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推廣自然教育

2021-03-01 自然教育論壇

都說自然是最好的學校,那麼,體制內學校的自然教育該如何開展呢?11月14日上午,第二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期間,由深圳華僑城溼地自然學校主辦的分論壇——學校自然教育,邀請到多位具有實戰經驗的校園自然教育老師進行了深度分享。

自然嚮導——引導青少年回歸自然之路

(北達資源中學校長 張繼達)


張繼達校長介紹了他們學校的特色選修課程——博物選修課,他圍繞這門課程的宗旨「回歸自然,敬畏生命」,引導學生觀察感悟自然現象,拓寬學生的學科知識背景,開闊學生的學術和社會人生視野。「自然嚮導」公益機構是他們為了面向更多學校推廣自然教育所設立的。


學校的定位:「學校」才應該是培養生態理念、訓練生態認知的「主戰場」。他表示,自然教育應該從身邊做起,從窗邊的小花園、學校周邊的菜市場開始的,有機會再深入大山。在被問到帶領孩子展開自然活動時會不會有安全上的顧慮時,張老師回應:相關活動老師要提前考察和體驗過,心裡有底就不會有擔心了。

以自然觸碰角促進校園裡的自然教育

(上海市寶山區顧村中心校教師、全國十佳科技輔導員 周斌)


周斌老師圍繞她創建的「校園觸碰角」,闡述如何為學生創造豐富的體驗、探究和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在觀察和比較中,感受自然,呵護學生的好奇心,並讓觸碰角的意義得到延伸,讓學生在得到科學知識的同時了解科學與生活以及社會關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樹立他們的環境意識。

周老師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她體會到,要尊重孩子的表達,他們有自己的分析能力,老師所需要做的是提供思維的方式。在開發課程時,要做到實物先成形、課程後成形,實物能「玩」起來了再設計開發課程。

潤物細無聲——校園中的自然教育


(深圳市福田區南園小學教師,深圳市蒲公英自然教育促進中心理事 張杰)


張老師2006年加入深圳觀鳥協會,開始自然觀察,同時結合本職工作,在校園開展各種自然教育活動,他將自己在全國和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進行的自然觀察活動體驗與校園自然教育和校園環境教育相結合。他認為,在校園推動自然教育工作,要做好科研工作並開發好的課程,爭取學校領導的認可和支持。在分析了學校自然教育與校外機構自然教育的區別後,他強調自然教育的主戰場在學校。

臺北市國小的海洋教育


(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國民小學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 吳文德)

吳文德校長曾任高山嚮導、水上救生員、資深保育團體義工解說員等,從事國小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多年,目前參與「戶外教育寫作指引計劃」、積極推動臺北市海洋教育工作,以及辦理臺北市國中小學生海洋教育遊學、教師與學生造舟計劃。吳校長是一個很風趣浪漫的人,會自己造舟且劃舟去上下班,他分享的視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生動地感受到了臺灣的海洋文化。他著重強調了自然教育要讓孩子體驗、感動,因為他們是海洋之子,在自然中感動,就不會再破壞自然了。

本場論壇不僅集聚了國內的自然教育專家,還邀請了韓國兩位從事自然教育的老師——大田氣候演講團的李信子、軍浦氣候學校和水原氣候變化體驗館的氣候講師金熙淑。大家圍繞著自然教育如何走入學校的話題,進行了深度討論。

(左:李信子,右:翻譯員)

(活動現場)


官網http://www.natureeducationchina.org/

微信natureforum

微博全國自然教育論壇

本文由論壇志願者王瑩撰稿,盛俞婷拍攝,高碩審稿,初心責編。論壇原創稿件,若需轉載請在文首註明出處。

2015

第二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

推動自然教育的多元社會參與

——————————————

主辦

全國自然教育論壇籌委會

承辦

植物私塾

江南驛國際青年旅舍

資助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

阿拉善SEE基金會

——————————————

相關焦點

  • 學校自然教育 如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推廣自然教育?
    大家不僅關注自身如何發展壯大,也希望在此次盛會中以大格局、可持續、全球化的視野了解整個行業的現狀和未來走向。美國作家和記者,「兒童與自然網絡」的聯合創始人和名譽主席發言主題:混合思維與充盈自然的生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學習和可持續發展主席、荷蘭瓦赫寧恩大學教授發言主題:全球化、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背景下對自然教育的思考臺灣荒野保護協會創始人發言主題:兒童自然教育的意義與使命阿拉善SEE公益機構 秘書長
  • 清華錢穎一:為什麼要對現有教育體制進行改革?
    第一部分我想講創新人才教育這個問題,我想把它放在我們國家和世界的大環境中來看。那麼大的背景是什麼呢?明年就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40周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從低收入國家變成中等收入國家,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下一步是向高收入和中等發達國家邁進。進入新階段關鍵靠「創新驅動發展」,這已經是一個共識,沒有爭議。
  • 美國教育體制下的素質教育
    有些人羨慕美國的快樂教育,說他們教育人性化,學生可以一邊玩、一邊學,還有很多課外活動。 有些人羨慕美國的素質教育,埋怨我們的應試教育,似乎應試教育成了他們的一種心病。殊不知,在抨擊我國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痛苦的同時,美國精英階層和富人子弟家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進行應試教育,而不進行快樂教育呢? 美國富人區裡的公立學校資金多,教師工資高,對學生進行的應試教育;窮人區裡的學校資金少,學生只能接受所謂的快樂教育或素質教育。
  • 現代工業化的教育體制的基因起源,東亞國家教育體制的形變及探討
    如果教育過度強化複習,是產生不出創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羅·葛蘭素所說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裡學到的知識,和大學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以文科為例,那幾本高中需要反覆誦讀的歷史課本上的知識,和隨便幾本大學歷史系必讀書比起來如何?至於數學呢,即使是中學數學都掌握很好了,還沒有學到17世紀就出現的微積分。
  • 教育體制下的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是競爭對手,還是攜手兄弟
    我國教育經過幾十年的改革,已經是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私立教育並舉發展的局面。那麼,這種局面的發生發展,並非偶然,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有了需求自然就會相應的供需。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二者之間的一些詳細內容!公辦優勢1.
  • 袁毅明:怎麼做好網絡營銷推廣,線下教育如何做網絡營銷推廣
    這是袁毅明的第585篇原創文章:袁毅明:怎麼做好網絡營銷推廣,線下教育如何做網絡營銷推廣?昨天下午,朋友邀請去他的辦公室喝茶。所以,特意向我請教:怎麼做好網絡營銷推廣,線下教育如何做網絡營銷推廣?給他策劃的這套:怎麼做好網絡營銷推廣,線下教育如何做網絡營銷推廣,打造專家的方案,已經給他了,具體的效果,就看朋友的執行力了。效果後面見。
  • 答「錢學森之問」:中國教育體制改革
    教學生如何去使用英文,考試聽力為主,而不是當前是如何去通過考試。③教師補課實行收費標準化。每個月每個科目每個學生補課費用不得超過100元。高中改革     推廣「思維類型導圖」,準確地將學校的學生分為五類。        而現有高中制度只將學生分為兩類,文科生和理科生。此分類只適用於。
  •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但是同時必須認識,國家對教育的投資畢竟要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當前辦學經費困難和教師待遇較低的狀況只能逐步改善。因此,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財力物力條件下,把教育搞上去,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改革來更好地調動各級政府、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多想辦法,發揮各方面的潛力,使教育事業一年比一年更好地向前發展。要下真功夫,才能做到這一點。
  • 英文題源報刊 | 是否應該打破英國現有教育體制?(135期)
    參考譯文:第二個不足之處是,雖然該報告意識到對新的學校增加投資比給現有的學校撥款維修重要得多,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去幫助那些投資者建立新的學校。3. 參考譯文:無論現有的學校多麼糟糕,只要它還有能力容納學生,當地教育部門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就不可能批准建立新的學校。我們需要一些大膽的設想來打破英國現有教育體制中的條條框框。
  • 實錄 兒童自然教育之實踐,臺灣和大陸的不同視角
    以下是王博、戴文婉、丘碧媛的分享視頻(依發言順):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親自然教育研究中心 王博 分享視頻:2、從腦到心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對兒童的深化影響自然藝術就在我們身邊(點我)分享者:張嘉偉 社會企業研究中心、許美惠 臺灣環境友善種子、張赫赫 自然之友·蓋婭自然學校、馬小棋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分享者:衛主任 國內安全防衛專家、森美文 日本NEAL協會理事長、王彬 優創遊學機構負責人、崔景翠 家長,清華博士畢業。
  • 如何應對體制外民航教育的挑戰——從中法航空大學分析入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全球交流的促進,我國高校在「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和合作辦學,不僅在培養更高水平的人才中發揮作用,也將促進我國人才供給側的改革。三、中法航空大學帶來的衝擊1.打破原有壟斷,對現有辦學體制的挑戰目前我國民航院校主要有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均屬於我國民航局的直屬院校,並且屬於公立大學。
  • 突破教育管理體制的瓶頸
    火車上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文件起草調研小組,調研組南下安徽、江蘇、江西、廣東四省,在經濟體制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考察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教育體制機制問題。   「改革管理體制,在加強宏觀管理的同時,堅決實行簡政放權,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
  • 丈量教育,標尺如何定(解碼·教育體制改革①)
    開欄的話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我國持續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年,也是改革在實踐中不斷成熟的一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擴大教育開放四點要求。
  • edX總裁:在線教育將完全改變現有教育
    Udacity的創始人Sebastian Thrun曾對在線教育充滿熱望,並為此辭去了史丹福大學教授的職位,但是他逐漸發現,在線教育顛覆傳統教育的想法並不現實,如今,他更樂意將MOOC視為傳統教育的一種補充。針對人們對MOOC不斷的質疑,edX的總裁Agarwal最近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目前,他正在英國訪問,與教育界的官員探討MOOC將如何改變現有的教育。
  • 教育制度、教育結構、教育體制的區分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常見一些概念類的單選題,由於考生對於專業的概念接觸甚少,故對於此類考點僅能死記硬背,接下來我們用一個考點(教育制度、教育體制、教育結構的概念區分)為例,通過區分對比,增強對概念的理解記憶,同理其他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強化記憶。
  • 現代教育體制下的困惑
    之所以要寫一篇有關現代教育體制的文章,還要先從筆者自身的背景說起。筆者是非985&211、非雙一流的小碩一枚。為什麼要強調三非?因為教育資源傾斜的標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裡的強與弱指的是國家撥款的多與少)讀書已有十九載,困惑著實很多,還請各位讀者予以解惑。 中考,初中升高中,不僅僅是一次升學考試,還是考入好大學前的第一次洗禮。
  • 香港教育體制下的香港大學
    香港不僅是世界上知名的金融中心,同時在社會福利上以及教育制度上都在日異月新。
  • 馬來西亞的教育體制是什麼樣的?全解析
    馬來西亞由於原隸屬大英國協國家,因此沿襲了英國的教育體制,並且由於開設有獨特的聯辦課程,在馬來西亞念書可以獲得第三國英美澳法等國的文憑。因此,在馬來西亞念書,學生是受到英式的教學培養。
  • 素質教育應如何與當前教育體制、高考制度對接?
    當課上老師問及龜兔賽跑的老調問題,而堂下孩子異口同聲回答「烏龜跑得快」時,黃全愈為這個問題加入了新的要素,偷懶。假若偷懶的是烏龜,最後跑得快的會是誰?如果兩種動物都偷懶了又會如何?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給孩子的句號換成一個問號。 6月14日,旅美教育學家黃全愈來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為大家講述美國的創新教育,同時提出教育有出息孩子的八條秘訣。
  • 陳世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
    北大清華的教授聘任、評職稱以美國畢業院校的排名為衡量教授水平標準、美國刊物級別和論文引用率排名為論文水平標準,使國內第一流的成果無法在北大清華這個平臺得到推廣,同時卻使大量有「世界頂級名校博士」頭銜、能夠在「國際頂級刊物」發表文章、能夠講一口流利英語的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學者得以佔據北大清華的制高點時而英語時而漢語、時而漢語夾英語、時而英語夾漢語誇誇其談,胡說八道,擴大影響力,使社會話語權分配「劣幣驅逐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