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平米的房子,實際只有70平米,讓我們很愛傷

2020-12-17 騰訊網

最近,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一同發文《「公攤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將公攤面積的討論推上了風口浪尖,文中追問:

「既然國際上基本都是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為何我國計算房價、物業費等都要包括佔比頗高的公攤面積?職能部門治理房地產行業亂象之時,能否回應公眾關於公攤面積亂象的關切?」

這個引來新華社專門發文怒斥的「公攤面積」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買房子有公攤面積,全世界唯有中國。一百平方的房子,實際上只有70平,甚至有些還不到。

隨後,人民日報跟進。

說的太準了!直擊大家多年的痛處。這不,網友也直接炸了,看來大家的積怨已經很深了。

到底什麼是「公攤面積」呢?

房子公攤據說好像是著名的英國商人嘉誠·李在香港率先發明的。

不過「公攤」這個概念是非常有利於政府,房地產商,物業公司的,除了業主打落牙齒和血吞,倒了血黴外,簡直可以說是完美。

一、有效的降低了「房價」

歐美一般都是按「室內面積」來計算房價,比方說美帝某個住宅樓的某套房的「室內面積」有一百平方,房價折合成RMB是一百萬,那麼單位房價就是一萬元/平方。

而國內機智的採用「建築面積」來計算房價(目前國內好像只有重慶城區採用室內面積),比方說國內某個住宅樓的某套房的「建築面積」有一百平方,房價折合成RMB也是一百萬,那麼這個單位房價也是一萬元/平方。

但事實上,國內這套房的「室內面積」只有七十平方,划去的三十平方屬於「公攤面積」。

看見沒,如果統一按照「室內面積」來計算單位平方的房價的話,那麼國內這套房的單位房價就應該是一萬四千元/平方。

一平方的單價比原先整整高出了四千有木有!

所以,通過「公攤」這個概念,我國在國內統計房價時,通過「建築面積」這個基數,可以極大幅度的降低「房價」。

同時也給了國內民眾一種美妙的錯覺,雖然都是買「一百平方」的房子,歐美的老外的家就是比你的大,你的寬,但又怎樣?

別看真正的實際面積只有七十平方,但「俺這可是上百平方的大房子喲」的心理優勢卻是實實在在的。

二、利用公攤這個概念,可以更好的無中生有

一個有名的笑話,每一個小區的所有房子的公攤面積加起來,一定會超過這個小區的實際公攤面積,所謂的1+1>2在這裡得到了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

一般來說,業主對自己房子的室內面積是可以測量,也是很容易測量的,但公攤面積。。。嘿嘿。

公攤面積可不僅僅光是電梯和過道哦。。。

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而且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

甚至有的小區,連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給你計入到公攤面積中(國家法律明文規定這些不算公攤)。

作為業主,你當然可以拿著尺子仔細的量你的家,甚至也可以量一量樓梯過道,電梯。。。可難道你能把上面這些全都量了嗎?

假定還是之前說的那套住宅,只要能無中生有多計入一平方的面積,那麼總房價就能多收一萬元,那麼一千套就是一千平方。。。更何況,以我國房地產商的機智,只多計入一平方你也太瞧不起國人的聰明才智了。

三、公攤面積更有利於收取物業費,暖氣費等相關費用的機構和組織

物業費大家都清楚,那可是按平方收的,70平方和100平方收的錢那可差了近40%呢。

有人說,如果不交公攤面積的物業費,就沒有人來打掃過道,電梯的衛生。。。所以必須交!

搞笑,室內面積你倒是交了物業費的,難道物業每月派人到你家來打掃衛生啊?

室內的物業費本身就包含了這些所有的費用,所謂的「公攤面積」的收費不過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重複收費」罷了。

更搞笑的是暖氣費也是堅定不移的按照建築面積來收取。

可過道有暖氣嗎?垃圾道有暖氣嗎?變電室有暖氣嗎?設備間,公共門廳有暖氣嗎?分隔牆上有暖氣嗎?

但這些可都是一平方一平方要收暖氣費的,誰來交?

當然是不差錢的業主了。

大家都是「建築面積」,業主雖然明知道不公平,但總體來說是模糊的,也沒辦法,但如果把「建築面積」換成「室內面積」,這種違和感立馬就呼之欲出了。

所有人都知道對「公攤面積」收取物業費和暖氣費是荒謬的行為,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在一個物業可以對小區業主為所欲為的國家,挨宰是必然的,區別的只是宰多宰少罷了。

歐美的房地產商對我國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只恨腐朽的帝國主義國家法令滋彰,慣壞了一群刁民,動不動就喜歡打官司。。。少賺了多少錢啊。。。

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房地產業一定要堅持「建築面積」一百年不動搖的原因,誰會看著錢不賺呢?換了你你也不會啊。

最後,我國不但通過「公攤面積」這一神奇的概念大幅度的「攤薄」了 房價,事實上,考慮到歐美國家的房子交房時是沒有「毛坯房」這個概念的。而我國大部分的房價都是基於「毛坯房」制定的,所以在對比國內外房價時,國內還需要加上基本的裝修成本。

具有中國特色的「毛坯房」

美帝的房地產商房子蓋好後,新房的基礎設備和裝修都是完成和可以使用的,交房就是我國的「精裝修」狀態。,沒有我們中國的毛坯房概念。

當然你要是不滿意,也可以全砸了按自己的喜好重新弄。

也就是說,如果要真正公平公正的對比國內外房價的話,統一按國家通行的實際居住的「室內面積「來算,同時加上相應的裝修成本。。。

要麼我國的單位房價,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整體上浮30%-50%不等。

要麼我國的套房面積,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整體縮水20%-30%不等(不考慮裝修成本)。

「房子公攤」,還要活多久?

網上有句話,叫「圍觀帶來改變」。

這次從上至下,「房子公攤」引起的動靜這麼大,小編覺得現狀應該改變了!

在這方面,重慶走在了全國前列。

早在2002年,重慶就以地方法規的形式作出了規定:商品房現售和預售,以套內建築面積作為計價依據。這兩年,廣州、北京等地也在搞這方面的探索。

所以,取消「公攤面積」,不是沒這種可能!

而且,隨著房屋精裝修政策,還有正在醞釀的房地產稅的出臺,按哪種面積進行收費必然再次提到桌面上。既然公攤缺少標準、管理混亂,未來購房時,還不如只看套內實際面積!

但問題就在於,交易的信息是否透明,開發商是否願意公開具體的公攤內容、是否有虛報公攤面積的嫌疑。

但不管怎麼說,小編認為,取消公攤勢在必行。只有按照實際使用面積來計算房價,這樣購房者才能更清楚明白!

相關焦點

  • 150平米的房子實際使用就100平米,得房率是怎麼算的?
    150平米的房子,面積夠大,是不是?但如果走進房子裡面,發現實際能夠使用的面積,也就100平米出頭,你還會覺得這個房子大嗎?  買房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得房率這個詞,有人說得房率越高越好。花同樣的錢買同樣建築面積的房子,得房率高的房子,實際的使用面積大,這錢都花在刀刃上了,實在。那麼,得房率具體是指什麼?得房率真的是越高越好嗎?今天就得房率的問題來跟大家說說。  【什麼是得房率?】  公攤的面積越小,得房率越高;公攤面積越大,得房率越低。  套內的建築面積包括套內的使用面積、牆體面積和陽臺建築面積。
  • 房產證70平米、贈送100平米,這樣的房子能買嗎?看看內行怎麼說
    一位粉絲向筆者吐槽,自己新買的房子,在前幾天遭遇了一場暴風雨。事情是這樣的:他買的房子房產證70平米(套內50平)、贈送100平米,實際可利用面積達到了150平米左右,看起來非常實惠,本來以為撈到了大便宜,最後才發現吃了個悶虧。這位粉絲說,他的房子在2年前購買,屬於期房,在買房時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通過戶型圖判斷大概形狀輪廓。
  • 100平米的房子賣100萬,但實際造價是多少錢?
    一、房子的造價現在房價高企,不少人疑惑重重!為此,有人發出疑問:「100平米的房子賣100萬,但實際造價是多少錢呢?」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圖表中的造價,給出自己的看法。一年前,好友胡坤建新房,他表示:自家在城郊,在自己土地上蓋房子,建築面積200平方,兩層小樓,工錢總計7萬多,材料11萬多。2018年正是人工和材料都非常貴的時候,除了電器和家具,水電瓷磚全部一次到位,一套200平方的房子,不過19萬元。類似胡坤那樣在農村蓋房的人應該不少,每平米造價在950元的房子應算是非常實惠的了。
  • 100平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多少才算「合理」?看完恍然大悟
    實際上,對於很多樓市「小白」來說,他們發愁的不僅是前期的買房資金;後期交付時房子的真實「大小」,往往也是他們「頭疼」的地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顯然是因為「公攤面積」這一特色的存在:100平米的房子,到手之後有時只剩下70平米;更有甚者,媒體曝光過公攤超過40%的公攤——對於購買了這些房子的人來說,原本100平米的三居變兩室,居住體驗更是大大降低。
  • 一套房子少則一二百萬,那100平米房子造價要多少?一起來看看
    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公認的高收益行業,大部分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房子的建造成本很低,而現在的房價卻動輒上萬,甚至有的是幾萬或者十幾萬一平,那接下裡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套100平的房子造價大概有多少?此外,還包括工人的工資,現在的建築工人一個月大概是8000元左右,而且還很難能夠招到年輕人,主要還是以60或者70後為主。另外還有管理人員以及銷售人員的工資。據業內人士稱,在建設同面積、同戶型以及同品質的成本上,建安成本都相差無幾,全國建築材料以及人工成本均在仲伯之間,毛坯房大約1600元/平米,若要再加上門窗以及安裝電梯共計成本就是2000元/平米。
  • 買一套100平米房子的造價需要多少錢呢?
    此外,還有工人的工資,現在建築工人一個月8000元左右,而且還難招到年輕人,主要是60、70後為主。還有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工資。據業內人士稱,在建設同面積、同戶型、同品質成本上,建安成本都相差無幾,全國建築材料和人工成本均在仲伯之間,毛坯房1600元/平米,若要再加上門窗及安裝電梯共計成本共計2000元/平米。也就是說100平米的建築成本最多就是20萬左右。
  • 「80後」精打細算做100平米房子設計圖
    「80後」精打細算做100平米房子設計圖 房天下
  • 100平米房子現代風裝修,這樣的三居室簡直是絕美,良心老師傅親自打造
    本文介紹的案例位於錦繡國際花城,業主是第一次裝修,房屋總面積100平米,考慮到生活需求,業主將100平米的房子裝修成三居室。業主鍾愛現代風格,所以房子整個裝修風格都是採用的現代。業主透露本套100平米的房子裝修只花了10萬。一起來看看效果圖吧!
  •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平!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一項新規徵求意見稿顯示,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近一年來輿論密切關注的「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現象有望終結。
  • 90-100平米房子最宜居 為什麼這麼說
    買房的時候大家都希望能買到面積大的房子,但大部分購房者的預算有限,只能在合適的價格空間內去挑選適合的面積,即便有資金到位了也不是房子越大就越好。小編問了一下周邊的夥伴們,大家一致認為在資金條件有限的基礎上,90-100平米房子最宜居,為什麼大家會這麼認為呢?
  • 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住建部擬規定:按套內面積算!買房賣房有...
    提到公攤面積,幾乎每個購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花了100平米的錢,卻只買到一個70平米左右的房!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由購房者分攤購買的公用建築面積,就因現有法律法規沒有設定上限等問題引發爭議。如今好消息傳來,以後的住宅交易有望全部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
  • 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問題: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30平米,這正常嗎?100平米的房,實際上只得70平米,最近關於公攤面積的話題火了。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您買的房有個得房率,通常85%左右的得房率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
  • 成都70平米裝修多少錢 70平米裝修費用清單
    因為買房已經花費了不少的錢,所以好多業主一般都會選擇經濟實惠的裝修檔次,而一般裝修方式的分為半包裝修、全包裝修、整裝裝修、清包裝修,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成都70平米裝修多少錢。成都70平米裝修多少錢半包裝修報價清單1、 客廳、餐廳地磚,衛生間、廚房牆地磚及陽臺地磚 55元/平米主材自備,含人工及輔材;2、 塗料 25元/平米主材自備,含人工及輔材(主材是只最後一遍的塗料
  • 100平米房子裝修效果圖-客廳
    手機看新聞 100平米房子裝修效果圖-客廳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2-想知道100平三房兩廳房子怎樣裝得經典嗎?來看看100平房子裝修效果圖吧!
  • 告別買100平米只得70平!住建部新規:住宅按套內面積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一項新規徵求意見稿顯示,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近一年來輿論密切關注的「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現象有望終結。2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範>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日本70平米住宅:房子雖小卻「五臟俱全」,空間靈活性領先世界
    而一個好的房子,就能夠很大程度展現人的經歷與感受,所以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對於熱愛追求品質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若是說到房間的規劃,在世界上很少能夠找到能與日本相匹敵的國家。日本的建築可謂是人性化內外兼修,當地70平米的住宅:房子雖然小但是卻「五臟俱全」,空間靈活性領先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住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義烏100平米裝修多少錢 100平米裝修報價詳細介紹
    義烏100平米裝修多少錢?對於第一次購買新房的人來說裝修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大概需要多少錢,是不太清楚的,而裝修需要哪些環節那就更不清楚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100平米裝修報價吧。你可以算一下你的實際用量及價格4、油漆:一組用來刷門窗260元,立邦的5、膩子粉、801膠、乳膠漆一共:1200元足夠了6、剩下的家用電器、家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計算。7、木地板,5000元就可以了。
  • 我新買的房子139平米,實際丈量室內面積99平米,合理嗎?
    139平米的房子,室內丈量99平米,這個在當代基本是合理的(雖然未必合情)簡單說,目前購買房子,所謂的面積參數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建築面積。建築面積是房本上寫的面積,也是一般中介給你報的面積。一般老房子公攤比較小(因為沒有電梯和小區),新房子公攤比較大。第二種是使用面積或者套內面積,就是你這個房屋真實的佔據多少面積。一般等於建築面積減去公攤面積。通常說的「得房率」,就是指套內面積除以建築面積。第三種是地毯面積,就是丈量你每個房間面積的累計和,或者通俗說就是把房間全鋪上地毯的面積。地毯面積相比套內面積,主要是減少了牆壁所佔的面積,相差不太大。
  • 日媒:看不懂中國,100平米房子還不知足,簡直是「反人類」操作
    在中國許多一線城市當中,房子一般都是大房子,三室一廳基本上都在100平米以上,但仍有許多人覺得太小。日媒就對此評價說:看不懂中國,100平米的房子還不知足,簡直是「反人類」操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數據統計,中國的房子三室一廳基本上都在100平米以上,但是日本的三室一廳才70平方米。
  • 買了89平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只有66平,大家說合理嗎?為什麼?
    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去買房的時候,售樓員嘿我們介紹這套房子是100平米,可是實際我們拿到房子以後發現房子特別小,也就是70多平米,很難到達80平米。於是有很多的朋友就很納悶為什麼我買的這麼大的房子,實際的使用面積卻這麼小?這樣到底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