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功成名就的人都會通過一種方式,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那就是為母校捐款。但任正非在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卻選擇了完全不一樣的方式。
2012年,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找到任正非,表示:學校目前資金不足,還缺100萬,能不能資助一下學校。
任正非和都勻一中的淵源頗深,自己是1962屆學生,父親更是一中曾經的校長。按理來說,任正非對這樣的請求應該是一口答應才對,但任正非問了一個問題,卻讓校長啞口無言。
任正非說:「您知道一中的校訓是什麼嗎?」胡立軍傻眼了,他想了很多,卻沒想到任正非會問校訓!但都勻一中哪來的校訓,身為一中曾經的學生,任正非應該很清楚才對。現在問出這樣的問題,只能證明,任正非根本不想捐款。
就在胡立軍想要放棄的時候,任正非又開口了:「捐款沒問題,首先,你得先搞清楚校訓是什麼?」
胡立軍不明白,為什麼任正非對校訓這麼重視!就在他冥思苦想的時候,任正非給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說:「你別擔心,校訓我來想辦法,等校訓確定的時候,錢就會到位。」
送走胡立軍後,任正非馬上給自己在商界和文學界認識的人發了邀請,包括萬通集團的創始人馮侖,柳傳志,陳東升等等,這場匯集了30位大咖的「定校訓」活動正式開始。
任正非拿出了自己叫人幫忙收集列印的中國所有著名學校的校訓,還有一份介紹都勻一中歷史的視頻,然後所有的教育專家,商界大佬開始為都勻一中絞盡腦汁地想校訓。
不久後,都勻一中的校訓確定了:立志、崇實、擔當。這不難看出任正非對母校給予厚望,希望可以培養出來更多優秀的學子。而任正非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捐了100萬。
柳傳志事後發文說:「我最敬佩和欣賞的人是任正非, 做好事,不在於錢,而在於理,在於給錢的初心!任正非捐款,捐的不僅僅是錢,更是超越金錢的東西。」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這樣評價任正非:43歲開始創業的任正非帶領自己的團隊,南徵北戰,縱橫海外,把一個山寨公司打造成了震驚世界的科技帝國,華為的崛起,是外國跨國公司的災難。
任正非更多的格局和眼界以及人生經歷都被整合進了《任正非,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中,講述了任正非從43歲創業,到76歲成功的經歷,將其辛酸和輝煌融匯成文字表述給大家,是一本成功勵志的詩篇。
如果對華為的發展史感興趣也可以看一看這本《華為管理法》,這本書主要是對任正非的管理思想進行闡述,結合任正非長期實踐中的心得體會,剖析華為成功的管理秘密。可以給正處於迷茫期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啟發。