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周末記者劉希平
□ 陳林吳炳
層林盡染銀杏黃,湘江奔湧法治潮。初冬的長沙,美不勝收,碩果纍纍。
11月,對星城長沙來說,是一個收穫滿滿的月份。
11月2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19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顯示,長沙成為營商環境滿意度最高的全國十個城市之一,也是中西部唯一入選全國營商環境十佳的城市。
11月25日,第十三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出爐,長沙市連續12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11月28日,在第二屆全國新媒體快樂學法大賽總決賽中,由長沙市公務員選手組成的湖南隊,從全國22支比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團體賽第一名。
而早在9年前,長沙以排名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一的優異成績,曾榮登第三屆全國文明城市榜首。捧得這張極具含金量「城市名片」的長沙,沒有停滯不前,9年裡依舊激情澎湃,步履堅定。
「長沙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法治的引領;長沙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法治的護航!」,長沙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尹小英向記者介紹,「七五」普法以來,在長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長沙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增強群眾的法治觀念,提升群眾法律素養為重任,以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依法行政為目標,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有效推動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目前,長沙市正全力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
那麼,長沙市在普法和依法治理中,探索出了一條怎樣的創新之路?長沙市民從法治環境中,又樂享著怎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沐浴著冬日的陽光,記者來到長沙市進行探訪。
創新普法
以點帶面輻射各類群體
「我宣誓:我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青年,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20多名身著藍白相間校服的中學生,分四排站立在舞臺上,他們舉起右手,握緊拳頭,進行「青少年『守法禮』宣誓」,臺下的200多名全市青少年學生代表也同時舉手宣誓。
這是記者近日在長沙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看到的一幕。這一活動的開展,也標誌著長沙市2019年度「憲法宣傳周」正式啟動。
「關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就是關注未來的法治建設,就是從根本上重視法治建設。」把青少年法治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這是長沙市創新普法教育和法治宣傳的特色之一。
為了對青少年進行形式新穎、樂於接受的法治教育,今年11月底,長沙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開始正式啟用。長沙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作為湖南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該教育中心對於開展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法治觀念,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貼近民生、貼近重點」,這是長沙市創新普法教育和法治宣傳的特色之二。
「我們通過宣傳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讓市民切實提高知法、懂法、守法、學法的意識。」長沙市司法局普法和依法治理處負責人對記者說。
「離婚不離家,遭前夫毆打,屬家暴嗎?」「妻子打丈夫,算不算家暴?」……
11月25日上午,隨著長沙市2019年「法治進家庭」主題活動暨「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和諧家園」普法宣傳活動的正式啟動,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
此次活動由長沙市司法局、市婦聯、市圖書館、市律協聯合舉辦。活動當天,長沙市共有200餘名專業律師赴長沙各地,同時開展「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和諧家園」公益普法宣講,覆蓋各街道(社區)、鄉鎮(村)近150個。
當天上午,天心區婚姻家庭調解委員會的鄒美紅老師從施暴者與受虐者的心理出發,以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案例向大家系統地闡述了家庭暴力的現狀、類型與特徵、施暴者和受暴者的心理,讓大家就如何防範家庭暴力以及維護自身權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為提高在校大學生學法守法維權意識。12月6日,由湖南師範大學、長沙市司法局、長沙市律師協會主辦的「守護美好青春、防範金融陷阱」主題活動暨「校園普法、維權季」正式啟動。
「以前的法律知識都是從課堂上、書本中得來的,對法律條文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書本上。今天聽了幾位律師的講解,讓我感受到理論和實踐確實存在不小差距,對我們立體化掌握法律知識很有意義。」湖南師大法學院學生鄒昊對記者說。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為了增強法治宣傳效果,長沙市還不斷探索和創新普法方式,科學運用普法載體,通過深入項目、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等機制,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
為進一步推動長沙法治宣傳創新,讓文本上的法律「活起來」「落下去」,今年9月,中共長沙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長沙市司法局與長沙軌道集團共同啟動長沙市「法治宣傳進地鐵」活動,周期長達8個月。活動期間,法治宣傳全面覆蓋長沙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包括200塊燈箱、35塊LED電子屏以及4號線的全程語音播報。其中,地鐵普法專列在4號線25個站點全程設置了語音播報、92個普法扶手和30塊普法框架展板,通過聽覺、視覺兩種方式展現普法宣傳內容。
除覆蓋長沙地鐵全網絡,還將宣傳陣地擴展至長沙磁浮快線。在長沙磁浮快線機場站、磁浮榔梨站、磁浮高鐵南站分設了宣傳站點。機場站、高鐵站等站點的宣傳,進一步擴大了法治宣傳的覆蓋面,每月普法宣傳覆蓋率達3300萬人次。
長沙市司法局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長沙市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優化營商環境、基本解決執行難和基層社會治理等,深化 「八個一」法律脫貧專項活動,圍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集中宣講1500餘次,舉辦宣講活動970餘場。組織開展「送法下鄉」和「三下鄉」活動650餘場,今年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月活動期間,開展集中法治宣傳296次,巡迴宣傳914次,入戶宣傳6469次,法治講座210場,懸掛橫幅標語1642條,發放各類法治宣傳資料29萬餘份,在全市掀起了普法熱潮。
推進學法
關鍵少數帶動全民學法
1300多名公務員集中在一起,進行閉卷考試,有的奮筆疾書,有的冥思苦想……
12月2日,瀏陽市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考試——考題為憲法法律知識,考生為全體市級領導和科級幹部,考試方式為閉卷測試。
上午9時30分,瀏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震和與全市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1300餘人準時坐進考場,以普通考生的身份一同參加了這場「12.4」國家憲法日憲法法律知識閉卷考試。本次測試的試卷由瀏陽市委依法治市辦委託法律專家教授命題,考試內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以及依法行政相關法律法規等。題型為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總分為100分。
為了確保所有「考生」考出真誠態度、考出真實成績,本次考試還邀請了省、市司法行政部門相關負責人組成督考組現場督考,嚴肅考風考紀。
長沙市領導幹部黨內法規和法律知識競賽,是長沙市每年推動全市領導幹部學法的「重頭戲」,至今已舉辦兩屆,可見此項活動的社會影響。
11月28日上午,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指導,法制日報社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新媒體快樂學法大賽總決賽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通過長沙市領導幹部黨內法規和快樂學法現場賽選出的3名選手組成的湖南隊,從全國22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團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
領導幹部、執法人員不但承擔著宣傳法律、政策的任務,而且是法律、政策的貫徹者、執行者。只有領導幹部、執法人員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才能影響和帶動人民群眾學法用法、依法辦事。長沙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孫美秀認為,領導幹部是各項事業的組織者、推動者,領導幹部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既是履行職責、勝任工作的需要,也對提高城市法治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響。
「領導幹部學法用法不僅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權力與責任,而且對全民守法普法起著示範帶頭作用。」孫美秀對記者說。
「領導幹部既是人民群眾的普通一員,又是掌握公權力的特殊主體。領導幹部應帶頭尊法學法,依法行政,摒棄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行為,這樣才能以實際行動為社會公眾樹立榜樣。」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捷認為,長沙市通過推動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可以有效地影響和推動全民普法,從而為長沙市營造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並為長沙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地法治保障。
通過「關鍵少數」帶頭學法的推動,長沙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考法蔚然成風,從而帶動了全民普法。今年長沙市有序組織12萬餘人參加2019年度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參學率、報考率、通過率」均為100%,在湖南省排名第一。
強化「說法」
國家機關擔當「說法」主角
「公益普法從來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要將法治的觀念深入人心。」「長檢馨聲」檢察官法治巡講團成員賀雨佳這樣說。在星城長沙的公益普法戰線上,「長檢馨聲」已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這也是長沙市檢察院推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一大創新舉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長檢馨聲」檢察官法治巡講團成員來自長沙地區各級檢察院,是一支年輕、朝氣蓬勃並具有紮實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司法工作經驗的隊伍。團內27名巡講員都是長沙市兩級檢察院的骨幹。組建「長檢馨聲」,充分發揮長沙女檢察人員的力量,讓女檢察人員既當「護法的衛士」,又做「普法的先鋒」。
「長檢馨聲」所有法治課程都經過大量調研,緊扣時事熱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領域。每一次課程的誕生都是集體心血的結晶。
2018年以來,長沙市積極探索「三創一建立」普法責任制,將「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到了實處。
今年來,長沙市共發布「誰執法誰普法」項目化管理48個常規項目、107個特色項目責任清單。從申報立項、項目實施、評價考核到成果轉化進行全流程管理,有效整合普法力量與資源,在全市構建「普法力量整合、部門齊抓共管、法治成果共享」的「大普法」工作格局。通過「一事一提醒」「一季度一觀摩」「一年一評議」等舉措,推動項目出成果、出經驗、出典型,有效推動了普法責任制落實。
長沙市各責任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專業優勢,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優化營商環境、「掃黑除惡」、食品藥品領域安全創建等中心工作,開展富有特色的普法宣傳活動,亮點頻現。
長沙市發展改革委開展「誠信建設萬裡行」信用宣傳周主題活動;市生態環境局結合「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行動開展「以案釋法」;市政府金融辦開展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宣傳活動。
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共享單車亂象整治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法治宣傳主題活動;市交通運輸局主動邀請記者隨隊採訪,親身體驗一線執法;市衛生健康委在依法處理醫療爭議、育苗接種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過程中宣傳法律法規政策3420人次。長沙市公安局全面推行以「三集中」「兩統籌」、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執法監管平臺為主要內容的三大法治工程建設,組織拍攝《守護解放西》執法紀錄片,網絡點擊量達1900萬次;長沙市教育局組織開展全市中小學「校園法律服務站」創建,打造「長沙市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節」「十百萬送法進校園」等系列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品牌;「寧鄉普法聯盟」獲得全省普法創新大賽一等獎,「湖南師範大學法律義工團隊」「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長檢馨聲』檢察官法治巡講團」「長沙市三人行公益法律服務中心」獲評為全省「最美公益普法集體」,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政工室警察、副主任劉傑獲評為全省「最美公益普法個人」。
此外,長沙市還開展「以案釋法」優秀案例徵集評選及百日聯播活動,發揮典型案例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引領尚法
約束權力構建法治政府
城市治理走上法治化道路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地方城市治理法治化探索既是因地制宜推進依法治國的有力舉措,又為整個國家的法治建設積累了經驗。
城市要善治,須先有良法。記者調查發現,作為省會城市的長沙,早在1982年就擁有政府規章制定權,1986年開始擁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在過去30多年裡,長沙市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廢止的過程,無不體現著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原則。
重點領域的立法,長沙更是與時俱進。
2014年至2015年,長沙制定《長沙市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條例》《長沙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長沙市消火栓管理辦法》等,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體系。
2016年,長沙制定《長沙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制定《長沙市湘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切實加強對長沙市行政區域內湘江流域地表和地下水體的汙染防治。
2017年,長沙制定《長沙市大圍山區域生態和人文資源保護條例》,進一步促進長沙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定《長沙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規章辦法》,不斷提升立法工作水平。
隨著長沙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文明城市創建的深入推進,全市城鄉環境面貌、社會公共秩序明顯改善,市民文明素養和道德水平顯著提升,但是不文明行為和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比如無序養犬問題曾備受市民關注。
2019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一方面尊重養犬人的合理權利,在犬只出行、無證犬只的處理方式上予以規定;另一方面也保障不養犬人的正當權益,規定禁養區域、禁養犬只品種等,很好地實現了二者之間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公共場所,是展現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行政法治領域,從倡導、遵守與禁止三個方面對市民文明行為進行引導、規範和保障。
據了解,長沙市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42部、政府規章45部。一部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保障著民生民利,為城市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完善地方立法的同時,長沙市有條不紊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2017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長沙市委十三屆六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中共長沙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新徵程的決定》,《決定》專門圍繞「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設」設立一節,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長沙」「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的奮鬥目標。
新目標蘊含新使命,催生新作為。長沙率先制定《關於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實施方案》《長沙市法治政府建設「十三五」規劃》《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和《長沙市政府立法聽證操作指南》等60多項在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法治政府建設制度。通過健全適應長沙改革發展需要的法治框架制度,將重大行政決策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推動政府重大投資項目法律審查全覆蓋,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切實發揮行政複議在化解行政爭議中的主渠道作用,統籌推進行政執法改革,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以敢為天下先、勇當排頭兵的實際行動,推進長沙法治政府建設。
今年8月,長沙市政府辦公廳以規範性文件的形式印發《長沙市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方案》,對全市推行「三項制度」的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措施、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及完成時限都進行了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長沙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要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徵用、行政檢查等行政執法活動中做到執法行為過程全程記載、執法全過程可回溯管理、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全覆蓋。
目前,長沙市正在加快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全力推進法治長沙、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著力營造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法治環境,致力打造全國一流法治城市,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提供精準高效優質的法治供給和法治保障。
責編:王碩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