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黑家口村支書張曉航:
為留守兒童打造一個「家」
回味剛剛過去的周末,屯留區西流寨開發區黑家口村11歲的王富瑾特別幸福,儘管沒有母親的陪伴,但他不僅預習了新功課,還學習了繪畫,了解了外面的精彩世界。而這一切,都是在家門口的「向日葵」公益小課堂免費進行的。與王富瑾一起體驗這段幸福時光的,還有同村的另外32個孩子。
「小課堂」辦到群眾心坎裡
今年6月份,作為屯留區新選派的村黨支部書記,張曉航來到了西流寨開發區黑家口村。在幾天的入戶走訪過程中,捧著手機沉迷遊戲的留守兒童們,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務工,爺爺奶奶沒有能力輔導學習。平時學校上課時情況還好,一到假期、周末,這些娃娃就無人看護」。得知很多孩子渴望學習書畫,但家長們多為遙遠的路途及培訓費犯愁,張曉航萌發了辦公益課堂的想法。
「辦一個小課堂,讓孩子們放下手機學點東西。」張曉航的想法得到了開發區黨委的大力支持,桌子、凳子等設備很快就安置好了。8月8日,小課堂正式開班。在孩子們眼裡,小課堂不僅教繪畫、書法、國學,還為他們打開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村民眼裡,這是黨支部為村民解難題、辦實事,讓破舊的黨群服務中心成了大家最滿意的場所。
寓教於樂根植家國情懷
村上的格桑花開了,張曉航帶著孩子們觀察花瓣枝葉,寫生各色花兒;夏末秋初瓢蟲多了,張曉航引導孩子們觀察瓢蟲,寫生瓢蟲。
屯留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時,張曉航在書法課上給孩子們講「城」的起源與發展,帶領孩子們在村裡開展「井蓋塗鴉倡文明」活動,為創城貢獻自己的小小力量。
國學課上,張曉航結合趣事講《論語》,講成語故事。之乎者也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們之間的打鬧充斥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勿謂言之不預也」。
國慶節前夕,張曉航親手給每個孩子系上嶄新的紅領巾,講述紅領巾的來源與意義,組織孩子們拍攝「祝福祖國生日快樂」快閃視頻,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一直想為大家做一些實事,我想從自己最擅長的開始,從百姓最大的期望開始。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我們這個小課堂會一直堅持下去。後期,我會陸續給孩子們開設水粉畫、中國畫、軟筆書法、英語口語、作文等科目,讓大家的周末學習更加豐富。今天發現許多孩子很內向,甚至怯於做自我介紹,所以,以後每隔兩周會給大家上一節禮儀與口才課,讓孩子們多一些鍛鍊的機會。」張曉航對小課堂信心滿滿,並希望以此走近黑家口群眾,進而為全村的發展打開一個好的開端。
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
父母在遠方努力工作,孩子在家裡幸福生活。村民王巖飛說,往年孩子在區裡上暑假班,至少花費一千元,而村裡舉辦的小課堂不僅公益教學,還豐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讓他解了後顧之憂。小課堂不僅收穫了村民好評,也推動了村「兩委」的各項工作。今年,黑家口村啟動的人居環境整頓工程,累計拆除凋敝房屋13院89間,村民不僅積極配合,還動手在拆除的空地上栽種了146株綠化樹木。
初戰告捷,張曉航有了信心。為進一步推動黑家口村發展,她和「兩委」幹部圍繞「整頓」、「提升」、「發展」三個方面苦幹實幹,初步制定了發展規劃圖。
開展「六抓」促整頓。通過抓學習教育、抓制度建設、抓值班值守、抓脫貧攻堅、抓「三零」建設、抓人居環境,初步實現陣地強、環境美、生活富的建設目標。目前村西的路與小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完工。
依託「中心」保提升。由於集體經濟薄弱,原先的黨群服務中心較為簡陋,且大部分房屋已作為困難群眾安置用房。經過反覆選址、設計,現在新的黨群服務中心已順利完工。
黨建引領創經濟。依託返鄉人才的黨參基地,村集體投入部分資金,聯合打造藥茶深加工項目,拓寬集體經濟收入途徑。因地制宜用好自然資源,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產業,在促進村民增收致富上出實招。
也許,規劃圖不會那麼容易實現,但幹群合心,未來就不再遙遠。
來源丨屯留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丨韓銳
圖片丨李紅衛
編輯丨路璐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