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高校線上教學教務管理人員調查報告

2020-12-15 芥末堆

圖片來源:unsplash

* 來源:鄔大光(xmuwdg),廈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出品

為應對疫情嚴峻形勢,今年2月中旬以來,在教育部統一部署下,高教戰線和社會各界迅速展開在線教學重大行動。為了使人們及時、全面、客觀了解在線教學情況,受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秘書處委託,廈門大學鄔大光教授組建了研究團隊,從3月13日開始,利用線上平臺開展了大規模高校在線教學調查。

在對調查情況進行了認真統計、整理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團隊於4月初分別推出了《疫情期間高校教師線上教學調查報告》和《疫情期間大學生線上學習調查報告》兩份報告,引起全國各高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受到各方面肯定和積極評價,課題組主要成員先後接受了《光明日報》和《中國科學報》採訪。

現將課題組最後一份調查報告《疫情期間高校線上教學教務管理人員調查報告》發布。該報告基於451名高校教學管理者調查問卷,希望能從教學管理的維度為大家提供線上教學的新視角,也懇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在三份調查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正在撰寫研究報告,今後將陸續推出,希望各位關注。再次感謝各位對調查問卷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1.性別分布

參與調查管理人員中,男性231人,佔51.2%;女性220人,佔48.8%。(見圖1)

2.年齡分布

參與調查管理人員中年齡分布於各個年齡段。按照各年齡段人數分布及比例,依次是:31歲以下127人,佔28.16%;31-35歲46人,佔10.20%;36-40歲84人,佔18.63%;41-45歲71人,佔15.74%;46-50歲53人,佔11.75%;51-55歲39人,佔8.65%;55以上歲31人,佔6.87%。(見圖2)


3.管理層級分布

參與調查管理人員中,屬於學校層面的管理人員215人,佔47.7%,屬於基層學院(系)的管理人員236人,佔52.3%。(見圖3)


4.學校類型分布

參與調查管理人員中,新建本科院校137人,佔30.4%;普通老本科學校210人,佔46.6%,一流大學建設高校31人,佔6.9%;一流學科建設高校71人,佔15.7%,高職學校2人,佔0.4%。(見圖4)

5.管理部門分布

參與調查管理人員,選擇教務管理部門211人次,佔48.5%;選擇質量保障管理部門111人次,佔25.5%,選擇技術服務管理部門16人次,佔3.7%;選擇學生管理部門97人次,佔22.3%。(見圖5)

6.使用線上教學的課程類型

調查將線上教學課程分為「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四類,教學管理員可多選。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專業必修課」的管理員為414人次,佔29.53%;選擇「專業選修課」的管理員為348人次,佔24.82%;選擇「公共必修課」的管理員為360人次,佔25.68%;選擇「公共選修課」的管理員為280人次,佔19.97%。(見圖6)

7.使用線上教學的課程性質

調查將線上教學課程分為「理論課」「理論課(含課內實踐、實驗教學)」「獨立設置實驗課」「術科課」和「其他教學環節」五種類型,教學管理員可以多選。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管理人員中,選擇「理論課」389人次,佔39.3%;選擇「理論課(含課內實踐、實驗教學)」292人次,佔29.5%;選擇「獨立設置實驗課」77人次,佔7.8%;選擇「術科課」114人次,佔11.5%;選擇「其他教學環節」118人次,佔11.9%。(見圖7)

二、線上教學的環境與支持

1.在疫情之前,學校是否有教學平臺(或教學資源庫)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管理員中,認為在疫情之前,學校已有教學平臺(或教學資源庫)的管理人員有396人,佔87.8%;在疫情之前,學校沒有教學平臺(或教學資源庫)的有55人,佔12.2%。(見圖8)

2.在疫情之前,學校使用線上教學的情況

調查將高校使用線上教學的情況分為「大規模使用」「部分使用」「少部分使用」「零星使用」和「從未使用」五個等級,並相應賦值5、4、3、2、1。調查結果顯示,使用線上教學的均值為3.59,可見,疫情之前,高校對線上教學的使用情況是介於「少部分使用」和「部分使用」之間。其中,選擇「部分使用」的管理人員有174人,佔39.6%;選擇「少部分使用」的管理人員有146人,佔32.4%;選擇「大規模使用」的管理人員有79人,佔17.5%;選擇「零星使用」的管理人員有42人,佔9.3%;選擇「從未使用」的管理人員有6人,佔1.3%。(見圖9)

3.在疫情之前,學校是否開展線上教學培訓和服務

調查將高校開展線上教學的培訓和服務的頻率分為「非常頻繁」「經常開展」「一般」「偶爾開展」和「從未開展」五個等級,並相應賦值5、4、3、2、1。調查結果顯示:高校線上教學培訓和服務的均值為3.19。可見,高校對線上教學的使用情況介於「一般」和「經常開展」之間。從學校開展培訓和服務的頻率看,選擇「一般」開展176人,佔39.0%;選擇「經常開展」146人,佔32.4%;選擇「偶爾開展」73人,佔16.2%;選擇「非常頻繁」34人,佔7.5%;選擇「從未開展」10人,佔2.2%。(見圖10)

4.疫情期間,學校提供線上教學的服務保障

調查將學校提供線上教學的服務保障分為「學校網絡等硬體環境支持」等11個方面,並將評價分為「非常好」「較好」「一般」「較差」和「非常差」五個等級,並分別賦值為5、4、3、2、1不同等級。

根據調查結果,按照得分高低排序,「開展線上教學情況調查」得分最高(均值4.10)、然後依次是:「開展線上教學效果監測」(均值4.08)、「學校網絡等硬體環境支持」(均值4.07)、「提供線上教學的技術使用培訓」 (均值4.04)、「提供實時的線上教學技術保障」(均值4.03)、「提供線上教學的教學方法培訓」 (均值4.02)、「為學生提供各種教學平臺的學習指南」(均值4.01)、「為師生提供電子圖書資源支持」 (均值3.95)、「各種平臺和工具的集成整合」 (均值3.92)、「為學生定期開展線上學習的教育和引導」 (均值3.87)、「出臺鼓勵線上教學的政策(如工作量認定及獎勵、學生學分認定、教育評價標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等)」 (均值3.77)。由此可見,各高校教學管理部門在疫情期間,總體自我評價為「較好」。其中尤為重視通過線上了解教學情況、關注課程線上教學效果,同時盡最大可能改善軟硬體環境建設。(見圖11)

從參與調查管理人員自我評價看,除了「出臺鼓勵線上教學政策」這一選項外,對其餘各個選項,超過70%管理人員自我評價為「較好」(含「非常好」,本題下同)。其中,80%左右的管理人員認為在「開展教學效果監測」、「開展線上教學調查」、「提供學校網絡等硬體支持」、「為學生提供各種教學平臺學習指南」、「提供線上教學的技術使用培訓」、「提供線上教學的方法培訓」、「提供實時的線上教學技術保障」等方面自我評價為「較好」。但在「為師生提供電子圖書資源支撐」、「為學生定期開展線上教育與引導」、「各種平臺和工具的集成整合」、「出臺鼓勵線上教學的政策」等方面,在「較好」的自我評價,選擇人數比例相對略低。(見圖12)

三、線上教學的使用情況

1.對學校教師線上教學模式的評價

調查將線上教學模式分為「直播」「錄播」「MOOC」「文字+音頻」「線上互動研討(包括答疑、輔導等)」和「提供材料供學生自學」等六種類型,並將使用頻率分為「非常頻繁」「頻繁」「一般」「不太經常」和「從不用」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線上互動研討(包括答疑、輔導等)」的評價均值最高(均值3.90),然後依次是:「提供材料供學生自學」(均值3.82)、「直播」(均值3.75)、「文字+音頻」(均值3.71)、「錄播」(均值3.46)、「MOOC」(均值3.43)。(見圖13)

從各種模式使用頻繁程度看,近70%的管理人員認為「線上互動研討(包括答疑、輔導等)」模式為頻繁使用(含「非常頻繁」,本題下同),超過60%管理人員認為「提供材料供學生學習」、「直播」、「文字+音頻」為頻繁使用。不到50%左右的管理人員認為「錄播」和「MOOC」為頻繁使用。(見圖14)

2.對線上教學優缺點的評價

調查將線上教學可能存在優缺點列舉了13個方面,將評價分為「非常贊成」、「贊成」、「一般」、「不太贊成」和「不贊成」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管理人員對各項評價均值都在3.00以上。從優點評價看,各項均值都在3.72以上,從缺點評價看,各項均值低於3.55(含3.55)。

從優點評價看,按照高低排序依次為:「可以讓名師名課充分共享」(均值4.30)、「可以反覆回放,便於知識複習鞏固」(均值4.23)、「突破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均值4.12)、「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均值3.95)、「可以讓學生充分表達關注的問題」(均值3.91)、「學生可以按需選擇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均值3.84)、「方便學生之間交流與協作」(均值3.72);

從缺點評價看,按照高低排序依次為:「教師無法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均值3.55)、「缺乏老師現場指導和督促,課堂紀律松馳」(均值3.54)、「教師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均值3.39)、「教師無法第一時間反饋學生關注的問題」(均值3.22)、「學生過分依賴回放功能,認為聽不明白還可以重學,課堂學習效率下降」(均值3.17)、「網絡交流不如線下交流直接 ,浪費時間」(均值3.09)。

由此可見,管理人員對於線上教學的優缺點總體感受是正面積極評價高於負面消極評價。其中,「可以讓名師名課充分共享」和「可以反覆回放,便於知識複習鞏固」兩項管理人員認可度最高。而在缺點評價中,「教師無法即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和「缺乏老師現場指導和督促,課堂紀律松馳」兩項評價,評價均值相對低於其它選項。(見圖15)

從對各種優缺點評價的人數比例看,近70%的管理人員對「可以反覆回放,便於知識複習鞏固」、「可以讓名師名課充分共享」、「突破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可以讓學生充分表達關注的問題」、「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等五個方面優點表示「贊成」(含「非常贊成」,本題下同)。60%左右的管理人員對「方便學生之間交流與協作」、「教師無法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缺乏老師現場指導和督促,課堂紀律松馳」三個方面缺點持「贊成」態度。(見圖16)

3.線上教學與傳統線下教學效果比較

與傳統線下學習相比,線上教學效果如何?調查將線上教學效果分為「比傳統線下學習效果好,質量有保障」、「比傳統線下學習效果差,質量沒有保障」和「沒有變化」三個維度,並將效果評價分為「非常贊成」、「贊成」、「一般」、「不太贊成」和「不贊成」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三項均值分別為2.98、3.09、2.51。(見圖17)

再從對教學效果評價的人數比例看,參與調查管理人員中,在「比傳統教學效果差,質量沒有保障」,選擇「贊成」(含「非常贊成」,本題下同)比例達36.4%;在「比傳統線下學習效果好,質量有保障」選項中,選擇「贊成」的比例達27.5%;在「沒有變化」的選項中,選擇「贊成」的比例達到13.5%。而在「一般」選項,三者選擇的比例分別是37.7%、46.8%和40.8%。由此可見,從管理者的視角看,線上與線下教學效果差異還不太明顯,線上教學效果還有待時間和實踐進一步檢驗。(見圖18)

4.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調查將影響線上教學的可能因素列舉了「網絡速度及穩定性」等18個因素,並按重要程度分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除了「配備一定數量的課程助教」重要性低於4.0之外,其它17個項目重要性均高於4.0。(見圖19)可見,大部分管理人員認為這些因素都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根據管理人員對各項因素重要性高低評價進行相對劃分、大致分成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要(均值≥4.4):教師的教學投入和學習投入、學生線上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以及教師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從高到低依次:「教師對教學的態度及精力投入」(均值4.56)、「學生積極參與」(均值4.55)、「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均值4.54)、「良好線上學習行為習慣(如按時上課,學習自律能力等)」(均值4.54);「教師的教學策略及講授(演示)方法」(均值4.47);

第二重要(4.3≤均值<4.5):平臺及教學資源、課程教學內容、網絡服務、師生對工具熟悉程度以及學校的政策支持等。從高到低依次為:「教學平臺功能及穩定性」(均值4.42)、「提供課程配套教學資源」(均值4.39)、「選擇適合線上教學的課程內容」(均值4.39)、「學校對線上教學的政策支持」(均值4.36)、「網絡速度及穩定性」(均值4.36)、「線上技術服務支持」(均值4.35)、「教師對教學平臺和工具的熟悉程度」(均值4.34)、「學生的學習空間及終端設備支持」(均值4.32);

第三重要(均值<4.3):教育評價、課堂程序維護以及教學平臺技術工具的支持等。從高到低依次為:「教師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方法」(均值4.30)、「教師的教學空間及設備支持」(均值4.25)、「學生對教學平臺和工具的熟悉程度」(均值4.24)、「掌控和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均值4.18)、「配備一定數量的課程助教」(均值3.83)。

可見,從管理人員總體感受看,影響影響線上教學效果首先是教師和學生方面的因素,其次是硬體及教學資源、技術服務支持保障及政策因素。

從對各項因素重要性評價的人數比例看,除了「配備一定數量的課程助教」這一因素外,其餘17個因素,超過80%管理人員認為是重要的(含「非常重要」,本題下同)。其中「教師對教學態度及投入」、「學生積極參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線上學習行為及習慣」、「教師的教學策略及講授(演示)方法」等五個因素,超過90%的管理人員認為是重要的,超過60%管理人員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另從「非常重要」這一選擇的人數比例看,超過50%管理人員認為「網絡速度及穩定性」、「教學平臺功能及穩定性」、「線上技術服務支持」、「提供課程配套教學資源」、「選擇適合線上教學的課程內容」和「教師的教學策略及講授(演示)方法」6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超過40%的管理人員認為「教師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方法」、「教師對教學平臺和工具的熟悉程度」、「教師的教學空間及設備支持」、「學生對教學平臺和工具的熟悉程度」、「學生的學習空間及終端設備支持」和「學校對線上教學的政策支持」6個因素是「非常重要」;

不足40%的教學管理員認為「掌控和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和「配備一定數量的課程助教」是「非常重要」的。(見圖20)

5.目前線上教學存在的最主要問題

調查將線上教學可能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分為18方面,並將評價分為「非常贊成」「贊成」「一般」「不太贊成」和「不贊成」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各道題的評價均值都在4.00以下。如按照管理人員對問題感受程度(評價均值)適當進行劃分,從高到低依次為:

第一梯度(3.8≤均值):從高到低依次是「網絡速度及穩定性差」(均值3.94)、「部分教學內容不適合線上教學」(均值3.93)、「教學平臺功能不完善及穩定性差」(均值3.86);

第二梯度(3.7≤均值<3.8):「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均值3.75)、「學生未養成線上學習的良好習慣(如按時上課,學習自律能力等)」(均值3.74);

第三梯度(3.6≤均值<3.7):「課堂教學秩序不好把控」(均值3.69)、「提供課程配套電子教學資源不足」(均值3.62)、「學生參與度不夠」(均值3.60);

第四梯度(3.5≤均值<3.6):「線上技術服務支持跟不上」(均值3.55)、「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不適應線上教學」(均值3.53);

第五梯度(3.4≤均值<3.5):「學生的學習空間環境及終端設備支持不夠」(均值3.48)、「教育評價方式方法不適合網上教學」(均值3.47)、「教師的教學空間環境及設備支持不足」(均值3.44);

第六梯度(均值<3.4):「教師對教學平臺和工具的不熟練」(均值3.39)、「教師對教學的態度及精力投入不夠」(均值3.36)、「學生對教學平臺和工具的不熟練」(均值3.32)、「學校對線上教學的政策支持不足」(均值3.29)、「沒有課程助教或數量不足」(均值3.28)。(見圖21)

從對各種問題選擇的人數比例看,超過60%的管理人員贊成(含「非常贊成」,本題下同)線上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教學內容不適合線上教學」、「網絡速度及穩定性差」、「教學平臺功能不完善及穩定性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學生未養成線上學習的良好習慣(如按時上課,學習自律能力等)」、「課堂教學秩序不好把控」。略超過40%的管理人員「贊成」學生對平臺和工具的不熟練」、「學校對線上教學的政策支持不足」、「沒有課程助教或數量不足」。而其餘關於線上教學的問題,管理人員選擇「贊成」的比例大致在50%至60%之間。(見圖22)

6.線上教學對學校最大的挑戰

調查將線上教學給學校可能帶來的挑戰列為12個方面,並將管理人員態度分為「非常贊成」「贊成」「一般」「不太贊成」和「不贊成」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所有項目均值均高於4.00。

根據管理人員的感受評價,按照挑戰度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學生自律能力,線上學習行為和習慣的養成」(均值4.34)、「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均值4.32)、「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習慣的改變」(均值4.30)、「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均值4.28)、「教師線上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均值4.22)、「學校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能力和監控體系建設」(均值4.16)、「線上教學的政策保障」(均值4.14)、「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的引進或開發」(均值4.13)、「學校線上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均值4.12)、「學校教學管理組織結構、流程的重組和優化」(均值4.10)、「網絡設備平臺等條件支撐」(均值4.10)、「技術隊伍的服務保障能力」(均值4.04)。(見圖23)

由此說明,從管理人員視角而言,線上教學給學校可能帶來挑戰:一是學生自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二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習慣、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及教師線上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三是線上教學的質量監控能力和監控體系建設、線上教學政策以及教學資源的建設。四是學校線上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學校組織結構、流程的重組和優化、以及網絡設備平臺等條件支撐。五是技術隊伍的服務保障能力。

從對各項挑戰選擇的人數比例看,超過70%的管理人員贊成以上12方面的挑戰。並且,在所有的挑戰項目中,「學生自律能力、線上學習行為和習慣的養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習慣的改變」等挑戰首當其衝,超過85%管理人員對這些挑戰表示「贊成」(含「非常贊成」,本題下同)。其次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師線上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及「學校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能力和體系建設」、「學校線上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線上教學資源的引進或開發」、「線上教學的政策保障」等六個方面,80%左右的管理人員對這些挑戰持「贊成」態度。再次是學校教學管理組織結構、流程的重組和優化、網絡設備平臺等條件保障等方面,超過75%的管理人員對這些挑戰持「贊成」態度。最後是技術隊伍的服務保障,超過70%管理人員持「贊成態度」。(見圖24)

四、線上教學的改進

1.疫情過後,對採用線上教學的態度

疫情過後,管理人員對繼續採用線上教學的態度是什麼?問卷調查將採用線上教學態度區分為「大規模使用」「部分使用」「一般」「少部分使用」和「不使用」五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疫情過後,教學管理表示「繼續採用線上教學」的均值為3.59,「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均值為4.10,「不採用線上教學」的均值為4.18。(見圖25)

從對不同態度選擇的人數比例看,關於「繼續採用線上教學」的選項,超過80.2%的管理人員表示「部分使用」(包含「大規模使用」,本題下同);在「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選項中,84.7%的管理人員表示部分使用;而在採用「線下教學」的選項中,依然有86.1%的管理人員表示部分使用。(見圖26)

由此可見,管理人員對於今後是否採用線上教學的態度,擬 「採用線下教學」略高於其他二者,但沒有明顯區別。

2.繼續採用線上教學,最需要加強(或改進)意見

調查將可能提出改進意見列為18個方面,並將管理人員態度分為「非常贊成」「贊成」「一般」「不太贊成」和「不贊成」五個等級。從調查結果看,所有項目回答均值在4.00-4.40之間(見圖27)。

按照管理人員贊成度的高低排序,均值最高是「加強學生自律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線上學習的良好習慣」(均值4.40),然後依次是:「推動教師轉變觀念,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均值4.38)、「加快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 (均值4.38)、「探索線上教學的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 (均值4.34)、「完善線上教學的政策支持」 (均值4.33)、「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培訓」 (均值4.33)、「加大各類電子教學資源建設或引進」 (均值4.31)、「加強教師使用教學平臺的技術培訓」(均值4.31)、「改造學校網絡設備等硬體實施」 (均值4.30)、「加大各類教學平臺建設或引進」 (均值4.29)、「加強技術隊伍建設,提高線上服務水平」 (均值4.27)、「加強學生對線上學習的培訓和引導」(均值4.26)、「改善提升教師教學空間環境及設備」 (均值4.22)、「加強線上教學的課程助教配備」 (均值4.09)。

從對各種意見選擇的人數比例看,除了「加強線上教學課程助教配備」這一意見外,超過80%的管理人員「贊成」(含「非常贊成」,本題下同)以上改進意見。其中,近90%的管理人員贊成「加強學生自律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線上學習的良好習慣(如按時上課,學習自律能力等)」和「加快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

從選擇「非常贊成」的人數比例看,超過50%的管理人員在「加強學生自律教育」、「加快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推動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策略與方法」、「探索線上教學的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等五個方面意見表示「非常贊成」。近50%的管理人員對「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培訓」、「完善線上教學的政策支持」、「加大各類電子教學資源建設和引進」、「加強教師使用教學平臺的技術培訓」、「加大各類教學平臺建設或引進」、「改造學校網絡設備等硬體實施」等6個方面意見表示「非常贊成」。(見圖28)

以上是本次調研主要結果,限於時間和篇幅,報告僅對封閉性題目作簡要匯總。後續課題組將做進一步分析研究。

再次感謝所有參與調研的老師、同學及教學管理部門同仁!

報告撰寫:薛成龍、謝作栩、鄔大光、刁琳琳、郭瀛霞;數據統計:刁琳琳、嚴歡、甘雅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鄔大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鄔大光;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鄔大光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2020年山東省高校教務與教學管理學會年會在山東科技大學召開
    8月3日,2020年山東省高校教務與教學管理學會年會在山東科技大學召開。為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次年會採用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省內各高校分管教學工作副校長、教務處處長、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在線參加會議。
  • 疫情期間大學生線上學習調查報告
    * 來源:鄔大光(xmuwdg),廈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出品自疫情以來,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要求,全國高校戰線在極短時間內組織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上線課程最多、覆蓋人數最廣的線上教學
  • 疫情期間助力高校線上教學 高頓教育獲感謝狀
    會議現場為在疫情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頒發感謝狀,高頓教育集團旗下在線課程平臺「高頓網校」位列其中。疫情防控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高頓教育集團對外開放了大量優質課程資源,內容涵蓋新商科、六大金融專業、七大會計專業及職業發展等系列課程,並同時面向國內各大高校免費開放了Glive直播平臺、學習大數據統計系統、學員管理系統、商科在線等在線教學服務平臺,在保障高校教學任務正常開展的同時,兼顧授課方式的靈活性與教學效果的高質量。
  • 廣西本科高校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改革創新優秀案例評選活動啟事
    ,多級聯動協同發力,積極組織高校和教師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相約齊聚雲端,做到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為總結經驗、宣傳典型,進一步推動我區本科高校線上教學改革創新工作,廣西日報傳媒集團與廣西本科教育發展研究院決定組織開展「廣西本科高校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改革創新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現在全區範圍徵集教學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具體要求如下:一、內容要求、對象和數量優秀案例能夠如實反映學校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在
  •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 2020-02-05 來源:教育部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 山西省高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及國際慕課建設線上研討會召開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君)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與山西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加強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及推進國際慕課建設工作,4月29日,由山西大學教務處、教師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學堂在線協辦的「山西省高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及國際慕課建設線上研討會」順利召開。
  • 石家莊教育局:停課期間不再安排線上線下教學
    1月6日,石家莊教育局下發通知,就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有關工作作出部署。明確提出,中小學在線下停課期間,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不再安排線上、線下教學,要引導教職工和學生做好疫情防護工作,堅持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健康監測。  石家莊要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要要主動聯繫所在轄區疫情防控部門,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本單位核酸檢測工作。
  • 西安交大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教學「三部曲」
    疫情發生以來,傳統的本科課堂教學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經過近一百天的卓絕努力,西安交大一套集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教學組織、教學保障於一體的「線上+線下」教學新體系正在形成。 截至5月25日,按照教育部關於加快推動全面復學複課的統一部署,西安交大本科生已經全面返校,課程教學已經由線上轉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
  • 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
    據教育部2月5日消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並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
  • 石家莊教育局:線下停課期間不再安排線上、線下教學
    各縣(市、區)教育局,直屬學校,市屬高校:根據我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經研究,現就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暫停線下教學期間疫情防控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一、線下停課期間,各級各類學校要引導教職工和學生做好疫情防護工作,做好健康監測,堅持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不再安排線上、線下教學。學校要主動聯繫所在轄區疫情防控部門,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本單位核酸檢測工作。
  • 教育部:疫情期間高校教師線上教學計入工作量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高校要將慕課教師以及承擔教學任務的所有任課教師線上教學計入教學工作量。
  • ...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實行封閉式管理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張彥剛)記者近日從省教育廳獲悉,為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師生安全,確保各高校安全、平穩有序開展開學後各項工作,省教育廳出臺了《陝西高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所有進出高校校園人員均進行體溫檢測,堅決阻斷疫情進入校園。
  • 疫情期間在線教學行為與效果的調查與反思
    2020年春季學期開始以來,全國高校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攻堅克難,廣泛開展在線教學。在線教學的質量能否得到保障,是學生、教師和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問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研究課題組對全校1160位教師和6080位同學的在線教與學進行了階段性調查,重點關注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與面對面教學相比,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了什麼變化?
  • 疫情期間普通高校網課情況調查—新聞—科學網
    復學後,部分高校仍以網課作為傳統課堂的補充,與杜絕疫情傳播風險。然而,普通高校的網課開展情況到底如何、大學生們又是如何看待網課的呢?本文基於浙江省某普通高校9個二級學院共902份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考察疫情背景下的普通高校網課開展情況,以期對防疫常態化背景下普通高校的大學外語等網課教學帶來啟示。 網課平臺和設備的偏好。
  • 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間普通高校在線教學指導意見
    、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各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有關在線課程平臺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高校的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根據《教育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方案(試行)》要求,現就在疫情防控期間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學術探究|我國高校大規模線上教學的階段性特徵——基於對學生...
    通過調研,我們獲得了疫情期間來自教學第一線的基本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大致呈現了此次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階段性特徵,這些特徵折射出了我國高校現階段線上教學的水平和能力。準確把握這些特徵,對於未來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具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 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並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 強智科技被邀參加江蘇省教務管理工作委員會年會
    強智科技被邀參加江蘇省教務管理工作委員會年會    2020年11月20日,由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會教務管理工作委員會主辦,江蘇海洋大學承辦的「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會教務管理工作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連雲港隆重召開。
  • 我國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的質量狀況、評價及建議
    [關鍵詞]線上教學;質量保障;監督評價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教育部《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線上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和「確保『線上線下同質』」等要求,
  •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指南
    老師們:學校於2月8日公布了《關於調整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延期教學工作安排的通知》,本學期課程線上教學已於2月24日正式開始,「停課不停教」正好是我們提升在線教學能力的好機會,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為了更好地指導老師們順利完成線上教學任務,保障線上教學質量,特制定本指南,供老師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