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不清的詩人寫得太多,太勤,太取巧 ‖《詩雜誌》

2021-02-13 《詩人文摘》

E•B•懷特:有數不清的詩人寫得太多,太勤,太取巧

 

  「我認為詩歌是一門最偉大的藝術。它綜合了音樂與繪畫與敘事與預言與舞蹈。它的口吻是宗教的,態度是科學的。真正的詩歌,蘊育了神奇,壞的詩歌,媚俗,散發異味。」

 

    [美]E•B•懷特  賈輝豐 譯

 

  我有一位朋友,繞他的一塊土地設了電子柵欄,裡面圈了兩頭奶牛。一天,我問他對柵欄的感覺如何,使用起來是否很費錢。「一個子兒都不花,」他答道。「電池用完後,我就卸下來,再沒裝回去。柵欄的電線根本沒電,一股繩子罷了,奶牛始終離它十英尺。頭幾天它們就學乖了。」

 

  顯然,在美國,這種情況很普遍。成千上萬頭奶牛生活在對電線的恐懼之中,可這電線沒有通電,約束不了它們。它們盡可以去爭取自由。起來,奶牛!趁暴君打鼾時贏得自由。起來,全世界受奴役的人民!電線沒有電流,花樣再難翻新。奮起吧!

 

  「詩人就不能明白些,」旁邊屋子裡,我的妻子惱怒地叫嚷。

 

  這倒是人同此心。詩人把話說清楚,我們所有人都喜歡,或者說我們認為我們會喜歡。然而,很難讓詩人擺脫故弄玄虛的狀態。詩人的明白到此為止,不會更明白,他進入清晰的地界總是很謹慎,就像水手決不在任何堅實的地方展露身手。詩人的樂趣就在於欲說還休,讓含義因朦朧而得到加強。他拉開遮掩了美的面紗的拉鏈,卻不肯揭下面紗。極度明白的詩人多少有點招搖。

 

  這個主題很有意思。我認為詩歌是一門最偉大的藝術。它綜合了音樂與繪畫與敘事與預言與舞蹈。它的口吻是宗教的,態度是科學的。真正的詩歌,蘊育了神奇,壞的詩歌,媚俗,散發異味。我想並沒有長詩一說。長則不是詩歌,而是其他什麼東西。《約翰•布朗之軀》不是詩歌,它是用繩子串起的一束詩歌。詩歌是熱烈的,熱烈的東西不能長。

 

  一些詩人天生比其他人明晰。要想走紅或者名世,寫得極其通俗(如埃德加•格斯特),或者徹底晦澀(如格特魯德•斯泰因),各有各的好處。本土的第一位詩人——如果用詞無須那麼嚴謹——是埃德加•格斯特。他這位吟唱者,比起其他人,讓美國人更多地從詩歌的韻律和節拍中得到了享受。他是否也讓心滿意足的讀者得到我讀其他詩人的某些詩歌時產生的那種迷茫的、錐心刺骨的情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作為民主主義者,我似乎事事上都贊成多數裁定原則,但文學例外。

 

  《約翰•布朗之軀》,美國詩人史蒂芬•文森特•貝尼特(1898-1943)所作長詩,紀念南北戰爭期間著名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

 

  埃德加•格斯特(1881-1959),美國詩人,在二十世紀上半紀的美國紅極一時,被譽為「人民詩人」。

 

  格特魯德•斯泰因(1874-1946),美國女作家和詩人,旅居法國,與文學界、藝術界人士交往頗多。

 

  有多種類型的詩意晦澀。一種晦澀來自詩人的癲狂。這種情況當然很少。詩人癲狂與狗的癲狂一樣,都不常見。有數目驚人的知名詩人,神志清醒得無可救藥。還有一種晦澀,來自詩人喬裝癲狂,即使略微沾點癲狂氣。這卻很常見,也很糟糕。詩人蓄意告別他的理性就像通勤者告別他的太太一樣,我不知道還有誰的作品,比這類詩人的作品更讓人討厭。

 

  另有一種無意中的晦澀或者說是混亂,是因為一些作者哪怕表達很簡單的想法,也無法不攪個亂七八糟。還有一種晦澀,則是因為想法太多,都得塞進三或四音步的詩行裡。詩歌的功用是濃縮,但有時濃縮得過分,讀這樣的詩,不會比高峰時刻搭地鐵來得舒服。

 

  有些時候,詩人太專注於音節的某種組合造成的抒情可能性,卻忘記了最初想說什麼,如果確實還有東西要說,結果又是亂作一團。對這種晦澀,我很能體諒:我知道詩人在作詩的過程中,往往受制於一些花哨的東西,一行詩,聽來像絲絨般平滑,看去像羽毛一般曼妙,但全然不合詩的規矩。如何處理這類小玩意兒,常常讓詩人煩惱,他自然感激繆斯時不常賜予他的小恩小惠。通常,他會把這閃亮的字句丟入整首詩的什麼地方,但願它不會太扎眼。(聽來我好像鄙薄詩人,其實我是妒忌他們。我可真想當個詩人。)

 

  我與詩人的爭吵(詩人得知竟然有爭吵發生,想必驚詫莫名)不在於他們不明晰,而在於他們太勤快。勤快之於詩人,正如不誠實之於簿記員。有數不清的詩人寫得太多,太勤,太取巧。很少有詩人樂意等待十月懷胎,他們寧可要個早產兒,用老式卡斯隆字體娩出後,再送進恆溫箱。

 

  我以為美國人,較之其他民族,更容易受他們不理解的事物打動,詩人就利用了這一點。格特魯德•斯泰因曾經佔據令人驚嘆的報紙版面,但在我看來,這與她的作品給人的快樂全然不成比例,雖然我只是揣測而已。斯泰因小姐忙了她認為有趣和刺激的實驗性寫作,我當然不反對。她痴迷於字詞形成的音韻,也讓人讚嘆,大多數作家很少關注音韻,太多的作家乾脆耳聾。但另一方面,我也不打算相信,任何作家,除非存心預謀,有誰還能像「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的作者一樣,始終以如此優雅的晦澀和空疏的方式來創作——從不採取常規一點的手法。百分之百地繞圈子說話,非得是純粹的天才——沒人好到這個份兒上。

 

  總之,我想妻子是對的:詩人可以更明晰一點,但又不必落在生硬的實處。我很奇怪我對他們如此這般地囉嗦個沒完。我同樣也吃虧在勤快上。我咬著鉛筆,盯著劃了標記的日曆。

 

  在城市(但城市將遭毀滅),燈火持續閃亮直至清晨,在朝向幽暗庭院的飯店臥房裡,在臥房外的小起居室裡,早餐就鋪排在小起居室,燈火微茫,閃射在半個葡萄柚和鋥亮的餐具罩蓋和保溫咖啡壺上,整個早上冰塊兒繞葡萄柚的硬皮融化,陰翳鋪滿建築物前通道漸漸升高,有人穿著晨衣或浴衣或睡衣褲從掛鈎上抄起聽筒要求送餐到客房並點了半個葡萄柚還有烤麵包片還有橘子醬一邊聽任水在浴簾後譁譁流淌。城市醒來了,卻是伴隨自己內部的一個個太陽有羊皮紙燈罩的每盞燈,電線沾滿灰塵,彎曲盤繞,將它連接到光與電的中心,太陽系的臍帶。(但他們告訴我,所有的城市終將毀滅,人們不會再生活在大而無當的城市裡,不過這個時刻還沒有來臨。)無論如何,我必須保持對城市的記憶,餐室燈光下盒子裡的蕨類和虎尾蘭,餐館和烤架,電梯門的開啟和關閉,始終在按鈕召喚電梯的人影,與他人(城市裡一向不乏他人)一道默默等待,一道升降,卻始終一言不發。在書店,店員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你說不必了,只想隨便轉轉,在一處地方,一個屋頂下,匯聚了這麼多的書,豈不讓人興奮,而每本書都在等待被閱讀的圓滿結局。演出結束後,門前挑棚下,人們擠擠挨挨地躲雨,雨水打在計程車的頂蓋上,雨中的城市眾生,人人面帶焦灼之色,男人身著黑色外套,頭戴禮帽,一頭扎進炮火般襲來的驟雨中尋找計程車湍流湧動的源頭;衣著光鮮的女人,惱怒,驚惶,絕望,等待沒入叫人百般無奈的夜幕之中遲遲不歸的男人;挑棚下人群騷動,仿佛他們所有人五分鐘之內如果不能安然遁入計程車,必死無疑。(離去時,必須把鑰匙留在服務臺上。雖然城市必將毀滅,也不要忘了離去時把鑰匙留在服務臺上。)

 

  語出格特魯德•斯泰因的《聖潔的艾米莉》一詩,原句是「玫瑰是一朵玫瑰是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E•B•懷特(E.B.White,1899—1985),「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美國隨筆作家」。作為《紐約客》主要撰稿人的懷特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紐約客》文風」。懷特對塵世上的一切都懷著「面對複雜,保持歡喜」的態度,其人格魅力與文字修養一樣山高水長。除了他終生摯愛的隨筆,他還為孩子們寫了三本書:《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與《吹小號的天鵝》,被譽為「二十世紀讀者最多、最受愛戴的童話」。《紐約時報》為懷特逝世發表的訃告中稱「如同憲法第一修正案一樣,E•B•懷特的原則與風範長存」。

 

http://www.sohu.com/a/216051905_236612

 

--- 

《詩雜誌》

20180107 《在中國,詩人幾近於笑話》

20180113《編織的溪流:詩的對話》

20180114 《詩的修改》

20180116 《在中國,「純詩」必然被冷落》

20180118 《世界永遠焦慮,是卻是一種定力》

20180119 《詩要與日常語言作鬥爭》

20180120 《如何讀詩》

20180122  《詩歌總使哲學驚慌》

20180125 《誰還以讀不懂現代詩為榮》

20180126 《純粹「美」「好」的詩沒有出路》

20180128  《新詩的語言技巧》

20180129  《當下詩的「及物」》

20180130 《中國詩究竟比西方詩差在哪兒》(上)

20180130 《中國詩究竟比西方詩差在哪兒》(下)

20180201 《新詩的自持與散文化》

20180204 《詩是植物的語言》

20180205 《一些詩人無法判斷自己詩歌的優劣》

20180207 《詩的隱與諧》

20180210 《新詩應向古詩學些什麼?》

20180214 《現代詩究竟該怎麼讀》

20180215 《詩人究竟在創造什麼?》

20180220 《想做大詩人,先闖三重關》

20180221《日常語言是死了的詩的語言》

20180223 《究竟誰是新詩的「生父」》

20180224 《如何修改一首詩》

20180226 《當代詩人繞不過的意象》

20180227 《詩的意象》

20180301 《路也談詩》

20180303 《詩的本質在於跳脫公共話語的馴化》

20180305 《體面的人應該遠離詩歌》

20180307 《詩的物象、具象與意象》

20180309 《詩的誦與讀》

20180311 《詩的包容,敘事的必要》

20180312 《必須重申的詩歌常識》

20180314 《新詩有標準嗎?》

20180315 《再談敘述詩學》

20180316 《90後詩人已經不那麼口語化了》

20180317 《現代詩誤讀之必要》

20180320 《當下詩人的潛在困境》

20180321 《如何精讀一首詩》

20180322 《再談詩的張力》

20180331 《中國當前不存在國際一流詩人》

20180401 《無利可圖保證了詩歌的純潔和高端》

20180403 《什麼是後現代詩歌?》

20180408 《你完全讀懂了,這首詩就死亡了》

20180409 《新詩的語感》

20180411 《詩,不求「共識」,但求磋商與對話》

20180412 《詩不能離文學太近》

20180416 《誤讀愈大,詩歌的魅力也愈大》

20180418 《寫詩就是要顛覆語言成規》

20180419 《刻意則無詩》

20180501 《好詩,到底好在哪裡》

20180503 《詩的現代技巧》

20180504 《新詩與古詩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20180510 《我們該如何讀古詩》

20180526 《有數不清的詩人寫得太多,太勤,太取巧》

《詩人文摘》

《新詩百年》900家(上) 《新詩百年》900家(下)

2017《詩人文摘》年度詩人

2016《詩人文摘》年度詩人

2015《詩人文摘》年度詩人

2014《詩人文摘》年度詩人 (上)

2014《詩人文摘》年度詩人(下)


2017《詩人文摘》最受讀者歡迎詩人

2016《詩人文摘》最受讀者歡迎詩人

      《詩人文摘》,大型詩歌類網刊,成立於2005年,以報導國內外詩壇新聞、事件及詩歌評論為主。從2014年開始設立《名詩百家》、《今日詩選》等欄目,獲得廣泛讚譽,2015年開闢《一首好詩》,已經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詩歌欄目。為紀念中國新詩百年而開闢的新欄目《新詩百年》,於2016年陸續刊出活躍在當今中國詩壇的詩人作品。2017年10月設立《詩雜誌》《國際詩人》欄目。


      之道,本名王金祥,筆名甲由、沃慈、夏侯琹等,《詩人文摘》主編,《之道說寺》欄目主持。作品見《詩刊》《星星》《中國詩選》等詩歌刊物、年選及北京地鐵,著有詩集《我揀到了銅》《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編《長安大歌》(陝西優秀詩歌作品選)。新作有《咖啡園》《趙小娟的煩心事兒》《甲由的雞毛詩》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日、韓、印尼等語。參加第32屆(以色列)、33屆(馬來西亞)、36屆(捷克)世界詩人大會。現居西安。

      微信:QQ425600691

---


相關焦點

  • 讀艾青《詩論》:詩寫得晦澀,是因為詩人沒睡醒,別怪讀者讀不懂
    我們都知道艾青是一位著名詩人,很多人都讀過他的《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等名篇,並對其中的一些名句耳熟能詳。其實,艾青的詩寫得那麼好,與他對詩有著獨到的見解不無關係。他的《詩論》也是詩歌理論的名作,對詩的各個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
  • 詩人韓東:太多的詞語被汙染了
    「太多的詞語被汙染了」「因為我們所受的文化教育,詞語積澱的意思太多了,太多的詞語被汙染了,一些本來是中性的詞,通通變成了象徵,比如一提到大海,浪漫、廣闊都來了,但真正的大海是什麼,我們反而忘了。詩人對詞語非常敏感,應當清除這種語言使用的積垢。」
  • 美國桂冠詩人達夫:不是詩人太多 而是讀者太少
    除了美國桂冠詩人的身份,麗塔·達夫還是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歌者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舞者,她演奏大提琴和膝琴(一種古大提琴),她說「如果我不做詩人,很可能會去當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她堅信著「如果一首詩歌不能唱出來,那就不能算作詩歌。」
  • 他悼亡妻的詩寫得太好,續弦後被人詬罵,這個倒黴詩人是誰?
    負心漢、混蛋、虛偽、花心、渣男,這位被時人稱為寫元和體,藝術成就非常高,才華橫溢的唐朝詩人至今還被文壇上的人憤憤,恨恨地罵著。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裡,因為他們不論是在寫詩的成就、造詣上達不到元稹的高度,做官也做不到元稹那麼大,所以吃不著葡萄的人就罵他。
  • 這首詩寫得太絕,李白都驚得不敢下筆,後來還仿造寫了一首詩
    在唐朝歷史上,李白的名字是永遠的豐碑,不遜於任何帝王將相。與杜甫不同,李白在世的時候已經名滿天下,而且受到世人的尊敬。因此,他也有足夠的傲氣,並不是誰都看得上眼。他可以做到「天子呼來不上船」,也流傳著他讓高力士脫靴的故事。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當然唐詩的各類非常的多,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譬如有的詩人專門描寫田園風光,有的詩人則是喜愛描寫愛情,有的則是喜歡描寫自身的一個遭遇,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了詩裡,這樣也就使得唐詩,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唐詩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的孤獨,一開篇便是令人感受到了詩人筆下的孤獨,那便是柳宗元的《江雪》。
  • 小詩人登嶽陽樓超水平發揮寫首詩,無一樓字卻句句寫樓,一詩成名
    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嶽陽樓》、杜甫的《登嶽陽樓》、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再加上大大小小几十位詩人的名作,讓這座樓儼然成了一座「賽詩樓」。有了唐宋的這麼多經典作品,對於元、明、清的詩人們來說,要出彩談何容易。或許正是因為不敢寫,這三朝詠嶽陽樓的作品是少之又少。但有沒有明知山虎偏向虎山行的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楊基。
  • 他是一位天才詩人,卻因為詩寫得太好而遭到至親所害!
    除了這二人還有一個詩人,他才華橫溢,但是也早早的夭折了,這位詩人叫做——劉希夷。唐詩插圖有些朋友對這位詩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若是提起「年年歲歲花相似」的句子,很多人都會接下一句「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這是年僅而是多歲的劉希夷寫下的一片佳作,全詩通過寫洛陽女兒和白頭翁的經歷,來表現下層人民生活的不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更是難得的佳句。
  •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古代詩人筆下的穀雨茶韻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諺語也有「清明見芽,穀雨見茶」之說。穀雨期間,約朋攜友,採茶泡茶,品茶吟詩,是古代詩人的最愛。自唐朝以來,文人雅士們深諳「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的採茶之道,對「陽春三月試新茶」樂此不疲,把此當作人生一大樂趣和生命中的美事。
  • 最浪費的詩人,卻寫了最節儉的詩,寫了《憫農》的李紳後來怎麼了
    古代詩人最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因此很多人就會認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寫出什麼樣的詩,詩詞自然也就代表了詩人的氣質和品格。好像杜甫悲天憫人,也就寫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劉禹錫樂觀豪邁,也就寫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詩人李白是以何種感情寫的這首詩?《古朗月行》又表達了什麼?
    在李白涉及月亮的詩歌中,《古朗月行》是最集中寫月亮的一篇,甚至可以單純地把它看成是詠月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鮑照作過《朗月行》,李白擬寫此題,卻並沒有因襲鮑詩,故而題為《古朗月行》。李白借樂府古題來創作詩歌是常有的事,這只是其中的一篇。
  • 宋朝最會拍馬屁的詩人,僅僅寫了兩句詩,便是得到範仲淹的賞識!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宋朝最獨特的一首詩,那便是北宋詩人蘇麟的《斷句》,可能有的朋友這於這首詩名不熟悉,但這是一首非常獨特的詩,而且通篇只有兩句,詩人寫這首詩也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滿,以及自己的一個願望,詩人也正是最終憑藉這首詩,最終得到了上司的肯定。
  • 清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寫出最著名的詩,你一定會背!
    在詩歌這個領域,有著太多優秀的才子。李白的灑脫,杜甫的憂國憂民,還有蘇軾、王維等等有名的詩人。他們的作品是膾炙人口的,流傳千年依舊被人們讚嘆。但是也有的詩人,他們一生只有一首代表作,人們對於他們或許不了解,但是他們的經典作品,幾乎是人人都會背。
  • 司馬光很經典的一首詩,一開篇便是不俗,寫得非常有意境!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司馬光,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客中初夏》,這首詩可以說是同樣的寫得非常唯美,一開篇便是不俗,寫得非常的有意境,很是值得我們一讀。《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 清朝詩人阮元的這首七絕,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每一句都寫得很美
    那麼除了唐詩之外,後來的宋詩是分水嶺,自從之後詩歌逐漸沒落,一直到清朝,並沒有誕生多少優秀的詩人,儘管也還有不錯的作品,但是總體上來說,那都是不如唐宋兩朝。元朝的文學標籤是元曲,明清的文人大部分又在創作小說,詩歌好像是一個被人遺棄的小孩。
  • 清朝詩人高鼎這首《村居》,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生動有趣!
    那麼除了小說之外,還有詩歌同樣也是有所突破,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他們借鑑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加以創新,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特別是一些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同樣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譬如高鼎的這首《村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生動有趣,把村居普通的風景,還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
  • 看看,才華橫溢的詩人成為快遞員,寫出這樣的詩
    「少年無懼夢不止」,快遞員的詩飽含美好祝願,那當詩人成為快遞員會有怎樣的作品呢? 「從空氣裡趕出風/從風裡趕出刀子/從骨頭裡趕出火/從火裡趕出水/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這是一首來自一位52歲外賣員王計兵的詩——《趕時間的人》,寫出了外賣騎手奔波送餐的心情,如果沒有對外賣生活的感同身受,是寫不出這樣詩句的。
  • 十位詩人寫給妻子的詩:有懷念,有情話,有惋惜
    說到寫給妻子的詩,相信所有人都能吟出蘇軾的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今天,隱娘找了十首比較冷門的送給妻子詩詞,看看詩人們的感情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贈內》唐·李白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 一群「大孩子」辦的文學評論雜誌——《詩探索》創刊40周年
    他熱情、奔放,有一顆年輕的心,為人寫序是他寫作生活的重要一環。他總是不嫌麻煩閱讀那些「披頭散髮」的稿件,由此索序者便多了起來,這時他會像余光中那樣抱怨:「我從未與人借過錢,怎麼一下就冒出這多債務,永遠還不清呢?」不過,如果沒有人請他寫序,他大概就感到自己真的老了。為避免衰老,他下決心「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