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寶寶的語言,行動都是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學會的。
老人常說
:三翻六坐八爬
,就是說孩子到了不同月份就能擁有不同的本領。比如三個月就會翻身了6個月的時候會坐了等等。
這個過程指的是大部分的孩子,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孩子一直不會爬就直接學會了走路。
寶寶爬行期間好處多,父母不要再傻傻阻止了
育兒專家指出:爬行對寶寶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家長不要再傻傻阻止了。
1.
促進大腦發育
寶寶的爬行需要大腦和小腦的配合才能實現,在爬行過程中可以刺激大腦和小腦的神經,更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通過不斷的爬行訓練,
從而使大腦功能越來越強大
,為寶寶的手腳靈活度甚至是行走都奠定了基礎。
當然並不代表爬行的寶寶,會比不爬行的寶寶更聰明,但是對於大腦的刺激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2.
協調全身
看似簡單的爬行動作,是需要調動多塊肌肉組織才能實現的。一個爬行可以鍛鍊到胸,背,腹以及四肢的肌肉,讓寶寶更強壯。
在爬行的過程中,也是對體力的一個很大消耗,
更有利於寶寶吃飯和消化
,吃得香睡得好身體免疫力也會高,全身協調得到幫助。
3.
激發探索能力
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非常強,在爬行的過程中,也是對寶寶空間感和方向感的鍛鍊。
找到自己好奇的物體,
就會動用全身的肌肉細胞努力怕過去
,當成功拿到目標時孩子的成就感會非常大,大腦異常興奮,對寶寶對是世界的認知感知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
4.
促進聽覺視覺能力
剛出生的寶寶只能看到眼前幾釐米的地方,通過年齡的增長視線範圍也會增加。特別是具有了爬行能力後,寶寶要認知事物就會
促進視覺的發展
。
在爬行過程中有家長的輔助,語言的指引,會幫助寶寶更快的爬行到自己的目標。所以對於聽覺和語言能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正確爬行訓練get起來
1)「蟲子」爬
寶寶在初期有爬行的跡象,一般都是以腹部為中心,手腳四肢還沒有足夠的肌肉來支撐身體,
所以就像一個「蟲子」似得蠕動
,爬行的距離不會有多遠甚至還會是原地轉圈。
建議:
這個時期需要家長輔助,幫助寶寶把手臂支撐起來,鍛鍊手臂的力量,時間從短到長不要著急。
如果寶寶的腹部還不能離開地面,
可以用毛巾幫助提拉
,讓寶寶有爬的感覺,慢慢鍛鍊就會學會。
2)
「匍匐」爬
經過前期的鍛鍊現在寶寶有了爬的感覺,但是四肢還不夠協調,經常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就像軍人訓練時候的「匍匐前進」。
建議:
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兩側手腳的交替運動,因為腹部還沒有完全離開地面,所以還是需要毛巾的輔助,在鍛鍊的過程中
家長多鼓勵表揚
,不要讓寶寶失去信心。
3)
「螃蟹」爬
寶寶現在終於手腳懂得配合了,但是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寶寶不往前爬開始向後退,雖然寶寶心理想著往前爬但是手腳不聽使喚,就像「螃蟹」一樣的橫著走。
建議:
家長可以用手抵住寶寶的腳底,幫助寶寶向前移動,同時在前面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成功拿到玩具一定要記得表揚寶寶。
經過這三個階段,寶寶基本就可以學會了爬行。
寶寶的每一個能力都是反覆練習的結果,這個過程需要父母的
不斷鼓勵和幫助
,寶寶成長的過程,也是父母最充實最幸福的過程。
今日話題:
你的寶寶在學習爬行的時候有什麼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