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英法聯軍敢燒圓明園,為什麼不敢火燒故宮嗎?

2020-12-13 火星十一號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奇恥大辱,有的人可能問,既然英法聯軍攻打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為什麼當時沒有燒故宮?首先我們先談一談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一八五四年,英、法、美三個國家提出要修改南京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

一八五六年,三個國家再次提出修改條約,又一次被清政府拒絕了,惱羞成怒他們揚言發動戰爭,但是清政府表現得很強硬,於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英法聯軍攻陷了廣州,一路打到了天津,天津是拱衛京師的門戶,這時候清政府慌亂了,趕忙派人議和。

最終被迫籤訂了天津條約,後來換約出了問題,英法兩國派出外交人員到北京換約,但是雙方針對如何進京的路線,發生了分歧,英法聯軍非常的憤怒,就攻打了天津大沽炮臺,炮臺的守衛擊退了英英法聯軍的進攻。

但是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大沽炮臺最終失守,這個時候清政府沒辦法,只能再次和英法聯軍談判,但是雙方又是因為一些枝節問題產生了衝突,沒有談攏,清政府一怒之下就扣押了三十九名想要進京換約的外交人員,包括媒體記者,把他們帶到了北京。

那你想重來是他欺負別人,英國和法國哪兒受過這個恥辱?所以他們就以換約受阻、解救人質為名,率兵攻打北京,那清政府硬,就派了王牌的部隊,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在北京東部的八裡橋與英法聯軍展開了決戰。

沒想到僧王率領的蒙古騎兵最終傷亡一千多人,只打死了英法聯軍五個人,雙方差距如此之大,這還怎麼打?清政府非常的憤怒,我打不過你,那我就殺人!三十九名人之中殺掉了二十一個,而殺死手段非常的殘忍,英法聯軍聽說之後非常的憤怒。

聽說剩下活著的人質被關押在圓明園,所以他們就繞過北京城,從東北方向直撲北京西郊的圓明園,法國軍隊首先到了圓明園,圓明園只有幾十位守軍和太監,那怎麼能抵抗得住?英法聯軍就佔領了圓明園,佔領圓明園之後,英法聯軍就宣布第一天隨便搶劫,特別是法國,他們先搶具有最高價值的藝術品,我們要把它放到法國的博物館。

所以現在你去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專門有一個中國館,那裡就陳列著當時從中國搶去的珍貴文物,而且現在還賣票,好多中國人去參觀,這真是恥辱中的恥辱!但是故宮不一樣,那是自己的家,那是皇上的家,那是一個國家最高的權力中樞。

如果把皇宮給燒了,那就證明跟這個國家徹底決裂了,那清政府能幹嘛?這是他的底線,而且之前英法和清政府籤訂的這些條約,那誰去旅行?之後如果想再談,想再擴大權益,那誰跟他談判呢?一個國家他沒有政府不行,所以說故宮不能燒,只能保留下來。

包括後來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聯軍的總司令瓦德西就是坐在了龍椅上,那只是拍拍照片,好玩好玩,他目的還是要攫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人一定要牢記恥辱,奮發圖強,我們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自信。

相關焦點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1860年,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一場大火所淹沒,往日的金碧輝煌成為一片廢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最罕見的暴行,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其實放火的只有英國,我們看看法國怎麼說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瑰寶—圓明園,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的毒手!造成中華民族歷代的心血結晶毀於一旦,先後兩次進行毀滅,10月7日第一次使圓明園裡的寶物被搶空!但是這還不夠,10月11日英軍再次洗劫,並在10月18日英國軍隊直接放火燒了圓明園!
  • 160年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在160年前的今天,1860年10月7日(農曆1860年8月23日),英法侵略軍火燒圓明園。
  • 再重複一遍:火燒圓明園的並不是八國聯軍
    學生的爹說:「燒就燒了。多大個事兒?不行俺們賠!」這段相聲說明,一、「圓明園是誰燒的」是學校老師經常要向學生提出的問題。二、許多人真不知道圓明園是誰燒的。法國人有他們所稱的「記憶責任」,即必須承認和不忘記過去的錯誤和罪行,無論是他人或是自己所犯下的。在布立賽看來,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於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英法要求和滿清談判,「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也就是說,人家要來和你建立外交關係,互設使領館。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旅遊,以及和中國通商。
  • 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為何長期不認為自己有罪,原來是為這個事?
    在火燒圓明園前夕,英法與清政府的戰爭已經結束,只等雙方正式籤約。為什麼後來會火燒圓明園呢?據說這和戰俘有關。英法長期以來不認為自己有罪,原因是清政府虐待、虐殺戰俘在先,他們只是報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860年9月22日,英法收到恭親王奕訢發來的照會,說他受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要求英法停火。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始末:清政府開放安定門,清官兵甚至夾道歡迎
    將戰俘接納後,英法方面迅速召開會議,紛紛表示得給清方一點顏色看看。英軍將領額爾金認為,他們的人是在圓明園受到虐待的,所以必須把這個院子夷為平地,另外,應由中國政府出錢,在天津設立紀念碑,用滿文、英文、法文刻上清政府低頭認罪的碑文,落成後由清方大臣護送死者屍體前往天津參加揭幕儀式。如果不同意的話,就把整個皇宮給燒掉,因為這樣更能讓清朝統治者有深刻印象。
  •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對英法心懷感激,左宗棠:我要帶兵殺回去!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對英法心懷感激,左宗棠:我要帶兵殺回去!說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肯定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灰暗的時代——晚清。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始末,我們會有一種非常痛恨和仇恨的感覺。一方面我們仇恨當時的英法聯軍踐踏我中華文明,殺害我中華國民。另一方面,我們又對晚清政府"不作為",軟弱的態度而十分痛恨。圓明園早在康熙年間就開始修建,歷時幾代王朝才將其修建而成。因此,圓明園也被稱為萬園之園!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與左宗棠是什麼反應?誰愛國一目了然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北京攻入圓明園,面對圓明園裡的奇珍異寶,他們貪婪之心開始躁動起來,不僅搶奪走了園內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還焚燒了圓明園,這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的恥辱。但是面對這樣的恥辱,當時的清朝重臣曾國藩與左宗棠卻有著不一樣的反應,他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而今關於圓明園的故事最為代表性的應該是十二獸首的回歸,這些本為圓明園中的物品,被列強掠奪之後,散落世界各地,如今雖然已經有幸找回不少,但是還有不少仍無下落,成為許多人心裡之痛。尤其是當中國昔日之物件,卻被放在外國的拍賣行裡拍出高價,更是讓人們有著莫名的傷痛。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澱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 王開璽:火燒圓明園的是英國人
    講到圓明園的時候,很多人都這樣講:「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劫掠了圓明園等皇家園林」,這個說法對不對?沒錯。但是很多人接著講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是一種口誤,隨便說說,沒有經過很認真的考慮。現在很多人是這樣講的,很多書裡面還是這樣寫的。我要講清楚,搶劫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是英軍,沒有法軍。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講,法軍是反對燒圓明園的。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 龔半倫真的帶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歷史究竟遺漏了誰?
    龔半倫就是這麼一個人倫道德敗喪的不肖子,在其英法聯軍劫掠焚毀圓明園後,其名聲已然臭不可聞,天下皆知。然而,歷史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偉大愛國詩人龔自珍的兒子真的是國家民族的不堪罪人嗎?要了解這段歷史公案,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 今天有人「感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還有人點讚?
    刀哥最近就看到這樣一篇奇文,說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英法聯軍燒得好燒得對,應該感恩侵略者。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一文,又是這樣一些材料的最新拼湊。比如已經被用爛了的《南京條約》修約一事,這些「媚」「崇」「畏」者們的「歷史」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清朝政府違背國際共識和通行貿易規則,拒絕開放和自由貿易,拒絕就已經籤署十幾年的《南京條約》與英國修約。
  • 世界的損失——火燒圓明園!
    《清史演義》中在描寫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寫道:「圓明園中火光燭天,一個穿洋裝的中國人在導引放火,恆祺問他是誰,他大聲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裡說火燒圓明園給英法聯軍領路的人是龔孝拱。
  • 補壹刀:今天,有人「感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還有人點讚?
    刀哥最近就看到這樣一篇奇文,說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英法聯軍燒得好燒得對,應該感恩侵略者。 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一文,又是這樣一些材料的最新拼湊。 比如已經被用爛了的《南京條約》修約一事,這些「媚」「崇」「畏」者們的「歷史」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清朝政府違背國際共識和通行貿易規則,拒絕開放和自由貿易,拒絕就已經籤署十幾年的《南京條約》與英國修約。
  • 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德國率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恬不知恥
    面對外敵的入侵,清政府根本毫無辦法,只知道割地賠款來緩解危機,中華大地只能任由侵略者踐踏,平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戰爭年代,無數國寶級文物遭到洗劫,還有很多至今不知道下落。 清朝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擋住洋槍大炮的轟擊,侵略聯軍很快直逼北京城,鹹豐皇帝帶著皇后和貴妃等人一起逃亡熱河。同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完全佔領北京城,他們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將近50天,皇家園林如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等都被英法聯軍洗劫,並且還將圓明園和靜宜園燒毀,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當年法國作家對此予以強烈的譴責,稱英法聯軍的行為是「兩個強盜的勝利」。
  • 圓明園被毀之後,左宗棠與曾國藩反應不同,到底誰是真正的愛國?
    清王朝固守自封,堅持「閉關鎖國」的政策,最終卻是被炮火炸開清朝大門,那一刻清王朝才看清西方列強的面目,但卻並未真正意識到西方列強背後更深層次的陰謀詭計,所謂的「愛國者」真的有嗎?當然,但是卻無用!當圓明園被毀之後,左宗棠和曾國藩的反應截然不同,到底誰是真正的愛國?
  • 他是龔自珍長子,有才華卻沒品行,帶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
    龔自珍主要生活於嘉慶和道光在位期間,這兩個皇帝所處的階段正是清朝由盛到衰的時期,龔自珍作為官員,看到了很多官場的黑暗,不願與很多人為伍,直接導致了他長期在官場中被壓抑和不被重用,因此常常表達對社會各種弊端的不滿,他寫了那麼多諷刺詩文,被我們所熟知的大概就是「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之類。
  • 火燒圓明園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結果讓人驚嘆!
    《清史演義》中在描寫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寫道:「圓明園中火光燭天,一個穿洋裝的中國人在導引放火,恆祺問他是誰,他大聲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裡說火燒圓明園給英法聯軍領路的人是龔孝拱。
  • 趙立新發不當言論:日本人為何不燒故宮被質疑精日
    趙立新發文:日本人為什麼不燒故宮網易娛樂4月2日報導 日前,演員趙立新在微博發表了不當言論引發外界四方熱議,4月2號上午,趙立新在微博發文稱「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此言論發出後,引發四方網友的問號臉:趙立新這是在幹嘛?畢竟這是個很敏感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