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總走神?保持神經遞質平穩狀態,養成良好用腦習慣

2020-11-03 注意力訓練專家

最近總是收到家長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的留言:

「我兒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了,上課的時候總是開小差,問他在學校上課都學了些什麼,一問三不知。」


「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上課經常跟同桌竊竊私語,老師都找我反饋過好幾次了,說她又不聽,這可怎麼辦?」


「我家孩子上課注意力很不集中,就算到了考試這種緊張的時刻,孩子也會走神,會做的題也因為粗心而做錯,不會的題更不用說了,孩子的注意力還能不能提升?」

……

像這樣的例子,家長們給我們舉例了很多,今天就在這裡給家長們一一作答,希望能解決家長們的難題。

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導致的結果,最直接的就是成績不好。

長期的成績不理想,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欣賞,會影響他的人際交往關係,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學業和生活。


由此可見,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性。但實際生活中,每個人的專注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能控制走神(這些孩子往往學習比較專注,成績好),而有的孩子一上課就會不停地走神,根本控制不了,而且走神時自己都意識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從大腦神經系統發育的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每秒都在不斷地死亡和新生。

由於每個神經元之間存在著一個間隙,所以神經元之間並沒有相互接觸,被稱為突觸間隙,神經遞質在這些間隙之間起著橋梁作用,因此,大腦與身體其他部位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大腦的電流是通過身體各處神經元之間的神經傳遞素來傳遞的。

神經遞質有一百多種,其中主要的兩個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乙醯膽鹼。

當神經遞質水平達到穩態時,一個人的大腦才能在最佳狀態運行。


那麼怎麼才能讓神經遞質維持平穩狀態?


增強大腦額葉區域


大腦額葉的發育水平與注意力密切相關,而刺激、增強額葉功能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運動,尤其是一些技巧要求較高的球類運動,練習演奏樂器也是極好的選擇。這些活動鍛鍊了眼、手、腦的協調能力,促進大腦對肢體、意識的控制,能顯著提高注意力。

現代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促進大腦發育,還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增強自我效能感,培養健全人格。同時,體育鍛鍊還可以改善情緒狀態、促進睡眠、維護心理健康。



保持乙醯膽鹼、多巴胺兩者的平衡

想要讓神經遞質維持平穩狀態,首先就是要維持乙醯膽鹼、多巴胺兩者的平衡。

乙醯膽鹼,這類神經元主要存在於大腦的頂葉,位於額葉後面和顳頂部,在這裡產生的乙醯膽鹼主要和控制大腦速度的α腦電波相關。

多巴胺讓人產生警覺性的β腦電波,是在大腦額葉通過生成多巴胺的神經元產生的,它可以控制腦部的電壓。多巴胺在體內作為天然的安非他命,控制我們的能量、刺激和行為。

首要的方法自然是針對大腦開展的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競思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藉助於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將孩子大腦皮層各區的腦電活動節律反饋出來,並對特定的腦電活動進行訓練,通過訓練選擇性強化某一頻段的腦電波以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同時競思老師還會全程指導孩子執行訓練,對整個訓練過程進行及時把控,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任務。並在訓練結束後,對階段性訓練進行及時的總結反饋,並通過反饋結果來優化後續訓練方案。保障孩子更快、更好的提升注意力、增強執行功能,達到綜合性的提升。



下面就來看看學員小君在競思經過30次訓練後獲得的成長吧:


學員小君(化名),今年9歲,上小學三年級。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強,與同學和家人相處融洽。


孩子在來競思前,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綜合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有注意力缺陷問題。為了避免注意力對孩子今後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家長選擇帶孩子來競思訓練幫助孩子針對性提升。



中心沈老師結合競思專注力測評結果和深入溝通了解到,孩子除了注意力不夠集中外,還存在做事拖拉、小動作多等問題,為孩子安排了專屬提升訓練課程。


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基礎上,還穿插了心理輔導、行為訓練等視聽覺輔助訓練。通過遊戲和情景模擬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綜合能力。


從6月中旬到現在,孩子已經在競思上了30多次訓練課程。據家長反饋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提升了很多,離開家長的監督,也能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更高效,小動作也減少了很多。



孩子通過30多次的訓練,學習能力有這麼明顯的提升,家長對訓練效果表示非常的滿意,也非常感謝中心老師的悉心教導,在接下來的訓練過程中,希望我們能共同努力,向新的臺階邁進。


家長不妨留言說說,孩子在步入小學階段學習後,學習狀態如何?學習過程中是否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走神的情況?你們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保持神經遞質高水平,增強大腦額葉區激活,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
    它的構成主要由扮演腦細胞信息傳遞信使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獎勵中心的接收器-受體和可以感受到快樂感的腦細胞群-伏隔核。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興奮,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
  • 激活大腦額葉區,保持神經遞質高水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
    它的構成主要由扮演腦細胞信息傳遞信使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獎勵中心的接收器-受體和可以感受到快樂感的腦細胞群-伏隔核。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興奮,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
  • 競思教育丨大腦神經元可塑性差,2個方法幫助養成高效用腦習慣
    孩子在分心走神、注意力分散的時候,小腦瓜裡究竟在想什麼?恐怕除了孩子自己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思緒處在游離狀態時,想到的大多是關於「自我」的東西,我的想法、我的情緒,我的行為等等,與目標任務沒什麼關聯。
  • 錯誤的抑制神經遞質,會擾亂記憶和注意力,影響孩子學習效率
    提起孩子們的注意力,父母們有一肚子的話要說,甚至不自覺的就皺起眉頭,因為太難搞定了,孩子的注意力就像天上飛翔的小鳥,一會在這,一會在那,根本不受控制。就拿上課來說,一般情況下只有極少數的孩子能夠從頭到尾專心致志的聽完一整堂課,他們永遠有做不完的小動作,發不完的呆,說不完的悄悄話。
  • 減少大腦神經元刺激,2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腦習慣
    有家長留言:「孩子在家玩玩具的時候總是玩一下這個玩一下那個的,是不是注意力不夠集中啊?」「孩子現在上幼兒園,陪他一起看繪本,他總是想去玩他的玩具,一刻也靜不下來,以後上小學了上課會不會不專心聽講啊?」②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越呈現出發散的狀態;而年齡越大的孩子,越能控制注意力,專注到需要的地方,而把&34;的信息排除掉,逐漸向成人專注力特點靠攏。
  • 減少大腦神經元刺激,專注時間更持久,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腦習慣
    ②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越呈現出發散的狀態;而年齡越大的孩子,越能控制注意力,專注到需要的地方,而把&34;的信息排除掉,逐漸向成人專注力特點靠攏。,前額葉發育不完全,孩子注意力易轉移,難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
  • 孩子上課愛走神,易溜號,找到原因對症下藥,2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孩子的專注力遠比不上成年人,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一旦思想拋錨,就會走神發呆,影響學習。的確,在孩子學習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有發生,上課不認真,走神發呆,游離課堂之外......腦神經細胞逐漸習慣在枯燥的環境下產生適量的多巴胺。與此同時,通過訓練抑制注意力不集中和過度焦慮,讓大腦養成高速用腦習慣,達到增加注意力和學習工作效率的效果。
  • 孩子學習不專注,學過就忘?錯誤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分泌,影響海馬回和前額皮質神經正常連接,2種鍛鍊方法搭配用起來!
    通過上文的內容分享,想必有很多家長都會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專注力和學習力,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我們不妨從以下2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科學養成高效學習習慣,保持良好學習狀態。通過上訴實驗,我們了解到,在制定學習任務時,如果過多的重複複習,會導致大腦海馬區抑制性神經遞質分泌不穩定,影響學習專注度,降低學習效率。為此,我們可以從大腦入手,通過腦電生物反饋減少海馬回神經刺激,降低神經元敏感度。
  • 保證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穩定波動,養成自主選擇注意力習慣,2個方法讓孩子保持高效學習狀態
    我家孩子6歲,平時挺機靈的,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靜不下心來。平時在家寫作業,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的,老師也經常打電話來反映孩子上課總走神,小動作有點多,時不時還和同學講話,擾亂課堂紀律。平時學習也很粗心大意,總是出錯,學習成績是班裡倒數,有時候想跟他講講道理,他還很不耐煩,發小脾氣,現在還在讀小學,以後可怎麼辦啊!
  • 不是所有的物質獎勵,都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2招教你正確使用大腦獎勵機制,培養良好習慣,高效學習
    如今在管教孩子方面,很多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但培養結果常常讓很多家長束手無策,甚至還會有強烈的挫敗感。為了能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教導,有些家長便會借用物質獎勵的方法來激勵孩子,試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大腦神經元可塑性差,不良注意力習慣會持續伴隨孩子
    糟糕的是,如果我們的大腦已經習慣了注意力經常分散、胡思亂想的狀態,它就會形成一種神經慣性,可能就會默認自己是沒有良好注意力的,思維情緒總是負面消極的。如果孩子總是在看書、上課、學習的時候分心,經過一段時間大腦養成這樣的神經慣性後,在面對同類的任務,就會自然而然地走神、注意力分散。長此以往,孩子想要集中注意力去做事和學習,就更困難了。
  • 保持腦電波波動穩定,讓腦功能達最優化狀態,這個方法必須學起來
    特別是讓他們一下子從放鬆的假期生活轉變到緊張的學習中去,孩子們很容易出現上課了坐不住、犯困、走神、學習效率低等問題,這就是開學症候群。研究人員通過腦電圖觀測了孩子的腦活動,他們發現:當聽到抑揚頓挫的朗讀聲時,鋼琴組的孩子對聲調變化更敏感。
  • 孩子上課總是走神,從根本上找原因,解決孩子上課走神
    孩子上課總是走神,從根本上找原因,解決孩子上課走神上課走神的類型上課走神的問題幾乎是孩子們在學校裡的普遍現象,一節課下來,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走神過,但他們各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孩子不管上什麼課,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學習狀態,有的孩子則是在自己喜歡的課上專心聽講
  • 上課走神,做事分心?從腦科學角度,促進專注力的「感覺統合」
    導讀:上課走神,做事分心?從腦科學角度,促進專注力的「感覺統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上課走神,做事分心?從腦科學角度,促進專注力的「感覺統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心理學丨教你2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孩子上課聽講更專注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日常學習中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同時存在。如何鼓勵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矯正不良習慣,提升學習專注度,一直是困擾父母的難題。在孩子學習習慣培養方面,很多家長都存在很多疑惑:孩子現在才上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經常打電話來反映孩子上課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回家跟孩子講道理,做思想工作,孩子的注意力還是不見提升!
  • 孩子很聰明,但上課總走神是「專注力」出問題,3個辦法化解!
    然而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確實一個很常見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文章先仔細分析了一下各類孩子在上課走神的原因。孩子上課走神的原因:1.孩子的精神狀態不行前一天晚上孩子如果太晚睡覺,或者過度勞累,第二天有很早要去上學,精神狀態不好,即使是平時上課很認真的同學也容易睡著、走神,。4.
  • 孩子反應慢,與神經遞質釋放速度有關,這幾個提升方法必須掌握
    當信息傳遞時,突觸前神經元中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到突觸間隙中,神經遞質結合到突觸後膜的受體上發揮作用,從而引起突觸後神經元的反應。信息的傳遞快慢是根據突觸囊泡傳遞神經遞質的快慢來決定的,但是這個前提是要保證充足的神經遞質分泌,而我們都知道多動症的主要原因是大腦神經遞質分泌不足或不平衡。
  • 保證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穩定波動,養成自主選擇注意力習慣
    我家孩子6歲,平時挺機靈的,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靜不下心來。平時在家寫作業,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的,老師也經常打電話來反映孩子上課總走神,小動作有點多,時不時還和同學講話,擾亂課堂紀律。減少大腦額葉外側刺激,保持高效學習狀態為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用來學習的區域,在區域事業範圍內多放置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東西,減少其他無關事物對大腦額葉外側的刺激,能靜下心來學習,使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習上,提升學習效率。
  • 乾貨收藏|上課總是溜號、走神,怎麼辦?
    低年級孩子的普遍都愛溜號,不少家長總被老師點名,說道自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靠窗坐的時候,窗外有隻小鳥飛過都會在意;靠牆坐的時候,偷偷搞小動作,連只筆都能玩半天;就算是坐在老師眼皮子底下也能發呆。據中國社會心理學協會調查顯示: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20%的人「經常走神」。其實不止是低年級小朋友愛溜號,很多高年級的學生也難以調整學習狀態,這種現象在新學期的時候特別常見。總是想著其他的事情,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學習上,無法保持專注,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會下滑。
  • 孩子上課總走神該怎麼辦?做好這4點輕鬆提高孩子注意力
    最近在家長群裡看到,有些家長說自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總走神,老師已經反映好幾次了。成績也是下滑了很多,做作業更別提了,一會兒跑去喝水;一會兒跑去上廁所的;要麼就是在玩筆...跟孩子說話也是,看著像聽進去了,其實根本就沒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