更喜歡我們的傳統節日,這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有一些人利用人們的愛國情感,大肆宣揚聖誕節起源於186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並且在網上流傳。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後,那些些遺失的文物,如今在哪?
    在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圓明園建設達到了鼎盛,裡面的寶物可想而知,匯聚了全中國的奇珍異寶,就這樣一夜之間被洗劫一空。晚清同治帝想要修復圓明園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多餘的錢了,這篇廢墟就一直留到了現在。英法聯軍本著破壞的原則,把方便攜帶的文物掠走。帶不走的就一把大火燒盡。連續三天三夜不滅。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文物數量之多。據當年的法軍回憶:圓明園中有著大量的瓷瓶玉石,各種青銅古玩,還有皇上穿的龍袍。
  • 世界的損失——火燒圓明園!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對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火燒圓明園的暴行進行強烈地譴責,正如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公開搶劫三天,聯軍將軍直言:損失遠超圓明園
    8月15日,八國聯軍大規模入城,京城內的百姓蜂擁出城,四處逃難,大街小巷嚎哭之聲,慘不忍睹。進入北京城後,八國聯軍便大開殺戒。據記載:「皇城之內,殺戮更慘,逢人即發槍斃之,常有十數人一戶者,拉出以連環槍殺之。」八國聯軍以報復義和團為名,將設立拳壇的莊親王府和端親王府以及戶部衙門等處付之一炬。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而今關於圓明園的故事最為代表性的應該是十二獸首的回歸,這些本為圓明園中的物品,被列強掠奪之後,散落世界各地,如今雖然已經有幸找回不少,但是還有不少仍無下落,成為許多人心裡之痛。尤其是當中國昔日之物件,卻被放在外國的拍賣行裡拍出高價,更是讓人們有著莫名的傷痛。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澱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 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大多知錯歸還文物,只有這兩個國家不知悔改
    反而是守衛圓明園的二十多名技勇太監,在首領任亮的帶領下奮力抵抗,最終全部壯烈殉職。當天晚上7時,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入福海身亡,這座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建築藝術傑作遂落入英法聯軍手中。 第二天,數不清的英法聯軍士兵衝入圓明園進行搶掠。在長官的刻意縱容下,失去約束的士兵們不但搶掠文物,還肆意毀壞園中珍貴的建築物。
  • 160年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在160年前的今天,1860年10月7日(農曆1860年8月23日),英法侵略軍火燒圓明園。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國軍艦陸續北上來到大沽。5月20日上午8時,英法聯軍照會清政府,限令清軍在兩小時內交出大沽炮臺。清政府不予理會。兩小時後,英法聯軍悍然以數十隻小汽輪和舢板闖進大沽口,向大沽炮臺發動猛烈攻擊。守炮臺的愛國官兵奮起反抗,給侵略者以迎頭痛擊。但終因防禦薄弱,力量相差懸殊,大沽當天被佔。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其實放火的只有英國,我們看看法國怎麼說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瑰寶—圓明園,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的毒手!造成中華民族歷代的心血結晶毀於一旦,先後兩次進行毀滅,10月7日第一次使圓明園裡的寶物被搶空!但是這還不夠,10月11日英軍再次洗劫,並在10月18日英國軍隊直接放火燒了圓明園!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與左宗棠是什麼反應?誰愛國一目了然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北京攻入圓明園,面對圓明園裡的奇珍異寶,他們貪婪之心開始躁動起來,不僅搶奪走了園內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還焚燒了圓明園,這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的恥辱。但是面對這樣的恥辱,當時的清朝重臣曾國藩與左宗棠卻有著不一樣的反應,他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 八國聯軍侵華後,在慈禧床上留下一行字,內容羞恥無人敢譯
    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和光緒帝紛紛開始了逃亡之路。而慈禧因為從小養尊處優,極其奢靡,就算在逃亡之的路上,也從來沒有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一路上極盡奢侈。按理說,慈禧太后也算是僅次於武則天的歷史女強人了,清朝因為她得以延續數十年,當然,她也是位非常殘忍的女性,畢竟成功女性都要有兩把刷子。但這位強勢的女性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還是被侮辱了。
  • 狂歡夜(聖誕節)和八國聯軍到底有沒有關係?
    狂歡夜(聖誕節)和八國聯軍到底有沒有關係?今天是陽曆12月24日,明天就是西方聖誕節了,我記得去年在朋友圈瘋狂轉發流傳狂歡夜和八國聯軍有關係的文章,鬧得國人民族情緒高漲,今年這樣的文章我估計還會再次出現。
  • 八國聯軍侵華有哪些冷知識,知道後顛覆了你的人生觀?
    八國聯軍在天津搶到的先進武器八國聯軍侵華是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然後一路進攻到北京的,因此我們就不說清朝其他地方軍隊的裝備了,我們就說北京和天津當時所擁有的裝備吧。八國聯軍先遣軍正是憑藉著這些先進武器才在天津扎住了根腳的,最終在清軍的進攻下,支撐到了聯軍大部隊的到來。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1860年,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一場大火所淹沒,往日的金碧輝煌成為一片廢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最罕見的暴行,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 八國聯軍攻打京城老百姓在幹什麼?專家:興高採烈的幫洋人搬炮彈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帝國主義列強為了能夠進一步控制中國瓜分中國利益而發起的侵略戰爭,清政府面對這場戰爭幾乎是沒有做任何有效的抵抗,八國聯軍輕而易舉地攻佔了北京。
  • 火燒圓明園,不僅是中國的損失,更是人類文明的損失
    1860年的一天,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城,還闖入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大肆劫掠,而為了掩蓋他們對人類文明犯下的暴行,這群侵略者還縱火意圖『毀屍滅跡』,最終這座曾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化成了一片廢墟。圓明園的毀滅國人無不為之痛惜,就連許多有良心的外國人也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