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社社長方舟子簡介

2020-12-25 騰訊網

方舟子[1],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1985年畢業於雲霄一中,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1990年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1995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羅切斯特(Rochester)大學生物系、索爾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為分子遺傳學。1998年起主要從事寫作和網站建設。

為中文網際網路的先驅者之一。199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主持新語絲網站,擔任新語絲社社長[2]。2000年創辦中文網上第一個學術打假網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學界、教育界、新聞界等領域的腐敗現象。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文匯報》、《福建日報》等多家媒體曾做過報導,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新聞會客廳」、「人物」、「中國周刊」等節目和上海電視臺「七分之一」、福建電視臺「新聞啟示錄」等節目分別做過專訪。美國《科學》在2001年8月10日和2006年12月1日曾兩次專文介紹,美國《商務周刊》、《聖荷塞信使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高等教育紀事報》和英國《自然》、《經濟學家》等國外報刊也做過報導。

目前擔任《中國青年報》、《39健康網》和《經濟觀察報》的專欄作者。著有《進化新解說》(香港)、《方舟在線》、《叩問生命——基因時代的爭論》、《進化新篇章》、《潰瘍——直面中國學術腐敗》、《長生的幻滅——衰老之謎》、《江山無限——方舟子歷史隨筆》、《餐桌上的基因》(再版改名《食品轉基因》)、《基因時代的恐慌與真相》、《尋找生命的邏輯——生物學觀念的發展》、《科學成就健康》、《批評中醫》、《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方舟子帶你走近科學》、《你在吃補還是吃毒》(臺灣)、《愛因斯坦信上帝嗎?》等18部著作。

方舟子揭露造假 方舟子的打假很多都直指中國國家研究部門和高校的著名教授、高級領導。其中比較著名的事件包括:

朱涵事件

朱蘇力招生事件

基因皇后陳曉寧事件

民工打磨漢芯事件

「昏教授」肖傳國事件

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事件

四川大學教授丘小慶事件

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事件

東南大學校長及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冠群事件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潘知常事件

「打工皇帝」唐駿學歷門

相關焦點

  • 方舟子:我很少讀中文書
    方舟子方舟子: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199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2000年創辦中文網上第一個學術打假網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學界、教育界、新聞界等領域的腐敗現象。先後在中央電視臺「面對面」、「人物」等節目和上海電視臺「七分之一」、福建電視臺「新聞啟示錄」等多家電視臺的多檔節目做過專訪。目前擔任《中國青年報》、《經濟觀察報》、《大眾健康》等媒體的專欄作者。
  • 方舟子25日做客搜狐談花旗銀行百億存款事件
    搜狐財經將於4月25日上午10:00-11點15分邀請著名學術打假人士方舟子做客搜狐與廣大網友交流對此事的看法,歡迎廣大網友踴躍參與,也可到現場直接與方舟子交流。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路1號威新國際大廈12層  報名現場參與電話:62726113  嘉賓簡介
  • 網絡詩詞之石器時代(1993-1996)
    這是Internet上第一個採用中文張貼的新聞組。在ACT成立之後不久,最早的電子刊物《華夏文摘》就在上面發行。因此,1992年可以稱得上是中文網誕生的一年。1993年9月,加拿大中國留學生創辦了《楓華園》、1993年10月瑞典中國留學生創辦了《北極光》,1994年以後更多的留學生創辦的電子期刊面世。基於ACT系統發布的電子刊物開始興起。 從1993年底開始,ACT進入了長達兩年多的鼎盛時期。
  • 《作品》雜誌社社長:文學雜誌一定要「求變」
    《作品》雜誌新任社長楊克表示:「我們會帶著自己的思考,尋求屬於文學雜誌的廣闊天地。對於文學雜誌的命運,改,未必從此坦途,不改,必是陌路。我們選擇辦一份有文學理想和編輯光榮感的刊物。」  據悉,《作品》雜誌的改版引發了名家和大師的關注,首期創刊號中的「跨界」欄目刊發了著名漢學家、諾獎評委馬悅然的中文小說,即將迎來的4月號,也將在「跨界」推出著名作家哈金的中文詩歌《詩四首》。
  • 《大家》雜誌停刊整頓 文學刊物出路何在?
    純文學刊物的發展之路該如何走?一系列的問題和個中緣由不得不令我們對文學期刊的生存現狀和未來進行思考。真假《大家》魚目混珠 五種版本並存創刊於1993年的《大家》,是雲南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大型文學期刊,曾是上世紀90年代文學轉型期最具影響力的純文學雜誌之一,一度每期發行量兩萬多份,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被文學界稱之為一批黑馬。
  • 方舟子談高考專業選擇
    時間:2014年6月30日直播主持人:去年遼寧省高考文科頭名劉丁寧入讀香港大學一個月後,放棄72萬元全額獎學金,選擇退學復讀,希望追求更純粹的國學,圓夢北大中文系。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遼寧省高考文科頭名。
  • 多益網絡徐宥箴舉報方舟子律師
    近日,多益網絡創始人&董事長徐宥箴對方舟子的律師彭劍發起實名舉報,稱其「被一群打著科學和道義幌子的方舟子為首網絡誹謗團夥騙走了300萬人民幣,武昌分局無視證據枉法裁判。」 去年1月,徐宥箴稱其看見彭劍弄了安保基金收捐款,以支持方舟子打假,保護方舟子的安全,於是「出於正義目的」,捐款300萬。
  •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世界百大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經由該校的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申請,歷經兩年的努力,2017年2月通過研究院的審批,將與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辦「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此佛碩課程是中大有史以來第一個批准的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面對香港地區以及全世界,深具意義。
  • 方舟子談花旗銀行百億存款事件聊天實錄
    大家如果用電腦軟體同時輸入中文、英文,一篇文章裡面又有英文又有中文,這時候為了能夠對齊就會把英文之間的單詞間隔拉得特別寬。這個就表明所謂的憑證實際是用電腦製作的,而不是人工。  主持人:憑證有可能是近幾年做的?是用電腦列印的?
  • 文學期刊陷入重重困境 《中國校園文學》異軍突起
    由於電腦、網絡和各種休閒方式的分流,純文學雜誌普遍轉入「熊市」已有目共睹。近日,某網對《小說選刊》、《長江文藝》、《山西文學》等全國20家知名文學雜誌進行集中採訪的結果,令人心情沉重———讀者流失,財源、稿源匱乏是文學期刊普遍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
  • 文學期刊:堅守文學本身 擁抱新媒體
    上周末,由《四川文學》主辦的2019《四川文學》全國名刊專家論壇暨四川省作協報刊聯盟年會在蓉召開,《北京文學》社長、執行主編楊曉升,《鐘山》雜誌主編賈夢瑋、《十月》雜誌副主編宗永平、《散文選刊》主編葛一敏、《湖南文學》主編黃斌等全國各地文學期刊大咖齊聚一堂,會診當代文學期刊的轉型之路。
  • 方舟子對李開復窮追猛打:被天使們給噁心著了
    近日,以「學術打假」著稱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將「炮口」對準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針對李在其傳記中自稱為「卡內基·梅隆大學最年輕副教授」的說法,方舟子連連質疑。隨後,李開復通過微博正面回應,並提供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官方介紹、博導的郵件等作為證據。昨日,方舟子又發表長篇博客,針對更多細節提出質疑。
  • 全球首部星戰中文網絡文學作品上線
    據北京日報,由迪士尼中國、盧卡斯影業和閱文集團共同打造,全球首部中國作者原創的星戰網絡文學《星球大戰:白銀誓約》近日正式上線。  《星球大戰:白銀誓約》將在延續星球大戰經典元素的基礎上,打造一個全新的星系——「乾星系」。
  • 北美中文網絡課程2020春季招生
    開設PreK、K-10年級及美國AP中文課程。包括極具特色的低齡兒童中國「鶴立快速閱讀」教程、人教部編小學語文教程、美國「新雙雙中文」教程及AP中文考試教程、HSK漢語課程。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精英教師團隊聯手打造全新的海外中文教學網絡課堂。小班授課,限制人數,大量閱讀,承諾效果。網絡課程使用Zoom平臺授課,2020年2月開學,預約上課。
  • 方舟子涉嫌抄襲總調查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田松說,國內媒體一度將科學家看作「聖人」,對科學家造假噤若寒蟬,只有方「從美利堅空投下來的中文打假」伸張了正義,因此,他對淨化學術環境是有貢獻的。  2001年,在北京國林風書店舉辦的方舟子著《潰瘍———直面中國學術腐敗》新書發布暨讀者見面會上,田松與方舟子認識。
  • 全球首部星球大戰中文網絡文學作品正式上線
    首部星球大戰中文網絡文學作品,為讀者帶來全新內容體驗《星球大戰:白銀誓約》將成為首個載入星球大戰正史的中文網絡文學故事。對此,閱文集團副總裁楊晨也談到,以往人們通過電影,電視,漫畫等各種渠道看到和了解這個故事銀河裡的方方面面,如今星球大戰和中文網絡文學一起,開啟了一次新的冒險。
  • 從《江南》雜誌創刊四十年,看文學刊物的繁榮與未來
    獲獎作家遲子建現場發言頒獎現場,一場有關《江南》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的研討會召開,全國各大文學刊物編輯、作家和學者齊聚,共議文學雜誌的當下與未來。在《江南》雜誌40歲生日之際,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發來賀詞,肯定《江南》四十年為讀者留下了美好回憶,祝願《江南》在這蓬勃如春的大時代,前路似錦,風光無限。
  • 少君:早期的華文網絡文學史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創辦了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以收集、摘錄和發表中文網絡原創文學為主。嘉賓應帆是這個刊物的編輯和作者。 1995年3月,詩陽、魯鳴等人創辦中文網絡詩刊《橄欖樹》。 1995年8月,中國大陸第一個BBS——「水木清華」BBS建立。
  • [海南周刊]新時期的海南文學刊物:山魂海韻滋養文學夢
    如陳運震所說,許是人們對文學這份再也按捺不住的渴望,才催生了後來的文學刊物「創刊潮」。  他告訴記者,上個世紀70年代起,隨著《海南文藝》和《五指山文藝》雜誌的創辦,各個市縣都掀起了創辦刊物之熱潮,《昌江文藝》《陵水文藝》……文學刊物如雨後春筍般萌芽生長,讓整個海南都「文藝」了起來。
  • 校園文學面臨生存危機 文學青年成神經病代名詞
    「現在就業的壓力讓大學生都很現實,文學青年現在幾乎成了神經病的代名詞。」武漢科技大學文學愛好者小張告訴記者,上個月,他的女朋友因受不了他太「書生氣」,憤而分手。文學社團:缺錢又缺人浪淘石文學社,這個曾獲「全國高校十大文學社團」之一的文學社,現在連屬於自己的一本文學刊物都沒辦法辦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