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嘀嗒順風車六年資深老車主,可謂一路見證了嘀嗒從起步到準備上市的蛻變。在嘀嗒堅持不懈的宣導下,用戶對順風車平等互助本質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尤其這幾年遇到把順風車當快車、專車的奇葩乘客的機率越來越小,上下班、周末出遊打開嘀嗒接一單也成了我雷打不動的出行習慣。
最近,嘀嗒上線了全新的用戶共建社區--「順風聲浪」,聚焦用戶關心的順風車問題,誠邀用戶深度參與和討論,以期減少車乘間的誤解,打造更舒適的順風出行體驗。
「順風聲浪」第一期討論的話題是「乘坐順風車,你接受車主有親友同行麼?」。支持接受的觀點主要從順風車本質出發,強調順風車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互助行為,彼此應多包容,車主提前告知即可;支持不接受的觀點則認為合乘期間,車內空間為共享,乘客如若選擇拼車模式,車主則可帶親友,如若乘客選擇了獨享,車主則不能再帶親友。歷經近一個月的討論,結果已正式揭曉:90%的網友可以接受順風車車主有親友同行,10%的網友表示不接受車主有親友同行。
作為一個經常需要拖家帶口的順風車主,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首先我認為可以接受,順風車本就是順路而為,是以車主的出行需求為前提的。假設我周末帶著孩子近郊遊,車上有空座,接個順路訂單,在告知乘客的前提下,有何不可?另外不接受觀點中提到的「選擇了獨享則不可帶親友」,我認為是對「獨享」的誤解,獨享應該是指一趟行程只接送一個訂單,不繞路送人、不耽誤時間,而並非獨享整個車內空間。當然,轉換成乘客立場,我依舊認為可以接受,只要提前被告知、選擇獨享時不耽延,其實車內有無親友對個人的行程基本是零影響的。
根據目前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用戶是支持「接受」的,這也說明人們對順風車本質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和透徹。基於此次的討論結果,嘀嗒也已經在接單功能上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車主在合乘前即可告知乘客是否有親友同行,而乘客則可通過預支付車費,來確認合乘。大家搭乘順風車可以多留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