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採了個碩大白蘑菇
55歲依姆喜歡得不得了
還拍了視頻「炫耀」
沒想到拿蘑菇煮了碗面
結果吃完中毒醫生搶救2天2夜
「蘑菇好大!可以當傘來遮了!」路邊看到碩大的白色野蘑菇,55歲的張依姆不僅採了下來,拍了視頻,回家還直接煮了下麵條吃,結果中了劇毒,因腎衰竭,醫生搶救了她兩天兩夜,這才保住了性命。
前幾日,張依姆和家人外出,在路邊看到一些造型奇特的蘑菇,覺得很有意思,就採回來。
當時家人還給她拍了一個視頻。在視頻裡,她左右手各拿一個蘑菇,左手是白色碩大的蘑菇,右手是黃色的蘑菇,她還興奮地說,蘑菇很大、很漂亮,可以當傘遮了。
視頻截圖
回家後,張依姆實在捨不得扔掉野蘑菇,於是就把其中一朵切了一部分下麵條吃。當天就出現腹痛、嘔吐的症狀。趕緊去當地醫院就診,醫生判斷為腸胃炎,給予對症治療。
沒想到2天後,她的腹痛、嘔吐的症狀更加嚴重,而且已經無法排尿。家人趕緊將她送到解放軍聯勤保障第九〇〇醫院。
「這是中毒了!」根據張依姆的症狀,醫生判斷其已經出現急性腎衰竭,詳細詢問後,才知道張依姆之前曾吃過野蘑菇。
「病人家屬把當時的視頻發給我們看,我們第一判斷就是她吃的應該是左手拿的白色這支,一問果然是。」第九〇〇醫院重症監護室主治醫師陳飛說,這支白蘑菇表面有凸起,且傘面邊緣有下垂的絲狀物,一看就很毒,很可能是「致命白毒傘」。
他介紹,誤食毒蘑菇後的早期症狀一般為腹痛、嘔吐,進而發展成器官衰竭,張依姆沒有小便的原因就是急性腎衰竭。
所幸,緊急予以血灌、血透治療,搶救兩天兩夜後,張依姆終於轉危為安。目前還需要住院1~2周左右。
致命白毒傘
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曾輝研究員看完視頻和照片後,馬上請教了國內多位研究毒菌菇的專家,大家一致的結論是,張依姆食用的的確是致命白毒傘,又名致命鵝膏菌,具有明顯毒性,一般在使用後6個小時,毒性才發作,對肝腎都有明顯損傷。
曾研究員提醒,很多毒蘑菇不好判斷,有時候專家都很難鑑定,所以不食用野蘑菇,就是最好的預防。
夏秋季節福州多雨,很適合蘑菇生長。陳飛醫生說,這個時候也是醫院收治誤食毒蘑菇患者的高峰期。特別是每年6~7月,急診科總會收治3~5例,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多臟器衰竭的情況。
「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如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尿量減少等症狀,請儘快催吐,並儘可能攜帶剩餘蘑菇儘快就醫。」陳飛醫生說。
陳飛醫生常在醫院裡科普如何辨別毒蘑菇。
他科普道:毒蘑菇有幾大特徵:
一看生長地帶,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特別是紫色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有毒蘑菇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畝厚實板硬,菌杆上有菌輪,菌託杆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有毒的分泌物濃稠,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
福州晚報記者 陳 丹 通訊員 林 鵑
新媒體編輯 檀東焜
監 制 蘭 超 林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