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採食漂亮大蘑菇,福州依姆被搶救2天2夜……

2021-01-15 福州晚報

路邊採了個碩大白蘑菇 

55歲依姆喜歡得不得了

還拍了視頻「炫耀」

沒想到拿蘑菇煮了碗面 

結果吃完中毒醫生搶救2天2夜


  「蘑菇好大!可以當傘來遮了!」路邊看到碩大的白色野蘑菇,55歲的張依姆不僅採了下來,拍了視頻,回家還直接煮了下麵條吃,結果中了劇毒,因腎衰竭,醫生搶救了她兩天兩夜,這才保住了性命。



前幾日,張依姆和家人外出,在路邊看到一些造型奇特的蘑菇,覺得很有意思,就採回來。

當時家人還給她拍了一個視頻。在視頻裡,她左右手各拿一個蘑菇,左手是白色碩大的蘑菇,右手是黃色的蘑菇,她還興奮地說,蘑菇很大、很漂亮,可以當傘遮了。

視頻截圖

回家後,張依姆實在捨不得扔掉野蘑菇,於是就把其中一朵切了一部分下麵條吃。當天就出現腹痛、嘔吐的症狀。趕緊去當地醫院就診,醫生判斷為腸胃炎,給予對症治療。

 沒想到2天後,她的腹痛、嘔吐的症狀更加嚴重,而且已經無法排尿。家人趕緊將她送到解放軍聯勤保障第九〇〇醫院。

 「這是中毒了!」根據張依姆的症狀,醫生判斷其已經出現急性腎衰竭,詳細詢問後,才知道張依姆之前曾吃過野蘑菇。



「病人家屬把當時的視頻發給我們看,我們第一判斷就是她吃的應該是左手拿的白色這支,一問果然是。」第九〇〇醫院重症監護室主治醫師陳飛說,這支白蘑菇表面有凸起,且傘面邊緣有下垂的絲狀物,一看就很毒,很可能是「致命白毒傘」。

他介紹,誤食毒蘑菇後的早期症狀一般為腹痛、嘔吐,進而發展成器官衰竭,張依姆沒有小便的原因就是急性腎衰竭。

所幸,緊急予以血灌、血透治療,搶救兩天兩夜後,張依姆終於轉危為安。目前還需要住院1~2周左右。

致命白毒傘

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曾輝研究員看完視頻和照片後,馬上請教了國內多位研究毒菌菇的專家,大家一致的結論是,張依姆食用的的確是致命白毒傘,又名致命鵝膏菌,具有明顯毒性,一般在使用後6個小時,毒性才發作,對肝腎都有明顯損傷。

曾研究員提醒,很多毒蘑菇不好判斷,有時候專家都很難鑑定,所以不食用野蘑菇,就是最好的預防。



夏秋季節福州多雨,很適合蘑菇生長。陳飛醫生說,這個時候也是醫院收治誤食毒蘑菇患者的高峰期。特別是每年6~7月,急診科總會收治3~5例,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多臟器衰竭的情況。

「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如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尿量減少等症狀,請儘快催吐,並儘可能攜帶剩餘蘑菇儘快就醫。」陳飛醫生說。

陳飛醫生常在醫院裡科普如何辨別毒蘑菇。

他科普道:毒蘑菇有幾大特徵:

一看生長地帶,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特別是紫色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有毒蘑菇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畝厚實板硬,菌杆上有菌輪,菌託杆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有毒的分泌物濃稠,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


福州晚報記者  陳 丹  通訊員  林 鵑

新媒體編輯 檀東焜

監 制  蘭 超  林亦敏

相關焦點

  • 食用「白毒傘」依姆腎衰竭 搶救兩天兩夜保住性命
    福州新聞網6月2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林鵑)看到碩大的白色野蘑菇,55歲的張依姆不僅將它採回家,還直接拿來下麵條,結果中了劇毒。醫生搶救兩天兩夜,她才保住了性命。  前幾日,福州的張依姆和家人在山路邊採摘了一些野生蘑菇,當時家人還給她拍了視頻。回家後,張依姆捨不得扔掉野蘑菇,便把其中一朵碩大的白色蘑菇切了一部分用來煮麵條吃。
  • 警惕丨寧夏女子唐徠渠邊採食蘑菇,中毒病危全身血液過濾數遍!
    由於採得比較多,兩口子一頓沒吃完,還剩了些,馬女士就放冰箱裡存儲,第二天加熱後又吃了一頓。吃完後,沒有任何不適感,馬女士還照常帶著孫女去唐徠渠邊遛彎,甚至還在單槓上練了幾下子,晚上11點才回家休息。誰知睡下之後,肚子就開始難受,胃裡直犯噁心,嘔吐、腹瀉,一發不可收拾。
  • 無錫老伯山上採食蘑菇 18小時後中毒 不幸身亡
    夏季高溫潮溼,正是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近日,無錫市濱湖區桃源社區68歲的F先生採食野生蘑菇後因病情兇險搶救無效身亡。6月2日,居住在濱湖區馬山街道近靈山大佛的一對外來務工的老夫妻,在幫助馬山當地私人綠化隊做苗圃拔草等雜活期間,因採食路邊偶見的零星野生蘑菇,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神經性狂躁等症狀,先後在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現病人已出院休養中。
  • @所有桂陽人 請不要採食野生蘑菇,謹防中毒!
    近來,雨水充沛野生蘑菇瘋長可是,大家需要警惕了野蘑菇千萬別隨意採食[' ']野生蘑菇有毒品種多,且毒性成分複雜,提醒廣大市民勿採、勿食不明品種野生蘑菇,不要輕信不科學的鑑別方法;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7名綠化工人中,2人已分別於3日、4日搶救無效死亡。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如何區分?專家:很難區分,不採不食最安全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陳作紅表示,對於非專業人士,無法從蘑菇的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夠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因此,對於老百姓來說,建議不要採食野外蘑菇。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22起因蘑菇中毒死亡 採食野蘑菇有經驗者...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根據山東省疾控中心開展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2018年山東省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5人。
  • 毒蘑菇生長旺季到了!一家人吃下後腹痛腹瀉,兩兄弟搶救...
    -01-爺爺外出採回野生蘑菇一家人吃下後腹痛腹瀉被毒蘑菇「假愈期」欺騙年幼兩兄弟病情惡化兩兄弟搶救無效釀悲劇據了解,兩兄弟來自婁底漣源,平常都是爺爺奶奶在照顧,6月5日當天,孩子爺爺外出時,看到路邊樹下的野生蘑菇長得好,便採回來洗淨,中午便做了一碗鮮美的蘑菇湯,一家人吃下後不久便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
  • 蘇州又有人被毒蘑菇毒倒!吳江平望打工男子誤食搶救及時出院
    近期天氣溼熱,野生蘑菇瘋長,市民切記舌尖上的警鐘,不可為了嘗鮮,隨意採食野生蘑菇。近日,在吳江平望打工的趙先生就因為誤摘誤食毒蘑菇後上吐下瀉,幸好醫生搶救及時,目前已經出院。「由於蘑菇已經被男子全部吃完了,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中的是什麼毒,只能進行對症處理。」蘇大附一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毅表示,趙先生當時上吐下瀉,符合急性腸胃炎的表現,在進行血液指標化驗後,發現患者暫時沒有臟器受損等致命症狀,於是為其進行輸液清除毒素等一系列治療。經過一晚的搶救,男子次日轉危為安,於3天後出院。
  • 毒蘑菇生長旺季到了一家人吃下後腹痛腹瀉,兩兄弟搶救無效身亡!
    近日湖南婁底漣源兩兄弟三歲的小遠和兩歲的小寧因誤食野生劇毒蘑菇導致意外,兩歲的弟弟小寧在當地已搶救無效死亡,哥哥小遠於6月7日被緊急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搶救。今天,記者來到醫院重症監護室繼續追蹤報導,遺憾的是,經專家全力搶救,哥哥小遠也因病情發展迅速,全身多器官衰竭不治。
  • 別再採食野生蘑菇!我國今年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中毒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野生蘑菇不要採食 謹防中毒
    早報6月21日訊 隨著氣溫升高,雨量增大,野生蘑菇也開始旺盛地出現了。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顯示,雨季來臨期間,我市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生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市民:野生蘑菇不要採食,謹防中毒。
  • 四人疑食蘑菇中毒 盤點20種有毒蘑菇
    很多人都會採野生蘑菇回家食用,但是你知道哪些蘑菇有毒嗎?有毒的魔術容易造成中毒事件,下面介紹20種有毒的蘑菇。  四川祖孫四人疑誤食野生蘑菇中毒  6月27日,宜賓市宜賓縣雙龍鎮發生一起因疑似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住院搶救事件。
  • 別亂採食!它們可不能「惹」 常見的6種有毒蘑菇要認清楚
    揚州的梅雨季,野外就生了不少野蘑菇;昨天,記者還在野外採到了一種「致幻蘑菇」(有毒,可致幻)。蘑菇專家提醒,野蘑菇最好不要採食。野蘑菇「冒出來」了記者採到了「致幻蘑菇」梅雨天的揚州,不僅緩解了旱情,為各種植物「解了渴」,也創造了有利於很多野蘑菇生長的環境。
  • 7歲兒童誤食毒蘑菇在濟南搶救!扔掉那些「毒蘑菇鑑別方法」吧
    「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9月6日,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出緊急招募信息。今年7歲的圓圓(化名),山東淄博人,9天前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省立醫院重症監護搶救,因為病情嚴重,每天需要使用3000毫升血漿。記者了解到,由於圓圓的血型是AB型,也是血型中人數最少的一種,山東省血液中心AB型血漿庫存已經嚴重不足,因此呼籲愛心市民積極參與獻血活動。
  • 寧夏又有14人誤食毒蘑菇!花十幾萬搶救險喪命!這種蘑菇毒性高於鼠藥!
    注意8月6日,寧夏日報報導了銀川一女士採食唐徠渠邊野生蘑菇住進ICU的報導後,8月中旬,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9月2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入秋以來,該院接診的毒蘑菇中毒患者前後已有14人!
  • 四名工友上山採野生蘑菇 誤食白毒傘全中毒(圖)
    4名採食蘑菇中毒的患者在深圳市人民醫院住院,其中一患者還在重症監護室觀察。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一人仍在重症監護室  王道武和其他3名同事全是四川人,在他們老家,他經常到附近山上採食蘑菇。來到深圳後,他們並不知道鳳凰山的野生蘑菇原來是有毒的。昨日上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部的普通病房內,三位中毒者病情已經有了好轉,但臉色依舊蒼白,說話語氣較弱。
  • 黃山市休寧縣板橋鄉全面開展預防採食野生蘑菇中毒宣傳
    當前,正是野生蘑菇旺盛生產的時期,因野生蘑菇色彩鮮豔,味道鮮美,不少群眾對野生蘑菇能成為盤中之物很是期待,殊不知這給他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為切實防範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發生,近日,黃山市休寧縣板橋鄉全面開展預防採食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活動。
  • 野生毒菇致命,勿採勿賣勿買勿食野生蘑菇
    子實體大,白色。夏秋季生林中或林緣草地上,群生或散生。此菌普遍被認為有毒,不宜食用。子實體中等大。此菌在四川等地被群眾曬乾,煮洗後食用。不宜採食,食後往往中毒。毒蘑菇種類多樣,因而誤食後中毒症狀複雜多變。毒蘑菇中毒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的可導致抽搐、痙攣、昏迷,甚至出現幻覺、溶血症狀和肝臟損傷等嚴重症狀,死亡率極高。如果發覺疑似誤食毒蘑菇,您應該這樣做:1.立即用指頭或筷子壓舌根催吐,而後口服溫開水反覆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殘渣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