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打造優質教育品牌「軟實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硬實力」!

2020-09-20 甲秀南明

就實施教育聯網項目、新建學校安防項目、老校區安防改造項目的事宜,連日來,貴州大華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王平多次與南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洽談,準備在南明區打造智慧教育示範點,為搶佔貴州市場奠定基礎。

貴州大華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浙江大華技術投份有限公司在貴州設立的總部,主要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全球領先的視頻存儲、前端、顯示控制和智能交通等系列產品和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我們在貴州考察了大半年,經過多方比選,最終確定將貴州總部落戶在南明,除了南明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好以外,我們還看中了南明教育在貴州、貴陽的領跑地位,對於企業佔領貴州智慧教育市場,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王平告訴記者。

甲秀樓美景

這是南明教育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案例。教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區,南明區堅持教育的初心使命,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深入實施教育供給側結構改革,全面實施教育提質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全方位構建城鄉、校際、群體教育發展共同體,打造具有南明特色的生態教育品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該區堅持「高定位、高標準、高推進」「三高」原則,以及城區、城郊同等設計、同等建設、同等投入「三同」標準,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工程,切實縮小城郊、校際間辦學差距。在此基礎上,該區通過廣納教育賢才、加強師資培訓、推廣集團化辦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名校骨幹教師到薄弱學校任課、城郊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跟崗學習等舉措,深入實施教育提質工程,用名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法引領城郊學校發展,切實縮小城鄉辦學軟實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經過努力,該區辦出了30餘所高起點的優質學校,湧現出貴陽市第十一幼兒園、甲秀小學、貴陽十八中等一批優質幼兒園、小學、初中,並以「名校領辦、集團辦學」為理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了13個品牌教育集團,涵蓋172所學校。

在打造本土教育品牌的基礎上,該區還引進了北京八中、朝陽區實驗小學等外省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南明區第一個獨立優質高中——南明甲秀高級中學掛牌成立,由上海市格致中學領辦。該高中的成立標誌著南明構建起了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完整優質教育體系,在南明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和管理模式與本土教育的相互碰撞、深度融合,既在南明教育領域製造出強大的「鯰魚效應」,又在社會領域產生了明顯的教育「品牌效應」,構建起南明優質教育品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南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鄧文乾說。

南明區花果園第三小學

教育軟實力取決於教育品質。「優質教育品牌不僅能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還能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優質教育資源,才能引得進人、留得住才;引得進資、留得住商。近年來,我們竭力為區委、區人民政府引進的人才,以及落戶企業的高管解決子女入學問題,全力開創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教育,已日益成為南明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翻開南明招商引資協議,都有「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給予企業高管子女區內教育資源」類似條款。近年來,該區引進高級管理人才800餘名,正高級職稱人才150餘名,副高級職稱340餘名,碩士研究生900餘名,博士200餘名名。2018-2020年8月,南明區新引進產業項目到位資金234.13億元,高新技術企業30家,「千企引進」企業37家。

在服務本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南明教育切實扛起省會中心城區的責任擔當,先後與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高新區籤訂合作協議,為當地輸入南明優質教育品牌——甲秀小學、南明小學,分別派出教育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辦學團隊和師資承擔甲秀小學高新分校和南明小學經開分校領辦重任,擴大南明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脫貧攻堅中,該區教育系統與大歹小學、迤那中學等學校達成幫扶協議,為這些學校送培訓、送物資、送師資。截至8月,南明區教育系統共開展對外幫扶工作106次,送培送教61次,下派老師285人次,線上指導10餘次,接待老師交流學習30人次。

「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把教育的名片擦亮,把教育的品牌打響,為提升南明的核心競爭力作出新貢獻。同時,我們將與貴安新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籤訂合作辦學協議,為當地輸入南明優質教育品牌,全力以赴助推貴陽教育優質發展。」鄧文乾說。


撰文:全媒體記者 袁娟

圖片:全媒體記者 趙松


相關焦點

  • 南明區:打造優質教育品牌「軟實力」 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硬實力」
    教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區,南明區堅持教育的初心使命,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深入實施教育供給側結構改革,全面實施教育提質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全方位構建城鄉、校際、群體教育發展共同體,打造具有南明特色的生態教育品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
    孟津幹部群眾表示: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    「文化是孟津最豐富的資源、最突出的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是孟津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使文化之力、文化之效彰顯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富民強縣指日可待,孟津崛起必將實現。」孟津縣縣長張書卿表示。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孟津縣文廣新局局長楊長生十分感慨,「以文化優勢促進務實發展,文化部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將文化發展融入到全縣發展大局中去,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不斷提升文化工作科學化水平。」
  • 發展硬實力增強軟實力提升競爭力
    這是韓正同志作為新任市委書記,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對浦東新區未來發展寄予的殷切希望。  一個地區的持續、協調、科學發展,必須具備十分堅實的硬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分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等。同時,必須有效地增強與之匹配的各種軟實力,包括城市文化、價值觀念、社會誠信、法制環境、公共服務、執政方式等影響區域發展潛力和社會感召力的各種因素。
  • 要提升硬實力 更要提升軟實力
    為了保證經濟的穩定運行、保障公民權益,政府要具有一定的硬實力,但是同樣需要軟實力,要有其獨特的文化影響和先進的制度等「軟實力」。    有時候政府規模很大,看起來感覺實力很強,但是機構臃腫,權力缺乏界限,不但擠壓了公民個人、社會和企業的發展空間,而且強大的政府強勢介入了經濟、社會活動,短期內利用公共資源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的確也導致投入產出效率不高、管理越位和錯位問題。    目前對於我國的質量公共服務來說,相比硬實力的投入,軟實力的投入明顯偏弱。
  • 用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用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9.18 星期三 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    21世紀的朝陽產業,它正在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 南明區:提質教育發展 擦亮教育品牌
    教育是攸關國家發展、民族興衰的「百年大計」,也是寄託無數家庭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南明區始終把教育發展擺在第一位,著力加強優質學校品牌引領示範,引入優質資源合作辦學,進一步在區內外輻射南明教育品牌效應,切實突出辦學特色、亮點,提升教學能力,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趙泓鈉 趙紫薇: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趙泓鈉 趙紫薇: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2019年08月27日 15:04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趙泓鈉 趙紫薇 字號 關鍵詞:文化旅遊;文化產業;旅遊資源;融合;
  • 硬實力+軟實力,讓旅客出行更美好
    隨著旅遊市場持續發展,人們追求更加便捷、高品質的出行生活.面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出遊需求,鐵路部門積極創新,通過憑藉自身「硬實力+軟實力」,既滿足了民眾的旅遊需求,讓旅客出行更美好.同時也成為助力旅遊消費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 「硬實力」與「軟實力」
    但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因,即當時國家的「軟實力」不及日本。  現代戰爭是以國家整體實力為基礎的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而不僅僅是軍事體系之間的對抗。國家的整體實力,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部分。所謂「硬實力」,主要體現為軍事實力,包括GDP、人口、資源等各種「實打實」的因素。
  • 文化軟實力打造「四個全面」硬實力
    連日來,剛剛出版的《習近平用典》一書為社會各界所關注。記者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北京建銀飯店等多個兩會駐地的新華書店購書點看到,代表委員們紛紛購買閱讀。「這就是文化軟實力。」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委員一語中的,「這本書有很厚重的思想底蘊,出版得非常及時。
  • 檢察文化軟實力助推硬實力建設
    與之相對應的是檢察硬實力,其不僅包含檢察機關建設和發展的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以及持續不斷有保障的經濟投入,更重要的是指檢察機關所擁有的各項法定權力,是履行職責所依憑的國家權力,尤其是國家強制力。兩者相輔相成,檢察硬實力作用和效益的充分發揮,需要檢察軟實力支持;檢察軟實力建設將使檢察機關不斷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價值認同、理論認同、話語認同與感情認同。
  • 中國「軟實力」亟須「硬」起來
    在「上海論壇2012」上,龍永圖指出這三個問題「確實擊中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軟肋」,並強調當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當中國的軟實力和自己的硬實力相匹配,才會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響力。  「一個國家在世界的地位,並不總是由它的經濟實力所決定。」
  • 我們有「硬實力」「軟實力」,但仍缺少這種實力!
    在社會治理上,我們保障了社會穩定發展,但是環境等問題比較突出,地方上許多問題解決得過於簡單化,導致一系列問題,距離科學化、精細化治理還有相當的距離。從國家實力上說,中國確實比較強大,包括一般的硬實力、軟實力。但是,我們仍然缺少一種實力:精實力。所謂精實力,就是高精尖上的創新、製造,和精準化、精細化、精緻化的能力。
  • 提升營商「軟實力」 造就發展「硬實力」
    8月6日上午9時許,(廣安市)華鎣山經開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李春明,到四川瀚海精密製造有限公司上門解決其三期建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四川瀚海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筆記本電腦配件製造及組裝的高科技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歐美地區。
  • 增強軟實力是當前的硬任務
    當前,社會對「軟實力」的重視及其發展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宣傳思想工作不是「虛工作」,而是「軟實力」;不是「軟指標」,而是「硬任務」。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既包括由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國防軍事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由文化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等表現出來的軟實力。軟實力的核心是價值觀。沒有軟實力的匹配,硬實力硬不到哪裡去;沒有精神文明的跟進,經濟發展走不了多遠。
  • 中國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態度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近一年來,中國外交政策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關注有所變化。果真如此嗎?其實,這當中既有變化又有延續。中國對硬實力的看法沒多大改變。作為有著百年屈辱近代史的國家,中國已領悟到硬實力對捍衛主權至關重要,並一直竭力通過經濟和軍事現代化來打造。中國人有句口號,「國家尊嚴是打出來的」,顯示了從這種經驗中獲得的智慧。
  • 【強國教育叢談】提升學校軟實力:實現教育強國夢的硬道理
    會議為我國各項建設事業都勾勒出了清晰的宏偉藍圖,也為我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樹立了新的發展目標,那就是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將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強國。書寫好教育強國的奮進之筆,我們就不能只採取「經濟決定論」裹挾下的提升學校「硬實力」的發展路徑,還應該在提升硬實力的基礎上,著力提升以價值性、文化性、制度性為核心的學校軟實力。
  • 軟實力與硬實力「雙輪驅動」,國企國際化經營開拓新局面
    除了數據,國有企業數十年的海外發展還有很多與東道國共贏的故事。在斯裡蘭卡的古城阿努拉達普拉,中國建築集團進行項目建設的同時,也為這裡的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中建裝飾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陳瑩介紹,阿努拉達普拉曾經是繁華的古都,如今是斯裡蘭卡最貧困地區之一。這裡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很多孩子們因為家庭貧困而輟學。
  • 上海國企把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發揮帶頭作用,成為改革創新的主力軍和先行者。作為地方國資重鎮,上海市國資系統近日召開企業文化論壇。與會人士認為,新時代的國企應該用先進的文化基因鑄魂育人,用優秀的文化品牌立道塑形,把企業文化的「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硬實力」,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 「強國教育叢談」提升學校軟實力:實現教育強國夢的硬道理
    會議為我國各項建設事業都勾勒出了清晰的宏偉藍圖,也為我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樹立了新的發展目標,那就是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將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強國。書寫好教育強國的奮進之筆,我們就不能只採取「經濟決定論」裹挾下的提升學校「硬實力」的發展路徑,還應該在提升硬實力的基礎上,著力提升以價值性、文化性、制度性為核心的學校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