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與左宗棠是什麼反應?誰愛國一目了然

2020-12-22 山水論歷史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北京攻入圓明園,面對圓明園裡的奇珍異寶,他們貪婪之心開始躁動起來,不僅搶奪走了園內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還焚燒了圓明園,這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的恥辱。但是面對這樣的恥辱,當時的清朝重臣曾國藩與左宗棠卻有著不一樣的反應,他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歷史的重大遺憾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進行了瘋狂地搶劫,為了銷贓,掩蓋罪行,他們放火燒了圓明園,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圓明園建於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雍正帝,並賜名圓明園。經過幾代皇帝的經營,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才打造成一個規模宏大,景色壯觀的圓明園。

圓明園不僅匯集了各式各樣的勝景,還移植了西方園林的建築,園內有宮殿、樓閣亭臺、還仿照了一些風景名勝,可以說是中國人民建築藝術的典範。此外,園內還收藏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有大量的書畫、金銀珠寶、瓷器等等,說它是一座博物館也不為過。可惜的是,這樣的一個中華園林,就慘遭破壞了。

清朝官員的反應

圓明園遭難,是一場重大的損失,是歷史的遺憾,但清朝官員卻似乎並沒有同仇敵愾的情感。當時「晚清四大中興名臣」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他們居然還在為做官而「奮鬥」。

曾國藩的態度就很明確,在他的親手寫的筆記裡,就有「英法有德於我」這樣的一句話。他認為這只是「小事」,因為他們也沒有燒毀大清的「宗廟社稷」,還幫助進攻太平洋,他覺得我們不應該為這個小事而忘記他們的幫助。這位被稱作「國人精神之典範」的人,居然說出這樣的話出來,讓人不得不憤怒。

當時左宗棠和曾國藩卻有著不一樣的態度,左宗棠其實是曾國藩的一個下屬。他已經回到了湖南,不久後便率軍進入江西、安徽配合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

火燒圓明園這一大事件,他當然也知曉了,當時他正在行軍路上。不過與曾國藩不一樣的是,他卻有著國破家亡,保家衛國的豪邁之情。在聽聞圓明園被毀後,他還上書朝廷請求軍職,想要帶兵奪回被英法聯軍把守的京城。只可惜,這種熱血在當時並不能實現。

對於「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的歷史地位,後世一直都有爭論,但就此看來,其實左宗棠才是名副其實的愛國者,是一個有國家情懷的人。

相關焦點

  •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反應為何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我的態度很明確,英法聯軍入侵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搶奪財物,只要給他們好處,他們就會離開。最壞的結果也無非割地賠款之類,這在大清面前根本不算什麼。可太平天國隨時威脅著清朝社稷的安全,我必須先保我「大清」啊。 為了替自己免罪,還專門託了一個人慢悠悠地去。
  • 圓明園被毀之後,左宗棠與曾國藩反應不同,到底誰是真正的愛國?
    當圓明園被毀之後,左宗棠和曾國藩的反應截然不同,到底誰是真正的愛國?1860年,英法聯軍聯合進攻清朝並攻佔北京,還放火燒了圓明園,大火燒了三日都沒有熄滅的跡象,周邊的宮殿也未能倖免,都在一場「吃人」的大火中變成一片廢墟,從此火燒圓明園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大量文物被英法聯軍掠奪,殘忍地殺害無辜的百姓,哭喊聲、慘叫聲響徹北京城!但是只顧享樂的慈禧早已逃出北京城!
  •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對英法心懷感激,左宗棠:我要帶兵殺回去!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對英法心懷感激,左宗棠:我要帶兵殺回去!說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肯定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灰暗的時代——晚清。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始末,我們會有一種非常痛恨和仇恨的感覺。一方面我們仇恨當時的英法聯軍踐踏我中華文明,殺害我中華國民。另一方面,我們又對晚清政府"不作為",軟弱的態度而十分痛恨。圓明園早在康熙年間就開始修建,歷時幾代王朝才將其修建而成。因此,圓明園也被稱為萬園之園!
  • 160年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在160年前的今天,1860年10月7日(農曆1860年8月23日),英法侵略軍火燒圓明園。30日,廣州又一次被英法聯軍佔領。佔領廣州並不是侵略者的最終目的。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國軍艦陸續北上來到大沽。5月20日上午8時,英法聯軍照會清政府,限令清軍在兩小時內交出大沽炮臺。清政府不予理會。兩小時後,英法聯軍悍然以數十隻小汽輪和舢板闖進大沽口,向大沽炮臺發動猛烈攻擊。守炮臺的愛國官兵奮起反抗,給侵略者以迎頭痛擊。但終因防禦薄弱,力量相差懸殊,大沽當天被佔。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其實放火的只有英國,我們看看法國怎麼說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瑰寶—圓明園,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的毒手!造成中華民族歷代的心血結晶毀於一旦,先後兩次進行毀滅,10月7日第一次使圓明園裡的寶物被搶空!但是這還不夠,10月11日英軍再次洗劫,並在10月18日英國軍隊直接放火燒了圓明園!
  • 你知道英法聯軍敢燒圓明園,為什麼不敢火燒故宮嗎?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這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奇恥大辱,有的人可能問,既然英法聯軍攻打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為什麼當時沒有燒故宮?首先我們先談一談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一八五四年,英、法、美三個國家提出要修改南京條約,遭到清政府拒絕。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而今關於圓明園的故事最為代表性的應該是十二獸首的回歸,這些本為圓明園中的物品,被列強掠奪之後,散落世界各地,如今雖然已經有幸找回不少,但是還有不少仍無下落,成為許多人心裡之痛。尤其是當中國昔日之物件,卻被放在外國的拍賣行裡拍出高價,更是讓人們有著莫名的傷痛。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澱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1860年,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一場大火所淹沒,往日的金碧輝煌成為一片廢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最罕見的暴行,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 再重複一遍:火燒圓明園的並不是八國聯軍
    英法聯軍於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英法聯軍遂追至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敗走。法軍首先展開搶劫行動,英軍司令格蘭特遂批准英軍入園。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 龔半倫真的帶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歷史究竟遺漏了誰?
    龔半倫就是這麼一個人倫道德敗喪的不肖子,在其英法聯軍劫掠焚毀圓明園後,其名聲已然臭不可聞,天下皆知。然而,歷史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偉大愛國詩人龔自珍的兒子真的是國家民族的不堪罪人嗎?要了解這段歷史公案,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 世界的損失——火燒圓明園!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對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火燒圓明園的暴行進行強烈地譴責,正如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 他是龔自珍長子,有才華卻沒品行,帶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
    龔橙給曾國藩做過幕僚,參與過湘軍對太平軍的戰事,但是曾國藩有著當時最大的幕僚團隊,牛逼的人比比皆是,龔橙根本沒有受到任何的重用。一年以後,龔橙結束了自己在曾國藩手下的工作,跑去當時洋人很多的通商口岸上海去尋找新的機會。
  • 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為何長期不認為自己有罪,原來是為這個事?
    在火燒圓明園前夕,英法與清政府的戰爭已經結束,只等雙方正式籤約。為什麼後來會火燒圓明園呢?據說這和戰俘有關。英法長期以來不認為自己有罪,原因是清政府虐待、虐殺戰俘在先,他們只是報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860年9月22日,英法收到恭親王奕訢發來的照會,說他受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要求英法停火。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始末:清政府開放安定門,清官兵甚至夾道歡迎
    將戰俘接納後,英法方面迅速召開會議,紛紛表示得給清方一點顏色看看。英軍將領額爾金認為,他們的人是在圓明園受到虐待的,所以必須把這個院子夷為平地,另外,應由中國政府出錢,在天津設立紀念碑,用滿文、英文、法文刻上清政府低頭認罪的碑文,落成後由清方大臣護送死者屍體前往天津參加揭幕儀式。如果不同意的話,就把整個皇宮給燒掉,因為這樣更能讓清朝統治者有深刻印象。
  • 今天有人「感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還有人點讚?
    刀哥最近就看到這樣一篇奇文,說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英法聯軍燒得好燒得對,應該感恩侵略者。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一文,又是這樣一些材料的最新拼湊。比如已經被用爛了的《南京條約》修約一事,這些「媚」「崇」「畏」者們的「歷史」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清朝政府違背國際共識和通行貿易規則,拒絕開放和自由貿易,拒絕就已經籤署十幾年的《南京條約》與英國修約。
  •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京城,坐擁12萬湘軍的曾國藩,為啥見死不救
    不過,當我們認真回過頭來看這一段歷史的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值得考察和研究的地方,比如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此時擁兵12餘萬的曾國藩,為何見死不救呢?他難道不怕清廷滅亡嗎?再者來說,在那個君君臣臣的封建道德觀念下,曾國藩此舉不就是不忠不義嗎?
  • 火燒圓明園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結果讓人驚嘆!
    《清史演義》中在描寫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寫道:「圓明園中火光燭天,一個穿洋裝的中國人在導引放火,恆祺問他是誰,他大聲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裡說火燒圓明園給英法聯軍領路的人是龔孝拱。
  • 王開璽:火燒圓明園的是英國人
    講到圓明園的時候,很多人都這樣講:「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劫掠了圓明園等皇家園林」,這個說法對不對?沒錯。但是很多人接著講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是一種口誤,隨便說說,沒有經過很認真的考慮。現在很多人是這樣講的,很多書裡面還是這樣寫的。我要講清楚,搶劫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是英軍,沒有法軍。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講,法軍是反對燒圓明園的。
  • 英法聯軍入京,曾國藩手握12萬湘軍,為何置若罔聞,視若無睹
    除了鎮壓太平天國時期的曾國藩創建的湘軍,還包括該部一直延續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軍隊。直到何鍵下臺,蔣介石才把湘軍改造為半中央軍。到1949年,半中央化的湘軍全部被解放軍消滅,湘軍的歷史至此終結。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闖進北京,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的掠奪。在北京郊外,僧格林沁率領著八旗子弟與英法聯軍展開了殊死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