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實施教育聯網項目、新建學校安防項目、老校區安防改造項目的事宜,連日來,貴州大華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王平多次與南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洽談,準備在南明區打造智慧教育示範點,為搶佔貴州市場奠定基礎。
貴州大華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浙江大華技術投份有限公司在貴州設立的總部,主要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全球領先的視頻存儲、前端、顯示控制和智能交通等系列產品和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我們在貴州考察了大半年,經過多方比選,最終確定將貴州總部落戶在南明,除了南明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好以外,我們還看中了南明教育在貴州、貴陽的領跑地位,對於企業佔領貴州智慧教育市場,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王平告訴記者。
甲秀樓美景
這是南明教育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案例。教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區,南明區堅持教育的初心使命,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深入實施教育供給側結構改革,全面實施教育提質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全方位構建城鄉、校際、群體教育發展共同體,打造具有南明特色的生態教育品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該區堅持「高定位、高標準、高推進」「三高」原則,以及城區、城郊同等設計、同等建設、同等投入「三同」標準,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工程,切實縮小城郊、校際間辦學差距。在此基礎上,該區通過廣納教育賢才、加強師資培訓、推廣集團化辦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名校骨幹教師到薄弱學校任課、城郊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跟崗學習等舉措,深入實施教育提質工程,用名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法引領城郊學校發展,切實縮小城鄉辦學軟實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經過努力,該區辦出了30餘所高起點的優質學校,湧現出貴陽市第十一幼兒園、甲秀小學、貴陽十八中等一批優質幼兒園、小學、初中,並以「名校領辦、集團辦學」為理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了13個品牌教育集團,涵蓋172所學校。
在打造本土教育品牌的基礎上,該區還引進了北京八中、朝陽區實驗小學等外省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南明區第一個獨立優質高中——南明甲秀高級中學掛牌成立,由上海市格致中學領辦。該高中的成立標誌著南明構建起了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完整優質教育體系,在南明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和管理模式與本土教育的相互碰撞、深度融合,既在南明教育領域製造出強大的「鯰魚效應」,又在社會領域產生了明顯的教育「品牌效應」,構建起南明優質教育品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南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鄧文乾說。
南明區花果園第三小學
教育軟實力取決於教育品質。「優質教育品牌不僅能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還能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優質教育資源,才能引得進人、留得住才;引得進資、留得住商。近年來,我們竭力為區委、區人民政府引進的人才,以及落戶企業的高管解決子女入學問題,全力開創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教育,已日益成為南明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翻開南明招商引資協議,都有「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給予企業高管子女區內教育資源」類似條款。近年來,該區引進高級管理人才800餘名,正高級職稱人才150餘名,副高級職稱340餘名,碩士研究生900餘名,博士200餘名名。2018-2020年8月,南明區新引進產業項目到位資金234.13億元,高新技術企業30家,「千企引進」企業37家。
在服務本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南明教育切實扛起省會中心城區的責任擔當,先後與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高新區籤訂合作協議,為當地輸入南明優質教育品牌——甲秀小學、南明小學,分別派出教育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辦學團隊和師資承擔甲秀小學高新分校和南明小學經開分校領辦重任,擴大南明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脫貧攻堅中,該區教育系統與大歹小學、迤那中學等學校達成幫扶協議,為這些學校送培訓、送物資、送師資。截至8月,南明區教育系統共開展對外幫扶工作106次,送培送教61次,下派老師285人次,線上指導10餘次,接待老師交流學習30人次。
「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把教育的名片擦亮,把教育的品牌打響,為提升南明的核心競爭力作出新貢獻。同時,我們將與貴安新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籤訂合作辦學協議,為當地輸入南明優質教育品牌,全力以赴助推貴陽教育優質發展。」鄧文乾說。
撰文:全媒體記者 袁娟
圖片:全媒體記者 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