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家族史患者接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降低患癌風險

2020-12-10 科學網

胃癌家族史患者接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降低患癌風險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0 9:10:45

韓國國立癌症中心Il Ju Choi研究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經過不懈努力,他們對胃癌家族史患者接受幽門螺桿菌的治療的患癌風險進行了分析。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月30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是否能降低一級親屬中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風險仍不清楚。

在這項單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試驗中,研究組篩選了3100名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將其中1838名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隨機分組,分別接受蘭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的根除治療或安慰劑治療。

共有1676名受試者被納入最終分析,其中治療組832名,安慰劑組844名。中位隨訪9.2年後,治療組中有10名受試者(1.2%)發生胃癌,安慰劑組中有23名(2.7%),風險比為0.45。10名胃癌患者中有5名患持續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受試者中有0.8%的患者發生胃癌,而持續感染的受試者中胃癌發生率為2.9%,風險比為0.27。治療組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3.0%,顯著高於安慰劑組(19.1%),但均較輕微。

總之,對於有一級親屬胃癌家族史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可降低胃癌風險。

附:英文原文

Title: Family History of Gastric Cancer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Author: Il Ju Choi, M.D., Ph.D.,, Chan Gyoo Kim, M.D., Ph.D.,, Jong Yeul Lee, M.D.,, Young-Il Kim, M.D.,, Myeong-Cherl Kook, M.D., Ph.D.,, Boram Park, Ph.D.,, and Jungnam Joo, Ph.D.

Issue&Volume: 2020-01-29

Abstract:

Backgrou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a family history of gastric cancer a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gastric cancer. Whether treatment to eradicate H. pylori can reduce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persons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gastric cancer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is unknown.

Methods
In this single-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e screened 3100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 randomly assigned 1838 participants with H. pylori infection to receive either eradication therapy (lansoprazole [30 mg], amoxicillin [1000 mg], and clarithromycin [500 mg], each taken twice daily for 7 days) or placebo.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A prespecified secondary outcome was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according to H. pylori eradication status, assess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Results
A total of 1676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modified intention-to-treat popul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outcome (83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44 in the placebo group). 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of 9.2 years, gastric cancer developed in 10 participants (1.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in 23 (2.7%) in the placebo group (hazard ratio, 0.4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21 to 0.94; P=0.03 by log-rank test). Among the 10 participa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n whom gastric cancer developed, 5 (50.0%) had persistent H. pylori infection. Gastric cancer developed in 0.8% of participants (5 of 608) in whom H. pylori infection was eradicated and in 2.9% of participants (28 of 979) who had persistent infection (hazard ratio, 0.27; 95% CI, 0.10 to 0.70). Adverse events were mild and were more comm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53.0% vs. 19.1%; P<0.001).

Conclusions
Among persons with H. pylori infection who had a family history of gastric cancer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H.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reduced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DOI: NJ202001303820507

Sourc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909666

 

相關焦點

  •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根除幽門螺桿菌竟能降低73%胃癌發病率
    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若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發病機率將進一步增高。三、最新研究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能顯著降低胃癌患者一級親屬的胃癌發病風險眾多研究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明顯降低胃癌發病風險。2018年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在中國人群中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使胃癌發病風險降低44%。
  • 根除幽門螺桿菌,高危人群胃癌發病率下降73%!
    長此以往,就會增加患癌風險。據估計,中國有一半成年人都是幽門螺桿菌攜帶者。相比之下,歐美發達國家感染者要少得多,胃癌也要少得多。家族史,是胃癌的另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接受治療的800多人裡,有10個人得了胃癌,比例是1.2%,而使用安慰劑的人呢?有23個得胃癌,比例是2.7%。所以,治療幽門螺桿菌,整體讓胃癌發病率降低了55%!下降55%看起來已經很不錯,但研究者很快發現:這個數據依然是低估的!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為你科普: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及如何預防
    原標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為你科普: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及如何預防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今日大家熱議,起源於南京的一名男子因為胃不舒服去醫院進行檢查,而後發現全家人都有感染幽門螺桿菌,而後有數顯示目前我國的感染這一細菌的人群超過了50%,而這一細菌與80%-95%的慢性胃炎患者、70%的胃潰瘍患者、95%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和89%的胃癌患者有關。
  • 幽門螺桿菌感染:引發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幽門螺桿菌:需要重視的「危險分子」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Ⅰ類致癌因子。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委、幽門螺桿菌學組前任組長呂農華教授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關係密切,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助於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但我國公眾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知曉率低,重視程度不夠,治療也欠規範。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表示,中國是幽門螺桿菌高感染國家,感染率超過50%。
  • 感染率約50%的一類致癌物的幽門螺桿菌 如果感染需要治療嗎?
    胃部稍有不適,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痛苦和煎熬伴隨著絕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約50%,意味著幾乎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被感染。作為一類致癌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後一定會得胃癌嗎?一旦感染,是否必須將它「趕盡殺絕」?感染後無任何症狀,是否需要治療?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後也需要根除治療嗎?
  • 根除幽門螺桿菌會傷身體?關於幽門螺桿菌,你一定要知道的10大真相
    對於一般人群來說,如果沒有症狀,根據個人意願,也可以選擇暫時不予治療。  但是對於一些高危人群來說,即便沒有任何症狀,也要治療,比如萎縮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抽菸;長期服用非甾體藥物者等。  但從預防胃癌的角度來講,即使沒有症狀,也要治療。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怕!建議這7種人群根除-幽門,螺杆,胃癌,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Hp感染是常見的慢性感染之一,中國約60%的成年人感染了Hp。  Hp感染可誘發慢性活動性胃炎,在此基礎上,部分患者可發生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癌以及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ALT)淋巴瘤等嚴重疾病,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狀。
  • 牙膏、大蒜能根治幽門螺桿菌?醫生:規範治療,不信偏方
    對此,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脾胃病科的葉渟渟醫生說,幽門螺桿菌可根除,極少數感染者才會發展為胃癌。一旦確診陽性,要及時進行規範治療,不要相信偏方。 說法一 大蒜是個寶, 能抑菌還能抗癌?沒用的 朋友圈流傳說,民間認為,大蒜含有「大蒜素」,有消炎作用,吃大蒜不用吃藥就可根治幽門螺桿菌,還能抗癌。
  •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傳播途徑是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胃...
    [1][2]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4年第24卷第7期 ChinJNosocomiolVol.24No.72014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相關性探討 郭雲霞,王鬱傑,朱瑩,那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如何,傳播途徑是什麼?什麼是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 易中招的幽門螺桿菌 該拿你怎麼辦
    &nbsp&nbsp&nbsp&nbsp更具體的數據同樣來自日本,每年日本的胃癌發病率有0.25%,而在中學生體檢納入幽門螺桿菌項目,並清除每一位感染者體內的細菌後,日本目前的胃癌風險降低到了0.14%。
  •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不管不顧,會慢慢出現4個結果,難以承受!
    近些年來,隨著檢查手段的簡單化,以及人們體檢意識逐漸變強,越來越多人查出來幽門螺桿菌感染。據估計,在成年人中,這一比例高達60%。正是因為常見,所以很多人不重視幽門螺桿菌問題。加上很多時候感染幽門螺桿菌,醫生對於四聯藥治療的方法也是比較謹慎,所以很多人對此就是不管不顧的態度。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胃癌風險增加6倍
    正所謂並從口入,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而幽門螺桿菌(感染)作為一類致癌物,我國有超一半的人曾被它感染。據媒體報導,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老是上腹部飽脹、噯氣、吐酸水,通過胃腸鏡等檢查後並沒有發現大問題,結果幽門螺桿菌檢測呈陽性,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生活方式與胃癌之間有什麼關聯?
    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維生素和大蒜補充劑的共同幹預,與胃癌發病率、死亡率的長期下降有關;其次,吸菸是胃癌的重要「兇手」,使胃癌發生率增加了72%,死亡率增加了101%。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就需要根除嗎?
    以前人們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致病菌,但現在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哮喘、炎症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發生呈負相關,即幽門螺桿菌感染對這些疾病具有保護作用。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部分患者表現為上腹疼痛、早飽、口臭、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部分患者毫無症狀。有一些人平時胃部沒有任何不適,卻在體檢的時候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靠牙膏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 吃梨可以治...
    除此之外,秋冬季吃梨可治療咳嗽、脫糖電飯鍋蒸飯可降低米飯中70%的糖分、「抗幽牙膏」能殺滅胃裡的幽門螺桿菌等健康類謠言,也紛紛上榜。「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青黴素過敏又怎樣,幽門螺桿菌照樣能根除
    」 這位患者消化性潰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中強烈推薦的根除治療指徵,由於細菌根除治療失敗,導致患者潰瘍病反覆發作,患者面臨潰瘍併發症(出血、潰瘍穿孔)及其可能導致的死亡風險。患者就診前,已經在多家醫院歷經6年5次治療失敗,後經其他醫生介紹,前來就診。
  • 你脹氣、我潰瘍、他胃癌,我們都有「幽門螺桿菌」_騰訊新聞
    ,一旦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接受根除治療 5.目前推薦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主要是鉍劑四聯,周期10~14天 幽門螺桿菌與諾貝爾獎 1982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裡·馬歇爾(B.J.Marshall)和羅賓·沃倫(J.R.Warren)從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中首次分離並成功培養幽門螺桿菌
  • 健康生活丨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易患胃癌嗎?來看專家怎麼說
    據統計,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左右的胃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導致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與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到目前為止,世衛組織已經正式將幽門螺桿菌列為胃癌的主要誘因。 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有哪些?
  • 吃大蒜能殺死幽門螺桿菌?沒有症狀無需治療?真相來了
    但是,這份熱鬧歡樂的背後,卻也藏著一些健康風險: 比如很多人都有所耳聞的:幽門螺桿菌。 一、半數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
  • 醫生提醒:胃部有這3種情況,若長期不治療會有癌變的風險!
    對於膽汁反流性的胃炎,糜爛性胃炎等患者一般不存在惡變的風險,進行正規的及時治療,一般都是可以康復。胃部有這3種情況,若長期不及時治療,警惕胃炎變胃癌!幽門螺旋菌感染者如果患有胃炎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再加上沒有根除治療,發展成癌症的風險就會疊加。據2017年《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統計數據顯示,胃癌死亡的患者中有超過95%的人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