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死後,接替他位置的是劉禪。雖然他是劉備的兒子,但是,不管是在電視劇還是在古書的記載中,都間接的表明劉禪是一個昏君,主動投降,輸了整個國家。並且在別的國家竟然還能整日玩樂,和他的父親劉備一點都不一樣,沒有劉備的一點聰明才智。
但是,劉禪真的是一個昏君嗎?事實證明,劉禪並不是一個昏君,而且他十分精明。劉禪登上皇位的時候年紀特別小,因此就需要武侯在他的身邊輔佐他,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
對於武侯當時提出的要北伐的建議,劉禪很快就同意了,並且這個策略一直持續到武侯死後。等到武侯死了,劉禪認識到自己的身邊沒有人幫他,如果此時還要繼續北伐的話,實在不明智。因此就下令取消北伐,老實地待在自己的國家裡。
後來,魏軍帶領軍隊企圖攻打蜀國,此時的蜀國軍事力量基本為零,進行再多的抗爭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與其拼命鬥爭,還不如投降,這樣不僅劉禪自己的命保住了,就連百姓的命也保住了,還能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在外人眼裡,劉禪可能是懦弱無能的,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投降恰好是最明智的一個選擇。
亡國之後,劉禪來到魏國。可是他在魏國也不安全,司馬昭隨時會殺掉他。對於司馬昭,劉禪想出了一個特別聰明的辦法,那就是整日吃喝玩樂,不擔心其他的事情。後來,為了徹底消除司馬昭的疑心,他還在門上貼了「中山寨」這三個大字。
他看到了這三個大字之後,心裡想到,好你個劉禪,我整日裡還擔心你會思念已經被我們滅掉的蜀國,會突然有一天謀反,結果你早已經把這裡當成一個寶地了。對我既然已經沒有任何威脅,我也不殺你了,你就這麼活下去吧!不得不說,劉禪的這個舉動確實聰明。既保護了自己,也打消了司馬昭要殺掉自己的想法。
這樣看下來了,劉禪是不是真的和我們認為的昏庸無能一樣呢?更何況,他的身邊曾經有過諸葛亮,怎麼可能沒有能力呢?有的時候,對於有的歷史人物我們要根據歷史典故來判斷,不能單純的依靠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