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幽默習慣,80個私傳竅門,脫口秀明星教你如何變身幽默達人

2021-01-08 大銘小亮

這是我聽過最沮喪,也是最立志的故事了。

舊金山,卡斯楚戲院。戲臺下,1400多人黑壓壓坐了一片,樓上下2800多隻眼睛在黑暗裡打量。戲臺上,一束追光毫不客氣的打在一個孤獨的身影上,他全身像凝固了一般,在刺眼的鎂光燈下無所遁形,如果目光是箭的話,他此時已經被紮成了篩子。他拼命裝出鎮定自若的樣子,讓雙腿不至於顫抖,臉頰不至於哆嗦,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他將要站在這裡努力讓這些隱藏在黑暗裡的陌生人笑出聲來。這個即緊張的到極點又勇敢到極點的人就是大衛·尼希爾。

現在,大衛·尼希爾是舊金山大名鼎鼎的脫口秀演員,然而倒退一年,他只要一聽到「公眾演講」就嚇得抖如篩糠,他曾因為糟糕的演講能力而兩次被大學老師差評,他甚至因為演講緊張的毛病好幾次錯失了晉升的機會。為了克服恐懼,他強迫自己參加故事會、脫口秀、俱樂部,從尬演到收放自如,從小白到大師,他用1年時間成為舊金山最炙手可熱的脫口秀明星。

然而,當大衛·尼希爾終於站在了職業巔峰時,他卻坦言自己不想幹了。因為以克服恐懼為目的而成為脫口秀演員的他,在練習中意外收穫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幽默不僅僅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能,更可以塑造積極的人生態度。所以,他寫了這本《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從脫口秀技巧出發,提煉出可以應用於生活的練習方法,讓幽默不僅是舞臺上的表演,更成為普通生活的底色。

《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從內容和表達2個層面對脫口秀技巧進行全面剖析,在此基礎上,建立了7個幽默習慣,總結了80個竅門,從故事思維、幽默元素、表達方式等多元角度出發,詳盡的告訴你如何成為一個講話有趣的人。

一、建立故事思維

故事思維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彙,而是人們在長期的溝通交流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想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故事比說教更管用。關於子女教育,可以講講「觸龍說趙太后」、「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關於恆心毅力,可以說說「鐵杵磨成針」、「臥薪嘗膽」的故事;關於大忠大義,可以談談「桃園三結義」「精忠報國」的故事。人們通過故事來認知、記憶、消化信息,更容易產生理解和認同,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對於脫口秀演員更是如此,所以大衛在開篇就著重強調故事思維的重要性。

構建一個好的故事不僅需要堅實的核心思想,還要有合理的結構和要素:

1. 三段式結構

三段分別是組織(開頭)、對峙(中間)和解決(結尾),看起來是極其簡單,但是如果沒有結構意識,很容易在講述中迷失,要麼是沒完沒了的開頭,要麼是講到後來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更讓別人抓不住重點。

比如大衛例舉了他姑媽講的一段話,你知道她想表達什麼意思麼?

2.加入個人元素

大衛說:「受人歡迎的故事一定包含著個人經歷,這樣聽眾才會和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當一個故事和自己產生共鳴,很多情況下也能和聽眾產生共鳴,而最好的故事會讓聽眾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你可以說說自己的第一次、最尷尬的事或者乾脆來一段自嘲,很多人都會有相似的經歷,適當的自我袒露會贏得相應的好感與信任,由此打開溝通的渠道。

3.誘發事件

誘發事件就像中國人說的藥引子,是觸發療效的關鍵,你的故事是如何開始的?故事發生的契機是什麼?用一個自然的誘發事件把故事發生的情境、背景等信息交代清楚,為整個故事定下基調,由此影響甚至是掌握聽者的情緒和心理,引導對方進入設定的情節中,得到想要的反應。

4.首尾呼應

人們天生對完整性和對稱性有特別的的好感,故事開頭交代的信息,最好在故事的結尾進行呼應,讓聽眾獲得明顯的開始和結束的信號。

5.娛樂效果

幽默的故事往往更受歡迎,所以在故事中加入一點幽默元素會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幽默常常被誤解為講笑話,恰恰相反,大衛指出:「想要達到娛樂效果,有時並不需要講笑話。」只要你能隨意一些,或是敢於說真話。

人們對於故事的執迷是不分時代、國界和文化的,大衛在脫口秀表演中將故事思維鍛鍊的爐火純青,又在應用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故事在生活中的意義,因此當他準備將幽默普及到生活中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講故事,而故事一旦有了幽默的加持,就能積蓄更大的能量。

二、加入幽默元素

什麼是幽默?曾獲得國際演講金錘獎的珍妮·羅伯遜認為:「幽默不是段子,也不是講笑話,而是接受不能改變的現實。」正如卓別林在他的系列戲劇電影中表現出的幽默,大多來自於底層小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遭遇,在藝術化的處理之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笑點和淚點,他自己就說:「想要盡情的歡笑,你必須能夠直面自己的痛苦,並和它嬉戲。」同樣,大衛的幽默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刻苦練習而最終習得的一種技能。當然,練習也要講究方法,大衛將自己的經驗總結為以下幾點:

1.生活的積累

幽默來源於生活,就在我們舉手投足間,但人們往往「即沒感到有趣,又沒花心思去收集」,因此培養幽默感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體驗生活,花心思收集有趣的對話、瞬間、心理活動,隨時記錄,並且不斷打磨,重新組織,積累到一定量級時,幽默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以下就是一個從生活中積累幽默的例子:

2.笑話漏鬥

笑話漏鬥,是指最初故事面要鋪得越廣越好,這樣才能和聽眾產生聯繫。大衛用漏鬥上大下小的形狀形象的表達如何從普通的事件中提煉出幽默的元素。

首先,鋪開話題,與聽眾產生聯繫。其次,縮減內容,具體講述個人經歷。最後,雕琢細節,製造笑點和包袱。

3.「3」的法則

「3」的法則有一個基本的運行方式,先構建起某種套路,最後出其不意的將它打破,前兩次鋪墊積蓄勢能,最後的突破通常能給人帶來驚喜,引發鬨笑。

第一步,鋪墊,為笑話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第二步,抖包袱,拋出笑點,通過反轉帶來驚喜。第三步,連續笑點,在原笑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再來一個反轉。

有些人看似天生具備幽默感,好笑的段子信手拈來,隨便說個什麼也能逗得你哈哈大笑,如小嶽嶽、沈騰、王自健一般,幽默似乎就刻在了他們的骨子裡,然而事實是: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大衛每天用5-8小時刻苦練習,參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每時每刻復盤評估,如今呈現在書裡的7個幽默習慣、80個秘傳竅門不是簡簡單單的總結,而是用時間和汗水浸潤出來的領悟。

還記得在舊金山卡斯楚戲院戲臺上的大衛·尼希爾麼,那一場1對1400的脫口秀表演實則是全美大滿貫決賽,大衛作為10位預賽冠軍之一參加了決賽,當晚他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表演,掌聲如雷,笑聲不斷,最終他榮獲了亞軍。也許,你期待的是冠軍,然而小小的遺憾總會帶來更大的收穫,冠軍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克服恐懼才是。同樣的,學會成為講話有趣的人不是最終的目的,學會用幽默的態度對待生活才是!

相關焦點

  • 想變得幽默有趣嗎?脫口秀達人的那種
    2003 年取得商業研究碩士學位後幫助創業公司拓展業務,並創辦了幽默傳播討論會,幫助內容創意者挖掘講故事、脫口秀和即興表演的潛力,以創做出更好的內容。可有誰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害怕當眾演講的普通商務人士,搖身一變居然成為脫口秀的演員,並榮獲第43屆舊金山國際脫口秀大賽冠軍。
  • 《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一本教你幽默的的教科書
    由此可見,脫口秀已經成為生活中一種新的娛樂形式。觀眾喜歡脫口秀的原因,無非是它具有幽默感,能帶給你歡笑的同時,也緩解了因工作忙碌而緊張的壓力。我們可以不是有錢的人,但一定不要拒絕做一個有趣的人。不僅能為周圍的人帶來歡聲笑語,還能為自己贏得愛情和友情。看完這本《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你也能像池子那樣講脫口秀。
  • 脫口秀:以幽默的方式傳遞思考
    一個舞臺、一個麥克、有觀眾(多少不限),僅這三個要素就可以構成一場脫口秀的基本要件。最常見的溯源表達是說,脫口秀髮端自18世紀英格蘭地區的咖啡吧集會,人們在閒暇之餘,以調侃的方式聚眾討論時下的社會問題。不論這一說法是否可考,但關於脫口秀發展成熟於美國卻毋庸置疑。
  • 脫口秀:以幽默施予集體療治
    大禹 一個舞臺、一個麥克、有觀眾(多少不限),僅這三個要素就可以構成一場脫口秀的基本要件。最常見的溯源表達是說,脫口秀髮端自18世紀英格蘭地區的咖啡吧集會,人們在閒暇之餘,以調侃的方式聚眾討論時下的社會問題。不論這一說法是否可考,但關於脫口秀發展成熟於美國卻毋庸置疑。
  • 把好笑做成學問,把美女變老婆,李誕說靠幽默你也行
    網友描述早期李誕 / 微博2013年,他去上海做《今晚80後脫口秀》的幕後寫手,成了主持人王自健口中時常調侃的朋友「蛋蛋」,開始小有名氣。在知乎,有人提問,是否能從專業角度分析李誕在《吐槽大會》中明顯超越其他明星的水平。一個叫做笑果老張的網友,通過列數據、做表格,從1分鐘3.7個的包袱密度、到16.4個的包袱反應速度,全方位對比了李誕超越其他嘉賓的「好笑之處」。在同一個問題下,李誕親自回覆說:無他但手熟爾。
  • 《脫口秀大會》創建了"中國式幽默"的正確打開方式
    《脫口秀大會》是騰訊視頻打造的一檔喜劇脫口秀節目,喜劇脫口秀是以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方式輸出價值觀,《脫口秀大會》模式創建了「中國式幽默」的正確打開方式,將「自嘲式中國幽默」與「歐美喜劇文化」進行了創新嫁接,以創造力、表達力、口才力和帶動力做到讓國人「開心」。  一層開心是讓人們享受歡笑,以節目的喜劇創造力為觀眾帶來快樂愉悅。
  • 你會說話嗎?7大原則、80個技巧教你成為講話有趣的人
    於是我注意觀察弟弟妹妹的說話方式,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很會添加幽默元素,總能抓到笑點,而這一點在大衛·尼希爾《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中也有提及,並且通過7個原則、80個幽默技巧系統地講解了怎樣找到、使用幽默元素,讓你學會說有趣的話,做有趣的人。所以我決定仔細研讀一下這本書。大衛·尼希爾是一個很神奇的人,從社交恐懼症到脫口秀演員,他克服了對於公眾演講的恐懼,創辦了幽默傳播討論會。
  • 脫口秀女王告訴你,幽默才是一個女人的該有的才華……
    脫口秀很成功的走進了第三季,不知道現在女生講段子的功力真的是超強!當女人們開口講段子,我們快樂的能力就不止這一種!你喜歡幽默嗎?以前不覺的幽默是種能力,現在覺得讓自己能力和魅力直升的人,一定都很幽默!幽默是高情商的表現,更是一種自信的能力!所以一旦成為幽默的女人,你的智商、情商還是顏值都會在不自覺中變的很高!今天就和大家講講那些成為說脫口秀的女人,走向女王的道路,到底有多爽!
  • 幽默,才是一個人的高級情商
    生活中懂得幽默的人,就算一地雞毛,也能撿起來扎出一個漂亮的雞毛撣子。 女人,無論你性格怎樣、長相如何,都應該有點兒幽默感! 畢竟幽默的女人,真是太好命了!
  • 「脫口秀女王」思文:幽默的不是我,是生活
    思文五年前告別國企職員的閒適生活,作為脫口秀編劇程璐的老婆踏入脫口秀之路後,開啟了一場見佛殺佛的開掛之路:從《今晚80後》、《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再到一步之遙踏進春晚,踏遍了中國最頂級的舞臺。她聲稱自己做事三分鐘熱度,「根本無法如期執行計劃」,但卻在男性佔主流的喜劇領域裡,逐步完成了自己的登頂之旅。
  • 《脫口秀大會》:幽默不論資歷,好笑要有意義
    《脫口秀大會》作為一檔全新的喜劇脫口秀節目,它在節目形式、話題內容及敘事邏輯上鮮明地甄別於其他同類型節目。該節目更大程度地還原了「單口喜劇」的文化傳統,大膽採用素人與明星對抗比拼賽制,所關注的話題更貼合社會的熱點、痛點。
  • 33歲「喜劇女星」春節爆火:幽默的女人,一出場就贏了!
    合作過的《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今晚80後脫口秀》《今夜百樂門》……全部成為爆紅網絡的現象級綜藝。 她也是明星背後的「幽默軍師」。 在《吐槽大會》中,幫助張雨綺、張靚穎、伊能靜等眾多明星打磨稿件。
  • 像脫口秀演員一樣,幽默說話
    一個幽默會溝通的人,他的思想也一定是開放豁達的。幽默的天賦少有,而豁達的人生態度可以訓練。以下4個方式可以讓你的語言幽默起來:一、幽默=悲劇+時間這個公式背後的邏輯是:經過時間的發酵,總有一天我們能夠用一種抽離、調侃的眼光重新看當時的困境。當你能過坦然地將自己的痛苦講給別人聽,別人能放心地從中感到優越感和幽默。雙方都能笑出來的時候,你也就豁達了。
  • 幽默是一種技能,一種思維方式,像脫口秀學習,成為講話有趣的人
    讓你一開口,成為人群的焦點,用幽默挽救你的社交能力和演講力。訓練講話幽默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向脫口秀取經,幽默可以幫你克服恐懼,讓演講效果更好。婚姻用幽默的方式如何吐槽,什麼又是造成離婚的主要原因?是感情不和,是三觀不同,是生活習慣的差異,很顯然以上都不是,沒有幽默感,正確 的該是 結婚。幽默的言語後是開心的笑,笑過之後,產生的共鳴是最美好的。
  • 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火爆 "素人"點燃"中國式幽默"
    《吐槽大會》以13.8億次點擊量結束;《脫口秀大會》創建了「中國式幽默」的正確打開方式;《奇葩說》播出4季後更是捧紅了一大批「奇葩辯手」,讓像池子一樣的「素人」脫口秀演員,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功走到了臺前。   觀眾們越來越接受「說話」節目,喜歡節目裡的真實、搞笑和吐槽。有網友認為,脫口秀在中國走紅,意味著更大的包容度,觀眾接受政治人物、明星、商人以及所有人的不完美。
  • 幽默無需與生俱來,掌握3個要點,1年讓你成為說話有趣的人
    於是,他從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對幾百位脫口秀演員和公眾演講專家的採訪之中,總結出了脫口秀技巧應用於日常表達的7大原則,並匯集成書——《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通過對本書的閱讀和實踐,作為普通人的你也一樣會變得風趣幽默,無懼日常當眾講話、商務演講、論文答辯,甚至是主持婚禮、參與談判……《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當中提到的7個大原則,可以歸納為三個要點:第一, 找到幽默素材,加工成為你所用的段子。
  • 這批脫口秀頂級玩家,如何將一個個標籤「侃」下神壇
    坦率來說,在看慣了小品相聲這種「熱笑話」的觀眾去看這種「冒犯的幽默」,可能會覺得很「尬」。   本質上來看,「冒犯」屬於歐美幽默中的特色。《吐槽大會》形式也是源於歐美盛行的Stand-up Comedy,只是根據中國觀眾的文化習慣進行了本土化改造。
  • 老外在中國怎麼說脫口秀?「在幽默面前,國籍只是一張紙」
    講得好 任何段子都好笑與相聲有固定腳本不同,也有別於歐美脫口秀以時事熱點評論為主要話題,中國線下脫口秀的笑料多來源於演員自身的生活經歷,表演者與觀眾主要是80後90後的白領,海歸佔了較大比例。楊夢琦(30歲,留美碩士,外資企業銷售總監)是為數不多的中英文脫口秀演員。
  • 不懂幽默?兩種思維方式,讓你輕鬆成為幽默風趣的人!收藏篇
    康德脫口秀演員王思文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她因為結石在上海住院做手術,一位上海阿姨說:「哦喲,沒想到小姑娘脫口秀講得這麼好,結石也長得這麼大呀!」你看,這個段子就是兩個本不應該在一起的東西,被「莫名其妙」結合在一起,製造出了一種意外感。
  • 不懂幽默?兩種思維方式,讓你輕鬆成為幽默風趣的人!收藏篇
    說到幽默風趣,這幾乎是我們人人都喜歡的特質。但喜歡歸喜歡,絕大多數人在「搞笑」這件事上,往往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幽默是天生的嗎?顯然不是,本文意在幫助讀者成為幽默風趣的人。幽默不是天生的,幽默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後天形成的。但要如何做,我們需要先解決一個問題:幽默的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